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治百病方

鎖定
《治百病方》,1972年11月出土於甘肅省武威縣旱灘坡的一座東漢早期的古墓。有醫藥簡牘92枚,其中木簡78枚,木牘14枚,保存了比較完整的醫方30多個,方中所列藥物近100味。詳細記載了病名、症狀、藥物劑量、製藥方法、服藥時間以及各種不同的用藥方式。還記述了針灸穴位、針灸禁忌等,內容極其豐富。
中文名
治百病方
成書年代
東漢以前
歸屬類別
中醫典籍

治百病方內容簡介

《治百病方》所論疾病涉及內、外、婦、五官各科。其中屬內科病的如傷寒、七傷、痹症、伏梁、久泄、腸闢、痙、心腹大積等。屬外科病的有五癃(血、石、膏、泔等癃)、金瘡、癰、狗齧人等。屬於婦科的有乳餘等。屬於五官科的有目痛、喉痹、嗌痛、齒痛、耳聾等。在診斷治療方面,已經初步運用了辨證論治原則。簡牘對外感和內傷作了區別,並且運用不同的治法。如:“治傷寒遂(逐)風方:付(附)子三分,蜀椒二分……凡五物,皆冶合,方寸匕酒飲。”“何謂七傷?一曰陰寒,二曰陰痿,三曰陰衰,四曰橐下濕而養(癢),黃汁出,辛恿(痛),五曰小便有餘,六曰莖中恿(痛)如淋狀,七曰精自出……此病名曰內傷……桔梗十分,牛膝、續斷、方(防)風、遠志、杜仲、月(肉)從蓉……凡十五物,皆冶合。”從上述兩簡來看,前簡是治療一般外感風寒,骨節煩痛的方法,所以用蜀椒、附子等温熱的散寒劑;後簡所述證候大抵屬於性神經衰弱一類疾病,因為是腎虛證,故用肉蓯蓉、杜仲、續斷等補腎的藥物治療,這符合寒者温之、虛者補之的原則,正是辨證論治原則的具體運用。
《治百病方》在藥物方劑方面亦有相當成就。在所收近百味藥物中,有69種見於《神農本草經》,11種見於《名醫別錄》,另二十餘種不見於上述兩書。這些藥物在簡牘中大多以複方的成分出現,一個方劑少則兩三味藥,多則可達15味,可見當時已能較好地掌握複方的運用。藥物劑型多種多樣,有湯、散、丸、膏、醴等不同劑型,並以酒、米汁、豆汁、酢漿等多種飲料作為引子,以助藥物發揮其作用。還運用蜂蜜和動物脂肪作為賦形劑。劑型的多樣化,也説明當時的方劑學已達到了相當的水平。
[1] 

治百病方校注、整理

甘肅省博物館、武威縣文化館據1972年11月甘肅武威旱灘坡漢墓出土醫簡整理,197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有醫簡圖版、摹本、釋文和註釋。
參考資料
  • 1.    甄志亞.中國醫學史:人民衞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