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治喪

鎖定
治喪,漢語詞彙。拼音:zhì sāng。釋義:顧名思義,就是辦理喪事。我國是文明古國,在治喪方面有着流傳下來的習俗,靈堂布置、出殯、下葬等過程都有較為複雜的講究。
中文名
治喪
拼    音
zhì sāng
意    思
辦理喪事
出    處
《漢書·龔舍傳》
類    別
習俗

治喪釋義

辦理喪事

治喪出處

《漢書·龔舍傳》

治喪例句

《漢書·龔舍傳》:“門人衰絰治喪者百數。”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説新語·仇隙》:“藍田於會稽丁艱,停山陰治喪。”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三·邢太僕》:“某願請旬日之假,馳往治喪。”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七回:當下苟員外拗不過,只得聽他告了假,一同來家,替太夫人治喪。 [1]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眾親戚已到,商量在本族親房立了一個兒子過來,然後大殮治喪。蘧公子哀毀骨立,極盡半子之誼
巴金 《探索集·懷念烈文》:“過三個多月魯迅先生離開了我們,我和烈文都在治喪處工作,整天待在萬國殯儀館。” [2] 

治喪詞語介紹

(一)有關單位領導到醫院或家中看望垂危病人,慰問家屬,商談後事意見,着手準備治喪用品;
(二)起草悼詞或生平,報審和印刷
(三)起草治喪工作的請示報告。報告書中寫明:死亡時間、職級待遇、治喪機構成立、生平評價意見、治喪規格、殯葬儀式和地點以及送花圈、新聞報道等;
(四)收集整理生前友好名單,起草制發訃告,通知有關單位及家鄉親朋好友,按規定報道逝世消息;
(五)訂購壽衣等物品,印製訃封、車證等;
(六)草擬輓聯,挽幅、會標等;
(七)收集送圈、發唁電的單位和人員名單等;
(八)聯繫或派員到殯儀館或火葬場,落實殯葬活動有關事宜,包括殯葬時間,悼念場所等;
(九)做好善後工作,包括骨灰處置、對有關方面的答謝、對家屬的安頓和撫卹等。 [3] 

治喪靈堂布置

古時候的人們相信靈魂不死,他們認為死亡僅僅是靈魂擺脱了肉體的束縛,必須使靈魂有一個安頓之處,演變到後來,便出現了靈堂。人死後,喪家在家門口搭建靈棚,或在廳堂內設靈堂,使死者靈魂有安息之處,也是親友弔喪死者的場所。
靈堂的佈置一般是靈堂上方高掛死者遺像,下書斗大的“奠”或“悼”字,左右兩邊高掛輓聯,用以概括死者一生的主要功績或經歷;靈堂兩側多掛有輓聯,多少不一;民間還將親朋贈送的祭幛懸於兩側,越多就越顯得熱鬧風光;靈堂前設供桌,上擺祭物,多為菜餚果品之類,兩旁香燭高燒;靈柩置於供桌之後。靈堂的佈置講究肅穆莊重,文明整潔。靈堂門外左右兩側置長桌,一邊為收禮處,一邊為簽到處。守靈期間,靈堂的供桌上燃有一盞油燈,時時加油,不使熄滅,號為“長明燈”。有特大號的蠟燭,能連續燃燒幾天,可減輕守靈人的負擔。民間認為,守靈時圍觀伴宿者越多,喪家臉上就越光彩。

治喪喪宴

家有喪事,總有親朋好友、鄰里同事前往弔喪,其中免不了禮節性的往來,處理好這些細節,體現了作為一個文明人的良好素質。
1、收禮 民間辦喪事期間,喪家也有“人情”收入,並指派專人收禮登記,事畢向喪家交點。普通喪事各方面送禮不外乎花圈、花籃、輓聯、挽幛、禮金等。喪家置備禮簿及謝帖,一方面登記禮物及數量,一方面寫謝帖交送禮者作為證明之用。禮簿登記詳細,可作為將來回報的參考。追悼會上還備有專用的“簽到簿”用來登記來賓。
2、謝禮 追悼會上喪家要發放謝禮,一般為毛巾、手帕、糖果、糕點等物品。殯儀館為方便喪家,有專門的謝禮供應,也稱為“奠酬”。常見的為毛巾、手帕與巧克力、糖果、糕點的組合。上海市殯葬服務中心監製生產的多種奠酬,包裝精美,質量可靠,深受喪家的歡迎。
高壽老人去世後,民間有辦“喜喪”的風俗。親朋好友要向喪家討“壽碗”,喪家分送雲片糕,意在借死者的高壽。
喪家為對來賓表示謝意,喪禮後,要請來賓參加喪宴,事後還可寫感謝信等。

治喪辭靈

伴宿送庫的次日必須發引,俗稱出殯。即將靈棺從家裏抬到墳地去埋葬。
出殯之前,喪家照例要舉行辭靈儀式,包括“搛罐”和“掃材”。
搛罐是在家停靈期間的最後一次總祭奠。冷葷熱炒均可為供,大至成桌的祭席。由家族當中德高望重的長者奠酒主祭,孝屬和近親們依次叩首,並搛一箸子魚肉、菜餚,填往“□食罐”(通常是半尺來高的掛釉瓦瓶,舊時磚瓦鋪有售),搛罐過程中,筷子不準放下,最後孝子搛一筷子,即用一蘋果將罐口堵上,再由孝子將一個小烙餅或燒餅,轉圈咬去四周,放於罐口,然後用紅布包好,以花紅線紮緊,擺在靈前,以備出殯時讓大兒媳婦抱着,也有由老婆或承重孫媳抱着的,下葬時埋在棺材前頭。
嫌罐以後,多將所用筷子折斷,全體舉哀。至此,全部祭禮結束了,馬上撤去“堂罩”,有影者,將影背過去,撤供。棚內所懸掛的花圈、輓聯、匾額、祭幛一律摘下,除大棚、月台不動外,餘者均行拆除。
出殯前,還要由槓房的人把棺材前端稍微抬起,孝子將一個銅錢墊在棺下。同時用新笤帚、簸箕,掃掃棺蓋上的浮土,傾 於炕蓆底下,謂之“掃材起棺”(取“捎財起官”之意)。最後,在孝子大喊“爸(媽),躲釘”聲中,全體大聲哀號,將棺蓋上的楔子釘好。

治喪出殯

出殯這一天,早上沒什麼忙乎的,廚灶人員忙於做飯。吹手們揉揉醒松的雙眼,陸續到場,吹打一兩回,然後吃早飯。上午,來祭奠的人們及親朋絡繹不絕,靈前有扎供的陪祭的,過去祭祀一般是雲首蒸食,不少地方舊俗革除,以上禮洋為主,祭洋的多少根據關係而定,禮食房,有1人記禮單,禮單上姓名下方記述着禮品名稱及數量,食房人員按約定成俗回禮。直系親屬,供品豐盛,還要上街頭,將供品擺在桌上,吹手演奏,將供品迎回。午後,出殯前,逝者是黨員幹部的,支部村委還要舉行追悼會,有村上黨員幹部參加,臂戴黑紗或胸佩白花,有1人主持,1人念悼詞,追憶逝者生平貢獻,並敬獻花圈,接着,孝子女們穿起白孝服,腰繫麻辮,在喪頭的引領下,到門外擺有抬棺的葬具前祭靈。然後,所有親朋參加靈前祭奠,紙紮全部打出,侄兒扛着引頭幡,邊散紙錢;外甥手持搖錢樹,哭泣着走出門外,出門時食房人負責每人發一塊食品,叫發“富貴”。接着,墳工人員把靈柩架出,放在棺架上,搭上關照,吹手在前,紙紮、花圈相隨,孝子扯靈,孝女扒棺,擺成長蛇陣,嚎陶痛哭,煞是壯觀。當出殯隊伍行至村外邀祭,抬棺者放下靈柩,休憩片刻,關照掀去,吹手們演奏完畢,近親者跟着靈柩到墳內,待葬埋後一同返回,一般親朋,脱去白衣、白帽,返舍。

治喪起槓

如果喪居在衚衕裏,必須用“小請”(俗稱小槓)抬到大街上才能換上大槓和大罩。貧户則一直是小槓到底。
《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裏説,前清時,皇家、王爺、貝勒用八十人大槓。一品大員用六十四人槓,次者四十八人,再次者三十二人……可見用槓是根據官品等級的。民國以後則無此限。北京民間對於用槓的説法是:一個人一挾;(指幼喪);兩個人穿心槓;三個人牛頭槓;四個人一提拉(以上均指抬赤貧喪家的薄皮子材或無主亡人的裹匣子);八個人小抬着 (此為最起碼的殯儀,此外則不能為禮);十六、二十四個大亮牌兒(只有“過棺罩片”,無官罩);三十二個扣“幾了”;四十八個扣大罩;六十四個大換班。
其實,四十八個、六十四個都可以大換班。
有大換三班的,以六十四人為一班,三班計一百九十二人。也有換兩班的,計一百二十八人。大換三班時,一班槓夫穿綠駕衣;一班槓夫穿藍駕衣;一班槓夫穿白駕衣,以示區別。
凡屬盛大的殯儀,通常喪家都要求槓夫剃頭、洗澡、穿新駕衣、新靴子。新靴子甚至要拿到喪家、臨出堂前,當着本家的面才能穿上。
富户出殯,換最後一次大槓、大罩為正式起槓。貧户不換槓、換罩者,出門上了小槓就算正式起槓。起槓時,富户燒“陰宅”(紙製房屋)一處或其它巨碼冥器;一般户則只燒一堆紙,多數喪家在這時連靈花、剩餘的“亡人香”也一併焚化了。
亡人生前用的枕頭要拆開把裏邊的蕎麥皮倒出連同枕頭套一併棄置門外燒掉。

治喪揚紙錢

舊京出殯揚紙錢的風俗,始自晚清。《舊都文物略》:《雜事備》載:“舁殯出門,預上秫秸扎架,廣方數尺,遍粘紙錢,臨起槓時,舉火焚架,繃弓一斷,噴出無數紙錢,借風空衝雲際,謂之‘買路錢’。近以火患預防,乃手持大疊紙錢,沿途扔之,其高騫數丈,散若蝴蝶,蹁躚迴旋,紛然徐下”。
紙錢通常是用白報紙砸成的(只有“丘”滿三年以上的靈柩啓靈時才用花紅紙錢。據説,袁世凱出殯時揚的是金紙錢),圓形,直徑三寸餘,中有方孔,用繩子穿成一串。過去紙店有售。老北京出殯的在孝子頭前,專設一揚紙錢者,其人身背大串紙錢,手裏拿着一疊紙錢,邊走邊搓,以便使紙錢鬆散,防止整疊上去,整疊下來。起槓時,遇有路祭時,經過十字路口,河沿、橋樑、井台、祠廟、城門以及下葬時,均要高高揚起紙錢。幹這行的得有臂力,還得有一定的技巧,講究揚上天空四、五丈高,散開時,漫天皆白,幾有遮天蓋日之勢,半個小時落不下來。
清末民初,有個揚紙錢的能手,因頰上有一綹黑鬚,所以得綽號“一撮毛”,專門應大殯揚紙錢的活。他揚紙錢向來有三個條件:一、紙錢不多不揚,至少要求本家準備幾百斤紙錢,用大排子車拉着。他自己帶着幾個徒弟,照例由徒弟們將紙錢揉搓好了,由他往空中揚。然後,又讓事前組織好的一幫窮孩子們,跟在儀仗兩旁,去撿拾散落下來的紙錢,轉賣給辦喪事的人家,他從中取利。二、要求起槓換罩地點要在十字路的風口上(如舊時的虎坊橋京華印書局大樓旁)。這樣,紙錢可以借風勢四散飄揚,經久不落。三、要求本家在起槓換罩,路祭時,焚化巨碼冥器,如起槓時最好燒一所四合房,大火一起,趁着火勢,來上幾把紙錢,能超過城門樓子。當年有些大宅門富家子弟耗財買臉,居然與一撮毛打賭,説“您能揚過××樓,我賞您一所小房”。因此,每有一次大殯,一撮毛均滿載而歸。
一般人家出殯是請不起一撮毛的,同時也不能找一個專門揚紙錢的。那時,無論大小殯儀,都僱一個人挎着放有燒紙、冥鈔的筐子,手裏拿着香火,以便路過十字路口、井台、祠廟等處燒點紙,打發“外祟”。於是,這個揚紙錢的差使就讓他一人兼了。貧户也要揚紙錢,不過只是象徵性的。到了1948年,整個社會窮了,人們更窮,出殯的不再往空中揚紙錢而是往地下扔紙錢了,其錢直徑不過二寸而已,乃是從大燒紙上替下來的。

治喪下葬

府第宅門,縉紳富户的墓地照例是預先修好的,墓前儘管有祭堂和其它房屋,還要臨時搭上蓆棚,以備送殯的親友們休息、吃飯之用。
一般門户,未出殯之前就將坑打好了,靈棺被抬到墳地後,槓頭的響尺橫打,槓夫們一齊摘肩落地,然後由做活的將靈棺抬到坑口下葬。槓業行活謂之“登坑下葬抖繩散”。
按舊時規矩,墓穴要靠山臨水,埋的方向和在家停靈的方向相反,在家停靈時,棺材頭朝南,埋的時候棺材要頭朝北。
下葬時,首先由陰陽先生用羅盤測出“山向”,到下葬 “吉時”,即由槓夫按“山向”用大繩將靈棺緩緩系入穴內。此是最莊嚴的時刻,孝子跪靈,鼓樂大作。
下葬後,擺上供品,僧眾高聲唪誦《往生咒》、《大悲咒》、《金剛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隨後由做活的下坑,使棺材後尾與坑幫離開,上來之後,即向本家稟報:“老太爺(老太夫人)的寶材已腳登實啦。”至此,喪家便將大部花圈、□聯、紙活、紙錢點火焚化(一般松活不焚,繼續陳列)趁着火勢,將所有剩餘的紙錢盡數高高揚起。同時,由做活的槓夫或看墳的用鐵銑撮一銑土,讓孝屬以及送殯的親友們每人抓上一把,由長子領先往坑裏揚灑,並高聲舉哀。隨後即由做活的槓夫們用銑往坑內掩土,堆成墳頭。還要孝子打來的引魂幡插在上邊(一般只留幡杆),最後,孝屬及親友們便依次叩首,遂告禮成。
禮成後,孝子一一向送殯的親友們叩頭道謝。一般情況至此就都脱了孝袍子回去了。如是府第宅門,當然另有排場,喪家要在墓地臨時搭的蓆棚裏,擺上酒席,以“謝席”的方式向送殯的親友們致謝。

治喪燒紙放魂

燒紙放魂:傍晚時分,把準備好的放魂馬放在水道旁。由閨女、媳婦將馬嘴撕開,塞上草,並將拉馬童脖子上掛上燒餅,口中唸唸有詞:“拉馬小的小跟兒,上坡下坡小心兒”。晚飯後,隆重的燒紙祭奠儀式開始,有音樂的,在前邊吹吹打打助興。總管啓動後,人主家領先燒香,所有的親朋身着白布服或戴孝帽,跟着祭祀燒香,燒紙隊伍出發,每隔幾步有點火的負責照明,也有的村在街道旁放路燈,多為料布蘸柴油點燃,返回時仍不會熄滅。哭泣的人們腔調不一排成一大竄,孝子女在後邊,淚如雨注,泣不成聲,總管還特意安排有架孝人,以防掉隊或意外,吹手們,鎖吶朝天,腮幫凸起,蘆笙、二胡配合默契,盡情演奏。過去,村上人很喜歡這場面,羣羣打夥邊看邊議,看誰哭的恓惶掉淚,到十安路口,圍觀的人羣有意無意地阻擋住了,讓吹手們一展風采,吹奏哀樂、戲曲、流行歌曲。真可謂秉燭夜遊,熱鬧非凡。燒紙的隊伍行至老爺廟將紙燒掉,然後再行至村外遠處,將放魂馬點燃,孝子女們手持哭棍將在燃燒中的紙馬使勁向上一跳,去吧,以示魂歸西天,讓亡靈徹底脱離陽宅。哭泣的人不再哭泣,大人拉着孩童速返舍,並叮嚀,不敢往回看,以防靈魂復歸。

治喪納紙

逝者當天晚上,由家中晚輩端條盤,放香和黃紙1張,孝子女身穿白布服,柱着哭棍,有幫工者打起火把,到村外老爺廟祭奠,以示報告老爺,並將黃紙1張用石、土塊壓在地上,祭奠後返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