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油羅溪

鎖定
油羅溪是台灣省新竹縣內的一條河流,位於頭前溪的上游,為頭前溪的支流。又名內灣溪。
中文名
油羅溪
地理位置
台灣省新竹縣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河牀奇石

油羅溪簡介

優美怡人的風光,曾以“內灣垂釣”名列新竹八景。至今仍留存了攀龍、內灣、北角三座吊橋,為青山綠水增添幾許韻味。北角吊橋是新竹縣內最長的吊橋;內灣吊橋到攀龍吊橋間則有步道相連,一路上綠蔭濃密,是散步健行的最佳路線。吊橋下溪谷寬廣,河水碧綠,水淺流緩,溪畔古松林蒼翠成蔭。內灣風景是新竹縣八景之一。

油羅溪特產資源

油羅溪 油羅溪
油羅溪石,也稱油羅火成岩,產於台灣省新竹縣油羅溪上游。該處地質屬火成岩,遍地都可採到黑石及赤黃石,質地色澤均十分獨特,紋理圖案常顯山川之秀。而這裏黑石的特別之處是含有豐富的石英,在大塊的黑石上,白色一片的石英點綴其間,象雪山和雲海或天然山水景色。油羅溪以盛產火成岩山水景石最富盛名,其山形石氣勢雄偉,有的寬達100釐米左右,尤以瀑布石很受歡迎。

油羅溪河牀奇石

新竹縣橫山鄉豐田村橫跨油羅溪聯絡油羅和豐田的增昌大橋,其下方一百公尺處河牀上,有一顆大石,色澤烏黑,在橋上遠眺好似一隻張口的蟾蜍,雖然只是一顆石頭,但它從古早時期即有“吃人”的傳説,地方人士稱之為“蟾蜍石”。在清光緒年間,一羣打石業者在油羅溪尋找石材,其中一人尿急,遂在蟾蜍上解決,未料,當天晚上蟾蜍石竟然動起來,附近住户聞言翌日前往觀看,但並未有任何異狀。第三天傍晚,一頭放養的水牛在蟾蜍石附近走失,十餘村民在附近搜尋,結果全部被蟾蜍吞食。經法師作法後,始相安無事。 當地住户指出,在日據時期亦有蟾蜍石在一夜間吞食整隊日軍的傳言,後來聽説日軍以大炮攻擊,直到大石被轟出一道缺口,自此才未作怪。內灣村成為觀光景點後,不少遊客行駛替代道路,經過增昌大橋時,總會停下腳步觀賞,並對蟾蜍石的神奇傳説,議論紛紛。 [1] 
參考資料
  • 1.    少年中國晨報:2010年05月30日第09版第001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