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油漆飾面

鎖定
在建築部件表面塗罩裝飾和保護的各種油漆塗料的工藝。油漆飾面應在完成全部其他土建和設備安裝工程之後進行。作業時既不應損壞已修整好的基體表面,又不應污損已裝修好的房屋建築其他部位,並應注意對成品的保護。
中文名
油漆飾面
類    別
飾面
對    象
油漆

油漆飾面簡介

沿革 在公元前22~前21世紀初,中國舜、禹時代即已用黑漆塗飾食器和祭器。《韓非子·十過篇》中有“流漆墨其上”和“墨染其外而朱畫其內”的記載,敍述了漆的早期使用。古老油漆彩畫在戰國時代已有初步輪廓,到漢代又有了新發展,凡官式木結構建築的柱、枋等都用紅色為基調塗刷油漆,彩畫的題材多用雲氣、仙靈、植物和動物等,經歷代沿襲,至宋代李誡編著的《營造法式》,則更進一步實現了規格化,直至明、清兩代,油漆彩畫又有了進一步發展。民宅、園林等建築,多數塗栗色或黑色油漆,梁、枋基本上不施彩畫,色調淡雅和諧。20世紀50年代以前,中國多采用厚漆配製而成的鉛油調和漆、熟桐油等加顏料配製的油漆,並大多采用手工操作方法塗飾。以後,出現了多種合成樹脂漆,施工操作也逐步採用各類噴、滾、刷、塗機具。
各國房屋建築用油漆,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以油性漆、醇酸樹脂漆為主,而水性乳膠漆用量較少。到70年代,水性乳膠漆發展很快,在塗料中佔有很大比重。油性漆、醇酸漆和其他溶劑性漆,仍以塗刷木料、金屬表面為主;磁漆等多用於建築物的門窗和樓梯;乳膠漆則用於塗刷抹灰表面(見塗料飾面)。各國油漆飾面的施工,一般採用機械化方式完成。對房屋外立面裝飾,多采用經過裝飾加工的砌塊和板材,現場噴塗彩色罩面;裝配式房屋預製構配件的油漆作業除末道漆外多在工廠內進行。

油漆飾面施工特點

油漆飾面分類

油漆塗料分為混色油漆、清漆、美術油漆、古老彩畫油漆等四大類。按溶劑劃分為油性漆、水性漆和溶劑性漆。

油漆飾面施工工藝

基層表面處理  目的在於把基體清理乾淨,修補平整,保證漆膜粘結牢固,光結美觀。對木材基體表面應清除毛刺、脂囊,節疤外應點蟲膠漆,塗刷清漆時應用藥物漂白或着色;對金屬基體的表面則應清掃、除鏽、磨光。基體乾燥後方可塗漆。

油漆飾面塗漆

清漆多用於木材表面,以顯露木紋,塗漆前應潤以水粉或油粉。一般的油漆塗刷一遍底漆和2~3遍面漆;精緻的油漆塗刷一遍底漆和3~4遍面漆;如為金屬表面,則還要先塗刷防鏽漆。塗刷底漆的目的在於粘牢基底,粘結面層。塗刷面漆的目的在於覆蓋均勻,增加漆膜厚度和光亮。精緻的油漆需要增加面漆的遍數,並反覆打磨。即每刷一遍面漆,待漆膜乾燥後,就用水砂紙打磨一次;然後拋光上蠟、擦亮。經過多次打磨的漆面手感光滑、漆面光亮柔和。

油漆飾面美術塗漆

一般先完成適當的油漆工序,待表面漆膜乾燥後,方可通過工藝技巧進行美術油漆,經刻花版套色漏花(一種顏色為一版)、滾花、拉毛(波紋)、抽甩色斑、色點,以及仿木紋、大理石紋等,待乾燥後,塗刷一遍罩面清漆。
古老彩畫塗漆  先將基體表面打磨平整,用油灰嵌縫,再垂直木紋裹麻絲,抹油灰至平整光滑。將繪在厚紙上的圖案按輪廓以針戳孔,貼在待彩畫部位,用顏色紗袋拍出圖案粉線,把調配好的瀝粉(主要成分為膠、香灰、綠豆粉、高嶺土等,呈膏狀)裝入擠粉器,配上適當口徑的細管,依粉線瀝粉。待瀝粉乾硬後上色起暈,從上而下,先綠後藍。在暈粉線上塗膠,貼上金箔。勾墨線和白線,最後罩一遍無光清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