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油滷腐

鎖定
玉溪油滷腐相傳始制於明清之際,當時境內家家户户醃製,作為家用鹹菜,或作饋贈外地親友的禮品。後來發展為小商品生產。油滷腐的醃製,以黃豆製成的臭豆腐為主料,要求質地細膩,塊狀均勻,厚薄一致。臭豆腐經陽光照曬,排去外層水分,分別濃淡不同的口味,配以適量的糧食白酒浸裹,再以白糖、精鹽、辣椒、優質八角花椒粉等卷在皮層,並滲以煉熟的上好菜油,醃製而成。玉溪油滷腐以其色、香、味的佳美深受省內外羣眾的歡迎,遠銷北京,獲雲南省商業系統優良產品稱號。
中文名
油滷腐
起    源
明清之際
主    料
黃豆
配    料
白糖、精鹽、辣椒、優質八角等
產品稱號
雲南省商業系統優良產品
產    地
雲南省

目錄

油滷腐概況

豔麗似海棠,細膩如蛋黃;
玉溪油滷腐,鮮嫩軟辣香。
這是一位外地人品嚐玉溪油滷腐後深有感受即席而作的一首打油詩。
在玉溪當地居民中,幾乎家家都會醃製油滷腐,方法和配料大同小異,滋味卻各有特點。這種傳統佐食佳品在民間的出現與流傳可遠溯至明清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才由國家在原來個體、集體經營的基礎上,總結民間多年醃製經驗,投資建廠,擴大經營,使它日臻完美。從而得到迅速發展,僅玉溪市醬菜廠最高年產量即可達92萬斤。 [1] 

油滷腐做法

玉溪油滷腐的製作特別講究質量:製作時間選在每年12月至第2年2月。這段時間氣候涼爽乾燥,温度適宜,是製作油滷腐的最佳季節;原料選用顆粒飽滿,汁多漿白的優質黃豆;作豆腐的水要用清潔的井水;按4—5釐米見方,2釐米厚的規格,製成發酵的毛豆腐;毛豆腐經防疫檢驗符合衞生標準後,放在陽光下翻晾,以表皮“挺實”、內部柔軟、曬去約20%的水份(每百斤毛豆腐晾後剩80斤左右),即成為黃白柔軟的待制品;然後將菜油熬熟放涼,把辣椒麪,八角粉、紅糖、精鹽等佐料按比例攪拌在一起,將毛豆腐在油內浸泡後沾裹上佐料嚴整地裝入陶罐,注入菜油使其漫過滷腐,然後密封貯存4—6個月即可食用。
也可將毛豆腐稍加晾曬後按上述方法制成酒滷腐。主要不同點是將用菜油浸泡改用糧食白酒浸泡,只是其密封程度要求更嚴。這種滷腐食用時不僅鮮嫩,且有酒香。如用青菜葉將酒滷腐逐個包起,放置罐內就是葉包酒滷腐了。食用時不僅有酒香,且形狀完整,不易破碎,葉子吃起來也別有風味。

油滷腐特色

玉溪油滷腐特點是,外觀光澤鮮豔,裏面鬆軟淡黃,口味清香鮮嫩,食後有蛋黃香回味,且長期保存不會變質。由於玉溪油滷腐歷史悠久,色、香、味俱 佳,1982年以來連續獲省商業系統優良產品稱號,從而成為聞名遐邇,遠銷北京的傳統食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