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油氣地球化學

(2008年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油氣地球化學》是2008年2月1日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介紹了油氣成因理論綜述、油氣地球化學的主要分析方法等內容。
書    名
油氣地球化學
作    者
盧雙舫、張敏
出版社
石油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年2月1日
頁    數
316 頁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02164157

目錄

油氣地球化學內容簡介

《油氣地球化學》首先簡要介紹了油氣地球化學的學科發展、演化、意義,油氣成因理論的形成、發展和油氣地球化學的主要分析方法,之後系統地介紹了有機質的產生、沉積及組成,有機質的演化及其影響因素和油氣的生成及成烴模式,石油、天然氣的組成、分類及其影響因素和蝕變,生物標誌化合物的地球化學;在此基礎上,重點介紹了地球化學原理在烴源巖定性、定量評價、油氣源對比、油藏及開發地球化學等中的應用,最後簡單討論了非常規油的地球化學。《油氣地球化學》可作為高等院校資源勘查工程地球化學專業的本科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和油田研究人員參考。 [1] 

油氣地球化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油氣地球化學及其主要研究內容
第二節 油氣地球化學的發展概況
第三節 油氣地球化學的發展趨勢
第二章 油氣成因理論綜述
第一節 油氣的無機成因説
第二節 油氣的早期有機成因説
第三節 油氣的晚期有機成因説
第四節 現代油氣成因理論
第三章 油氣地球化學的主要分析方法
第一節 有機質的分離
第二節 色譜法
第三節 紅外光譜(IR)法
第四節 色譜一質譜法
第五節 穩定同位素法
第六節 油藏地球化學關鍵性技術
第四章 有機質的產生、聚集及生物圈的演化
第一節 光合作用
第二節 生物圈的演化
第三節 有機碳的循環
第四節 不同環境的生物產率
第五章 生物體的化學組成及其意義
第一節 糖類
第二節 蛋白質
第三節 脂類
第四節 木質素和丹寧
第五節 各種有機質的平均組成及其意義
第六章 有機質的沉積分佈特徵
第一節 有機質沉積的一般特徵
第二節 沉積環境及其對有機質沉積的影響
第三節 不同沉積環境(相)有機質的沉積特徵
第七章 沉積有機質的組成
第一節 腐殖質
第二節 可溶有機質
第三節 乾酪根
第四節 各種有機質之間的關係
第八章 有機質的演化及其影響因素
第一節 有機質的成岩作用、深成(熱解)作用和變質作户
第二節 乾酪根的演化
第三節 可溶有機質的演化
第四節 影響有機質演化的地球化學因素
第九章 有機質的成烴模式及階段劃分
第一節 有機質成烴(油氣生成)的一般模式
第二節 有機質成烴模式的改進和發展
第三節 碳酸鹽巖有機質的成烴模式
第十章 原油的組成、分類及影響因素
第一節 石油的元素組成及餾分組成
第二節 石油的族組成
第三節 石油的分類
第四節 影響原油類型的地質因素
第十一章 天然氣的組成、分類及地球化學特徵
第一節 天然氣成因類型
第二節 有機成因氣的主要類型及其特徵
第三節 碳、氫、氦和氬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徵
第四節 輕烴地球化學
第五節 各類天然氣的鑑別
第十二章 油氣的蝕變
第一節 儲層中石油的次生變化
第二節 運移過程中油氣的變化
第十三章 生物標誌化合物及其地球化學意義
第一節 生物標誌化合物的概念及立體化學基礎
第二節 生物標誌化合物的分析與鑑定
……
第十四章 烴源巖定性評價
第十五章 烴源巖的定量評價
第十六章 油氣源對比
第十七章 油藏地球化學
第十八章 非常規油的地球化學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