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油井產能

鎖定
油井產能是指油井的生產能力或產油能力。是用來刻畫表徵油田的注採狀況與開發效果。
影響油井產能或開發效益或少井高產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油田地質條件差異、原油物性差異、對油藏認識程度的差異,油田開採策略、開發方式,採用的鑽、完井技術,開發調整措施等。
中文名
油井產能
外文名
oil well productivity
學    科
石油工程
釋    義
油井的生產能力或產油能力
用    途
表徵油田的注採狀況與開發效果
影響因素
儲量丰度、井網密度

油井產能產能

產能的中文含義是明確的:指生產能力或產油能力。在油田開發中,產能主要用在兩個方面:單井產能和區塊、油藏或油田的產能。單井產能是指油井在滿時率工作時(全天開井生產24小時)的口產油量,其單位是t/d或m/d。區塊、油藏或油田產能是指該區塊、油藏或油田的年產油能力,其單位是104t/a。
油田少井高產開發的目的是使油田以最少的投入來獲取最大的開採效益,同時達到高的採收率。少井意為投入少,高產意為充分利用開發井資源,提高油水井的利用率,使其發揮更大的效益。同時,高產也意為提高油田的開採速度,使投資儘快見到效益,加快投資回收,提高資金的利用率等。一般地説,單井平均日產油量或油田年採油速度,能衡量一個油田是否“高產”,但不能説明是否“少井”;而井網密度能説明是否“少井”,確不能説明“高產”。採用“產能效率”可以衡量一個油田是否是“少井高產”。

油井產能產能效率

產能效率=油田實際年產油量(104t)/開發總井數(口)。
在計算“產能效率”中,採用開發總井數(即包含已鑽完的所有生產井、注水井、注氣井、觀察井等)計算,是為了考慮“經濟”因素。因為有些油田天然能量足,沒有注入井;而有些油田因天然能量不足,鑽有許多注入井,兩者的開發費用相差懸殊。如果只採用生產井數、或開採井數計算“產能效率”,都會掩蓋開發費用投入的差異。
產能效率大即單井產量高,説明是高產,如果所開發的油田每口井高產,表明總的產量高,開採效益好,也即達到少井高產的目的。產能效率是一個瞬時值,要保證油田開發的最大效益,在油田開發規定的壽命內每年必須保證有相對較高的產能效率值。
產能效率也是反映油田開發水平和狀況的綜合技術指標,因為油田實際年產油量即表明該油田採油速度的高低,油井高產表明有配套先進工藝措施的保證,對儲量的控制程度高,同時對油藏地質認識也更深入。 [1] 

油井產能計算公式

油井在某一階段(如月、季、年等)的產能可按如下公式計算:
式中
qo——油井口產油能力,t/d;
Qo——該油井階段實際產油量,t;
m——與Qo對應的實際生產天數,d。
應當注意的是,油井或油田的產能均是一個近於理想狀況的產量,有可能在短期內達到或保持;但在較長時間內(例如數月、半年、一年),常由於各種可預見與不可預見的原因導致停產(例如停電、惡劣氣候、事故等)、影響生產時率,使產能難以達到或保持。

油井產能影響因素

影響油井產能或開發效益或少井高產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油田地質條件差異、原油物性差異、對油藏認識程度的差異,油田開採策略、開發方式,採用的鑽、完井技術,開發調整措施等。
1.儲量丰度對產能的影響
通過對國內外同類油田的分析,儲量丰度與產能有直接的關係,儲量丰度高對應的產能也高。同時“產能”與“儲量丰度·流度”的關係密切,儲量丰度和流度是影響產能最重要的地質因素(見圖1)。特別對於海上油田,儲量丰度越大,產能上升越快(見圖2)。對於海上砂岩油藏和海上天然能量開採的油田都有同樣的比例關係(見圖3、圖4)。
2.井網密度對產能的影響
井網密度對產能有直接的關係,井網密度越高,產能效率越低,勝利孤島油田井網密度與產能效率的關係很好(見圖5)。國內海上油田總的趨勢是井網密度大,產能低(見圖6)。這樣説明鑽井多,效益低,説明提高效益的途徑不能只鑽井。
3.產能效率與採油速度的關係
一般,採油速度大,產能效率高,對海上油田表現尤為明顯(見圖7)。這也是提高單井產能可提高產能效率的原因。
除了以上影響產能效率的因素外,油藏的地質條件、非均質性、天然能量(氣、水體、綜合壓縮係數等)也是重要的因素。同時也有人為因素影響,如開發技術政策(層系劃分、注水方式、產能設計等),採用的鑽、完井技術,開發調整措施等。

油井產能提高途徑策略

對油田開發過程分析知道,提高單井產能可按下列途徑實現(見圖8)。在提高單井產能的策略中,應該首推增加油藏的泄油麪積,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最經濟的方法,國外油田公司複雜井技術的廣泛應用也説明這一點,在圖8中的後面幾種應該是首選方法的補充,是在井型確定後的補救方法。無論什麼措施都沒有直接打開油層好。
1.充分的地質認識
對新開發的油藏必須開展儘可能精細的油藏描述,認清油藏類型、油藏構造形態、斷層分佈、儲層分佈等,這對制定合理的開發策略起重要作用。通過地質認識,認清儲量分佈規律,對油區內的儲量分類評價,劃分等級,對儲量丰度高的優質儲量首先投入開發。對不同級別的儲量採用不同的開採策略,包括開發方式、布井方式、井型等方面的差異等,從而實現少井高產。
油藏非均質的認識和沉積微相對油田開發起重要作用,是油藏描述中重點分析的對象,對它們的深入認識,可指導油田的開發,不同的微相其儲量、滲透率會有很大差異,這樣使得對不同微相儲層的布井策略和開發策略應有差別。
2.井網控制策略
①最大限度地鑽遇油砂體,同時使油砂體內有良好的注採對應關係;
②利用複雜井型技術,最大限度增加單井控制儲量和泄油麪積;
③根據油藏的非均質性確定合理的井距,主要以滲透率級別分區塊,以沉積微相分區塊來確定井網。滲透率大、非均質性不強的區域,對於主河道區域,油藏物性好的井距可大些。
④採用失量化布井方式。
3.生產優化策略
在充分認識油藏的基礎上,如何制定合理的生產策略,使得油田既能很好的控制儲量,又節約鑽井投資,同時適合油田開發生產,這是整體優化開發應考慮的問題。根據國內外不同類型油田的開發經
驗,總結出適合不同類型油藏的井型策略和合適的增產措施是提高產能效率的有效方式。
4.複雜井型策略
為改善原油採收率(IOR),從開發策略、井網、增加泄油麪積等方面增加可採儲量。鑽井技術已從鑽水平井,發展成為鑽複雜井(多分枝井),擬進一步減少鑽井成本、增加泄油麪積和提高開採速度以及不同特殊類型油藏的開發,如多油層油藏、小斷塊油藏、小砂體油藏等。多分枝井,即在一個主井筒下鑽多個不同分枝的水平井或定向井,以達到增加泄油麪積、增加控制儲量、增加產量、減少成本的目的。從而極大提高原油採收率。
5.提高單井產能的配套措施
對於提高單井產能的方式除油藏整體工作外,主要還有針對單井的措施,主要包括增注提液、放大生產壓差、單井調驅、儲層改造技術等。
參考資料
  • 1.    符翔, 劉德華. 油井產能效率及影響因素分析[J]. 油氣井測試, 2007, 16(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