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油(拼音:yóu)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2]  。此字始見於西周金文 [3]  ,古字形從水,由聲。據《説文解字》記載,“油”本為古水名。“油”的常用義是指油脂,引申指被油污染或用油塗飾,還引申為油滑、圓滑、世故。 [15] 
中文名
拼    音
yóu,yòu
部    首
五    筆
IMG [1] 
倉    頡
ELW [1] 
鄭    碼
VKI [1] 
筆    順
點、點、提、豎、橫折、橫、豎、橫
字    級
一級(編號:1248) [2] 
平水韻
下平十一尤(yóu)、去聲二十六宥(yòu) [4] 
總筆畫
8(部首3,部首外5)
四角碼
3516₀
注音字母
ㄧㄡˊ
筆順編號
44125121
統一碼
基本區 U+6CB9 [1] 
造字法
形聲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油”字在西周金文中已經出現,作圖A [3]  ,由“水”和“由”組成,“水”表示字的意義跟水有關,“由”表示字的讀音與之接近。
根據許慎《説文解字》的記述,“油”最初是古代一條河流的名稱:“油,水。出武陵孱陵西,東南(應為“北”)入江。”這段描述在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油水》中可以得到印證:“油水出武陵孱陵縣西界,東過其縣北,又東北入於江。”可知,油水曾經是長江的一條支流,其源頭在今湖北省境內。
根據段玉裁對《説文解字》“油”字條的註釋,“油”字本指油水,但被俗用為表示油膏。所謂油膏,其實就是泛指動物的脂肪和由植物或礦物中提煉出來的脂質物。西晉張華《博物志》中有這樣的記載:“積油滿萬石自然生火”。古代有一種猛火油。《昨夢錄》中記載:“猛火油出高麗東數千裏,日出之時因盛夏日力烘,石極熱則出液,他物遇之即為火,惟真琉璃器可貯之。”從這段描述來看,猛火油有很強的燃燒力,它和今人説的石油相似。不過,到了現代,無論是動物油,還是植物油或礦物油,都很常見了。如:牛油,豆油,花生油,石油,等等。“油”字不僅可作名詞用,還可用作動詞,表示用油塗抹,或被油弄髒,如“油傢俱”,“油地板”,“衣服被油髒了一塊”,等等。
油脂的另一個特性是潤滑。這種特性賦予了“油”字更多的含義,其中褒貶兼有。一方面,這種“油滑”的含義用在人身上,常常意味着言語輕浮、不誠懇,比如“油腔滑調”“油嘴滑舌”等。王士禎《師友傳燈錄》:“若不多讀書,多貫穿,而遽言性情,則開後學油腔滑調、信口成章之惡習矣。”有時也形容人打扮得輕浮或者為人浮滑、不實在,比如“油頭粉面”“油頭滑腦”等。這些都是今人熟知的詞語和用法。
另一方面,“油”也有正面、積極的含義。《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唐代許渾《漢水傷稼》詩序:“此郡雖自夏無雨,江邊多穡,油然可觀。”此二例中的“油然”,形容事物興盛的狀貌。《莊子·知北遊》:“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禮記·樂記》:“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此二例中的“油然”,表示自然而然之義。 [14-15]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yóu
名詞
動植物體內所含的脂肪或礦產的碳氫化合物的混和液體,一般不溶於水,容易燃燒
oil
晉·張華《博物志》卷四:“積油滿萬石,則自然生火。武帝泰始中武庫火,積油所致。”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一·豕》:“凡凝者為肪為脂,釋者為膏為油。”
豬油;豆油;煤油;汽油
古水名。也作“繇”。發源於湖北五峯縣界,東流經宿松縣界,至公安縣西南油口注入長江。今其上游匯入松滋河,南流注入澧水,下游為荊江分洪區,故址已不復存在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油水》:“(孱陵)城背油向澤。”
(Yóu)姓氏用字
動詞
用桐油、油漆等塗料塗抹
paint
宋·蔡襄《茶錄·色》:“茶色貴白,而餅茶多以珍膏油其面。”
老舍《四世同堂》二:“三號門外,在老槐下面有一座影壁,粉刷得黑是黑,白是白,中間油好了二尺見方的大紅福字。”
油飾
被油弄髒或弄壞
《儒林外史》第二二回:“牛玉圃見他穿着繭綢直裰,胸前油了一塊,就吃了一驚。”
張天翼《春風》四:“丁老師喝了一口湯,就裝模作樣地稱讚這是很合衞生的:那個偷湯的傢伙顯然是怕大家油壞了肚子。”
形容詞
圓滑;不誠懇
oily;glib
浩然《機靈鬼》:“可是,當我跟他交談幾句話之後,看法變得糟糕透了:年紀小小的人兒,怎麼這麼‘油’呢?”
油滑;油頭滑腦;油腔滑調
光亮潤澤的樣子
《史記·宋微子世家》:“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
油亮;油光;油綠
和悦恭謹的樣子
《禮記·玉藻》:“禮已,三爵而油油以退。” 鄭玄注:“油油,説敬貌。”
興盛的樣子
《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
yòu
-
【浩油】春秋地名。故地在令河南省臨潁縣南。一作“皋鼬”
《公羊傳·定公四年》:“五月,公及諸侯盟於浩油。”陸德明釋文:“浩油,户老反,又古老反;下音由,一音羊又反。”
(參考資料:《現代漢語詞典》 [5]  《漢語大字典》 [6] 

古籍訓釋

説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以周切(yóu)
水。出武陵孱陵西,東南入江。從水由聲。 [7] 

説文解字注

“油水。出武陵孱陵西,東南入江”注:武陵郡孱陵,二《志》同。今湖北荊州府公安縣縣西二十五里有孱陵故城是也。《水經》曰:“油水,出武陵孱陵縣西畍,東過其縣北,又東北入於江。”注云:“逕公安縣,西北流,注於大江。”然則許雲東南入江,南當作北明矣。《江水篇》經雲:“江水又東南,當華容縣湧水入焉,又東南,油水從西南來注之。”注云:“右合油口,油水東有景口,景口東有淪口,淪水南與景水合,又東通灃水及諸陂湖。”按今荊州府虎渡口北,江之南岸有支津,南通公安諸湖水,古油水必在其閒。《江表傳》曰:“劉備為荊州牧,立營油口。”五代梁開平四年,馬殷遣將侵荊南,軍於油口。今公安縣北,舊有油口巡司,是其水今雖湮沒,非無可考也。
“從水,由聲”注:以周切,三部。按,經史曰“油然作雲”,曰“雲之油油”,曰“禾黍油油”,曰“油油以退”,《玉藻》注曰:“油油,悦敬皃。”俗用為油膏字。 [8] 

廣韻

以周切,平尤以 ‖ 由聲幽2部(yóu)
油,水名,出武陵。又油脂。
餘救切,去宥以 ‖ 由聲奧2部(yòu)
油,雚子桐花曰油。 [10]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部】 油;部外筆畫:5
(yóu)《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正韻》於求切,並音由。水名。《説文》:水出武陵孱陵,東南入江。《水經注》:孱陵縣有白石山,油水所出。
又江夏平春縣有油水。《水經注》:油水,出平春縣西南油溪。
又膏也。《博物志》:積油滿萬石,自然生火。
又石油。《水經注》:高孥洧水肥可然。《夢溪筆談》:鄜延出石油。《廣輿記》:石油出肅州南山。
又猛火油。《昨夢錄》:猛火油,出高麗東數千里。日初出之時,因盛夏日力烘,石極熱則出液,他物遇之,即為火,惟真琉璃器可貯之。
又緹油,車飾。《後漢·劉玄傳》:乘鮮車大馬,赤屛泥。註:赤屛泥,謂以緹油屏泥於軾前。
又橘名。《韓彥直·橘錄》:油橘,皮似以油飾之,中堅而外黑。
又油油,和謹貌。《禮·玉藻》:三爵而油油以退。
又禾黍光悦貌。束皙《補亡詩》:厥草油油。
又雲盛貌。《孟子》:天油然作雲。
(yòu)又《廣韻》《集韻》並餘救切,音狖。浩油,地名。《公羊傳·定四年》:公及諸侯盟於浩油。註:油音由,一音羊又反。
又與釉同。《篇海》:物有光也。《蔡襄茶錄》:珍膏油其面。 [9]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書寫提示

書寫 書寫
“氵”窄“由”寬,頂部“氵”低,底部“由”高。“氵”,第二點偏左,在橫中線。“由”,方框上寬下窄;首筆豎在豎中線左側,㇕(橫折)的橫段在橫中線上側,長豎在豎中線右側。 [12]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下平十八尤

開口呼
次濁
以周切
0ju
去聲
四十九宥

開口呼
次濁
餘救切
0ju
集韻
平聲
下平十八尤
開口呼
次濁
夷周切
0iəu
貁(狖)
去聲
四十九宥
開口呼
次濁
餘救切
0iəu
禮部韻略

平聲





夷周切

增韻

平聲





夷周切

中原音韻

陽平
尤侯



全清

iəu
中州音韻

平聲
尤侯





移鳩切


去聲
尤侯





移究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九尤


次濁
於求切
oiou
分韻撮要
陽平
第五修叟秀
(參考資料:漢典 [11]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d

先秦
王力系統
ʎ
ǐu
先秦
董同龢系統
d
jŏɡ
先秦
周法高系統
r
iəw
先秦
李方桂系統
r
əgw
西漢



東漢





jou


jou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尤侯幽

jou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尤侯幽

jou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尤侯幽

jou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0
i̯ə̯u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j
ǐəu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0
ju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0
iəu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ji
ə̆u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0
ǐou
(參考資料:漢典 [11]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iou
35
陽平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iou
42
陽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iou
24
陽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iou
213
陽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iəu
21
陽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55
陽平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iɤɯ
34
陽平
晉語
太原
iəu
11
平聲
吳語
蘇州
jiʏ
24
陽平
吳語
温州
jiau
31
陽平
湘語
長沙
iəu
13
陽平
湘語
雙峯
13
陽平
贛語
南昌
iu
45
陰去
客家話
梅縣
iu
11
陽平
粵語
廣州
jɐu
21
陽平
粵語
陽江
jɐu
43
陽平
閩語(閩南片)
廈門
iu
24
陽平
閩語(閩南片)
潮州
iu
55
陽平
閩語(閩東片)
福州
ieu
52
陽平
閩語(閩北片)
建甌
iu
21
上聲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3]  、漢典 [11]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20-09-24]
  • 2.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央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3-14]
  • 3.    董蓮池編著.新金文編 中[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10:1506
  • 4.    平水韻 十一尤 油  .搜韻[引用日期2023-08-11]
  • 5.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1584
  • 6.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 第2版[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1698-1699
  • 7.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507
  • 8.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4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1765-1766
  • 9.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561
  • 10.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204,437
  • 11.    油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3-08-11]
  • 12.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424
  • 13.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221
  • 14.    富麗. 説“油”[J]. 月讀, 2020, (6):76-79.
  • 15.    丁義誠等主編.常用字音·形·義·用 第3分冊[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8.01:218-21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