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鳥

鎖定
河鳥,體長約20釐米的深褐色河烏。特徵為頦及喉至上胸具白色的大斑塊。下背及腰偏灰。深色型的白色喉胸塊可能呈煙褐色,偶具淺色縱紋。通常的淺色型喉胸純白。亞種leucogaster腹部白色。幼鳥灰色較重,下體較白。虹膜紅褐;嘴近黑;腳褐色。尖厲刺耳的鳴聲。飛行時發出粗啞的zrets叫聲。雀形目(Passeriformes)河鳥科(Cinclidae)鳴禽,4種類似鷦鷯的小鳥。
外文名
White-throated Dipper
別    名
普通河鳥/水鶇(water ouzel)
中文學名
河鳥
拉丁學名
Cinclus cinclus gularis
動物界
雀形目
河鳥科
河鳥屬
分佈區域
北非、歐洲、中國東北
物種命名人
Linnaeus
年    代
1758
體    長
約18公分

河鳥形態特徵

體型中型。體長16~18cm,尾長36~63mm。嘴直而側扁,黑色,
河鳥 河鳥
幾與頭等長,上嘴端部微弧曲。虹膜暗褐色。兩眼上緣及後下緣白色,形成眼周不連續的白環。額、頭頂、頭側、頸項、頸側及上背均為慄棕色.。肩、腰和尾上覆羽各羽基部灰色,近羽端黑褐色,羽緣灰色,各羽相互覆蓋形成腰背部不甚明顯的魚鱗狀斑紋。兩翅污褐色,羽緣淺淡。尾羽與翅羽色相同,但缺少淡色羽緣。頦、喉及胸為白色,形成下體前部一塊明顯的白色錐形塊斑;下體餘部深慄褐色。兩脅、腋羽和翅下覆羽與腹部同色。跗踱粗健,被靴狀鱗,與趾、爪均為黑褐色。 [1] 

河鳥生活習性

生活在海拔2000~2500m或更高一點的山川河流岸邊,平時停息在水中露出水面的石塊上,窺視水中餌物,常突然潛入水中追捕。雜食性,主食昆蟲,也食水草及其種子。 [1] 
能在很多地區的湍急多巖的溪流水下步行獵食昆蟲,並頻繁地從水中浮起。用苔蘚構成圓頂巢,通常築於瀑布後面的罅隙中。棲於森林及開闊區域清澈而湍急的山間溪流。在部分地區有季節性垂直遷移。身體常上下點動,作振翅炫耀。善游泳及潛水,頭從水中冒起如瓶塞。

河鳥分佈

分佈於古北界、喜馬拉雅山脈、中國西部及緬甸東北部。甚常見於海拔2400~4250米的適宜生境。亞種leucogaster於阿爾泰山、天山、喀什及新疆西部的西崑崙山,於中國極東北部也可能出現;cashmeriensis於喜馬拉雅山脈及西藏南部至雲南西北部;rzewalskii見於青藏高原東部至甘肅及四川北部的急流地帶。

河鳥種類

歐亞的白嘴河烏(Cinclus cinclus),黑褐色,白胸,是唯一的水棲鳴禽,分佈於北非、歐洲直至中國東北;北美河烏(C. mexicanus),暗灰色,見於阿拉斯加到巴拿馬,東到落磯山脈的山麓小丘地。其他兩種見於南美和亞洲山區;還有亞洲的褐河烏(C. pallasii),見於喜馬拉雅至中國各地、朝鮮和日本。 [2] 
參考資料
  • 1.    趙汝能.甘肅中草藥資源志: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08:1098
  • 2.    21世紀世界彩色百科全書.21世紀世界彩色百科全書:百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10月第1版: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