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西學院教師教育學院

鎖定
河西學院教師教育學院成立於2010年,其前身是成立於1999年的河西學院教育系。教師教育學院以建設高水平的基礎教育教師教育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全面承擔甘肅省小學教師教育的任務為主要工作目標;旨在以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為突破口,力爭按期順利通過國家教育部本科合格驗收,爭取2015年前後申請獲得教育學碩士學位授予權。
中文名
河西學院教師教育學院
建立時間
2010年
專業簡介
應用心理學等
下屬機構
心理學教研室等

河西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學院概況

現有教職工31人,其中專任教師25人,行政及教輔人員6人。教師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講師17人,助教3人,高級職稱人員佔教師總數的20%;碩士以上學位12人,佔教師總數的68%。6人正在攻讀碩士學位。開設應用心理學、小學教育、學前教育三個本科專業和3+2小學教育專科專業。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000餘人。 教師教育學院建有專門的心理學實驗室,配備32台計算機,內裝北京師範大學開發的心理學實驗系統,有各種實驗儀器30餘件(套),可同時供50人進行心理學實驗。現有琴房1間,配有電子琴60架。多媒體教室2間,可供176人上課。
教師教育學院先後承擔並完成校級以上科研項目20多項,榮獲各種獎勵近40項。承擔的課題主要有全國教科規劃項目《甘肅農村中小學生心理衞生與心理教育模式研究》、《高等學校教學時間與教學內容矛盾的解決途徑研究》,中國高教學會項目《高等教育學學科性質與學科體系研究》,2004年甘肅省基礎教育校本研究課題重點項目《校本培訓與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2004年甘肅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研究指導中心項目《中小學骨幹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等。教學成果《師專心理學教學改革與學生心理諮詢的理論與實踐》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截至2007年底,出版專著6部,主編和參編教材、譯著8部,發表學術論文260餘篇,其中14篇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心理學》、《教育學》及《新華文摘》等刊物轉載。
在學科建設方面,“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被確立為校級重點學科,“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被確立為校級重點課程;在學科梯隊的建設方面,積極引導青年教師確立自己專業發展的方向,鼓勵年輕人報考研究生,以增強專業發展的後勁。

河西學院教師教育學院組織機構

河西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院行政

院 長:王大順教授
副院長:雒煥國副教授

河西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院黨總支

書 記:徐雲卿
委 員:王大順、雒煥國

河西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院辦公室

主 任:晏 理
科 員:李 薇 吳建軍

河西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院團總支

書 記:張正琴
輔導員:李婭婭

河西學院教師教育學院教研室

1.小學教育專業教研室(6人)
主 任:李 穎副教授
教 師:王 莉、王進才、馬紅霞、師玉生、硃紅梅
2.應用心理學專業教研室(10人)
主 任:李鵬程講師
教 師:王大順、雒煥國、張彥軍、王大濤、任亮寶、安桂花、段寶軍、羅 媛、王 歡
3.學前教育專業教研室(9人)
主 任:郝德賢講師
教 師:孫愛蓮、郭學毅、馬富成、馬雪琴、章曉璇、張曉玲、王 濤、王廷瓊

河西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專業

(一)應用心理學
專業名稱:應用心理學
專業方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諮詢。
培養目標: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能夠勝任各級各類學校與社會服務機構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心理諮詢師和心理學工作者。
主幹課程: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統計、心理測量、心理諮詢、學習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等。
專業特點: 實用性強、服務面廣,社會需求量大。
就業方向:各級各類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與社會服務機構的心理諮詢師、心理學工作者。
(二)小學教育(省級特色專業)
專業名稱:小學教育
專業方向:中文、數學。
培養目標:具有創新精神和教育教學能力,能夠勝任初等學校、基礎教育行政部門以及基礎教育研究機構的教師、教育管理人員和教育科學研究人員。
主幹課程:基礎心理學、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教育原理、課程與教學論、班主任工作、小學生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方法、中外教育史、大學語文、大學數學、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與訓練、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與訓練等。
專業特點: 師範性,一專多能,實踐能力突出。
就業方向:初等學校、基礎教育行政部門與基礎教育研究機構的教師、教育管理人員和教育科學研究人員。
(三)學前教育
專業名稱:學前教育
專業方向:學前教育。
培養目標:具有紮實的專業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開拓創新精神,能夠在學前教育各種機構與基礎教育行政部門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的教師、管理人員。主幹課程:普通心理學、教育原理、幼兒文學、學前心理學、學前遊戲論、學前教育心理學、學前教育學、學前衞生學、學前管理學、幼兒園課程開發、學前教育研究方法、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學前兒童數學教育、聲樂、器樂、舞蹈、美術等。
專業特點: 師範性,一專多能,實踐能力突出。
就業方向:各種學前教育機構與基礎教育行政部門的教師、管理者與研究者。

河西學院教師教育學院下屬機構

心理學教研室: 主要承擔本系各專業的心理學課程,包括普通心理學、兒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及小學生心理輔導等和全校師範類各專業的公共《心理學》課程的教學。現有教師13人,教授3人,副教授2人,講師6人,助教2人。其中張海鍾教授被授予“省級專家”和“校級名師”的稱號,王大順和王映學被評為校級學科帶頭人。
該教研室研究方向主要是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和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共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出版專著1部,主編教材1部,參編教材2部,參編(譯)專著2部。
教育學教研室: 主要承擔本系教育學課程,包括教育學原理、小學教育學、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家庭教育學等和全校師範類各專業的公共《教育學》課程的教學。教育系現有教師7人,其中講師6人,助教1人。該教研室研究方向主要是中小學教育和高等教育。已發表論文170餘篇,出版專著1部 ,參編辭典1部,教材1部。
學前教育教研室: 主要承擔學前教育專業的專業必修課, 包括學前心理學、學前教育學、學前衞生學、學前比較教育學、學前教育管理學及學前兒童各科教學法等課程的教學。現有教師5人,其中副教授1人,講師4人。主要研究方向是幼教師資的培養和培訓。學前教育教研室作為年輕的教學科研部門,立足於河西走廊、放眼甘肅全境、觸角延伸至全國,以當今世界學前教育發展趨勢、我國學前教育改革要求和先進的學前教育科學理念為工作指導,以培養我國現階段所需的複合型的、理念與技能俱優的專家型幼兒園教師為工作重點開展各種工作

河西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實驗室建設

心理學實驗室是始建於1987年。在1987年—1993年6年內原張掖師專教育教研室利用世界銀行貸款陸陸續續購買了一些普通心理學實驗設備,主要用來給師範生開設公共課《心理學》時做演示實驗。自2003年河西學院教育系開辦心理學本科專業以來,充分利用實驗專項資金購置了一批先進的實驗設備器材,心理學實驗室因而得到了進一步的建設和完善。
心理學實驗室現有準備室1間,實驗室2間,即心理實驗室I和心理實驗室Ⅱ,總面積約200平方米。心理實驗室I現有各種心理學常規儀器30多套,主要用於基礎心理實驗;心理實驗室Ⅱ現有微機32台,內裝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開發的心理學實驗軟件。主要用於心理實驗和實驗數據處理。心理學實驗室除承擔應用心理學本科專業的心理實驗教學任務外,還為學院兒童心理學、小學生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的教學承擔實驗設備和技術指導。心理實驗室還擁有各種智力測驗、人格測驗以及職業選拔測驗的工具和軟件,可以為地方大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企事業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提供測量、諮詢等心理服務。這方面工作還在進一步完善之中。實驗室

河西學院教師教育學院科研機構

教育科學研究所成立於2004年7月,其前身是2000年掛靠原教育系成立的教育科學研究所。
教科所現擁有校內外兼職研究人員30多名。現任所長為張海鍾教授(河西學院院長助理兼科技處處長),副所長為李碩豪教授(教務處處長)、王大順教授(教育系主任)、王映學副教授(教育系副主任),辦公室主任為雒煥國副教授(教育系副主任)。
教科所研究人員前後承擔並完成國家級、省級、廳級科研項目課題12個,連同自選課題,共出版專著、譯著、教材11部,參編詞典、文集3部。發表論文150餘篇其中《師專心理學教學改革與學生心理諮詢的理論與實踐》、《學校心理教育的理論探討與實證研究》、《大學學術風氣論》、《跨越青春的障礙》、《素質教育與教學改革》等系列論文或著作成果分別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省教委社科成果二、三等獎;省級社科成果三等獎等獎項。研究人員指導的心理教育實驗學校也獲得了省教委基礎教育科研成果獎。
教科所現有研究人員中,教授、副教授、副研究員、中學高級教師共18名;碩士和在職讀碩士研究生10名;主要研究課題有:①學習心理學與教學設計;③心理衞生與心理教育;③高等師範教育;④高等學校教育管理;⑤基礎教育與學科教學;⑤人格心理與人生教育。2000年以來,研究所與張掖市、甘州區教育局教研室建立了協作關係,設立了兩個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學校,並正在開展本、專科層次小學教師培養模式研究。兩本專著正在出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