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蠻

鎖定
河蠻,古族名。亦稱西洱河蠻。屬白蠻。“松外諸蠻”之一部。
中文名
河蠻
別    名
西洱河蠻
性    質
古族名
朝    代
沿革
唐初即分佈於今雲南洱海地區,與當地六詔烏蠻並存。系不斷遷入的漢族與當地白蠻等融合而成,故“自雲其先本漢人”,語言、生產及習俗等亦與漢族有許多相似之處。有楊、趙、李、董等數十姓,各有城郭、村邑,不相統屬。有文字,頗知陰陽曆數,各部首領以習慣法治理屬民。男女耕織,地產豐富,有稻、麥、粟、豆、葱、韭、蒜、菁、桃、李、梅等,產絁、絹、絲、布、麻。畜有牛、馬、豬、羊、雞、犬。有船無車。貞觀二十二年(648),唐將梁建方征服松外蠻後,復進至西洱河,招降其帥楊盛等。不久,其大首領楊同外入朝,唐授其官秩。顯慶元年(656),大首領楊棟附顯率部附唐,入朝貢方物。其後,吐蕃勢強,諸部臣屬之。開元(713—741)中,首領復入朝,授刺史。二十五年(737)後,南詔王皮羅閣先後攻取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大釐城(今喜洲),被迫北徙於劍、共諸川,即今劍川、鶴慶至麗江一帶。南詔統一六詔後,又遷至雲南(今祥雲)至拓東(今昆明)一帶,大部融合為白族。 [1] 
參考資料
  • 1.    高文德主編.《中國少數民族史大辭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50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