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的第三邊

鎖定
《河的第三邊》是由塞琳娜·穆加執導的92分鐘劇情影片。該片由阿倫·德維塔克、丹尼爾·文尼斯等主演,於2014年2月12日在德國柏林電影節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個16歲的少年,在選擇困境中猶豫不決,到底是按照父親的意願去生活,還是選擇自己的自由 [1] 
中文名
河的第三邊
外文名
La tercera orilla
其他譯名
河流的第三側
河流的第三邊
類    型
劇情
製片地區
阿根廷
導    演
塞琳娜·穆加
編    劇
Gabriel Medina
編    劇
塞琳娜·穆加
主    演
阿倫·德維塔克
丹尼爾·文尼斯
片    長
92 分鐘
上映時間
2014年2月12日
對白語言
西班牙語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tt1964860
出品時間
2014年

河的第三邊劇情簡介

17歲的尼古拉斯和母親及兄弟姐妹住在阿根廷恩特雷里奧斯省的一個小鎮。他們的父親是令人尊重的醫生,尼古拉斯卻和他關係疏遠。他服從、卻也恨着父親,因為他只是父親見不得人的雙重家庭的產物,而他也看到父親的雙重生活給母親和他的家人帶來的傷害。但因為是長子,父親希望他繼承醫生事業,還有鄉下的農場,這給尼古拉斯帶來壓力併產生青春期叛逆心理。隨着與父親的關係越來越緊張,尼古拉斯覺得自己必須要做出選擇,併為自己的未來做出行動 [2] 

河的第三邊演職員表

河的第三邊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尼古拉斯 阿倫·德維塔克
喬治 丹尼爾·文尼斯
尼爾達 Gabriela Ferrero
安德莉亞 Irina Wetzel
埃斯特班 Tomás Omacini
勞塔羅 Dylan Agostini Vandenbosch
貝特里茲 Gabriela Perinotto
費德 Lucas Molina
約阿科 Leonardo Barthelémy
達尼 Joaquín Tomassi
在餐廳的醫生 Fernando Abadi

河的第三邊職員表

製作人 Alexander Djeranian、Diego Dubcovsky、Jaime Mateus-Tique、Peter Rommel、馬丁·斯科塞斯、茱莉亞·索羅蒙弗、Jan van der Zanden、Juan Villegas
導演 塞琳娜·穆加
副導演(助理) Gabriel Medina、Esteban Rey Cazes
編劇 Gabriel Medina、塞琳娜·穆加
展開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3] 

河的第三邊角色介紹

  • 尼古拉斯
    演員 阿倫·德維塔克

    17歲,他和母親及兄弟姐妹住在阿根廷恩特雷里奧斯省的一個小鎮。他的父親是令人尊重的醫生,他卻和父親關係疏遠。他服從、卻也恨着父親,因為他只是父親見不得人的雙重家庭的產物。

  • 喬治
    演員 丹尼爾·文尼斯

    尼古拉斯的父親、另一個有產階級家庭裏的丈夫、受人尊敬的醫生、頗有些專制粗暴的農場主。他儘管會在家裏和孩子們身邊出現,可從來都是待一會兒就離開,有時候是和妻子做愛,有時候是給家裏添置生活用品。

  • 勞塔羅
    演員 Dylan Agostini Vandenbosch

    喬治的另一個兒子,尼古拉斯同父異母的弟弟。喬治希望他能展現出男子漢氣概,但他卻連保護自己的勇氣都沒有。對於他失望至極的喬治開始對尼古拉斯投入更多時間。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2] 

河的第三邊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方
獲獎情況
2014年2月16日
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金熊獎-最佳影片
《河的第三邊》
提名 [4] 

河的第三邊幕後製作

《河的第三邊》的創意來源於導演塞琳娜·穆加讀到的一則新聞:一個17歲的私生子殺死了自己關係疏遠的父親、父親法定的配偶以及他們兩人的孩子。不過塞琳娜·穆加並沒有把這樣一個慘劇原樣複製進影片裏 [5] 

河的第三邊製作發行

主創單位
製作單位
Tresmilmundos影業、Waterland影視製作、Rommel影業
發行單位
Just Film發行(荷蘭) [6] 

河的第三邊影片評價

劇照
劇照(4張)
《河的第三側》以一位拉丁美洲的主人公為中心,是一部感情細膩的影片。該片對於角色情感的洞察度,影片片名以及片中劇情所提供的一種心理學的解讀角度讓這部影片能夠脱穎而出。從表面來看,塞琳娜·穆加嚴格而樸實的超寫實主義風格和她老師馬丁·斯科塞斯標誌性的動態敍事風格沒有多大聯繫。但影片中對於男性角色態度和行為的深刻觀點、持強欺弱的行為、男人對其他人宣佈所有權、被所有人者反過來體現出順從、尊敬和感恩等等元素卻都有着馬丁·斯科塞斯的痕跡 [5] (《好萊塢報道者》評)
塞琳娜·穆加有着女導演難得的沉靜,懂得在宏大主題下選擇和堅持自己所擅長。她選擇了尼古拉斯注意人物形象,劇情自始至終圍繞着父子關係,以及一個男孩的自我成長與選擇來敍述,背後深刻的社會矛盾和道德思考,被巧妙放在襯托的位置,讓影片飽滿,卻不喧賓奪主。將社會問題縮放在大環境下的普通家庭中,關注問題下的個體,倒比那些集體焦慮真誠了許多 [2] (騰訊娛樂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