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海大學社會學系

鎖定
20世紀80年代中期,河海大學開始社會學教學與研究工作,90年代初期開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技術經濟及管理專業培養社會學方向的研究生,2003年獲得社會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4年3月河海大學社會學系正式掛牌成立,2005年獲得社會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社會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並且在教育部學位中心頒佈的《學科評估高校排名結果(2007—2009)》中,社會學一級學科排名全國第10。
中文名
河海大學社會學系
成立時間
2004年3月
研究科目
移民社會學、城鄉社會學等
規    模
現有教師17人

目錄

河海大學社會學系簡介

河海大學社會學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有移民社會學、城鄉社會學、項目社會評價、環境社會學、政治社會學。

河海大學社會學系詳細內容

移民社會學 經過多年建設,在國內外研究產生了良好的反響。移民是世界性的難題,大型工程項目涉及的移民問題常常成為制約工程建設的主要因素。隨着經濟發展、對社會事務的重視,移民研究更加重要。河海大學率先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移民社會學研究,應用社會學的理論與方法,進行了大量庫區與安置區田野調查研究、移民安置區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移民遺留問題處理、移民監測評估、移民社會保障、移民社會整合、庫區與區域經濟社會比較、移民社會安全與預警系統等領域的社會學研究。
城鄉社會學 當代中國正在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傳統社會正在向現代社會的轉變中。伴隨這中國社會的轉型,有大量的社會學問題需要進行研究,如農村勞動力流動、貧困與發展、農村城市化等。我校教師較早地開展了農村勞動力流動、城市化等領域的研究,承擔了包括國家社科基金在內的多項重大課題研究,發表了高質量的學術成果。
環境社會學 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技術持續進步,與此同時,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由環境退化、環境污染等問題引發的貧困化、社會矛盾、社會衝突、社會不平等日益加劇。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中國長遠發展的重大社會問題。本方向應用社會學理論與方法,開展環境問題、特別是水污染問題的實地調查與理論研究,研究環境問題的社會學機理。研究人員承擔水環境社會學方面的國家社科基金和省課題社科基金,同時為政府及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聯合國糧農組織等國際機構在華的水土保持、污染治理等發展項目提供社會學決策諮詢。有關水污染的社會學研究成果已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項目社會評價 大型工程項目涉及大量的社會學問題,長期以來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成為工程和社會學學科都忽視的邊緣地帶。我校在國內率先開始了項目社會評價研究,運用社會學理論和方法,對項目社會影響、利益相關羣體、脆弱人羣、少數民族羣體等進行分析,提出減少社會影響的策略,給出與項目相關的社會政策設計。這既拓展了社會學研究的領域,也解決了長期困擾項目的一些難題。河海大學在發展項目中的社會學研究等領域已經形成自己的特色。
本學科現有教師17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7人,在讀博士3人。學科帶頭人施國慶教授為世界移民網絡創始人之一、國際非自願移民學會理事,先後獲得水利部優秀教師、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省青年科技標兵、江蘇省青年科學家提名獎、嚴愷科技獎等稱號。
近年來,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等多項課題,主持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及水利部、農業部等部門研究課題50餘項,獲得省部級成果獎10餘項。
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發表論文300多篇,其中在《社會學研究》、“Chinese Sociology & Anthropoloty”等重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10多篇為《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等全文轉載,出版專著、教材10多部。
河海大學社會學學科具有廣泛的國際合作平台和學術影響,與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機構,以及美國、德國、英國、荷蘭等國家的高等學校、研究機構建立了學術聯繫。
2004年3月,學校院系調整,根據學科歸屬原則,成立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學系,負責社會學學科的日常工作。社會學系現有教師10人,教授1人、副教授4人,擁有博士學位的6人。另有兼職(訪問)教師2人。
社會學系主任:陳阿江博士、教授、博導
社會學系黨支部書記:高燕博士、副教授、碩導
社會學系副主任:王毅傑博士、副教授、博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