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流襲奪

鎖定
又稱“河流搶水”。處於分水嶺兩側的河流,由於侵蝕速度差異較大,其中侵蝕力強的河流能夠切穿分水嶺,搶奪侵蝕力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這種河系演變的現象,稱為河流襲奪。發生河流襲奪後,河系重新組合成襲奪河被奪河斷頭河以及風口等地貌形態。研究河流襲奪,對劃分不同時代的河流流向和位置,弄清河流的發育史,以及尋找沖積砂礦都很有意義。 [1] 
中文名
河流襲奪
外文名
river capture,river piracy,piracy of streams,stream piracy
別    名
河流搶水

河流襲奪定義

指分水嶺一側的河流奪取了另一側河流上游段的現象。造成河流襲奪的原因是與分水嶺遷移和新構造運動有關。當分水嶺兩側坡度和長度不一致時,兩側河流的溯源侵蝕的速度也不一樣,在溯源侵蝕較快的一側,河源向分水嶺伸展也快。當切過分水嶺時,侵蝕較快的河流將另一側河流的上源奪過來,完成了河流襲奪過程。有時在某一流域範圍內發生局部新構造隆起,河流不能保持原來的流路,迫使河流上游段流入另外河流中去也可造成襲奪現象。河流襲奪後,搶水的河流稱襲奪河,被搶水的河流稱被奪河。被奪河的上源因被襲奪河奪走,因此使下游河段成為斷頭河。在被襲奪的啞口處,保留沖積礫石或谷形,稱為風口。被奪河與襲奪河相交處,河流流向極不自然,往往呈現突然轉彎的現象,稱為襲奪灣,在襲奪灣附近有時形成跌水。河流襲奪是水系發育過程中經常發生的現象,它不僅反映河流發展和變遷的歷史,也可以研究新構造活動方式和強度,此外可以尋找有關的砂礦資源。 [2] 

河流襲奪河流襲奪形式

河流襲奪是河流發育過程中,由於外營力或內營力作用,以及內外營力共同作用,造成某一河流的改道或向後倒流,注入另一河流的水系演變現象;其實質是原有分水嶺的被切穿(或消失),形成新的分水嶺;河流襲奪存在着營力、地域、水量、水流性質等方面的差異。最主要的差異是地貌營力的不同;不同的地貌營力作用,決定了不同的河流襲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貌特徵和水文特徵,塑造了不同的水系形態。按形成河流襲奪的主要營力不同,河流襲奪可以分為主動式河流襲奪,被動式河流襲奪,混合式河流奪等三種形式。 [3] 

河流襲奪主動式河流襲奪

主動式河流襲奪基本上由外營力作用造成,是指河流溯源侵蝕切穿分水嶺,導致分水嶺一坡的河流奪取另一坡河流上游段的水系演變現象。分水嶺被一坡河流切穿,説明了分水嶺兩坡是不對稱的,分水嶺不對稱是河流襲奪的潛在因素。在自然界,分水嶺相鄰兩坡不可能完全對稱,而存在不對稱性大小差異。不對稱性較大的分水嶺的形成可納歸為兩類原因:
  1. 構造因素的影響,如青年褶皺山區,當剝蝕作用還未完全改變原始構造形式,不對稱的褶皺兩翼必然引起分水嶺兩坡面的不對稱現象;由於巖性的差異或斷層的影響也會造成分水嶺兩坡的不對稱性;單斜構造形成的單面山往往形成一坡陡另一坡緩的分水嶺。
  2. 相鄰兩流域的侵蝕基準面位置高低和侵蝕基準面到分水嶺距離不等形成的分水嶺兩坡的不對稱。分水嶺的不對稱,常導致其相鄰兩坡面的坡度坡長的不一致,進而造成兩坡水流溯源侵蝕的速度不等;分水嶺兩坡不對稱的普遍存在決定着主動河流襲奪的廣泛分佈。但是河流襲奪還要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甚至發育在長而緩坡上河流的溯源侵蝕,也會切穿分水嶺,奪取另一坡河流的上游段,如龍門山地區部分河流循構造線(斷裂帶、軟弱岩層)發育,下蝕與溯源侵蝕迅速,依次襲奪和歸併若干河、溝。 [3] 

河流襲奪被動式河流襲奪

被動式河流襲奪完全由內營力作用造成。通常是河流流經谷地的某一段;由於構造隆起,當河流下切侵蝕量小於降升量時,河流被迫改道或向後倒流,注入另一河流中去。被動式河流襲奪按被奪河水流向分為兩種狀況:
  1. 被奪河水繼續向前流動,經改道注入另一河流。這種河流襲奪現象一般發生在斷裂構造發育地區,斷裂活動使一些河流重新調整流路,從而引起河流襲奪。
  2. 被奪河水向後倒流,注入另一河流。該類河流襲奪與主動式的第二種河流襲奪十分相似,它們的共同特徵都是襲奪河與被奪河谷地相套疊,河水都有向後倒流過程。不同之處是前者河水倒流是由下(遊段)而上(源),後者則是由上(源)而下(遊段),逐漸向下遊推進。 [3] 

河流襲奪混合式河流襲奪

混合式河流襲奪是在形成地貌內外營力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該河流襲奪過程較前述各種形式的都複雜,歷經的時間也較長,但在不同階段,內外營力作用則是有先後主次之別。 [3] 

河流襲奪研究意義

平原地區的分水嶺,高起突出不甚顯著,有的是低矮的壟崗或丘陵,有的甚至是低平的地面,事實上不存在什麼平原地區分水嶺的穩定性。所以,河流改道與水系變遷,就很頻繁。在泛濫平原上,隨河牀的不斷堆積與天然堤的逐漸加高,使江河水位常高出於河間分水地帶,形成所謂“地上河”。一旦洪水沖毀自然堤,就可發生河流改道。改道河可注入另一條地勢較低的河流,也可佔據河間低地或廢棄的古河道地區。在前一種情況下,可以形成增水河、改道河與減水河等一系列地貌特徵。在後一種情況下,則改道河佔據了河間低地並形成新河道。改道以後的河流,因繼續堆積,使河牀加高,在其兩側又會出現新的自然堤。而原來的古河道及老自然堤,則相形低下,隨氾濫水流的逐步堆積,而被埋藏於粘土、亞粘土與湖沼相堆積層之下。此種古河道的砂礫層,成為豐富的地下水含水層。所以,認識和掌握平原地區的河流改道與水系變遷的規律,對防洪排澇及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以及興建地下水庫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4] 
參考資料
  • 1.    鄧綬林 主編.地學辭典.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第369頁.
  • 2.    宋春青 主編.中國中學教學百科全書·地理卷.瀋陽:瀋陽出版社.1990.第92頁.
  • 3.    王文鵠. 河流襲奪的幾種形式[J]. 地理學與國土研究. 1998(04): 46-49.
  • 4.    穆桂春.關於分水嶺遷移與破壞和河流襲奪與改道問題的探討[J].西南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82(04):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