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東店鎮

鎖定
河東店鎮,隸屬於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地處漢中城區北15千米處,東、東南、南與宗營鎮相連,西南、西與勉縣褒城鎮隔河相望,西北、北與留壩縣青橋驛鎮接壤,東北與城固縣老莊鎮接界。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2千米。總面積136平方千米 [1]  ,其中陸地133平方千米,佔97.8%;水域3平方千米,佔2.2%。 [2] 
河東店鎮境內有國家3A級旅遊景區石門風景區、褒河省級森林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褒斜棧道、“石門十三品”摩崖石刻、山河堰遺址。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河東店鎮轄3個社區、10個行政村 [3]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河東店鎮常住人口為22748人 [8]  。2011年,河東店鎮農業總產值達到0.7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8.54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8億元。 [2] 
中文名
河東店鎮
行政區劃代碼
610702102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
地理位置
漢中城區北15千米處
面    積
136 km²
下轄地區
3個社區、1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石門大道
電話區號
0916
郵政區碼
723000
車牌代碼
陝F
人    口
22748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河東店鎮歷史沿革

因地處褒河以東,舊時街道店鋪較多而得名。
1950年,為原褒城縣河東店鄉。
1953年,改為褒城縣城關鎮。
1958年,褒城縣撤銷,改為河東店管理區,劃歸漢中市。
1961年,成立褒河公社。
1969年,更名為紅河公社。
1973年,複稱褒河公社。
1984年,改為褒河鄉。
1990年,設褒河區。
1992年10月,將褒河區屬褒河鄉、天台鄉及張寨鄉的張寨、周寨、花果3個村和新溝橋鄉瞿魯營、鄒馬、磑裏3個村合併設立河東店鎮。 [2] 

河東店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河東店鎮轄河東店1個社區,黎明、光明、平安、前山、老丈溝、麻坪寺、沙河溝、貫溝、馬家溝、三娘壩、螞蝗溝、周寨、張寨、花果、瞿魯營、鄒馬、蟯裏17個行政村;下設6個居民小組、92個村民小組。 [2]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河東店鎮轄3個社區、10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石門大道。 [2] 
河東店鎮區劃詳情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610702102001
121
河東店社區
610702102002
121
褒河社區
610702102003
121
石門社區
610702102200
121
河東店村
610702102201
122
周宅村
610702102202
220
張寨村
610702102203
220
鄒馬村
610702102204
220
磑裏村
610702102205
220
瞿魯營村
610702102206
220
花果村
610702102209
220
平安村
610702102210
220
褒姒村
610702102211
220
天台村

河東店鎮地理環境

河東店鎮位置境域

河東店鎮地處漢中城區北15千米處,東、東南、南與宗營鎮相連,西南、西與勉縣褒城鎮隔河相望,西北、北與留壩縣青橋驛鎮接壤,東北與城固縣老莊鎮接界。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2千米。總面積136平方千米 [1]  ,其中陸地133平方千米,佔97.8%;水域3平方千米,佔2.2%。 [2] 

河東店鎮地形地貌

河東店鎮地處秦嶺南麓,地勢北高南低。境內北部為崇山峻嶺,中部為淺山丘陵地帶,南部為平原。主要山脈有安家山、玉皇坪、邱家梁、子房山、圓寶石等。境內最高峯位於花果村溜石板梁,海拔2038米,亦為漢台區最高處;最低點位於石麼裏村海拔527米。 [2] 

河東店鎮水系水文

河東店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主要河流有褒河,自北向南流經黎明、周寨至瞿魯營流入宗營鎮,境內流長7千米。境內河、溝、渠總長度為69.5千米,河網密度0.51千米/平方千米。 [2] 

河東店鎮自然資源

河東店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主要有石英岩礦,地質儲量0.07億噸,已經開發的石英礦位於瀝水溝、大東溝等地,礦區面積0.6平方千米,可採量0.06億噸,年均產量15.5萬噸。 [2] 

河東店鎮自然災害

河東店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山體滑坡、洪澇、冰雹等。 [2] 

河東店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河東店鎮轄區總人口3197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8231人,城鎮化率57.02%。另有流動人口1013人。總人口中,男性18567人,佔58.1%,女性13408人,佔41.9%。總人口中,14歲以下2944人,佔9.2%,15—64歲25791人,佔80.7%,65歲以上3240人,佔10.1%。截至2011年末,河東店鎮人口出生率6.4‰,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長率1.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35人。 [2] 
截至2018年,河東店鎮户籍人口23208人 [1] 
根據漢中市漢台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河東店鎮常住人口為22748人 [8] 

河東店鎮經濟

河東店鎮綜述

2011年,河東店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036元。 [2] 
2018年,河東店鎮有工業企業43個;其中,規上企業7個。
2018年,河東店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6個。 [1] 

河東店鎮第一產業

2011年,河東店鎮農業總產值達到0.7億元,比上年增長7.7%,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0.9%。農業耕地面積10312畝。
河東店鎮糧食作物以小麥、水稻為主。2011年,河東店鎮糧食生產3850噸,其中水稻2911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河東店鎮油料作物種植面積4000畝,產量575噸;蔬菜種植面積4000畝,產量4070噸。
截至2011年末,河東店鎮累計造林1.2萬畝,其中經濟林1.2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78萬株,林木覆蓋率77.8%,活立木蓄積量141.6萬立方米。2011年,河東店鎮水果種植面積0.5萬畝,產量8830噸,主要品種有柑橘等,其中柑橘6700噸。
河東店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河東店鎮生豬飼養量1.5萬頭,年末存欄0.6萬頭;羊飼養量0.13萬隻,年末存欄500只;牛飼養量700頭,年末存欄400頭;家禽飼養量19.8萬羽,上市家禽14萬羽。2011年,河東店鎮生產肉類894噸,其中豬肉608噸,牛肉21噸,羊肉40噸;禽蛋404噸,鮮奶300噸。
河東店鎮漁業以淡水常見魚類為主,可用於水產養殖的淡水水面300公頃。魚塘養殖面積24公頃,產量360噸,漁業總產值572.8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8.2%。
截至2011年末,河東店鎮有大型農業機械10台(輛);名優特農產品有大米、食用菌等,綠色環保農產品有玉米、食用菌類等。 [2] 

河東店鎮第二產業

河東店鎮是漢台區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初步形成以裝備製造、機械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重點規劃了漢江工業產業園及物流產業集羣。2011年,河東店鎮工業總產值達到8.54億元,比上年增長104.8%。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2.3%,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2家;工業園區1個。 [2] 

河東店鎮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河東店鎮有商業網點417個,職工1044人。2011年,河東店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8億元,比上年增長17%;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82億元,比上年增長9.6%。
截至2011年末,河東店鎮有農業銀行、信用合作社、郵政儲蓄銀行等3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4.98億元,比上年增長16.68%;人均儲蓄15575元;各項貸款餘額4094萬元,比上年增長16.97%。 [2] 

河東店鎮交通運輸

河東店鎮已形成由公路1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絡。十天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3.4千米,雙向4車道,有張寨1個出口,通往勉縣。有316國道、108國道過境,其中316國道(108國道在境內與316國道重合)境內長16千米,雙向車道公路1條,境內長16千米。有縣鄉(鎮)級公路4條,總長11千米。截至2011年末,河東店鎮鎮區道路總長度4.6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0.25米;鎮區橋樑3座,總長度110米。 [2] 

河東店鎮社會事業

河東店鎮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河東店鎮有文化藝術團體3個,電影放映單位1個,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室17個,藏書2萬餘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人,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2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張寨“農二哥”詩社等。
1996年3月,河東店鎮開通有線電視。截至2011年末,河東店鎮有31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户,有線電視用户0.18萬户,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2] 

河東店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河東店鎮有幼兒園(所)4所,在園幼兒523人,專任教師42人;小學7所,在校生1417人,專任教師14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640人,專任教師60人;中等職業學校1所,在校生1200人。普通高等院校1所(其中,省屬高校1所),在校生7000人,專任教師600人。擁有碩士點27個,省級重點學科3個。 [2] 

河東店鎮衞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河東店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5個,其中衞生院1所;病牀20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6.2張。專業衞生人員165人,其中執業醫師42人,執業助理醫師12人,註冊護士76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5人、執業(助理)醫師1.7人、註冊護士2.4人。2011年,河東店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7.5萬人次,住院手術696台次,出院病人0.4萬人次。重點醫院有漢江職工醫院、漢中市精神病院、河東店鎮醫院。
2011年,河東店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9/10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33萬人,參合率95.2%。 [2] 

河東店鎮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河東店鎮有體育場地7個,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8人。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全鎮已實施3批全民健身工程,在全鎮7個行政村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已建成農民體育健身場7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佔總人口的70%以上。 [2] 

河東店鎮社會保障

2011年,河東店鎮自然災害受災人口87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4人次,農作物受災面積75畝,倒塌房屋6間,直接經濟損失46萬元,救災支出31萬元。 [2] 

河東店鎮歷史文化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  ,位於陝西省漢中市與眉縣境內。由褒斜道遺址、石門遺址和石門石刻組成。褒斜道是古代最早的跨越秦嶺的人工棧道,因取道於褒水、斜水兩河谷而得名。褒斜道自戰國時就鑿石架木,修起了棧道,後來又經歷代增修加鑿,始成自漢中至陳倉(今寶雞)的交通要道。褒斜道沿線迄今仍留有多處古棧道遺蹟。
石門遺址位於褒斜道的南端,漢中市北約20公里褒谷南口,呈洞狀,南北向,在褒河西岸,與河道平行,也稱“小石門”。褒斜道的北端也有一座石門,名為“大石門”。石門為我國最早的一座人工隧道,開鑿於漢代,後又經北魏永平二年(509年)重新修建。長16.5米、寬4.4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石門的開鑿方法是“火焚水激”,外國學者讚譽“世界上最早用人工開鑿的穿山隧道,出在中國的陝西褒城”。
石門上雕刻有許多漢魏以來歷代名人的留詩題名,統稱為“石門石刻”。題刻內容大體分為三類:一是關於修建褒斜道和石門的題跋史料考證;二是關於修築山河堰的相關碑刻;三是題詩、題名和題額等。
其中《鄐君開通褒斜道碑》《楊君石門頌》《石門銘》《修山河堰記》等,世稱“石門十三品”,亦稱“漢魏十三品”,是摩崖石刻中的珍品。
石刻中最早的是創立於東漢永平六年(63年)的《鄐君開通褒斜道碑》,記述了漢中郡守鄐君及其部屬開通褒斜道的情況,碑的字體在篆隸之間,雄渾古樸。
《楊君石門頌》於東漢建和二年(148年)所刻,額題為:“故司隸校尉楗(犍)為楊君頌,漢中太守王升立。”銘文讚頌了楊孟文開通褒斜道石門的事蹟。字體是隸書,書法古樸雄健,堪稱漢代書法的珍品。
刻於石門東壁的北魏永平二年(509年)的《石門銘》,記載了梁、秦二州刺史羊祉重開石門故道的事蹟,銘為楷書,王遠書寫,字體流暢飄逸,秀麗雋永。
這些摩崖石刻不僅是研究古代隧道的珍貴文獻資料,同時也為研究漢字的發展演變提供了重要的實物素材。1971年,因石門附近要修建褒河水庫,所以全部石刻被轉移到了漢中市博物館,並在那裏進行復原、展覽。
1961年,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由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 

河東店鎮風景名勝

石門棧道風景區
石門棧道風景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 [4]  , 位於漢中市漢台區、勉縣、留壩三縣(區)交界的河東店鎮境內的褒谷口。石門”位於褒斜道南端,現淹沒於褒河水庫中。 “石門”開鑿於漢明帝時期(東漢永平六年),是為貫通褒斜棧道而修建的,隧洞長13.6米,寬4.2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它是用中國古代“火燒水激”的原始技術鑿成的,是全世界最早的人工通車隧道,是研究中國古代交通史的寶貴資料。
石門十三品是分佈在漢中褒斜古道南端及石門隧洞附近珍貴的十三方石刻。它是由專家從104方摩崖石刻中所挑選出來的十三方精品,它不僅是記述古褒斜棧道和古石門變遷的珍貴史料,又是代表着中國漢字發展的重要歷程,有其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書法價值。 日本學者種穀扇州曾這樣讚美稱:“漢中石門,日本之師”。 大書法家于右任為鑑賞石門石刻的書法精髓,在石門摩崖下興奮得眼淚直流,還在洞內留宿一宿,並留下了這樣一首詩:“朝臨石門鉻, 暮寫二十品,辛苦集為聯,夜夜淚濕枕”。 康有為,鄧石如等不計其數的書法家無不對石門石刻崇拜。中國最早的工具書《辭海》二字就是在石門十三品文字中選出的,由此可見石門碑刻影響之大。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