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州賢孝

鎖定
河州賢孝又稱河州唱書、賢孝彈唱、河州三絃善書、臨夏賢孝、河州調等,是流傳在甘肅省臨夏地區漢族羣眾當中的一種地方傳統曲藝形式。它形成於明末清初,因表演內容多宣揚勸善懲惡、忠臣良將、妻賢子孝的內容而得名。
2006年5月20日,河州賢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臨夏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河州賢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 
中文名
河州賢孝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曲藝
批准日期
2006年
遺產編號
Ⅴ-19
申報地區
甘肅省臨夏市

河州賢孝歷史源流

河州賢孝是由當地的盲藝人手持三絃、自彈自唱的一種説唱藝術。據藝人們祖輩的傳説,"賢孝"早在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時已有演唱。當時全國的男人都被抓去築城,瞽目人(盲藝人)也未能倖免。他們每天給工間休息的民工們唱"賢孝",使民工們忘記了極度的疲乏,加快了築長城的速度。這與三絃的前身"統鼗"在"贏秦之末,蓋苦長城之役,百姓弦鼗而鼓之"的傳説有一定的可信之處。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中對"杭州男女瞽者,多學琵琶,唱古今小説、評話,以覓衣食,謂之陶真。大抵説宋時事,蓋汴京遺俗也"的描述,同河州賢孝的演唱形式已是基本一樣了。可見賢孝的流傳過程是非常久遠的。在盲藝人身背三絃,走東串西,賣藝為生的漫長歲月中,河州賢孝不斷髮展,日趨完善,成了各族人民文化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許多目不識丁的老百姓正是從"賢孝"中"知書達禮""通古知今"的。清末民初時,身懷絕技的河州盲藝人康尚德、陳德明、王有祿、李銀娃等先後多次赴蘭州、西寧、新疆等地,設攤演唱,收徒傳藝,把河州賢孝廣泛地傳播到以上各地。
中國成立後,盲藝人們創編了《鬧春耕》、《慶豐收》等新曲目,謳歌新生活,歌頌共產黨。著名的盲藝人和專業的文藝工作者還赴省上京,參加曲藝調演和比賽,使河州賢孝這朵古老的民間藝術之花登上了"大雅之堂"、迴響在省、中央廣播電台的曲藝節目中 [3] 

河州賢孝藝術特色

"賢孝"的語言植根在"河州話"的肥沃土壤中,詼諧幽默,通俗生動。唱詞的字數靈活多變,以七、十字為多見,也有四、五字或十多字的。情節的繁簡變化常使停頓的句數多少不一。字數、句數的 即興增減是一大特徵。"賢孝"的音調為曲牌聯綴形式。屬吟誦性的唱腔"述音"是陳述故事的基本腔;如泣如訴的大小"哭音"常與書中"人物"的悲傷落淚同時出現;熱烈明快的"誇官調"渲染着"皇榜得名、喜事臨門"的喜慶場面;象鏗鏘有力的"武音"則使聽者置身於刀光劍影的古戰場上。作為伴奏樂器的三絃、滾、打助威,滑、揉感心,惟妙惟肖的烘托着唱腔所表現的多種情感,常令人叫絕。
河州賢孝的傳統唱本很多,多是藝人們據書編唱,世代流傳的。他們把表現國家興亡、忠臣良將的唱本叫"國書",如《伍子胥過江》、《三國演義》、《薛仁貴徵東》、《西遊記》、《包公案》等。此類多為長篇大本,常在固定的茶鋪,人家中演唱,時間往往達到一月半載。為增強演出效果,也有兩個藝人分扮角色,採用四胡、三絃對奏表演的。反映日常生活中孝順父母、男女愛情等的唱奉稱為"家書"。 如《孟宋哭竹》等二十四孝的故事及《花亭相會》、《老鼠告貓》等,稱為小本,富有情趣。一般在短期的遊鄉串莊,街頭設攤時演唱,小憩、偷閒人都被其精采集中的故事所打動。盲藝人們對親身經歷的 社會重大事件也及時反映,他們創編演唱的《老撒拉》、《尕司令打河州》等流傳甚廣,其中雖有偏悖之處,但對了解當時的情況,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 [3] 

河州賢孝代表作品

《伍子胥過江》、《三國演義》、《薛仁貴徵東》、《西遊記》、《包公案》

河州賢孝傳承意義

河州賢孝歷史悠久,形式古樸。但由於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社會環境發生了變化,它在廣大城鄉的展示平台逐漸消失,急需加以保護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