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川沙塘鱧

鎖定
河川沙塘鱧又名土布魚、塘鱧、沙烏鱧、虎頭魚。 [8]  是鱸形目塘鱧科沙塘鱧屬的一種魚類, [9]  體延長,前部粗壯,後部稍側扁;頭大,稍平扁;吻圓鈍;口近端位,口裂斜;下頜突出;頜齒細尖,呈絨毛狀,列成帶狀;梨骨無齒;舌大,前端圓形;前鼻孔呈短管狀,後鼻孔圓形,靠近眼前;眼小,體棕褐色乃至暗褐色;有3—4個鞍形斑橫跨背部至體側;頭胸部腹面有許多淺色點斑或點紋;第一背鰭有1個淺色斑塊,其餘各鰭均有暗色點列;胸鰭基部有2個暗色粗短縱斑;尾鰭基底有時具2個黑色斑塊。 [10] 
河川沙塘鱧主要分佈於中國長江中下游和蘇、浙、滬、皖、贛、閩各水系,偶見於黃河水系。 [11]  河川沙塘鱧是底層魚類,生活於江河、湖泊多草的低窪處,喜棲洞穴、石縫等有水流的區域,潛伏於泥沙石爍間越冬;成魚以小蝦為主食,兼食小型魚類和水生昆蟲的幼蟲;且繁殖期為4—6月,多在背風的湖灣內繁殖,產卵前親魚先選擇石爍間隙等作為產卵活動的集穴,卵黏性,受精卵黏附於巢穴的內壁上,雌魚產卵後即離去,由雄魚來護卵,至幼魚孵出。 [12] 
河川沙塘鱧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肉質細嫩,肉味鮮美,富含營養,其中每百克河川沙塘鱧的可食部分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鈣,鐵,磷,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等。河川沙塘鱧性味甘、温,具有補脾益氣的功效;食療常將河川沙塘鱧用於食慾不振、消化不良、體虛贏弱、咳嗽、水腫、便秘等病症。在特種水產養殖業中,河川沙塘鱧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13] 
中文學名
河川沙塘鱧
拉丁學名
Odontobutis potamophil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鱸形目
亞    目
鰕鯱魚亞目
沙塘鱧科
沙塘鱧屬
河川沙塘鱧
亞    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Günther,1861
保護級別
(IUCN 2010年 ver 3.1)——數據缺乏(DD) [2] 
同義學名
Odontobutis potamophila

河川沙塘鱧形態特徵

背鰭Ⅵ~Ⅷ,Ⅰ-7~10(Ⅶ,Ⅰ-9為主);臀鰭Ⅰ-6~9(Ⅰ-7為主);胸鰭14~17(15為主);腹鰭Ⅰ-5;尾鰭17。縱列鱗34~41 (36~37為主);橫列鱗14~17(15~16為主);背鰭前鱗24~31(27~28為主)。鰓耙1~3+5~10。 [3] 
體長為體高3.5~4.1倍,為頭長2.5~2.8倍。頭長為吻長3.7~4.2倍,為眼徑3.5~4.9倍,為眼間隔3.7~4.9倍。尾柄長為尾柄高1.1~1.3倍。 [3] 
體延長,粗壯,前部亞圓筒形,後部側扁;背緣、腹緣淺弧形隆起,尾柄較高;頭寬大,平扁,頭寬大於頭高。頰部圓突。吻寬短,吻長大於眼徑,為眼徑的1.5~1.8倍。眼小,上側位,稍突出,在頭的前半部。眼間隔寬而凹入,稍大於眼徑,其兩側眼上緣處具細弱骨質嵴。眼的後方具感覺管孔;眼的前下方橫行感覺乳突線的端部其乳突排列呈直線狀;眼的後下方橫行感覺乳突線與眼下縱行感覺乳突線相連(偶有不相連的個體)。鼻孔每側2個,分離:前鼻孔圓形,具一短管,近吻端;後鼻孔小,圓形,在眼的前方。口大,前位,斜裂。下頜突出,長於上頜,上頜骨後端向後伸達眼中部下方或稍前。上、下領齒細尖,多行,排列成絨毛狀齒帶;犁骨和齶骨無齒。唇厚。舌大,遊離,前端圓形。鰓孔寬大,向頭部腹面延伸達眼前緣或中部的下方。前鰓蓋骨後下緣無棘。峽部寬大,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6根。具假鰓。鰓耙粗短,稀少。 [3] 
體被櫛鱗,腹部和胸鰭基部被圓鱗;鰓蓋、頰部及項部均被小櫛鱗,吻部和頭的腹面無鱗;眼後頭頂部鱗片排列正常,呈覆瓦狀。無側線。 [3] 
背鰭2個,分離;第一背鰭的起點在胸鰭基部上方,第一鰭棘短弱,第三、第四鰭棘最長,雄魚最後面的鰭棘後端幾乎伸達第二背鰭起點;第二背鰭高於第一背鰭,基部較長,後部鰭條短,平放時不伸達尾鰭基。臀鰭和第二背鰭相對,同形,起點在第二背鰭的第三或第四鰭條下方。胸鰭寬圓,扇形,後端伸越第一背鰭基底後端。腹鰭較短小,起點在胸鰭基底下方,左、右腹鰭相互靠近,不癒合成吸盤,末端遠不達肛門。尾鰭圓形。 [3] 
液浸標本,頭、體呈黑青色,體側具3~4個寬而不整齊的鞍形黑色斑塊,橫跨背部至體側。頭側及腹面有許多黑色斑塊及點紋。第一背鰭有1淺色斑塊,其餘各鰭呈淺褐色,具多行暗色點紋。胸鰭基部上、下方各具1長條狀黑斑。尾鰭邊緣白色,基底有時具2個黑色斑塊。 [3] 

河川沙塘鱧生活習性

河川沙塘鱧為淡水小型底層魚類,生活於湖泊、江河和河溝的底層,喜棲息於泥沙、雜草和碎石相混雜的淺水區。游泳力較弱。晝伏夜出,白天隱蔽於水底草叢、石塊遮掩物卜,夜晚則到處遊動覓食。冬季潛伏於泥沙和洞穴中過冬。河川沙塘鱧為肉食性魚類。成魚攝食沼蝦、螺獅、麥穗魚、水生昆蟲等;幼魚攝食水蚯蚓、搖蚊幼蟲、水生昆蟲和甲殼類。太湖個體的食物種類約有30種,各類出現率依次為魚類(52.3%)甲殼類(46.5%)、植物(18.6%)、貝類(16.9%)、昆蟲類(52%)。魚類以麥穗魚、鯽和鱭鮁魚為主,甲殼類中以日本沼蝦、鋸氏米蝦和細螯蝦為主,貝類中扃卷螺出現率較高,植物中以水綿屬和紅藻屬出現率較高。其食物的重量組成順序為魚類(46.3%)、甲殼類(37.8%)、貝類(7.7%)、昆蟲(5.8%)和水生植物(1.9%).全年攝食率在36.8%~92.1%,其攝食強度在秋末至翌年春末(10月至翌年4月)較高 (61.5~92.1%),在夏秋季(5~9月)則較低(36.8~39.1%)。 [3-4] 

河川沙塘鱧分佈範圍

河川沙塘鱧為中國特有種,分佈於長江中、下游(湖北荊州至上海江段)及沿江各支流、錢塘江水系、閩江水系,偶見於黃河水系。 [3] 
2023年,福建戴雲山保護區發現河川沙塘鱧。 [14] 
河川沙塘鱧分佈圖 河川沙塘鱧分佈圖

河川沙塘鱧繁殖方式

河川沙塘鱧自然繁殖

1齡魚開始性成熟。生殖期為4~6月。河川沙塘鱧的性腺11月開始積累卵黃,至2月大部分卵巢發育到Ⅳ期, 成熟係數平均達11.6%,3月達2.5%(15.5~41.6%),4月達32.1%(10.6 43.7%),5月降至17.2%(11.2~30.4%),6月迴歸至Ⅱ期。這表明,本種產卵期為3~6月,盛產期為4~5月。繁殖羣體由Ⅰ~Ⅳ冬齡魚組成,分別佔48.4%、47.1%、3.9%和0.7%。這表明產卵羣體主要由Ⅰ~Ⅱ冬齡魚組成(共佔95.5%) 懷卵量平均為4735粒(2645~7708粒),相對懷卵量平均為87粒(56~163粒) 小繁殖個體體長54毫米、體重3.9克,懷卵量為433粒。親魚在河溝和河岸的淺水區產卵,產卵時間多在夜晚和清晨。 [4]  [3] 
卵主要產在較密的蘆葦根部、石塊、瓦片或其他基質造成的隱蔽洞穴中在竹籪和網籪的側壁,甚至在插入水中的舊木板或竹上亦見其卵塊。產卵前,親魚先選擇石礫間隙等作為產卵活動的巢穴。卵塊附着於洞穴的頂部和側壁,在水族箱中觀察,卵產在石塊內面的頂壁。卵塊呈圓形或橢圓形,黏性,卵粒以一端黏着絲附着於基質,一端遊離,相互緊密排列。雄魚有守巢護卵習性,防止敵害吞食魚卵,並不斷地扇動胸鰭,形成水流,直至仔魚孵出。因此,雄魚只能捕食偶爾游到巢邊的餌料生物,其攝食強度很低。成熟卵圓形,卵徑1.464~1.824(平均1.586)毫米。在水温11.0~30.2℃時,受精卵約經21天孵出仔魚。初孵仔魚體長4.69~5.44(平均 4.94)毫米。仔魚孵出一天後即開始攝食。從出膜至卵黃囊消失(仔魚期)歷時約8天,從卵黃囊消失至鱗片全部形成(稚魚期)歷時約36天,即孵化後約45天進入幼魚期,此時平均體長為12.04毫米。最適孵化水温為21~27℃,以24℃水温孵化率最高(達80.8%)。 [3-4] 

河川沙塘鱧人工繁殖

  • 親魚培育
  1. 親魚的來源:親魚的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從市場上收購或從天然水域捕撈野生親魚。通常收購和捕撈野生親魚於每年年底至翌年3月份進行,此時塘鱧魚已開始發育成熟,雌雄性徵明顯,較易辨別,因而可以直接按1:1.2的雌雄性比收購或挑選親魚,然後放入親魚培育池中進行強化培育。二是冬季起捕時從池塘養殖的成魚中挑選個大、體質健壯、無病無傷的個體作為親魚進行強化培育。 [5] 
  2. 親魚培育池的條件:河川沙塘鱧親魚培育池以面積1畝(15畝=1公頃平方米,下同),水深1.0~1.5米為宜,要求注排水系統完善,池底平坦,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污染。親魚培育池應在放養親魚前進行清整消毒,清除過多的塘底淤泥,一般每畝用生石灰150千克幹法清塘,注水一週後放養。親魚培育池內要種植一些水草(如輪葉黑藻、伊樂藻等),並在池塘四周放置魚巢,為親魚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棲息場所。魚巢一般是由兩片對合的弓形瓦片用尼龍繩捆紮而成,也可採用PVC管(直徑10~16釐米、長20~30釐米)、蚌殼、竹筒等其他材料,但以弓形瓦片為最佳。 [5] 
  3. 親魚放養:對收購的親魚要進行篩選,一般雄魚個體質量不小於50克,雌魚不小於40克,雌雄按1:1.2的比例進行選留儲備。河川沙塘鱧雌雄較易區分,特別在繁殖季節更易辨別。通常雄魚個體較大、健壯、體色暗淡、斑紋非常明顯,體表黏液多,手摸感覺較光滑,生殖乳突短薄、呈三角形,外突不明顯、顏色不紅;雌魚個體相對較小,體表粗糙,體色亮麗,成熟的雌魚腹部膨大柔軟、有明顯的卵巢輪廓,生殖乳突較長、呈扁圓管狀、向外突出、顏色微紅。收購的河川沙塘鱧親魚放養前要用3~5%的食鹽水溶液浸浴5~10分鐘進行消毒處理,放養密度一般為1000~1500尾/畝。 [5] 
  4. 越冬培育:對冬季收購的親魚要進行越冬培育。親魚入池後,應投入足量的鮮活幼青蝦、麥穗魚等小型或小規格的野雜魚等作餌料,一般不再另投人工飼料。堅持每日早晚巡塘,觀察池塘水質及親魚、餌料魚的活動情況,定期加註新水,保持較高水位。如水草生長過旺,及時割去一部分,保持水草覆蓋面佔池塘面積的15~20%。 [5] 
  5. 產前強化培育:開春後,隨着水温的升高,除了投餵充足的鮮活餌料魚、蝦以外,還要補充投餵用鮮活魚、蝦或蚌、螺等剁成的肉糜,投餵量隨着水温上升而逐漸加大,一般日均投餵量控制在親魚體質量的2~5%,上、下午各投一次。根據池塘水質定期適量換水,保持池水清新。另外,每畝用15千克生石灰化開後全池潑灑,以調節水質,預防疾病的發生。平時要勤巡塘、勤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從3月下旬開始每隔3~5天沖水1次,以促進親魚性腺發育。 [5] 
  • 誘導產卵
圖1產卵巢(A-卵塊;B-瓦片、木板) 圖1產卵巢(A-卵塊;B-瓦片、木板)
設置人工產卵巢:一般按每畝200~300個設置人工產卵巢。人工產卵巢與魚巢相似,可用三合瓦片(3片瓦互合,用包裝繩捆牢)、PVC管(直徑16釐米、長30釐米)、蚌殼、毛竹筒、木板、脊瓦等做成(右圖)。 [5] 
人工催產:當水温上升至18~20℃時,河川沙塘鱧開始產卵繁殖,誘導親魚產卵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 [5] 
  1. 激素催產:用PG、HCG、LHRH-A等進行催產。催產後將親魚放入產卵池中,讓其自然產卵授精。用P克(3~4毫克/千克)、LHRH-A(20~40微克/千克)、HCG(500~800IU/千克)注射催產,分2次注射。第1針雌魚注射P克與LHRH-A,劑量為總量的1/6~1/5,雄魚不注射;第2針雌、雄魚等劑量注射,用量為餘下的藥量。針距為8~10小時,注射部位為胸鰭基部,每尾註射劑量為1毫升。催產水温控制在21~23℃,並以微流水刺激促使親魚產卵,效應時間42~45小時,催產率約65%,受精率達87%左右。用LHRH-A(20微克/千克)和HC克(300IU/千克)催產,每尾肌肉或腹腔注射其混合液0.2毫升,雄魚劑量減半,1次性注射,催產率在70%左右。用LHRH-A(30微克/千克)和HC克(300~500IU/千克)注射催產,雄魚劑量減半,一次注射,催產率達到81%。 [5] 
  2. 生態調控:通過生態調節,如大換水、沖水等方法刺激親魚可以促使其自然產卵授精。誘導塘鱧魚產卵不需要注射催產激素,主要靠環境因素的變化刺激來實現,採取池塘大換水或向網箱內沖水的方法,可促進塘鱧相對集中地產卵授精。當水温達到18℃以上時,親魚已基本成熟,可進行池塘大換水,以後每隔2~3天用水泵沖水1~2小時刺激親魚產卵授精,連續沖水3~5次即可達到催產效果。以後每天下午檢查一次產卵巢,如發現已產卵,即取走產卵巢或輕輕取下產卵巢內已附着受精卵的網片,集中進行孵化。已取下附卵網片的空巢換上新網片繼續使用;而對尚未產卵的空巢,如附有較多污泥,要及時清洗,以免影響親魚產卵及魚卵粘附,污泥較少則不必清洗,以儘量減少對親魚的驚擾,防止親魚流產或半產。 [5] 
  • 孵化方法
  1. 產卵池直接孵化:受精卵可放在產卵池中直接孵化。雄性塘鱧具有護巢護卵習性,用胸鰭在產卵巢內不停扇動,帶起水流給胚胎增氧,以促進胚胎髮育,同時不斷剔除壞死的卵防止受精卵黴變,直至魚苗孵出。這是比較直接、簡便的孵化方法。魚苗孵出後也可直接在產卵池中培育。其缺點是魚苗數量難以把握。自然孵化時在池底設置微孔管增氧設施,可顯著提高孵化率。 [5] 
  2. 孵化桶或孵化池孵化:將收集的受精卵片吊於孵化桶或孵化池中,通過充氣增氧、控温等措施進行集中孵化。採用該方法可以準確統計育苗數量,控制生產規模,孵化率、魚苗培育成活率等也都比較容易控制。 [5] 
  • 孵化池的準備
孵化池的面積一般在10~20平方米,水深1米左右,有加温、充氣、進排水設施。使用前要用高錳酸鉀進行消毒處理,孵化用水要用漂白粉消毒,以150目篩絹網過濾。 [5] 
  • 卵片的收集和處理
催產後一般每天下午檢查產卵巢並收集受精卵片。收集的受精卵片應進行漂洗和消毒,用10毫克/升亞甲基藍溶液浸泡2~3分鐘進行消毒處理,以防止病菌的侵害。 [5] 
  • 孵化管理
受精卵片應均勻吊掛在孵化池中,魚卵密度為2~5萬粒/立方米,在弱光條件下微流水充氧孵化,24h不間斷充氣,保證胚胎在發育過程中能得到充足的氧氣,但充氧量不宜太大,避免衝落瓦片上的魚卵而影響孵化率。孵化前期要經常抖動漂洗受精卵片,促使壞卵死胚掉落,防止黴菌侵害受精卵。 [5] 
  • 防止水黴病
塘鱧魚受精卵的孵化週期較長,在水温20.5~24.5℃下,胚胎髮育約需386小時(16天)。塘鱧魚受精卵在孵化的過程中極易感染水黴菌而死亡,因此防黴是提高孵化率的關鍵。定期使用福爾馬林溶液消毒對防止水黴病有效,一般每2天一次,濃度為25毫克/升;定期用10毫克/升亞甲基藍溶液浸泡2~3分鐘有效;常用5毫克/升聚維銅碘溶液(1%有效碘)潑灑消毒,可控制黴菌的生長。趙軍等認為,用0.5毫克/升的二氧化氯消毒孵化用水,有較好的預防作用;及時剔除未受精卵及死胚可有效減輕水黴對受精卵的危害;將孵化水温提高至25℃以上,能有效抑制水黴菌的繁殖。 [5] 

河川沙塘鱧養殖技術

  • 廠址選擇
選擇水源充足、潔淨、無污染,符合無公害水產養殖水質標準,易建造場房,交通、電力、通訊方便的地方。 [6] 
  • 相關設施建設
  1. 場房及附屬用房建造:場房採用簡易活動板房建築材料建造,並加厚保温層,附屬用房建造在場房的側面,採用磚混結構,所述附屬用房內還設置增氧機、顯微鏡、水質分析儀、溶解氧自動報警器、斷電自動報警保護器、顆粒飼料機組以及卧式蒸汽鍋爐,其中增氧機為羅茨鼓風機管道增氧,使用PVC管道送氣,顯微鏡為具有拍照功能的普通生物顯微鏡,水質分析儀為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PH值、溶氧量5個參數分析儀,水質分析儀用於檢測養殖污水處理過後的水質指標是否合格,顆粒飼料機組(配備1.1毫米、1.6毫米、2.2毫米、3.3毫米、4.4毫米、6.6毫米粒徑環模),通過各個粒徑的制粒,使其顆粒大小能夠滿足魚體生長各個時期。 [6] 
  2. 源水淨化系統建造:包括沉澱池和貯水池建造,沉澱池與貯水池均採用水泥建造,貯水池和沉澱池的規格均為150平方米,池深2.5米。 [6] 
  3. 污水循環治理系統建造:依次包括集糞池、污水沉澱池、過濾池、曝氣池以及生物淨化池,所述生物淨化池與源水淨化系統中的沉澱池循環設置,所述污水循環治理系統均採用水泥建造,集糞池規格10平方米,池深1米,規格較小,防止面積過大造成污染蔓延,污水沉澱池規格50平方米,池深2.5米,過濾池規格10平方米,池深1.5米,並鋪設50釐米厚度的鵝卵石、粗砂過濾層,配過濾層反衝清洗系統,通過設置鵝卵石、粗砂過濾層能夠將污水中的大量污染物截留並過濾,並通過反衝清洗系統沖洗過濾池的濾料過濾下的污泥等殘渣,曝氣池內接種光合細菌、芽孢桿菌,增氧機為曝氣池提供足夠的氧氣用於曝氣淨化,曝氣時間10~12小時,並在生物淨化池內投放泥鰍與麥穗魚親本,放養密度均為5千克/畝,生物淨化池中種植水生植物。 [6] 
  4. 親魚與產卵池建造:親魚與產卵池採用土池,池深1米,在所述親魚與產卵池底部鋪設魚巢管道,管道內襯附卵網布,管道內整齊排列蚌殼、瓦片和石塊,蚌殼、瓦片以及石塊均是為了使親魚更好的在其上面產卵,產卵效率高,池底鋪設增温管道,使水温保持在20~22℃,便於親魚更好的產卵,魚巢採用直徑為10釐米的PVC管道,長度20釐米,親魚體質肥壯,規格整齊,無病無傷,父本不小於100克,母本不小於75克,父母本來自不同種羣。 [6] 
  5. 魚苗及成魚池建造:成魚池採用圓形水泥池,池深1.5米,池底鍋底形,池邊向中心傾斜,中心位置設排水孔,便於將污水徹底排出,每個成魚池內設魚苗池,每個魚苗池池底還增設增温管道,產卵好的魚卵放置魚苗池進行孵化,孵化温度24~28℃,孵化完成後將魚種體質強壯,規格大而整齊,無病無傷的魚苗直接投放至成魚池,成魚養殖魚種放養規格為4~5釐米,每個水泥池設進出水管道,在每個水泥池底部安裝若干充氣石,充氣石輔助增氧,在魚苗及成魚池底部還設置靜水充氣增氧裝置,靜水充氣增氧裝置提供足夠的氧氣來增強魚苗孵化,確保魚體在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氧氣,水泥池中接種硅藻、光合細菌淨化水質,用於吸收水體中的重金屬污染物質,提高水質的透明度及淨化能力。 [6] 
  • 殺菌、消毒處理
在注水前對親魚與產卵池採用生石灰幹法清塘,用量150千克/畝,並暴曬池底5~7天;在注水前對魚苗及成魚池採用強氯精與硫酸銅1:1的比例合劑消毒水泥池,同時消毒管道、養殖工具,強氯精、硫酸銅濃度均為1%。 [6] 
  • 飼養及管理
  1. 親魚飼養:親魚採用混養模式,放養密度100~120千克/畝,同時放養規格為3~7釐米的麥穗魚250千克/畝作餌料魚,親魚每天投餵一次菜餅、米糠,兩者比例為1:1。 [6] 
  2. 魚苗及成魚飼養:魚苗培育與成魚養殖為單養模式,魚苗池初期投餵輪蟲、小型枝角類活體,後期投餵大型枝角類、水蚯蚓活體,成魚養殖原料按質量分數配比:進口白魚粉67.5%、啤酒酵母5%、α-澱粉22%、魚專用複合預混料2.85%、專用誘食劑0.15%、深海魚油2.5%。白魚粉:粗蛋白高,新鮮度好易保存;啤酒酵母:含有豐富的維他命B羣、多種維他命、礦物質,高達50﹪以上的蛋白質,含有完整的氨基酸羣,有效補充沙塘鱧體內優質蛋白質含量,提高養殖質量;α-澱粉:具有許多優良的特性,如冷水迅速糊化、粘結力強、粘韌性高,α-澱粉的使用可提高魚飼料的可食用性,幫助魚體進食;魚專用複合預混料:包括維生素VA、VD3、VE、VK3、VB1、VB2、VB6、VB12、VC、煙酸、泛酸鈣、葉酸、肌醇、氯化膽鹼等,含有沙塘鱧生長所需的各種維生素,有助於沙塘鱧健康養殖,並且避免在養殖過程中由於缺乏某種維生素而引起疾病;誘食劑:可改善飼料適口性,增進沙塘鱧的食慾,提高進食效率;深海魚油:可促進魚體大腦發育,對魚體的免疫能力也有提高,上述養殖飼料每日投餵二次,上午投餵量佔日投餵量的1/3,下午佔2/3。每次投餵保持池魚吃八成飽;生長季節每週調節一次日投餵量。 [6] 
  3. 病蟲害防治:源水淨化系統與污水循環治理系統在每次使用前均清淤、清整、消毒,管道與養殖工具消毒;水體消毒,親魚與產卵池用80%敵百蟲殺滅寄生蟲,用量0.4毫克/升;五倍子煎水潑灑預防水黴病,用量4毫克/升;魚苗及成魚池用80%敵百蟲0.3毫克/升或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0.7毫克/升;每月內服藥餌預防細菌性疾病一次,使用氟苯尼考或諾氟沙星,每1千克魚體重投餵藥物15~20毫克,連喂3天,並配有保健藥餌,所述藥餌配方為:黃連150克、黃芪100克、黃芩100克、刺五加150克、板藍根100克、新鮮野大蒜1千克,用量為每100千克魚平均每天用藥25克,這幾種重要組合物用於調節草魚體內的各項機能,提前進行保健,避免草魚在生長過程中由於抵抗力下降而患有各種病害,既有保健作用,又無毒副作用,而且成本低,易於提高草魚的抵抗能力。 [6] 
  4. 放養時間:親魚10~12月份放養,魚苗培育4月中下旬放養,成魚養殖5月底至6月中旬放養。選擇晴好天氣上午投放,放養前採用5%的食鹽水消毒5分鐘。 [6] 
  5. 日常管理:平時親魚池每天巡查一次,產卵期每天巡查2次,發現卵塊及時取出孵化,魚苗培育與成魚養殖車間每2小時巡查一次,檢查池魚活動、生長情況,查看水質、溶解氧變化情況;隨時檢查各種設施運轉情況,每日測量水質一次,越冬期每2小時檢測水温一次,水温穩定在22℃以上,水温通過卧式蒸汽鍋爐調節,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 
  6. 水質調節:源水提前15天提至沉澱池,用強氯精殺菌消毒,用量0.5克/米3水體,消毒6天后轉入貯水池待用,淨化過的源水養殖期間接種硅藻、光合細菌淨化水質,養殖期間每日排污2次,投餌結束後1小時停氣排污1分鐘。養殖排放的污水經過集糞池除去大顆粒殘餌、糞便,污水的淨化率為50%左右,接着在污水沉澱池中沉澱3小時,淨化率提升至60%左右,再通入過濾池中進行過濾,淨化率提升至80%左右,然後在曝氣池中接種光合細菌、芽孢桿菌並充分曝氣12小時,淨化率提升到90%左右,最後轉移至生物淨化池,利用水生植物吸收去除剩餘有毒物質,淨化池內泥鰍、麥穗魚去除殘餘有機碎屑,最終的淨化率為95%以上,每週換水一次,每次換水30~50%,經消毒處理檢測安全後,按30%~50%比例添加至新水中重新循環使用,污水在集糞池、污水沉澱池、過濾池、曝氣池以及生物淨化池中經過一系列的進化後,水質經過水質分析儀分析合格後再次通入源水淨化系統中再次循環使用,即生態,又環保,而且污水經過嚴格的層層遞進式淨化後,淨化率達到95%以上,而且污水可循環利用,節能環保,節省養殖成本。 [6] 

河川沙塘鱧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0年 ver 3.1)——數據缺乏(DD)。 [2] 

河川沙塘鱧主要價值

河川沙塘鱧個體雖小,但肉質鮮美,細嫩可口,屬於上品魚類,為長江下游的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羣眾所喜食。天然產量不高,但頗常見,可作為養殖品種,有開發價值。 [3] 
河川沙塘鱧肉質細嫩,肉味鮮美,含肉量高,富含營養,其中每百克河川沙塘鱧的可食部分含有蛋白質13.8克,脂肪3.2克,糖3.8克,鈣420毫克,鐵0.8毫克,磷514毫克,維生素A90微克,維生素B10.27毫克,維生素B20.05毫克,尼克酸1.7毫克等。河川沙塘鱧性味甘、温,具有補脾益氣的功效。食療常將河川沙塘鱧用於食慾不振、消化不良、體虛羸弱、咳嗽、水腫、便秘等病症。 [7] 
參考資料
  • 1.    Odontobutis potamophilus (Günther, 1861)  .biolib[引用日期2020-03-29]
  • 2.    河川沙塘鱧  .iucnredlist[引用日期2020-03-29]
  • 3.    河川沙塘鱧  .國家動物標本資源庫[引用日期2020-03-29]
  • 4.    平等編著,長江口魚類,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0,第129-130頁
  • 5.    張海明,劉建忠,施永海,張根玉,陸根海.河川沙塘鱧人工繁殖技術[J].水產科技情報,2012,(第4期):183-186,192
  • 6.    陳治平.生態環保型河川沙塘鱧工廠化養殖技術[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第7期):89-90
  • 7.    石瓊,範明君,張勇主編,中國經濟魚類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01,第168頁
  • 8.    中國濕地博物館,西溪濕地魚類識別手冊,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8.07,第66頁
  • 9.    中國濕地博物館,西溪濕地魚類識別手冊,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8.07,第66頁
  • 10.    中國濕地博物館,西溪濕地魚類識別手冊,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8.07,第67頁
  • 11.    石瓊,範明君,張勇主編,中國經濟魚類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01,第168頁
  • 12.    中國濕地博物館,西溪濕地魚類識別手冊,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8.07,第66頁
  • 13.    石瓊,範明君,張勇主編,中國經濟魚類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01,第168頁
  • 14.    福建戴雲山保護區,發現66種新記錄物種!  .福建發佈.2023-09-18[引用日期2023-09-1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