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川村

(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晏河鄉下轄村)

鎖定
河川村隸屬於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晏河鄉,位於鄉政府北部9公里處,屬沿河平原地區。村域面積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740畝,水域面積800畝,林地面積700畝。 [1] 
中文名
河川村
行政區類別
行政村
面    積
5.5 km²
人口數量
2786人

河川村地理環境

兩河口地理位置獨特 兩河口地理位置獨特
河川村地處塔沙河與晏家河交匯處,兩河口小平原一馬平川,三面環水,與周邊4個鄉鎮隔河相望,地理環境獨特,風景優美

河川村人口

全村轄23個村民組(18個自然村),678户、2786人 [1] 

河川村行政區劃

下轄李長店,胡小壪,鄭崗,李河,張店,葉莊,李樓,東河壪,簡店,慄樹壪,熊寨,熊井,黃壪,李大壪等村民組

河川村交通

河川村地處塔沙河與晏家河交匯處,兩河口小平原一馬平川,與周邊4個鄉鎮隔河相望。過去,全村三面臨河沒有出路,還要年年防水淹,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嚴重影響了全村老少的出行,制約了該村的發展空間。
上世紀90年代,河川人民不甘落伍,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精神,自籌資金建設河川大橋。該橋主體10孔,長165.2米,高4米,寬5.5米,採用灌注樁基礎雙柱式墩台予應力空心板結構,總投資189萬元。大橋於1994年9月20日正式動工,1995年底勝利竣工。 [2] 
時光飛逝,大橋建成已有二十餘年,橋樑老化破損,嚴重影響了鄉村經濟社會發展。隨着光山縣提出“擁河發展”戰略決策,晏河兩河口發展、河川雙橋建設正式進入全“擁河發展”戰略決策的工作思路和發展藍圖中。
新建河川雙橋效果圖 新建河川雙橋效果圖
2020年7月,河川雙橋建設項目開工。河川東橋和西橋建設項目位於晏河鄉河川村,是光山縣重點規劃的滬陝高速仙居出口至G106白雀縣界公路網建設的一部分,也是擁河發展戰略的重要工程。河川東橋橫跨塔砂河,橋長276米,全寬12米,淨寬9米;河川西橋橫跨晏家河,橋長186米,全寬12米,淨寬9米;雙橋引線全長3.92公里,按雙向兩車道二級公路標準修建,路基寬15米,路面寬9米。雙橋工程分兩個標段施工,預算總投資為5400萬元,計劃2022年3月份建成通車,建設工期20個月。 [3] 

河川村基礎設施

近年來,村“兩委”圍繞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積極爭取項目,整合各類資金200餘萬元,改善村容村貌,規劃建設新農村中心村莊,引導210户村民搬遷到村中心公路兩側規劃區內建房居住,並及時實施空心村整治,實現耕地佔補平衡並略有盈餘。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村組水泥路5.16公里,建村部10間250平方米,建村公共文化廣場2個280平方米,建新農村超市、衞生室各1處,清華中小學遠程教育1處,為羣眾打井100眼,建8立方沼氣池100座,硬化渠道1000米,建10蹲位公廁1座,垃圾池7個。 [1] 
目前,全村公共設施較為完善,村容村貌較為整潔,已實現村組通水泥路,農電入户率達100%,幼兒入學率達100%,電話和手機入户率達100%,電視普及率達99%,社會安定,村民安居樂業。

河川村經濟

積極發揮村“兩委”幹部“雙強”帶動作用,由村委會主任牽頭,成立河川村羽絨產業協會,實現全村80户現場充絨業主資源信息共享,帶動本村200多人從事羽絨服裝生產;由村支部書記牽頭,發展兩個工程建築隊,帶動剩餘勞動力100多人從事建築業;積極引導羣眾開展土地有序流轉1600餘畝,實現種植大户發展大棚蔬菜60餘畝、花卉16畝,連片種植水稻、油菜100餘畝、承包河灘發展速生楊1000餘畝,建養豬場2個,養豬規模達300頭以上,建養漁場1個、養龍蝦、養魚水面35畝。同時積極發展運輸業,全村從事個體運輸人員14人,各種運輸車輛14台,組織年青人開展勞動技術培訓,引導外出務工,全村外出務工人員達1050人,年創勞務收入800萬元。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