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姆渡遺址

(1996年發行的郵票)

鎖定
《河姆渡遺址》是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為了展示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遺產,於1996年5月12日發行的,志號為1996-10的特種郵票 [1] 
《河姆渡遺址》郵票全套4枚,分別描繪了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骨耜、木構件、木槳象牙器的形象。 [1] 
中文名
河姆渡遺址
外文名
Hemudu Ruins
郵票志號
1996-10
發行時間
1996-05-12
郵票類型
特種郵票
全套枚數
4

河姆渡遺址發行背景

河姆渡遺址位於浙江省餘姚市以東25公里的河姆渡鎮,南鄰姚江,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當時浙江省餘姚市羅江公社的農民在興修水利工程中發現遺址。1973年~1978年間,經過兩次發掘,揭露了約2800平方米的範圍,發現了距今5000年~7000年之間的四個文化層,出土文物六千七百多件,而且均保存較好。河姆渡遺址是中國長江下游地區一處新石器時代原始村落遺址,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6年5月12日,為了展示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遺產,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了一套《河姆渡遺址》特種郵票。 [1] 

河姆渡遺址制票參數

志號
1996-10
背面刷膠
[G]
印製廠
印刷版別
膠版
設計者
任宇、董祖詒、吳雪詠
齒孔度數
P12
圖序
圖名
面值
發行量
規格
整張枚數
4-1
稻作農業
20分
3673.75萬枚
50mm×30mm
40(4×10)
4-2
幹欄建築
50分
2625.75萬枚
50mm×30mm
40(4×10)
4-3
劃漿行舟
100分
2199.75萬枚
50mm×30mm
40(4×10)
4-4
崇鳥敬日
230分
2199.75萬枚
50mm×30mm
40(4×10)
(參考資料 [2] 

河姆渡遺址票面圖案

4-1 4-1
4-2 4-2
《稻作農業》(4-1),圖案以金黃色描繪的部分出土稻穀堆層為背景,突出刻畫了一件距今6500年~7000年稻作農具“骨耜”形象。
《幹欄建築》(4-2),圖案以淡灰紫色描繪的大片幹欄建築遺址為背景,突出刻畫了三件距今6500年~7000年的帶榫卯的木構件的形象。 [1] 
4-4 4-4
4-4 4-4
《劃漿行舟》(4-3),圖案背景是用藍灰色調描繪的坐落在姚江邊上的建有河姆渡遺址博物館的河姆渡遺址現貌,主圖選用了兩把距今6500年~7000年的木槳。
《崇鳥敬日》(4-4),圖案主圖選用了一件距今六千多年的“雙鳥朝陽紋象牙雕刻蝶形器”的形象。 [1] 

河姆渡遺址郵票賞析

這套郵票4枚圖案以文物精品為主圖,並與自然景觀的背景組合而成。文物精品刻畫得“鏽”色可餐,主體突出,真實性強,既表現出先民的聰明才智與生產力發展水平,也表現了先民們的圖騰崇拜與矇昧期的原始信仰。在背景處理上,設計者採用淡彩、虛化手法,不僅沒有喧賓奪主,而且更好地深化了主題。 [1] 
  • 《稻作農業》(4-1)
畫面中的“骨耜”,是用大型哺乳動物(水牛、鹿等)的肩胛骨製成的稻作農具。上部有橫穿方孔,藤條穿過方孔將幫捆綁在木柄的下端,頗似現代的鐵鍁一類工具,選材巧妙,加工製作精良。“骨耜”的發現,説明河姆渡先民的農業生產已經進入了發達的耜耕階段。 [1] 
  • 《幹欄建築》(4-2)
畫面表現了先民的聰明才智和中華民族悠久的建築歷史。河姆渡“幹欄式”建築既可防沼澤地的潮濕,又可防野獸的侵襲,在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仍然可見這種建築遺風。 [1] 
  • 《劃漿行舟》(4-3)
畫面中,一把與現代小木船所用的船槳相似,另一把是用整塊硬木加工精製而成,圓柄,槳葉呈柳葉狀,槳柄下端還有用直線和斜線組成的陰刻圖案,十分精緻美觀。可以想象,河姆渡先民划槳行舟,不僅能夠捕獲水中獵物,而且還會向更廣闊的水域或“彼岸”進行搜索和開拓,創造新生活。 [1] 
  • 《崇鳥敬日》(4-4)
畫面中的象牙器,上刻陰線圖案,中間是五週圓圈,圓圈上部刻火焰紋,兩側刻對稱昂首相望的風鳥,表達了河姆渡先民對太陽的崇拜。背景用淡橘紅色描繪了當時發掘河姆渡遺址時原始村落鳥瞰全景,特別是在遠處升起的那一輪太陽,既強調了河姆渡先民對太陽的崇拜,也象徵着河姆渡文化確實是7000年前在太平洋兩岸升起的一縷人類文明的曙光。 [1] 

河姆渡遺址收錄情況

《河姆渡遺址》郵票被收錄進以下集郵書籍中:
國家書名頁碼編號參考資料
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目錄(2013)》117- [2] 
美國
《Scott 2013 Standard Postage Stamp Catalogue Volume 2》
3952677-2680 [3] 
德國
《MICHEL China-Katalog 2011/2012 Übersee·Band 9.1》
(即《米歇爾郵票目錄》)
4152714-2717 [4] 

河姆渡遺址社會影響

1996年5月12日上午10時,《河姆渡遺址》特種郵票在餘姚市郵電局集郵門市部和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同時向羣眾出售,一套凝聚着7000年文化精華和餘姚82萬人民乃至全體華夏子孫心願的特種郵票問世了。“餘姚”“河姆渡”的名字,隨着郵票的發行,傳向全國、傳向亞洲、傳向全世界。郵票的公開發行,為中國和世界郵苑增添了一朵絢麗的奇葩,它是偉大的中華民族向世界發出的美麗而有價值的名片。
《河姆渡遺址》特種郵票的發行和郵票在餘姚市的首發式實況通過中央電視台、東方電視台、香港《文匯報》等新聞媒體的傳播,很快在海內外引起反響,河姆渡遺址聲名遠揚。《河姆渡遺址》特種郵票發行被餘姚市委、市政府列為全市精神文明建設的重大成果,評為寧波市1996年度十大新聞之一。 [5] 
參考資料
  • 1.    耿守忠,楊治梅編著.新版中國集郵百科知識續集:華夏出版社,2013:253-254
  • 2.    《集郵》雜誌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目錄(2013):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117
  • 3.    James E. Kloetzel.Scott 2013 Standard Postage Stamp Catalogue Volume 2:Scott Publishing Co.,2012:395
  • 4.    Schwaneberger Verlag GMBH.MICHEL China-Katalog 2011/2012 übersee·Band 9.1:Schwaneberger Verlag GMBH,2011:415
  • 5.    餘姚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餘姚文史資料 第16輯 古城新韻 慶祝建國五十週年文史專輯:不詳,1996:17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