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套文化

鎖定
河套文化,是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20 年代初發現於河套南部內蒙薩拉烏蘇河(即紅柳河)沿岸一帶。前後共發現“河套人”化石23 塊,以及大量以細小石器為特徵的文化遺物。地質年代為晚更新世,文化年代距今約3 一5 萬年。
河套文化,是中國境內最早發現的舊石器文化之一。原與寧夏銀川水洞溝發現的舊石器文化統稱河套文化,定為舊石器時代中期,後將“河套人”創造的物質文化稱為“薩拉烏蘇文化”,或稱“大溝灣文化”。另一個單獨命名為“水洞溝文化”,也屬舊石器時代晚期。
中文名
河套文化
含    義
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
地    址
河套南部內蒙薩拉烏蘇河沿岸
特    徵
大量以細小石器

河套文化組成部分

河套文化 河套文化
河套是黃河流域的重要組織部分,陰山南北和河套地區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就有人類祖先居住在舊石器和新石器時代,這裏就具備北方草原自然經濟形態的特點。夏、就出現了以河套文化為特徵的古代文明。河套的稱謂大體從唐代開始,歷經宋、元、明、清,“大河三面環之、河以套名,故稱河套也”。
縱觀河套文明孕育和發展的過程,河套文化的發展歷史是中華文明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河套文明的進程與中華文明共生共榮。

河套文化歷盡滄桑

數千年以來,河套地區的變遷歷盡滄桑。在河套文化的形成中,有幾個重要的自然人文元素,一是黃河,二是草原,三是陰山,四是戰爭。黃河、草原的影響自不必説,從陰山看,陰山是大河之源的天然屏障,也是北方草原與中原大地的分水嶺。“中州萬古英雄氣,也到陰山敕勒川”,“匈奴失陰山之後,過之未嘗不哭也”,説盡了陰山的重要和雄偉。再以戰爭的影響看,河套地處中原與漠北的通衢要衝,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有代表意義的是長城,還有無數的要塞、烽燧。從戰國起,不論哪個朝代,以哪個民族為主體,都是經過戰爭才“各領風騷數百年”。移民的影響加速了這一地區的開發,影響文化形成的烙印最顯著的是方言。

河套文化文化特徵

河套文化是草原文化和黃河文化的融會之產物,其自身漫長的生成發育以及複雜的嬗變傳承過程。“河套文化”的提出,主要是基於文化景觀而言的。要確立一種文化景觀,不可忽視文化地理範疇的文化區劃和文化體系。按照習慣,文化區劃遵循三種方法,即以文化特質劃分的“形式文化區”、以行政區劃劃分的“機能文化區”和以特種文化意識劃分的“鄉土文化區”。根據河套文化的成因、演進和擴散形態,河套文化形成了自己一種獨特的文化體系,它具有顯著的文化複合體特徵,即文化人類學所指的“文化叢”。它是某種特定文化體系的社會羣體聚居後形成的一個文化區。“河套文化”是按照文化特質劃分的“形式文化區”,有自己的獨立文化體系(文化叢)。幾千年來,邊塞文化、黃河文化、草原文化和農耕文化在河套地區聚集、融合、傳承、積澱,形成了鮮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兼容幷蓄的地方文化體系。悠久的歷史、深厚的內涵、豐富的形式為打造河套文化品牌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河套文化相關典故

從1992年至1997年期間陸續出土的早期人類化石看,“河套人”屬於“晚期智人”,其許多特徵“與北京猿人接近”,“‘河套人’應在‘丁村人’之後,在‘峙嶼人’和‘山頂洞人’之前”。先秦以來,河套地區就是國家戍邊衞國的軍事重地。
兩漢的興衰,宋元遼金的戰跡,無不與富饒的河套沖積平原和水草豐美的巴彥淖爾相關聯。這裏的生存優勢使先民們從四面八方湧來,特別是各民族在此和睦聚居,多民族、多文化大融合,形成了多種文化有機交融的特殊的河套文化體系,藴藏了大量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陰山岩畫是世界上最大的巖畫寶庫之一;巴音滿都呼出土了大量恐龍化石和其他哺乳類及爬行類動物蛋化石;境內趙、秦、漢長城蔚為壯觀;遍佈於全市各地的古城遺址和古墓葬羣,尤其是沙金套海漢墓羣數量之多、分佈面積之廣為國內僅有。據稱,在這裏出土的2000多年前漢代酒鼎中的燒酒,是目前國內僅有的兩件液態文物之一,同時也表明這個地區的酒文化之古遠。此外,還有極具地區特色的民族民間書畫、音樂舞蹈、剪紙、河套二人台、爬山調、民俗風情等,都是構成河套文化的重要內容。所以,“河套”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地域名稱,它主要聚顯的是河套文化,是文化與自然的和諧彰顯。

河套文化主要影響

綜上所述,河套文化是黃河文化和草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北方文化中的瑰寶,是人類發展史上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聚集交融的典型代表,具有草原文化與農耕文化碰撞交融的獨特的文化特徵和強烈的文化包容性。河套文化的形成過程,對於我國的北方軍事史、烏拉特草原文化史、遊牧定居與墾殖發展史具有巨大作用。探尋和研討河套文化,傳承和弘揚河套文化,打造和傳播河套文化,對於豐富黃河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內涵和外延,提高地區經濟文化的競爭力、影響力、輻射力,提高地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凝聚力,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內涵
河套文化獨特的形式及其豐富的內涵,透示着強烈的時代精神。歸結起來,似可用“開放,進取,寬容,和諧”的特質來概括。
開放
陰山橫亙,黃河環繞,有草原一樣寬廣的胸襟,有平原一樣坦蕩的氣象,敞開綠色的懷抱,具有包容一切的胸懷。蒙古民族重信用的稟賦,表現為熱情好客的真誠。既有馬背民族的豪邁風格,也有大河民族海海漫漫的開放情愫。中華文化的歷史標徵,在這裏、都有遺存,恐龍化石、古文明巖畫、古長城,古文化遺址,更不用説草原文化的鈎沉。是開放造就了多彩,是開放打破了草原與中原的隔閡,帶來了開發。至於今天人們崇信的“伊利———心靈的天然牧場”“蒙牛———來自大草原的問候”所表達的現代企業文化,透示的同樣是開放的情懷和企望。在這裏開放有着歷史的廣延性,深厚性。
進取
奔放的馬背風格,奔湧的大河精神,崇尚自然,蓬勃向上,自強不息,與時俱進,體現了黃河文化的進取精神。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河套文明作為黃河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悠久的歷史傳承,而且具有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從遠古時代大青山腳下的大窯石器製造,到陰山南北的民族變遷,從古老的鄂爾多斯高原生息繁衍的河套人,到遍佈遼闊平原上的現代河套人民,從食肉衣皮的漁獵文明到牛馬布野的牧業生產,從農牧結合為主體的區域經濟到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戰略的實施,一脈相承的都是後浪推前浪而不捨晝夜的奔流進取精神。最為突出的是千百年來的一句民諺“黃河百害,唯富一套”,中華母親河河套人作為草原人、黃河人的一部分,雖然有其地處邊遠封閉的特殊性,但其所處的經濟、社會形態卻能領先於其他草原地區,與黃河文明中地區基本同步。其根深蒂固的文化傳統與突飛猛進的現代文明時時相互撞擊而又相互融合,是河套人秉承其進取精神對自身的生活態度不斷做出的抉擇。
寬容
説到寬容,這裏有草原、平原、山地、荒漠、湖泊、濕地,大自然的多姿多彩,草原與平原的對話與對抗的特殊形式,大規模的移民與軍屯,多民族的長期交流與交往,造就了河套人“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據調查,河套地區這個20多萬平方公里的熱土上,聚居來自全國1000多個縣市的人口,全國56個民族中有49個在這裏分佈。除北方蒙、滿、回、達斡爾、鄂温克、鄂倫春、朝鮮等主要少數民族外,南方的苗、彝、瑤、黎、白、壯、傣、哈尼、藏、土家等少數民族都有居住,有的地方一個村營的居民就來自10多個省區。這樣廣泛雜居的複合形態,充分反映出這一地區文化背景的包容性。
和諧
河套文化的和諧精神,集中體現在飲食風俗宗教文化中。各族人民在彼此相依的漫長歲月中,飲食方面既保持了各自的傳統,又融會互通,形成了獨特的地方風味。在民風民俗方面,河套人的“婚喪嫁娶”形式既有漢式,也有蒙式、回式,在一些細節方面,還糅合各族各地長處形成比較統一的風俗習慣。最典型的是宗教信仰,河套人的宗教信仰可謂大雜燴,遍地開花的寺廟、教堂,充滿了個性化特徵,佛教、基督教、道教、伊斯蘭教都有一定的尊信者,甚至於在同一個村營裏,就有三大宗教的不同信徒住在一起,且相互尊重,相互包容,這在全國都十分少見。

河套文化文獻記載

范文瀾 《中國通史》第一編:“甘肅慶陽縣,陝西榆林縣油坊頭及準噶爾河流域,山西河曲縣、保德縣,甘肅中衞縣,四川資陽縣都曾有舊石器的發見。考古學上認為這種遺物,有些屬於‘河套文化’,有些比‘河套文化’年代還要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