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外之戰

鎖定
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元前247年),在合縱攻秦之戰中,魏信陵君無忌率魏、趙、韓、楚、燕五國聯軍於河外(今河南西部黃河以南)擊敗秦軍的一次作戰。 [1] 
名    稱
河外之戰
發生時間
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元前247年)
地    點
河外(今河南西部黃河以南)
參戰方
魏、趙、韓、楚、燕五國聯軍vs秦軍
邯鄲之戰後,趙國轉危為安。信陵君魏無忌救趙有功,但他竊取魏王虎符,擊殺大將晉鄙,害怕魏安釐王降罪,不敢再回魏國,命令副將率軍回魏,自己率領賓客停留在趙國。 [2] 
秦莊襄王聽説信陵君留趙,認為這是攻魏的大好機會,令蒙驁率軍東向攻魏。魏兵屢敗,不能抵擋秦軍進攻。魏王派使者持黃金彩幣,請魏無忌回國拒秦。信陵君回國後,魏王免其竊符殺將之罪,授上將軍印。
三十年,信陵君致書各國,請求派兵援魏。趙、韓、燕、楚等國國君素來敬重信陵君,紛紛遣軍到魏,聽其節制,只有齊國不肯發兵。魏無忌率領魏、趙、韓、楚、燕五國聯軍西向攻秦,秦軍敗退。聯軍追至河外,包圍了秦軍。信陵君親冒矢石,率先衝鋒。全軍士氣大振,緊隨衝鋒。秦陣營混亂,蒙驁因腹背受敵,被迫西退。聯軍乘勝攻至函谷關(今河南靈寶北)。秦軍緊閉關門,堅守不出。相持逾月,聯軍撤回。魏安釐王為表彰信陵君敗秦收復關東失地功勞,拜為上相,封邑五城。 [3] 
點評:此次合縱攻秦,給秦國沉重打擊。信陵君從此名揚天下,各國都派使者向他學習兵法,後世稱之為《魏公子兵法》。
參考資料
  • 1.    《史記·魏世家》:三十年,無忌歸魏,率五國兵攻秦,敗之河外,走蒙驁。
  • 2.    《史記·魏世家》:二十年,秦圍邯鄲,信陵君無忌矯奪將軍晉鄙兵以救趙,趙得全。無忌因留趙。
  • 3.    河外之戰  .東方新聞[引用日期201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