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壩鎮

(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下轄鎮)

鎖定
河壩鎮,隸屬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地處石阡縣西部,東臨聚鳳鄉,西南與遵義市餘慶縣龍溪鎮接壤,西北與鳳岡縣隔江相望,北接本莊鎮,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約65公里,是出入石阡的“西大門”。 [3]  總面積156.12平方千米。 [4] 
2015年石阡縣河壩鎮小龍河濕地公園批准為為省級濕地公園。 [6] 
中文名
河壩鎮
別    名
河壩場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
地理位置
石阡縣西部
面    積
156.12 km²
下轄地區
轄15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和平村
電話區號
0856
郵政編碼
555108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19320 人
著名景點
大浪溝喀斯特龍洞、白龍山碗架巖摩崖石刻
車牌代碼
貴D

河壩鎮歷史沿革

元至元六年至七年(1264~1270年),置葛彰葛商長官司。
明洪武初年,葛彰葛商長官司隸石阡府。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屬在城裏。
民國五年(1916年),屬本莊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屬第四區。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為樂回鄉。
1950年,屬第三區;同年7月,屬第六區。
1953年,屬本莊區。
1956年,為河壩鄉。
1958年,改河壩公社。
1962年,復為河壩鄉。
1963年,分為河壩、高王、永和3鄉。
1970年,鄉改公社。
1985年,改河壩場鄉。
1992年,改河壩場仡佬族侗族鄉。 [3] 
2016年1月14日,撤銷河壩場鄉,設置河壩鎮。 [1] 

河壩鎮行政區劃

河壩鎮區劃沿革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轄河壩場、泗寨屯、葛閃屯、李家寨、水口、蔣家壩、硬寨,水巖頭、黃沙壩、楊柳寨,共8保、67甲。
1992年,轄河壩、永和、高王3鄉,15個村。
2003年,15個村合併為4個大村。
2010年,4個大村分為15個行政村。
2011年末,轄和平、普興、雙橋、印屯、高屯、美星、連山、王坪、小江、深溪、中宅、黎家坪、金巖、坪中、甕坪15個村,下設111個村民小組。 [3] 

河壩鎮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河壩鎮轄15個行政村, [5]  鎮人民政府駐和平村。 [3] 
河壩鎮區劃詳情
和平村
普興村
印屯村
雙橋村
深溪村
高屯村
連山村
甕坪村
坪中村
黎家坪村
美星村
王坪村
金巖村
中宅村
小江村

河壩鎮地理環境

河壩鎮位置境域

河壩鎮地處石阡縣西部,東臨聚鳳鄉,西南與遵義市餘慶縣龍溪鎮接壤,西北與鳳岡縣隔江相望,北接本莊鎮,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約65公里。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4.5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1.46千米, [3]  總面積156.12平方千米。 [4] 

河壩鎮地形地貌

河壩鎮屬喀斯特地貌。境內最高峯位於白家山,海拔1350米;最低點位於河壩集鎮所在地,海拔409.5米。
[3] 

河壩鎮氣候

河壩鎮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多年平均氣温18.8℃,1月平均氣温9.8℃,7月平均氣温29.7℃。平均氣温年較差28.7℃。生長期年平均289天。無霜期年平均300天,最長達320天,最短為28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28.6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080.6毫米。 [3] 

河壩鎮水文

河壩鎮境內河道屬烏江流域,流域面積168.6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四級河餘慶河(樂洄江)1條,長29.8千米;五級河大元河、三灣河、蘇香河3條,總長41千米。 [3] 
樂洄江(現餘慶河)汛期廣數百里,經烏江進入的船舶可直入境內明清時期已廢棄的碼頭。現因建設的水庫電站已無法行駛船舶。樂洄江發源於黔東南州黃平浪洞鎮,經餘慶縣白泥鎮團結水庫流經餘慶縣城,於龍溪鎮方竹水庫流入境內。經猴子巖、花山、和平村、普興村、雙橋村、印屯村、小江村、深溪村、中宅村於境內河口流入烏江。與鳳崗、思南隔江交界。

河壩鎮人口

2011年末,河壩鎮轄區總人口19926人。總人口中,男性10123人,佔50.8%;女性9803人,佔49.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20人。 [3] 
截至2018年末,河壩鎮户籍人口19320人。 [4] 

河壩鎮經濟

河壩鎮綜述

2017年我鎮完成總收入1,700.71萬元,其中:上級補助收入1,168.92萬元;一般公共預收入完成428.50萬元,其中:工商税完成421.61萬元(地税:401.88萬元,國税19.73萬元),財政非税收入完成6.89萬元(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完成4.91萬元,罰沒收入完成1.98萬元);基金預算收入96.40萬元。
截至2018年末,河壩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0個。 [4] 

河壩鎮農業

河壩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農作物以水稻、玉米、油菜、紅苕、洋芋為主。經濟作物以烤煙和水果為主。
烏江沿西北邊境流過,其支流樂回江流經境內,兩岸盛產稻穀、玉米、油菜、甘蔗、西瓜和柑橘、柚子、桃李等糧食和經濟作物,是享有盛名的“魚米之鄉”和“泉都~柚鄉”。
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6.88萬畝,森林覆蓋率27.5%。 [3] 
河壩鎮全景圖 河壩鎮全景圖

河壩鎮交通運輸

2011年末,河壩鎮境內有鄉級公路2條,總長19.5千米。 [3] 
2021年G354國道石阡香樹園至河壩公路改擴建工程順利交工驗收,標誌着河壩公路網絡正式納入國家公路網。 [7] 
截止2022年,德餘高速河壩路段施工完畢,未來河壩將直接通過高速公路更便捷地通往全國。

河壩鎮教育事業

河壩鎮壩區建設 河壩鎮壩區建設
2011年末,河壩鎮有幼兒園1所;小學14所;初中1所,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主要學校有河壩中學。 [3] 

河壩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河壩鎮有衞生院1所;病牀15張。 [3] 

河壩鎮基礎設施

  • 能源
河壩鎮有煤炭企業1家,2011年產煤0.8萬噸。小型水電站2座,2011年發電2290萬千瓦時。 [3] 
  • 供電
2011年末,河壩鎮鎮區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1台,總容量4000千伏安。綜合電壓合格率96%,供電可靠率99.12%。 [3] 

河壩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因昔日街區在樂洄江邊河壩中而得名。

河壩鎮風景名勝

  • 綜述
河壩鎮旅遊景點有大浪溝喀斯特龍洞、白龍山碗架巖摩崖石刻、白號軍戰鬥遺址印把山、深溪明清自庫塔、河壩老城堭廟、省級小龍河濕地公園峽谷風光、花山水庫風光、千年古墓羣、高王溶洞羣、小江熱水河等10餘處自然風景區,景區內儲藏着大量的“鴛鴦鳥”、“獼猴”和玉帶海雕、金雕、蒼鷹、穿山甲等國家級珍惜動植物。
鳥瞰河壩鎮
  • 大浪溝喀斯特龍洞
喀斯特龍洞 喀斯特龍洞
大浪溝喀斯特龍洞位於河壩鎮和平村,距鎮政府所在地800米。正對着鎮中心街道,是老河壩人傳統耕地區。龍洞在大浪溝的深處,分別有兩個洞口,位於山的上部和下部,一上一下機相灌輸,龍洞就隱藏在這座山的山體之中。由下洞口進入有一個很小的向上走廊,大約幾米便會到達龍洞的大廳。龍洞大廳裏面沒有任何亮光,空氣自然流通,手電筒射不到頂,洞內地下水池,石鐘乳和石筍千奇百怪,大廳高約80米,寬約40米。內部地下水系錯綜複雜,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河壩老城隍廟 河壩老城隍廟
  • 小龍河濕地公園
小龍河濕地公園位於河壩鎮境內,是2014年經省林業廳批准的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是石阡縣最大的天然濕地,也是石阡餘慶鳳岡三縣地帶難得的一片綠洲。
景岸線長達12公里的濕地走廊及20000畝原始濕地。景區內有白鸛、金雕、白肩雕、玉帶海雕等國家一級保護鳥10餘種;鴛鴦、天鵝、小鷗、灰鶴、鵜、姬田雞、鸚鵡、黑䴉、蒼鷹等國家二級保護鳥20種;有獼猴、水獺、岩羊、穿山甲等10餘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團魚、鰱魚、角角魚、黃花魚、甲魚、鯉魚、七香魚等10餘種水生脊椎動物。
河壩小龍河濕地公園成功報批為省級濕地公園
  • 白龍山碗架巖摩崖石刻
白龍山碗架巖摩崖石刻位於河壩鎮小江村印橋水電站旁。明朝萬曆年間所刻七言詩:“白巖萬仞入雲霄,回刀龍名在半腰。十里城長誠地設,一虹高拂似天橋。夜郎振古揮三捷,監總曾今困九苗(酋)。治民古今原有數,天成龍腹御夷獠。”此石摩岩石刻與烏江一江之隔的鳳岡縣古甸鄉刻於明萬曆丁亥年(1587年)的摩岩石刻“夜郎古甸”遙相呼應。“夜郎古甸”所指為其附近有“夜郎城”,此處為“夜郎城”郊外之地。據考證,在貴州境內乃至西南地區有“夜郎”文字的石刻並不多見。同時是明萬曆年間所刊刻,距離元朝廢夜郎縣的時間不長,當地人仍然傳載着夜郎人生活的古夜郎城的情況。
碗架巖背面白龍山的山樑上,有綿延數十里、為土石夯築的古城遺蹟。山上至今分佈着眾多的古營盤和古屯堡遺址。
  • 印把山白號軍戰鬥遺址
印把山白號軍戰鬥遺址位於河壩鎮印屯村印橋西南面,距鎮政府所在地4公里,S305省道公路從山腳下穿過,餘慶河(樂洄江)河流繞山腳潺潺流淌。主峯高500餘米,底部周長5000餘米,呈橢圓形,橢圓圈有規律逐漸收縮向上。山峯頂有一道寬10米的裂縫將山頂的岩石分為大小不均的兩部分,呈“印章”形狀。相傳為夜郎國滅亡後,國王將皇印跌落在牂牁江裏,隨着時間的流逝,河水的沖刷,地形的演變,形成一座別具一格的山峯,當地羣眾把這座山起名為印把山。
  • 月亮洞
位於河壩鎮普興村雷公寨組。該洞分上、中、下三層,洞垂直深度100餘米,上洞寬8餘米,中洞寬50餘米,下洞寬12米,成“葫蘆型”結構狀。洞內鐘乳石林立成羣,有石磨、石碓、石筍等景觀。上洞口小狹長,有着“一人把關,萬夫莫開”戰備地形;下洞深不可測,有暗河和地下湖;中洞空間寬廣,能容納200餘人開展各類會事活動。在戰亂時期,當地村民在洞內儲備各種生活物資和作戰用具,抵禦外來入侵,以避戰亂而求得生存,當地羣眾稱其為“月亮洞”而得名。
  • 白巖屯
白巖屯位於河壩鎮雙橋村張家坪組,沿305省道公路靠西行300米處,屯高100餘米,屯寬200餘米,像白虎一樣屹立在山上。屯上數十畝土地建有堅固的“卡門”和“城牆”,是古代人們用來防禦敵人入侵的古戰場。“卡門”最高5米,最低3米,均為巨大條形狀石塊堆砌而成,堅固而穩定;“城牆”周長10餘公里,城高1.8—2.0米,每相距2米處留一“瞭望口”和“射擊口”,形成攻克敵人的有利戰略地位。當地人們常稱這座山為:“白虎掛帥·金獅鎖水”。
  • 明清自庫塔
明清自庫塔位於河壩鎮深溪村寨上組,佔地面積20平方米,建於道光十九年(1839年)。坐西向東,塔高5.8米,六角四層樓閣式,塔基平面呈方形,周長16米,塔身平面正六邊形,底層邊長1.45米、高1.5米,第二層正面豎向楷書明刻“斯文在茲歲知府,大化號令修盛世”14字。該塔屬竹筍型建築,有上百年曆史,如一支文筆站立在深溪田壩中,至今保留完好。相傳明末清初,伴隨着朝廷改土歸流的政策不斷深入,少數民族地區土司的權利逐漸被流官所取代,河壩一帶的社會治理也逐步納入中原大一統的序列。
  • 烏江將軍巖
將軍崖位於河壩鎮中宅村洞口組,距思林電站庫區西面約500米處。將軍崖高聳入雲,高約2000米,寬約150米,崖面懸崖寬、平整、毛直。坐西向東,後面啞朝大山連接,前面烏江大河,山上將軍崖頂立。將軍崖頂上有自然生長的“天橋”(當地人稱“命橋),頂部外邊鑲嵌着倆個相依為命的“姊妹洞”,洞內細水涓流,洞口似人頭“雙耳”。

河壩鎮榮譽稱號

2020年7月29日,河壩鎮被全國愛國衞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鄉鎮”。 [2] 
2014年12月29日,河壩鎮小龍河濕地被貴州省林業廳批准為省級濕地公園。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