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口區實驗學校

鎖定
河口區實驗學校,成立於2003年6月,位於河口城區西部,東依海寧路,西臨鳴翠湖,南至黃河路,北鄰實驗學校初中部的一所公立中學。
中文名
河口區實驗學校
外文名
eduask
簡    稱
河口學校
創辦時間
1986年
辦學性質
公立中學
校    訓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主要獎項
教育先進單位 優秀實驗小學
知名校友
任亮
所屬地區
東營市河口區
類    型
名族 理工
屬    性
實驗重點中學
主要院系
1~6年級
現任校長
李立

河口區實驗學校歷史沿革

東營市河口區實驗學校位於河口城區西部,東依海寧路,西臨鳴翠湖,南至黃河路,北鄰實驗學校初中部,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校園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設置合理,環境優美。學校佔地面積88186平方米(約132畝)。學校前身是成立於1986年的河口區實驗小學。2003年6月,經區政府批准,原河口區一中初中部和原區實驗小學合併成立河口區實驗學校,是河口區最早設立的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學校。2006年,原河口街道中學撤併到區實驗學校。

河口區實驗學校辦學條件

現有9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554人。現有教職工311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36人,中級職稱教師130人。擁有省級優秀教師4人,市級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4人,市級師德標兵1人;省優質課獲獎者7人,省級教學能手1人,省特級教師1人,齊魯名師1人,市級教學能手52人。市級重點培養對象29人,市級學科帶頭人7人,東營名師4人 [1]  。研究生2人,本科192人,專科34人,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學校硬件設施完善,現有3幢教學樓、1幢綜合實驗樓、1幢學生宿舍樓和1幢學生餐廳,總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建有高標準操場和球類運動場地1個,藏書9.3萬餘冊。學校理化生實驗室、微機室、錄播室、電教室、綜合實踐活動室、圖書閲覽室、音美舞蹈教室、醫務室等功能教室和儀器設備、音體美器材、微機、多媒體等教學設施配備齊全完善,初步實現了教育現代化。

河口區實驗學校辦學成果

學校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來抓。近年來,學校啓動“名師”培養工程,全面實施教師素質優化方案,通過“請進來、走出去、沉下來”,開展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教師業務水平迅速提升,教師的科研論文、課件製作、優質課評比有200餘篇(次)獲省、市獎勵,並承擔了國家、省級、市級科研課題共計26項,致力於打造專家型、研究型教師隊伍,建成了一支適應教育現代化要求,專業結構合理,懂業務、會管理的教師隊伍。
學校以“為每一個學生的終生髮展奠定基礎”為辦學理念,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現代化建設人才為辦學宗旨。通過構建以“尚德兼容、求是創新”的校訓文化,孕育“自主、合作、體驗、發展”學校校風,把先進的理念轉化為全校師生共同的認識和共同實踐,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現代化建設人才為目標,將學校的工作目標和教育的最終目標統一起來,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按照“低負擔、高質量”的要求,全面推行小組合作學習,打造和諧高效課堂,成績顯著。建校以來,在全區統考中教學成績均列全區前茅,並跨入全市先進行列。
學校始終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把培養學生規範、有序的良好習慣作為一項長期的工作來抓,通過國旗下講話、愛國主義教育、學雷鋒、感恩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消防演練、主題班會等形式不斷加強德育工作,紮實開展“從我做起、走向文明”、創建文明城市、道德講堂等主題實踐活動,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規範。注重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緊密配合,形成育人合力,為學生奠定了堅實的成才基礎。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創建法治校園,學校現為東營市青少年普法教育實踐基地。
春風吹綠千枝柳,時雨催紅萬樹花。建校以來,學校以改革為動力,以發展為主線,以管理為重點,堅持“整體推進、特色突破、內涵提升、質量提高”的工作思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構建和諧教育,在“教育思想現代化、辦學條件標準化、學校管理規範化、學生素質優良化”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先後榮獲全國德育科研工作先進學校、全國和諧校園建設典型學校、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學校、山東省示範家長學校、山東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東營市文明單位、東營市教學示範學校、東營市規範化學校、東營市中小學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東營市師德建設示範學校、東營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東營市衞生先進單位、東營市學校安全工作先進集體、東營市學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稱號。 [2] 
近年來,學校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學習和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創建省級規範化學校和教學示範學校為目標,以與北大青鳥集團、北大附屬實驗學校合作辦學為抓手,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強化工作措施,大力加強教職工隊伍建設和學校德育工作,進一步規範辦學行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和課堂教學改革,積極構建和諧高效課堂,穩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施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大力改善辦學條件。狠抓學校安全工作,創建平安和諧校園,為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校先後榮獲全國德育科研工作先進學校、全國和諧校園建設典型學校、全國文化創新示範學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中國楹聯教育基地、全國職工書屋、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少先隊工作規範化學校、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學校、山東省示範家長學校、山東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山東省綠色學校、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狀、山東省衞生先進單位、山東省楹聯文化教育先進學校、東營市教學示範學校、東營市規範化學校、東營市文明校園、東營市師德建設示範學校、東營市羣眾滿意基層窗口單位、東營市古詩文誦讀工程示範學校、東營市依法治校示範學校、東營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東營市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東營市教育現代化學校、河口區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1] 
2020年7月,被教育部認定為201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網球特色學校。 [3] 

河口區實驗學校文化傳統

學校努力構建和諧文明的校園文化,彰顯環境育人的特色。以內涵發展為切入點,建成了一所具有人文氣息、現代氣息、創新意識、可持續發展的文化校園。突出傳統文化的育人功能,教室、走廊、餐廳、宿舍文化各具特色,濃厚的文化氣息,讓師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薰陶。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如推廣普通話,開設文明課堂,開展經典誦讀,打造書香校園等。經典誦讀的優秀節目,每年都參加省市組織的“中華誦?經典誦讀”比賽並多次獲獎。學校定期舉辦藝術節、藝術展演等活動,成立了管樂隊、籃球隊、足球隊、合唱隊以及音樂、書法、繪畫、勞技等各類興趣小組,提升了學生藝術素養。2012年,學校又把楹聯文化教育引入校園,建成了我區首個楹聯文化教育基地,豐富了文化內涵,提升了校園文化品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