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鎖定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於1952年,是全國最早的文物考古研究院所之一,承擔着河南省地下文物的調查、發掘、保護和科學研究等任務。事業編制117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68人。全院設有13個科室:行政(黨務)辦公室、業務辦公室、計財科、保衞科、史前時代考古研究室、夏商周考古研究室、漢唐宋考古研究室、科技考古研究室、技術室、文物科技保護中心、資料信息中心、公共考古與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華夏考古》編輯部。還設有鄭州工作站、新鄭工作站、鄭州西山工作站、登封工作站等長期工作站點。2009年以來,初步建成全國唯一的“動物考古標本數據庫”科研平台,城市考古與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設有省級文物科技保護中心1個,省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1個,省級科研基地3個。2020年,設立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 [4] 
中文名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所    長
劉海旺
黨支部書記
沈鋒
現有職工
113人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單位概況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於1952年,是全國最早的文物考古研究院所之一,承擔着河南省地下文物的調查、發掘、保護和科學研究等任務。事業編制117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68人。全院設有13個科室:行政(黨務)辦公室、業務辦公室、計財科、保衞科、史前時代考古研究室、夏商周考古研究室、漢唐宋考古研究室、科技考古研究室、技術室、文物科技保護中心、資料信息中心、公共考古與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華夏考古》編輯部。還設有鄭州工作站、新鄭工作站、鄭州西山工作站、登封工作站等長期工作站點。2009年以來,初步建成全國唯一的“動物考古標本數據庫”科研平台,城市考古與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設有省級文物科技保護中心1個,省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1個,省級科研基地3個。2020年,設立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 [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要職責

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以配合經濟建設為中心,圍繞重大學術課題,進行全省地下文物保護、考古發掘和科學研究工作。
研究領域及方向:
1.河南境內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研究;
2.河南境內夏商周考古學文化研究和中國文明起源、發展、形成歷程探索;
3.河南境內秦漢至宋元時代文化的研究。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人才隊伍建設

我院在艱苦的科研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一支精幹、高效的專業人才團隊。我院具有博士學位或在讀博士11人,碩士31人,佔全院職工總數的37%。現有研究館員14人,副研究館員19人,高層次科研人員佔全院職工比例為39%。在這批人才隊伍中,擁有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並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3人,河南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5人,文化部優秀專家1人、河南省優秀專家3人、河南省青年社科專家5人;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考古學科組(學科評審組)成員1人,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成員1人,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1人,河南省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15人;多位科研工作者被評為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文博系統先進個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河南省十大新聞人物、感動中原人物、河南省跨世紀學術與技術帶頭人等。 [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成績

半個世紀以來,我所配合了許多國家大型基本建設工程。如淅川丹江口水庫、黃河小浪底水庫、焦枝鐵路、寧西鐵路、西氣東輸南水北調和河南境內高速公路工程等,並圍繞一些重要學術研究課題,進行了大量田野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有許多重大的考古發現。其中包括南召小空山、舞陽賈湖、長葛石固、澠池仰韶村、汝州洪山廟、濮陽西水坡、鄭州西山、淅川下王崗和黃楝樹、登封王城崗、淮陽平糧台郾城郝家台、輝縣孟莊、新密古城寨等新石器時代遺址;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焦作府城遺址、鹿邑太清宮長子口墓、平頂山應國墓地、三門峽虢國墓地與虢都上陽城遺址、新鄭鄭韓故城遺址、登封陽城遺址、信陽長台關楚墓、淅川下寺楚墓及徐家嶺和和尚嶺楚墓、固始侯古堆大墓等商周遺址和墓葬;南陽瓦房莊遺址、鞏義鐵生溝遺址、温縣招賢村遺址、永城西漢梁國陵墓、密縣打虎亭漢墓和後士郭漢墓、安陽北齊範粹墓、鶴壁市鶴壁集瓷窯遺址、鞏義黃冶唐三彩窯遺址、汝州嚴和店瓷窯遺址、寶豐清涼寺汝窯遺址、禹州鈞台鈞窯遺址、禹州神垕鎮鈞窯遺址、北宋東京開封城址和北宋皇陵等兩漢南北朝及唐宋遺址和墓葬。上述重大考古發現中,有6項被列入全國專家評選的“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發現”;有1項列為“七五”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有1項列為“八五”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有15項入選1990年以來各年度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有1項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提名獎,另有2項分獲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二等獎、3項分獲三等獎。上述考古成果表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依託我們祖先留下的豐富文化底藴,為文物大省的河南、為中國考古學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數十年來,我所發表考古發掘報告、簡報800餘篇,研究文章1000餘篇。出版了《鄭州二里崗》、《信陽楚墓》、《淅川下王崗》、《淅川下寺春秋墓》、《登封王城崗與陽城》、《密縣打虎亭漢墓》、《北宋皇陵》、《永城西漢梁國王陵與寢園》《舞陽賈湖》、《三門峽虢國墓》(一)、《鄭州商城》等近40部考古報告專集;又出版了《河南出土商周青銅器》(一)、《千唐志齋藏志》、《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冊》、《新中國出土墓誌合集·河南分冊》等20多部資料性研究專著;還出版了《河南考古》、《中國考古》、《河南考古四十年》、《中原古代冶金技術研究》、《河南陶瓷史》、《河南恐龍蛋化石羣研究》、《20世紀河南考古發現與研究》、《安金槐考古文集》等20餘部學術性專著。在上述豐碩成果中,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研究項目4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項,國家文物科研項目3項,河南省“七五”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科研項目1項,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4項。榮獲郭沫若中國歷史學三等獎1項,中國社會科學院夏鼐考古學基金優秀成果二等獎4項、榮譽獎4項,全國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全國專家評審的中國20世紀優秀考古報告1項,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論著一等獎7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 1項。我所主辦的《華夏考古》已出版60多期,曾獲全國優秀社會科學學術理論期刊提名獎,連續三屆被評為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期刊,並連續兩次獲得河南省社會科學期刊二十佳,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和河南省一級期刊,在學術界有一定影響。同時,1983年——1992年國家文物局在我所設立的“文化部文物局鄭州文物幹部訓練班(後改名為——文化部文物局鄭州文物幹部培訓中心和鄭州文物考古幹部專科學校及鄭州文博職工中等專科學校)”,共舉辦全國招生的訓練班和大專班、中專班8次,在河南省範圍內招生的訓練班7次,先後招生學員達1300多人次,為全國文物考古戰線培養了大批人才。
我所不但在考古發掘中有許多重大考古發現,而且在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研究、裴李崗文化研究、仰韶文化研究、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研究、夏商文化研究、古代冶金研究、古代陶瓷研究等諸多重要考古研究課題中取得突出成就。在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中,我所承擔了“早期夏文化”專題和“商前期年代學研究”課題,許多問題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並與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同時榮獲國家科技部等四部委頒發的“九五重大科技攻關優秀成果獎”。另外,我所先後被國家人事部、文化部評為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省人事廳和省文物局評為全省文物先進單位和省直機關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狀。同時還榮獲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省級文明單位。
我所與省內外、國內外的同行開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與合作。不但與許多兄弟單位和大學聯合在河南進行考古發掘,而且還派出專業人員到長江三峽庫區、深圳、香港等地進行考古發掘或文物普查。我所曾多次接待日本、英國、美國、韓國、澳大利亞、法國等許多國家和中國香港地區、中國台灣地區的學者到河南參觀交流,同時派出專家到日本、美國、韓國、丹麥、法國、新加坡等許多國家和中國香港地區、中國台灣地區進行訪問和學術交流。通過交流與合作,不僅增強了我所與各國學者之間的友誼,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術水平,也使河南考古學的成果為世人所瞭解。
七、單位地址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中國·河南省鄭州市隴海北三街九號
八、郵政編碼:
450000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單位機構設置

1.行政(黨務)辦公室 [7] 
工作職能——黨務、政務及事務的管理與協調工作;有關會議的組織和會議決定事項的督辦;綜合性文件的起草、院發文件的審核、打印及上報下發,文件傳閲;印章的管理和使用;人事、勞資及文書檔案管理工作;離退休老幹部服務管理工作;本院的後勤管理和服務保障工作;文明創建和計劃生育管理工作;本院辦公樓、家屬樓的物業管理工作;公務車輛管理和使用工作;職工考勤和彙總工作;工會、職代會、團委工作等。
2.業務辦公室 [8] 
工作職能——協助院領導做好全院科研規劃的編制、實施與總結工作;配合基本建設工程項目的考古調查、文物影響評估工作;做好配合基本建設工程項目的文物保護經費預算編制、經費協商、經費落實、工作協調和完工報告的組織編寫與提交工作;國家大遺址項目和主動研究課題項目的前期申報、經費申請的組織與管理工作;考古發掘項目的申請、上報的組織與管理工作;國家級和省級社科項目及相關工作的組織與管理工作;國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重點文物保護項目的組織申報與管理工作;各類業務資質的申請、年檢、晉級的申報和管理工作;協助院學術委員會開展日常工作;協同院行政辦公室、資料信息中心做好業務檔案的建設與管理工作;協同院計財科做好業務工作經費進賬、建檔與管理工作;技工的建檔、組織和管理工作等。
3.計財科 [9] 
工作職能——全院的經費計劃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根據本院總體發展目標和要求,合理地編制預算,有效地發揮會計的核算和監督作用;定期進行財務分析,及時報告預算執行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和建議,為院領導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認真貫徹“勤儉辦一切事業”的原則,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方法,依法組織收入,加強收費和票據管理,嚴格控制支出,加強財務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按照《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定期將會計檔案分類並進行統一的檔案管理;做好會計資料的收集、整理和裝訂工作,妥善保管會計檔案,做好保密工作;協同基建考古辦公室及時做好考古項目經費的進賬工作;做好考古項目經費的及時申報、支出、審核、報銷的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工作;依法接受財政部門、審計部門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檢查監督,及時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資料及相關説明;協同行政辦公室定期進行財產清查,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和增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等。
4.保衞科 [10] 
工作職能:貫徹防火、防盜、防破壞、防治安事故的“四防”工作方針,按照一級風險單位標準和上級主管部門要求,負責制定本單位各項安全保衞工作制度和具體方案;組織落實單位、工作站、田野考古發掘工地、文物庫房、重點要害目標、文物運輸、公共財產、消防、技防、人防等各項安全保衞工作制度;協助上級部門、院領導開展單位的普法教育和安全生產宣傳工作,增強單位職工的法制觀念和自覺維護正常工作秩序的意識;加強與公安、綜合治理辦公室等部門聯繫,做好單位的綜合治理、平安創建工作;做好單位安防、技防、消防設備的使用和維護工作,確保設備正常運行;根據實際情況設定安全保衞人員工作崗位,並負責選配安全保衞工作人員;預防和制止違法犯罪行為,及時向公安部門報告單位發生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自然災害事故並保護現場;單位內部糾紛的調解、疏導工作;協助公安機關查處發生在單位的治安、刑事案件等。
5.史前考古研究室 [11] 
工作職能——承擔本院科研規劃中的史前(人類起源至公元前21世紀)考古研究規劃的編制、實施與總結工作;承擔配合基本建設工程項目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任務並及時提交完工報告;承擔國家大遺址項目和主動研究課題中史前遺址的考古工作申報、經費申請、工作實施和彙報工作;及時完成本室承擔的考古發掘項目的發掘報告編寫、發表和出版工作;承擔本院與史前考古研究有關的學術諮詢和學術會議舉辦工作,積極參加國內外相關領域學術研究、交流工作等。
6.商周考古研究室 [12] 
工作職能——承擔本院科研規劃中的商、周時期(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221年)考古研究規劃的編制、實施與總結工作;承擔配合基本建設工程項目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任務並及時提交完工報告;承擔國家大遺址項目和主動研究課題中商、周時期遺址的考古工作申報、經費申請、工作實施和彙報工作;及時完成本室承擔的考古發掘項目的發掘報告編寫、發表和出版工作;承擔本院與商、周時期考古研究有關的學術諮詢和學術會議舉辦工作,積極參加國內外相關領域學術研究、交流工作等。
7.漢唐宋考古研究室 [13] 
工作職能——承擔本院科研規劃中的秦漢及以後歷史時期(公元前221年至清代)考古研究規劃的編制、實施與總結工作;承擔配合基本建設工程項目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任務並及時提交完工報告;承擔國家大遺址項目和主動研究課題中秦漢及以後歷史時期遺址的考古工作申報、經費申請、工作實施和彙報工作;及時完成本室承擔的考古發掘項目的發掘報告編寫、發表和出版工作;承擔本院與秦漢及以後歷史時期考古研究有關的學術諮詢和學術會議舉辦工作,積極參加國內外相關領域學術研究、交流工作等。
8.科技考古研究室 [14] 
工作職能——實施本院科技考古工作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協同相關業務科室開展科技考古標本採集和信息提取工作;開展動物考古植物考古環境考古體質人類學研究;積極申報和承擔國家及省級各種科研課題;協助相關業務科室開展對外科技考古的標本測試、合作研究工作;開展相關科技考古學術研究及學術交流活動;承擔我院科技考古儀器設備的日常管理、使用、維護和更新工作等。
9.資料信息中心 [15] 
工作職能——本院文物和文物資料的收藏建檔和管理利用工作;本院標本展室的布展和對外展出工作;圖書資料的管理、借閲、信息服務等工作;建立和運行圖書、文物資料的信息數據庫等。
10,考古數字化技術研究室 [16] 
工作職能——對本院考古遺存遺物信息等進行多條件、多方式的記錄工作,提供研究所需的多種數據、圖形、影像和多媒體等資料;承擔各考古發掘遺存的地形圖測繪、高空攝影工作等地理信息系統資料的採集及重點遺蹟遺物的攝、錄像工作;承擔重點遺址發掘報告(簡報)編寫中的遺蹟、遺物的攝影、繪圖工作;做好攝、錄像資料的數字化建檔工作。
11.公共考古與對外交流室 [17] 
工作職能:通過考古學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利用多種形式向社會公眾傳播和普及考古與文物知識;積極開展面向社會的公眾考古活動,促進學術界與公眾的交流,增進公眾對文物考古工作的瞭解和熱愛;利用文物保護實驗室、考古發掘現場等優勢,開展各類相關公開展示活動;開展省內各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專題調查研究工作,為社會文化發展的相關利用提供科學的基礎資料;承擔本院網站(頁)、微信、微博的各類新聞和信息資料的錄入與更新的組織管理工作;承擔各類文化遺產保護規劃編制及展示方案設計工作;對文化遺產保護規劃方案、文物環境影響報告等提供評估和諮詢工作;承擔與國內外考古和文化遺產保護等科研機構的合作交流相關工作等。
12.《華夏考古》編輯部 [18] 
工作職能——《華夏考古》是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管、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主辦的考古學學術刊物。創刊於1987年,創刊伊始為半年刊,1988年改為季刊。截至2016年3月已出版114期。
《華夏考古》立足於河南,刊發全國各地的田野考古發掘報告和簡報,以及根據文物考古資料撰寫的學術論文、譯文和探討考古學理論與方法的文章。下設田野考古報告、考古文物研究、古文字研究、考古學理論與方法、考古技術與文物保護、譯文園地、學者與學術史、書評以及學術動態等欄目。
2000年以來《華夏考古》先後榮獲河南省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社會科學二十佳期刊,河南省一級期刊,2002年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入選“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AMI”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CNKI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和“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本刊還被“CSSCI(2014-2015)來源期刊擴展版”收錄。
《華夏考古》還被中國學術期刊電子雜誌社、清華大學圖書館、中國學術文獻國際評價研究中心評為“2013年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期刊”。
13.文物修復 [19] 
工作職能——本院發掘出土文物的保護修復工作,重點做好土遺址及漆木器、金屬器等文物的科技保護工作,並不斷擴展文物科技保護的方向和領域;開展文物保護修復技術、工藝、材料和理論研究;本院安排的文物保護修復、工程及方案設計任務;開展文物保護修復對外教育培訓工作;本院文物修復設備的管理、使用、維護和更新工作等。
14.文物保護 [20] 
工作職能——考古現場出土脆弱質文物的保護、提取、包裝及搬運等工作;開展相關文物保護學術研究及學術交流活動,努力提高本院文物科技保護研究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申報和承擔國家及省級各種文物科技保護項目;本院文物科技保護儀器的管理、使用、維護和更新工作等。
15.夏文化科研規劃室 [21] 
工作職能:承擔我省夏文化田野考古發掘、重大課題研究等科研工作規劃;協調與省內外相關考古科研機構的合作,統籌綜合研究課題的申報與管理;定期組織開展夏文化各類會議、論壇及研學遊活動等工作。
16.夏文化考古研究室 [22] 
工作職能:承擔我省夏文化田野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長期開展登封王城崗禹州瓦店、新密古城寨、鞏義稍柴、濟源原城等夏文化重要遺址的田野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做好關鍵流域的考古調查工作。
17.夏文化綜合研究室 [23] 
工作職能:開展夏文化重大課題研究攻關和多學科聯合研究;自主選題開展與夏文化源頭、夏商分界、文明發展高度、社會族羣結構、夏前期政治核心等關鍵問題相關的其他夏文化專題研究課題;承擔組織夏文化考古與研究成果轉化、國際交流等工作;出版中、英文系列夏文化普及性讀物、研究論著等。
18.派出機構 [24] 
①西山整理基地 (含工作站)
主要任務是完成院內考古發掘工地出土文物收存整理,爭取國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局在西山遺址保護經費的支持,確保遺址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對西山遺址目前的主要工作是遵照國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局關於加強鄭州西山遺址的保護意見,加強對西山仰韶文化古城城址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
設立於1999年10月,其主要任務是遵照國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局關於加強鄭州西山遺址的保護意見,加強對西山仰韶文化古城城址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自建站以來,擬定了《鄭州西山仰韶遺址保護方案》,確定了西山遺址的保護範圍,製作了保護標誌牌,建立了“四有”保護檔案。基地主任:王蔚波。西山整理基地2006年動工,2010年竣工投入使用,建築面積6000㎡,目前的主要工作是完成所內考古發掘工地出土文物收存整理,同時,爭取國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局在西山遺址保護經費的支持,確保遺址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
②鄭州工作站
設立於1974年,其主要任務是配合基本建設,對鄭州商代遺址進行考古發掘與研究。自建站以來,配合基本建設考古發掘項目近300項,發掘面積5萬平方米,在鄭州商城內找到了商代宮殿區,並發現大面積宮殿基址、宮城牆、人頭骨壕溝、輸供水管道、蓄水池、水井以及青銅器窖藏坑、商代墓葬區、制銅、制骨作坊等主要遺蹟。並國家“九五”重點科研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提供了大量可供測年的14C標本,為確立夏商分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歷任站長:安金槐、楊育彬、陳嘉祥、宋國定、賈連敏,現任站長楊樹剛。當前的主要工作是:配合城市經濟建設,對鄭州商代遺址宮殿區域進行考古發掘研究工作。
③新鄭工作站
設立於1963年10月,至今已有近40年的歷史,其主要任務為:加強鄭韓故城及其周邊地區的文物保護、鑽探調查和發掘研究工作。自建站以來,先後對鄭韓故城佈局、形制、宮殿遺址、鑄鐵、制骨遺址及墓葬區,白廟範銅器兵器坑、韓國侯王陵墓區,鄭國王室祭祀遺址,鄭國春秋墓區與車馬坑,新密古城寨龍山時代城址等處進行了考古發掘與科學研究,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歷任站長:李德保、蔡全法、馬俊才,現任站長樊温泉(兼)。當前的主要任務是:配合城市經濟建設,對鄭韓故城及其周圍進行考古發掘研究工作。
④登封工作站
設立於1976年8月25日,其主要任務是對登封王城崗龍山文化城址和東周陽城遺址進行文物保護和考古發掘研究工作,同時在考古發掘的基礎上,建立了王 城崗和陽城遺址出土文物陳列室。曾任站長有:安金槐、李京華、曹桂岑、鄭傑祥、劉式今,翟繼才、王明瑞、馬全、王勝利(小)等,現任站長:王勝利(大)。當前的主要工作是加強對登封王城崗龍山文化城址與東周陽城遺址的保護工作。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發展歷程

2022年6月30日上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項目舉行開工儀式。 [2]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榮譽

2021年10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南京報恩寺地宮出土阿育王塔變形木胎潤脹復原保護修復項目被國家文物局評選為“2021全國優秀文物藏品修復項目”。 [1] 
2022年7月,被評為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 [3]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現任領導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劉海旺 [5]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沈鋒 [5]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魏興濤楊文勝陳家昌、胡趙建、梁法偉 [5]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歷任領導

1.1952年6月一1954年7月 [6]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隊 長:趙全嘏
副隊長:許順湛
2.1954年8月一1955年1月 [6]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一隊:黨支部書記:蒯世權
支部 委 員:譚金昇 葛治功
隊 長:許繼秋
副 隊 長:安金槐 尹煥章
二隊 隊長:路傳道
3.1955年1月一1958年3月 [6]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一隊:黨支部書記:許順湛
支部 委 員:譚金升 王潤傑
隊 長:許順湛
副 隊 長:安金槐 尹煥章
4.1958年3月一1964年10月 [6] 
河南省文物工作隊:黨支部書記:許順湛
隊 長:許順湛
副 隊 長:安金槐 路傳道 丁伯泉
5.1964年10月一1970年1月 [6] 
河南省文物工作隊:黨支部書記:李慶生
隊 長:丁伯泉
副 隊 長:安金槐 吉思敬
6.1970年1月一1981年2月 [6] 
河南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負責人:李慶生 趙青雲
7.1981年2月一1983年12月 [6]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黨支部書記:王潤傑
委 員:趙青雲 王桂枝
所 長:安金槐
副 所 長:趙青雲
8.1983年12月一1989年2月 [6]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黨支部書記:王潤傑
委 員:趙青雲 楊肇清 郝本性 許天申 代倫英
所 長:郝本性
副 所 長:趙青雲
武志遠(1984年11月)
楊肇清(1986年2月)
許天申(1986年4月)
楊育彬(1987年5月)
9.1989年2月一1994年2月 [6]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黨支部書記:楊肇清
委 員:郝本性 楊育彬 張文軍 代倫英
名譽 所 長:安金槐
所 長:郝本性
副 所 長:楊育彬 許天申 張文軍
10.1994年2月一1998年1月 [6]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黨支部書記:楊肇清
副 書 記:秦曙光 (1994年4月)
委 員:楊育彬 趙 清 代倫英
名 譽 所長:安金槐
所 長:楊育彬
副 所 長:許天申
秦曙光 (1995年5月)
秦文生 (1997年1月)
孫新民 (1997年1月)
11.1998年1月一1999年3月 [6]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黨支部書記:楊肇清
副 書 記:秦曙光
委 員:秦文生 孫新民 代倫英
所 長:楊肇清
副 所 長:秦曙光 秦文生 孫新民
12.1999年3月一2007年11月 [6]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 長:孫新民
副 所 長:秦文生 (2006年10月調離)
張志清 (1999年8月)
馬蕭林 (2006年1月)
賈連敏 (2006年12月)
黨支部書記:秦曙光 (2007年11月調離)
委 員:孫新民 秦文生 張志清 代倫英
13.2007年11月一2013年 [6]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 長:孫新民
副 所 長:魏周興
張志清 (2010年6月調離)
馬蕭林 (2010年11月調離)
賈連敏
趙新平 (2009年1月)
孔德超 (2010年11月)
賈付春 (2010年11月)
所長 助理:楊文勝
黨總支書記:魏周興
副 書 記:孫新民
支 委:孫新民 賈連敏 孔德超 趙新平 賈付春 李延斌
14.2013年3月一2017年2月 [6]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 長:賈連敏
副 院 長:魏周興
劉海旺
魏興濤
楊文勝
陳家昌
黨總支書記:魏周興
副 書 記:賈連敏
支 委:賈連敏 劉海旺 楊文勝 陳家昌 魏興濤 韓朝會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