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南工業大學學報

鎖定
河南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原鄭州工程學院學報)創刊於1980年,它的前身是《糧油科技》,創刊於1973年,其刊物特色為糧油食品學術研究和討論。
中文名
河南工業大學學報
語    種
漢語
類    別
糧油食品學術研究
主辦單位
河南工業大學
創刊時間
1980年
出版週期
雙月
國內刊號
41-1378/N
郵發代號
36-144

河南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版簡介

刊名: 河南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主辦: 河南工業大學
週期: 雙月
出版地:河南省鄭州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大16開
ISSN 1673-2383
CN 41-1378/N
郵發代號: 36-144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河南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曾用刊名:鄭州糧食學院學報;鄭州工程學院學報
創刊時間:1980
該刊被以下數據庫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雜誌(俄)(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河南工業大學學報雜誌聲譽

河南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6年、2000、2004、2008、2011年連續5次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被美國《化學文摘》、俄羅斯《文摘雜誌》、英國《食品科技文摘》等國際著名檢索文獻列為固定收錄刊源。
曾獲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全國高校優秀自然科學學報一等獎、河南省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河南省高校優秀學報一等獎、河南省科技期刊二十佳等榮譽稱號。

河南工業大學學報收稿方向

主要內容為糧食、油料、食品、飼料的加工、儲藏、機械、倉廠建築及農產品精深加工、各種食品和飼料添加劑等研究論文和綜述。讀者對象為科研院所研究人員、大專院校師生、企業科技人員和科研管理人員。《河南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以刊登我國糧油食品飼料行業最新科研成果為主的學術期刊。

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

《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是以自然科學為主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努力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務,為教學科研服務,傳遞各學科學術信息,促進學術交流;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發現和培養人才。
社會科學版12年4期封面 社會科學版12年4期封面 [2]
刊名: 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主辦: 河南工業大學
週期: 季刊
出版地:河南省鄭州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大16開
ISSN 1673-1751
CN 41-1379/C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曾用刊名:鄭州機專學報;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創刊時間:2005

河南工業大學學報收稿方向

主要發哲學,政治學、法學、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管理學,語文學,新聞學和文化傳播學等學科的學術論文。

河南工業大學學報來稿要求

1、來稿應論點明確、內容充實、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圖表簡明清晰。每篇論文必須包括中英文題名、中英文作者名、中英文作者單位、中英文作者單位所在地名及郵政編碼、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及第一作者簡介。
1.1題名 中文題名不超過20個漢字,英文題名應與中文題名含義一致。
1.2摘要 採用第三人稱寫法,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200~300字),闡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文意一致。
1.3關鍵詞 中文關鍵詞標註3~8個,選詞要規範,英文關鍵詞與中文關鍵詞一一對應,不能採用英文縮寫。
1.4正文 文章篇幅一般在6 000字左右,包括前言、實驗方法、結果與分析、結論等內容。前言應簡短,體現問題的本質與研究範圍,回顧相關文獻,尤其是近2~3年的研究成果,敍述主要調查結果。結論應由觀測和實驗結果引伸得出,切忌簡單地再羅列一遍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與觀點應明確,實事求是。文中出現的外文縮寫除公知公用的,首次出現應標有中文翻譯或外文全稱。
1.5量和單位 採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單位符號用正體字母表示,如s(秒)、min(分鐘)、h(小時)、d(天)、L(升)、kg(千克)等。不要使用已廢棄的量名稱和某些英文縮寫,如比重(密度)、分子量(相對分子質量)、摩爾數(物質的量)、質量/體積百分比濃度(質量/體積分數)、ppm(10-6)等。量符號用斜體字母表示(pH除外),如V(體積)、T(熱力學温度)、t(攝氏温度)、P(功率)、p(壓強)等。文中量的數值一般處於0.1~1000範圍內,常用的詞頭有M(106)、k(103)、h(102)、c(10-2)、m(10-3)、μ(10-6)、n(10-9)等。
1.6數字用法公元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各種計數單位計量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如20世紀90年代、2004年1月15日、3s(三秒)、5min(五分鐘)、6h(六小時)、7d(七天)、8L(八升)、9kg(九千克)等。詞組、成語、慣用語或縮略語中作為語素的數字必須用漢字,如二元一次方程、三氧化二鐵、星期四、二極管、三相點、第一作者等。
1.7圖、表 應有自明性,且隨文出現。圖和表一般不重複使用,數量關係儘量用圖表示,力求簡明清晰,圖中文字、符號、座標中的標值必須寫清,並與正文一致。表格採用三線表。圖、表中出現的數值都應標有明確的量與單位,圖、表需註明序號。照片要求圖像清晰,層次分明。
1.8專業符號 文稿、圖表中出現的外文字符必須區分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字符的位置高低應區別明顯,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號請在第一次出現時註明文種(英、俄、希臘、拉丁文等)。
1.9參考文獻 選用與本文有關的文獻並按在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編排,用上角標[ ]的形式在文中引用處標明,參考文獻按“順序編碼制”編寫。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如下:
專 著:著者.書名.版本(第一版不著錄).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期 刊:作者.題名.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
論文集:析出文獻作者.文獻題名.論文集編者. 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專 利: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專利國別:專利號,出版日期.
學位論文:作者.題名.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
技術標準:標準編號,標準名稱.
作者3名以內的全部列出,4名以上的列前3名,中文後加"等",英文後加"etal"。作者姓名不管是外文還是漢語拼音一律姓在前,名在後(外文姓不縮寫,名可縮寫)。
1.10作者簡介 在文稿首頁地腳處請寫明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份、籍貫、學位、技術職稱、專業方向。
1.11基金項目 如果論文涉及的是有關基金項目的研究內容,請在文稿首頁地腳處寫明基金或資助機構的名稱,項目編號(附證明覆印件)。本刊在同等條件下,將優先刊登有關基金項目的論文。
2 投稿約定
作者著作權 稿件文責自負,但編輯部有權進行技術性和文字性的修改。文章著作權歸作者所有,編輯權歸本刊所有。本刊有權將其編入中國期刊網、CEPS中文電子期刊網、萬方數據庫和維普數據庫等數字化文獻。所付作者稿酬中也包含在上述數字文獻中的著作權使用費。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入上述文獻或網絡,請在投稿時聲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