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

鎖定
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成立於2002年,2004年10月獲批為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是國內唯一的一個以黃河文明與沿岸地區可持續發展為研究對象的大型綜合性研究與諮詢機構。 [1] 
中文名
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
外文名
The Yellow River civilization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enan university research center
隸    屬
河南大學
成立時間
2002年

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歷史沿革

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成立於2002年。
2004年10月獲批為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2]  研究中心是國內惟一的以黃河文明與黃河沿岸地區可持續發展為研究對象的國家級綜合性研究與諮詢機構。

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中心簡介

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依託地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區域經濟學、國民經濟學、政治經濟學、人文地理學、中國古代史、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七個博士點,地理學、中國文學兩個博士後流動站,通過經濟、地理、歷史、文學、哲學等優勢研究力量的整合,形成了黃河文化的承轉與發展、沿黃地區制度變遷與經濟發展、黃河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等特色研究方向。下設四個研究所:制度變遷與經濟發展研究所、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黃河文明研究所、中原文化與民俗研究所。現有專職研究人員15 名,兼職研究人員26 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博士生導師22名,教授35名,博士學位獲得者24名。
制度變遷與經濟發展研究所所長為耿明齋教授,本所以制度變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互動關係為主要研究領域,近年來在公司與區域發展、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區域發展理論和政策研究、欠發達平原農業區工業化、中西部地區產業結構調整與所有制改造等研究領域取得了顯著研究進展;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為苗長虹教授,本所融合了地理學、生態學、經濟學等多個學科,以黃河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為主要研究方向。近年來在生態與可持續發展基礎理論研究,黃河中下游地區生態與可持續發展互動關係及調控研究等方向取得了明顯的進展;黃河文明研究所所長為牛建強教授,本所以“黃河文明的傳承與發展”為主要研究方向,重點對黃河流域特別是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歷史、文化和制度變遷進行全方位的探討,為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的總體研究提供歷史基礎;中原文化與民俗研究所所長為高有鵬教授,本所以“黃河文明的傳承與發展”為主要研究方向,突出中原民俗與文化的研究,其優勢在於文化、文學、歷史、民俗和哲學等學科的融合。
2005年至2006年,本中心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60餘篇,其中被CSSCI和CSCD源期刊收錄的論文達120餘篇,並部分論文被《新華文摘》和人大複印資料轉載;出版學術專著和編寫教材20多部;承擔省部級以上課題40餘項,其中新獲批課題近30項,科研經費共近600萬元;2005年,研究中心主任李小建教授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農户與地理環境相互作用下中部農區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苗長虹教授承擔了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科學發展觀與河南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研究”;2006年,中心新獲批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5項,國家自然科學規劃項目3項;中心獲得學術省部級以上學術獎勵20餘項;邀請國內外專家來中心講學30餘次,中心研究人員應邀外出講學40餘次,參加國際國內學術會議50餘場,其中,中心副主任覃成林教授應邀到中國井岡山幹部管理學院講學;期間,中心外派7名研究人員到國外高校訪學;中心主辦和承辦國內外學術會議5場次,並獲得學術界的好評;另外,本中心的核心期刊為《黃河論壇》,每季度發行一期,面向全國徵稿,稿源豐富,內容全面,涉及到歷史、地理、文學、民俗、經濟、區域和民間文藝等內容。
2005年至2009年,中心研究員在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上做出了較為突出的成績。出版著作6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465篇,其中SSCI源期刊3篇,CSSCI源期刊225篇,CSCD源期刊35篇;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項,自然科學基金5項,其中重大項目1項;提交政府報告18份;獲學術成果獎勵60餘項;主辦和承辦國內外學術會議9場次,邀請國內外專家來中心講學50餘次,中心研究員外出講學80餘次,9名研究員到國外高校訪學。按規劃出版了《中國黃河報告》第一卷、《黃河文明的歷史變遷》大型叢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輯刊(第一、二輯)中心在大力推動科學研究的同時,積極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應用服務工作。中心研究人員多次承擔國家部門、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市委託項目,並被有關部門採納並獲好評。如,中心還積極參加了河南省“十一五”規劃的制定諮詢工作,為我省有關規劃的制訂和修訂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得到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採納;在《中原城市羣總體發展規劃綱要》制定過程中,中心研究人員耿明齋教授率先提出了“鄭汴一體化”的設想,纂寫的《有關“鄭汴一體化”若干基本問題的理論與對策研究》,得到河南省副省長張大為的批示和開封市政府的採納,為“鄭汴一體化”的實施奠定了理論基礎,我中心受河南省政府的委託,承擔了“鄭開大道及兩側功能區規劃三維景觀模擬系統”,獲的河南省政府的好評;大冶鎮政府委託中心做的“大冶鎮可持續發展方案設計與對策”,深入分析了大冶鎮在依託煤炭資源發展經濟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提出了該區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三條路徑,獲得大冶鎮政府好評並予採納。另外,中心研究人員還多次接受電視報紙等媒體採訪,擴大中心學術的影響力。其中,中心副主任高有鵬教授在2006年春節前提出“保衞春節宣言”,引起社會強烈反響,全國掀起了保衞傳統文化的熱潮,是年除夕高有鵬教授應邀作客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春節特別節目談“過年”,還應邀在法國巴黎國際廣播電台談“春節的意義”,《光明日報》於1月28日,整版報道了“春節與傳統文化”,影響廣泛;由中國國家地理雜誌、鳳凰網、中國新聞社、南方都市報、華商報、南方週末、外灘畫報等單位主辦的“大河之旅﹒環保中國2005黃河萬里行”河南分場設在中心。中心還承擔了國家科學數據共享工程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網——黃河中下游流域數據中心的建設任務和河南省民間文化資源數據庫建設工程,中心正在自主開發了黃河流域文獻特色數據庫,為中心的科研做好保障。中心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根據《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管理辦法(2006年修訂版)》和《教育部關於大力提高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質量的意見》的文件精神,緊緊圍繞“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這個主題,制定了“十一五”科研規劃,着力打造黃河文明的承傳與發展,沿黃地區制度變遷與經濟發展、黃河流域生態與可持續發展三大特色研究方向,促進文理多學科的交叉和融合,形成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框架,產出一批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標誌性成果。在“十一五”期間中心重點開展“黃河文明形成與變遷的綜合集成研究”、“黃河流域旅遊文化及其變遷研究”、“明清以來河南基層社會轉型研究”、“河南民間文化資源數據庫建設”、“黃河沿岸地區文化、農户行為與農區發展研究”、“社會嵌入與黃河流域區域創新模式研究”、“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經濟轉型動力、過程與可持續發展模式研究”、“黃河流域城市羣地區城市化與生態空間格局演變互動機理研究”和“黃河流域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等一系列課題研究,並規劃出版《中國黃河報告》系列、《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輯刊、《黃河文明形成與發展》和《黃河文化與當代社會發展》、《黃河流域生態與可持續發展》叢書、《河南文獻叢刊》系列等大型系列叢書。

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組織機構

人員簡介
中心已初步形成一支以博士、教授為主體的高學歷、高職稱、知識結構互補、富有開放性和創新性的研究隊伍,現有專職研究人員 15 名,兼職研究人員 22 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 1 名,博士生導師 18 名,教授 32 名,博士學位獲得者 21 名。主要人員的組成如下:中心人員簡介:
中心名譽主任: 李學勤 教授 清華大學
李國英 高工 黃河水利委員會
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 陸大道 院士 中國科學院
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李小建 教授 河南大學
苗長虹 教授 河南大學
中心學術委員會成員(按姓氏筆畫)
孫九林 院士 中國科學院
牛建強 教授 河南大學
李小建 教授 河南大學
李玉江 教授 山東師範大學
李玉潔 教授 河南大學
陸大道 院士 中國科學院
苗長虹 教授 河南大學
侯甬堅 教授 陝西師範大學
魏後凱 研究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
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 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
中心行政機構 :中心主任:李小建 教授 博士生導師
中心執行主任:苗長虹 教授 博士生導師
中心副主任:高有鵬 教授
牛建強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劉東勳 副教授
中心綜合服務辦公室主任: 鄭洪濤 講師 博士
研究所簡介
本研究所依託區域經濟學博士點, 耿明齋 教授任所長。現有專職研究人員 5 人,兼職研究人員 7 人,其中有教授 11 人,副教授 1 人,博士生導師 6 人,博士 8 人。
本研究所以制度變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互動關係為主要研究領域,近年來在 公司與區域發展、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區域發展理論和政策研究、 欠發達平原農業區工業化 、 中西部地區產業結構調整與所有制改革等研究領域取得了顯著研究進展 。代表性成果有:《公司地理論》、《河南農村工業發展環境研究》(李小建), 《中西部工業與城市發展》、《走向可持續協調發展》、 《 21 世紀中西部工業發展戰略》(魏後凱)、《區域經濟與企業發展研究》(耿明齋)、《中國區域經濟差異研究》(覃成林)、《黃河流域經濟》(楊承訓)、《 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區域研究 》(李玉江)、《經濟地理學》(李小建、覃成林等,教育部全國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承擔的項目主要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欠發達平原農業區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與工業化發展模式研究”(重點項目,耿明齋)、“ 區域創新網絡與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方略研究”(李小建)、“區域經濟增長趨同機理與區域經濟差異調控對策研究”(覃成林)、“不合理重複建設的防範機制與跨地區產業重製研究”( 魏後凱)、“ 生態位構建理論及其在區域競爭研究中的應用”(高建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有“ 中國中部地區中小企業空間網絡組成型式及形成機理研究” (李小建) 、“中國區域經濟增長趨同機理研究” (覃成林)、“ 人力資本時空結構及對可持續發展支撐能力研究”(李玉江) .
生態與展研究所簡介
本研究所依託人文地理學博士點和地理學博士後流動站, 苗長虹 教授任所長。現有專職研究人員 5 人,兼職研究人員 8 人。其中,有院士 1 人,教授 10 人,副教授 2 人,博士生導師 5 人,博士 7 人。 本所融合了地理學、生態學、經濟學等多個學科,以黃河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為主要研究方向。近年來在生態與可持續發展基礎理論研究、黃河中下游地區生態與可持續發展互動關係及調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進展。代表性成果有:《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牛文元),《信息化農業總論》(孫九林)、《中國鄉村可持續發展:理論分析與制度選擇》(苗長虹)、《集水農業生態工程》、《生態學 ——面向人類生存環境的科學價值觀 》(丁聖彥)、“ Assessing regional sustainability: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in the middle Yiluo catchment of Yellow Basin ”(李小建、錢樂祥)、“生態足跡方法在區域可持續發展評價中的運用與改進”(秦耀辰)、“ A Study on Land System Innova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in China ”(梁留科) 。承擔的主要項目有: 國家 973 項目專題“黃河流域水資源演變的多維臨界調控模式”研究(牛文元),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集水背景下中國中西部發展節水農業的管理和組織形式研究 ”(丁聖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全球化與地方化相互作用下中國農村工業集聚區研究”(苗長虹)、“城郊土地利用變化和土地質量變化的相互作用”(秦明周)等,河南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GIS 與 RS 支持下伊洛河流域農業市場化的生態環境效應研究”(苗長虹)、“ 豫西山地區植被生態特徵的 RS 與 GIS 集成分析 ” (丁聖彥)、“基於 RS 和 GIS 的伊洛河流域人地系統動力學研究”(錢樂祥)。
黃河文明研究所
黃河文明研究所依託中國古代博士學位點和中國古代史、古代文化史兩個碩士學位點, 程民生教授任所長。現有專職研究人員 3 人,兼職研究人員 7 人,其中教授 9 人,副教授 1 人,博士生導師 8 人,博士 8 人。
本研究所以“黃河文明的承傳與發展”為主要研究方向,重點對黃河流域特別是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歷史、文化和制度變遷進行全方位的探討,為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的總體研究提供歷史基礎。近年來,本所在黃河文明的承傳與發展的研究上取得一些突破。代表性成果有:晃福林的《先秦民俗史》(上海人民出版社)、李玉潔的《先秦史稿》(新華出版社)、程民生、苗書梅、賈玉英等人《宋代研究叢書》(河南大學出版社)、侯甬堅的《朝宗——黃河與中華文化》、楊朝明的《魯文化史》( 齊魯書社 )、李振宏的“漢代屯戍生活中的古典人道精神”(《歷史研究》)、程遂營的《唐宋開封生態環境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先秦社會思想研究”( 晃福林 )、 “中國古代王權和專制主義研究”(李玉潔)、“ 宋代地域文化研究”( 程民生)、“ 宋代地方政治制度研究”、“宋代鄉村管理體制研究”( 苗書梅)、“中國古代監察制度文化研究”(賈玉英)、 “古代畜牧業生產影響環境變化的實例研究(以鄂爾多斯高原為例)”( 侯甬堅) 、“六經之教與孔子遺説”( 楊朝明)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歷代制度和政策因素對西部環境的影響:途徑、方式和力度”( 侯甬堅)。
中原民俗與文化研究所
本研究所以中國文學博士後流動站,中國現當代文學和中國古典文獻學兩個博士點及民俗學碩士點為支撐, 高有鵬 教授任所長。現有專職研究人員 3 人,兼職研究人員 4 人。 該研究所以“黃河文化的承傳與發展”為主要研究方向,突出中原民俗與文化的研究,其優勢在於文學、文化、歷史、民俗和哲學等學科的融合。 高有鵬 教授對古典神話、民間廟會、現當代文學和現代學術體系的深入研究,將文學、文化的發展與民俗生活密切相聯繫; 張大新教授將古代戲曲與民俗聯繫起來透視士人階層所受民間文化的影響,進而揭示藝術生成的民間社會背景; 張雲鵬 教授將美學引入古典文化生活的研究,拓展審美文化的研究空間; 關愛和 教授深入透視近代文化從古典層面向現代狀態轉型的生成機制; 孫廣舉教授對文學豫軍文化性格的解剖; 金惠敏教授着力透視哲學發展的現代性和後現代性,並引入德國精神的對比對照。近年來,先後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現代作家的民間文學觀問題”(高有鵬)、“ 從古典走向現代”(關愛和)、“隋唐美學史論研究”(張雲鵬)、“文學理論基本問題與後結構主義批判”( 金惠敏)、“ 中國古代戲曲與民俗文化關係研究”( 張大新 ) ,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和《哲學研究》等刊物發表 100 多篇論文,並出版《中國民間文學史》、《中國廟會文化》(高有鵬)、《風中之樹》(孫廣舉)、《盛唐氣象——中國美學思想與藝術審美規律》(張雲鵬)和《後現代性與辯證解釋學》(金惠敏)等著述 .

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所獲榮譽

2020年4月,入選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名單。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