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北遠東職業技術學院

鎖定
河北遠東職業技術學院是政府批准成立的國有普通高等院校。學院的前身是華北石油職工大學,創辦於1979年10月。河北遠東職業技術學院位於北京市南郊永定河畔,河北省固安縣境內,西貼京開高速公路,東臨京九鐵路,交通便利。 學院教學系統現設有9個系處,機電工程系、計算機系、資源與信息工程系、電子工程系、經濟貿易系、管理工程系、社會科學系、基礎學科系、繼續教育處,共26個教研室。學院現開設有信息安全、商業情報信息、機電一體化、外貿英語、通信工程、計算機控制技術等39個專業。校園佔地1228畝,校舍建築總面積14.8萬平方米。
2003年,河北遠東職業技術學院(原華北石油職工大學)整體劃轉併入北京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2006年,學校轉製為普通高等學校,更名為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 [2] 
中文名
河北遠東職業技術學院
創辦時間
1979年10月
辦學性質
國有普通高等院校
類    型
理工
所屬地區
河北省固安縣
主要院系
機電工程系、計算機系
榮    譽
全國成人高等教育評估優秀學校
教育類型
學歷教育和短期培訓

河北遠東職業技術學院學院介紹

河北遠東職業技術學院環境設施照片
河北遠東職業技術學院環境設施照片(11張)
河北遠東職業技術學院,1992年8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委員會授予"全國成人高等教育先進學校"稱號。1997年10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委員會授予"全國成人高等教育評估優秀學校"稱號。
河北遠東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遠東職業技術學院 [1]
河北遠東職業技術學院位於北京市南郊永定河畔,河北省固安縣境內,西貼京開高速公路,東臨京九鐵路,交通便利。校園內綠樹掩映,風景秀麗,四季分明,氣候宜人。 河北遠東職業技術學院是政府批准成立的國有普通高等院校。
學院的前身是華北石油職工大學,創辦於1979年10月,1992年8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委員會授予"全國成人高等教育先進學校"稱號。
1997年10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委員會授予"全國成人高等教育評估優秀學校"稱號。
學院教學系統現設有9個系處,機電工程系、計算機系、資源與信息工程系、電子工程系、經濟貿易系、管理工程系、社會科學系、基礎學科系、繼續教育處,共26個教研室。
學院現開設有信息安全、商業情報信息、機電一體化、外貿英語、通信工程、計算機控制技術等39個專業

河北遠東職業技術學院教學設施

校園主要教學設施有教學樓、教研樓、實驗樓、圖書館、體育館、體育場、游泳場以及大型階梯教室和報告廳。設有基礎課和專業課實驗室26個,以及電教室、語音室、計算機中心和實習工廠等。
學院圖書館建築面積5735平方米,設計藏書量60萬冊,現有藏書30餘萬冊、中外文期刊400餘種、情報資料1600多種。計算機中心現有計算機500台,用於學員上機訓練。計算機中心已連接ADSL寬帶網,對增大上網容量、增加網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清華大學在學院建立有遠程教育網站。為強化外語教學,提高學生外語水平,學院建有無線定時外語播放系統。

河北遠東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沿革

1979年華北油田管理局職工大學創建,華北油田管理局職工大學更名為華北石油職工大學。1993年中國防衞科技學院(籌)創建。2001年華北石油職工大學升格為河北遠東職業技術學院,2002年中國防衞科技學院(籌)併入(合署)河北遠東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遠東職業技術學院管理服務

河北遠東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活動照片
河北遠東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活動照片(14張)
學院設有健全的教學、學生和後勤管理機構,教務處、學生處和後勤服務公司構成了全方位的學生管理和服務系統。學院緊密結合社會實際,從辦學理念、辦學模式、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力求創新,獨闢蹊徑,努力探索培養新型應用人才的最優途徑,辦出了學校的特色,突出了學生的特長,受到了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與支持,得到了社會輿論和學生及家長的認同。為加強學生管理,實行了輔導員、班主任雙重負責制。學院具有一整套健全的學生管理規章制度。在嚴格執行《學籍管理暫行規定》的基礎上,學院制定了一系列學生管理制度,制定成學生手冊,認真貫徹執行。通過20餘年的探索,學院樹立了"嚴謹、勤奮、求實、進取"的良好學風。為鼓勵學生刻苦學習,學院專門設立獎學金。學院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畢業生就業情況良好。後勤服務設施齊全。主要生活服務設施有學生公寓、培訓學員公寓、學生食堂、培訓食堂以及
醫院、商店、書店、郵局、通訊站、俱樂部、車隊、儲蓄所、浴池等,為師生員工的工作、學習、生活提供了方便條件。校園空氣清新,地下水是經地礦部確認的優質礦泉水。

河北遠東職業技術學院科研成果

院教學主要有學歷教育和短期培訓兩大類。學歷教育方面從建校時起,就一直是大專和本科學歷教育並存,現有在校學歷生3000餘名;崗位培訓和繼續工程教育年均1500人/月。
非學歷教育的短期培訓部分,從1980年開始舉辦中央部委廠長經理等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培訓班400餘期,計有20000餘人次。其中,還為蘇丹、伊拉克等國家培養了一批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
建校以來,教師編寫出版著作270餘部,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論文860餘篇。教師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189項,獲科研成果獎66項,獲國家專利26項。培養大學專科以上畢業生8000餘人,相當一部分已成為各地、各單位和各部門的骨幹。先後有100多名畢業生考取了國家碩士、博士研究生。
社會評價
學院曾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原國家教委)譽為全國高職教育的一面旗幟,原國家教委領導張孝文、王明達、周遠清等領導同志和有關司局的負責同志先後多次來校考察,對學院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1995年9月,國家教委主持召開的全國企業教育綜合改革實驗現場會在學院隆重召開。
1997年10月10日,《中國教育報》在一版頭條位置以《新路》為題,對學院的教育改革做了全面報道。
1999年11月4日,《中國教育報》以《辦高職有真招》為題再次對學院在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方面進行的探索與實踐進行了報道。2000年6月26日,《中國教育報》以《服務地方經濟》為題發表了對院領導的訪談。今後五年,學院將以適應國家經濟發展需要和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為出發點,以信息安全、經濟貿易學科羣和計算機學科羣建設為主線,發展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羣,做到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和實驗室建設協調發展,把學院建成一個文理結合、理工滲透、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共同發展、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的綜合性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