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鎖定
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成立於1974年2月,前身是天津地區中級人民法院,法院審判辦公樓現座落於廣陽區文明路5號。全院有人員229名,正式在編人員中,本科以上學歷219人,佔總人數的95.6%,其中博士1人,碩士、研究生共47人,佔總人數的21%。
中文名
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區    位
廊坊市廣陽區
地    址
廣陽區文明路5號
郵政編碼
065000
聯繫電話
0316-2609102
成立時間
1974年2月
全院人數
229
院長姓名
馬大壯 [1] 

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院情簡介

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成立於1974年2月,前身是天津地區中級人民法院,法院審判辦公樓現座落於廣陽區文明路5號。全院有人員229名,正式在編人員中,本科以上學歷219人,佔總人數的95.6%,其中博士1人,碩士、研究生共47人,佔總人數的21%。法院隊伍呈現出知識化、年輕化、專業化的特點。

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機構設置

廊坊中院現設有辦公室、政治部(含組織人事處、宣傳處、教育培訓處)、紀檢監察室、研究室、刑事一庭、刑事二庭、民事一庭、民事二庭、民事三庭、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庭、行政庭、審判監督庭、立案庭、調解庭、信訪處、書記官處、審管辦、司法技術處、法警隊、執行局(含執行實施庭、執行審查庭、申訴審查庭、綜合管理處)、機關黨委、老幹部處、行政管理處共28個部門。

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法院建設

近年來,廊坊中院在黨組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中央政法委、最高法院及省法院的會議精神和指示要求,充分發揮審判職能,着力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等重點工作,黨風廉政建設水平不斷提升,隊伍建設質量不斷增強,羣眾滿意度不斷提高。黨的十八大以來,廊坊中院深入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認真踐行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繼續深化探索司法改革,積極培育依法治國理念,廣泛採取有效措施,努力實現讓人民羣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工作目標。一是大力強化司法管理,逐步完善審判質量管理運行機制。廊坊中院每年收案數量均在3500件左右,約佔全市法院的1/10,審判質量始終在全省名列前茅,並跨入全國先進法院行列;二是積極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開展“嚴打”整治專項活動,嚴厲懲治刑事犯罪,開展“千名法院進百企”、“法律六進”等活動,積極化解民商事糾紛,加強法制教育疏導,加大非訴行政案件執行力度,有效化解社會矛盾;三是深化發展“廊坊經驗”。不斷完善“廊坊經驗”機制建設,成立訴與非訴調解對接辦公室,從源頭上化解了大量民間矛盾糾紛;認真落實司法為民要求,設立立案諮詢、信訪舉報、紀檢監督電話,開通民意溝通電子信箱,為羣眾提供“一站式”、“一條龍”服務;四是全面推進司法改革。不斷深化工作機制改革、積極推進庭審改革、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推進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積極探索建立新型司法管理模式;五是強力推進司法公開四大平台建設。以原有的司法服務中心信息系統、執行誠信聯運信息管理平台、庭審直播等系統為基礎,增加廊坊中院官方微博、微信、裁判文書以及司法拍賣信息發佈等系統,構建了信息全面、功能完備的司法公開平台,有效推進了司法公開工作。

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所獲榮譽

因工作成績比較突出,近年來,廊坊中院共榮立集體一等功2次,集體二等功7次,集體三等功37次,個人二等功23人次,個人三等功110人次。2011、2012連續兩年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全省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2012年被最高人民法院命名為全國法院文化建設示範單位。先後被中央政法委確定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試點單位、“發揚傳統,堅定信念,技法為民”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試點單位,被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為刑事案件二審程序改革試點單位、訴訟與非訴訟相銜接的糾紛解決機制改革試點單位、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試點單位、量刑規範化試點單位;被中央政法委評為全國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先進集體,並兩次參加中央政法委組織的全國排查化解矛盾糾紛會議並介紹經驗;涉訴信訪、網絡宣傳、調研、審判監督、黨建工作先後被最高院評為先進集體;先後六次出席全國法院調解工作經驗交流會,並作典型發言;原最高法院王勝俊院長來廊坊法院視察時,對“廊坊經驗”給予充分肯定。2012年,廊坊中院政治部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國法院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13年,廊坊中院“堅持‘支部建在庭上’,強化支部組織功能”在最高人民法院組織開展的全國法院黨建創新優秀案例和文化建設特色項目徵集推介活動中獲評全國法院黨建創新優秀案例,廊坊中院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庭被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授予“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對廊坊中院新聞宣傳工作做出的突出成績予以了通報表揚,廊坊中院書記官處被河北省青年文明號活動組委會命名錶彰為2014年度河北省青年文明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