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

鎖定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的前身是天津河北女子師範學院教育系,始創於1931年。1960年,更名為河北大學教育系。1970年,隨母校遷至河北省保定市。2000年,組建教育科學學院,2004年正式定名為河北大學教育學院。在90年的悠久辦學歷史中,胡毅、韓温冬、滕大春、劉文修、張述祖、胡士襄、許椿生、郝蔭圃、王培祚、許憶痴、蕭樹滋等一大批享譽全國的知名學者為教育學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歷史基礎和深厚的文化底藴。上世紀80年代,獲批比較教育學、外國教育史、教育技術學、教育心理學碩士學位授予權;1986年,獲批全國第一個外國教育史專業博士點;2007年建成教育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10年,獲批心理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18年獲批教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1] 
中文名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
外文名
College of Education Hebei University
簡    稱
河大教院
創辦時間
1931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學校特色
省屬重點本科高校
部省合建高校
河北省“雙一流建設”一層次高校
現任領導
叢峯(黨委書記)
閆樹濤(院長) [3] 
本科專業
4個 [1]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3個
專業碩士授權學科1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1個
校    訓
實事求是
校    歌
《河北大學校歌》
地    址
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五四路180號
知名校友
郭健
高建民
知名教師
滕大春
吳洪成
劉文修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學院介紹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的前身是創辦於1931年的天津河北女子師範學院教育系,1960年定名為河北大學教育系,2000年組建教育科學學院,2004年更名為教育學院。在悠久的辦學歷史中,教育學院湧現出滕大春、張述祖、劉文修、蕭樹滋等一大批享譽全國的知名學者。在新、老一輩學者和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河北大學教育學院不斷髮展壯大,上世紀80年代初即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86年率先在全國獲得外國教育史專業博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建成教育學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已發展為在全國有相當影響的具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教育及教師教育職能的綜合性教育學院。
學院下設四系六所:教育學系、心理學系、教育技術學系和學前教育學系及教育科學研究所、基礎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所,現有教職員工61人,其中專職教師53人。專職教師中,有教授18人,副教授19人,高級職稱教師比例近70%,有博士學位者38人,比例達71.1%。學院師資隊伍齊整,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和學緣結構合理,有着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學院歷來重視教學工作,採取各種措施,狠抓本科生和研究生培養質量。外國教育史、教育技術學被評為省級精品課,《外國教育通史》、《美國教育史》、《外國高等教育史》被許多兄弟院校指定為本科或研究生教材。2000年以來,教育學院共獲得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近10項。學生在全國或省市各類比賽中頻頻獲獎,體現了良好的素質和風貌。 [1]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歷史沿線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民國時期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的前身是創建於1931年的河北女子師範學院教育系,1956年改名為河北天津師範學院,校址在天津市天緯路。最初設課14門,學制四年,專職教師2人。1931年至1937年共招生180人.1937年抗戰爆發,學校被迫前往西安,教育系轉入西安臨時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抗戰勝利後,學校遷回天津舊址。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新中國時期

1950年教育系始設學校教育和幼兒教育兩個專業,1958年全國院系調整時,河北天津師範學院教育系併入天津師範大學,與其教育學、心理學公共必修課教研室組成了天津師範大學教育系。1960年天津師範大學改為河北大學。1970年教育系隨河北大學遷址古城保定。五、六十年代,河北大學教育系師資力量雄厚,以劉文修,滕大春,張述祖等八大教授聞名全國。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教育系被迫停辦。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改革開放後

1979年3月,經省高教局批覆同意,河北大學設立"教育研究室",開始正式恢復教育科學研究工作.1981年成立教育系,學校教育專業恢復招生。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截止2003年9月,教育系已經擁有四個本科專業(教育學,學前教育,應用心理學,教育技術學),六個碩士點(比較教育學,外國教育史,教育技術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學,教育學原理),一個博士點(外國教育史),全系教職工38人,其中高級職稱18人,中級職稱11人,初級職稱6人,在校本科學生346人,碩士60人,博士7人。
2000年10月26日,教育系及高等教育研究所、電教中心合併組建成新的教育學院。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學院地位

該院和與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同為中國比較教育學會的四個創始單位
該院是中國教育技術學的開拓者
該院教育技術全國首批三個碩士點之一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八大教授

河北大學教育系師資力量雄厚,以劉文修,滕大春,張述祖等八大教授聞名全國。
劉文修(教育管理學泰斗)
劉文修(1912.9-),教授。直隸(今河北)行唐人。193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教育系。1947年獲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教育學碩士學位。回國後,曾任河北女子師範學院副教授、教育系主任。建國後,歷任天津師範大學、河北大學教授、教育系主任,全國成人教育協會第一屆理事。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專於教育管理學研究。劉文修先生學術興趣廣泛,尤以教育管理學、比較教育學見長。他注重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深入教育生活,躬身踐行,學思敏鋭,行知益彰,飽覽博學,兼容東西,甘醇久釀,厚積薄發,以豐富的教育管理實踐為基礎,着成《教育管理學》、《學校管理》、《高等學校管理研究》等專著,精譯《教育與日本現代化》、《美國教育學基礎》、《蘇聯及新民主主義國家的教育》、《學校教導工作的領導》等書。這些專著與譯著深入淺出,文理精當,信達博雅,深受學界關注,其中《教育管理學》被多所高校列為研究生考試必讀書目。劉先生在國內較早提出學校中觀念管理的理念,並對中觀管理的特性、工作對象、內容、目的任務和模式等作了系統闡述;他較早對教育督導進行系統研究,把教育督導看作是管理領導工作的主要方式;他先行關注全球教育,憂思人類共同問題,誠解國際溝通合作,倡導倚重發展教育,謀求世界和平繁榮;劉先生注重教育質量的時代精神,強調社會環境的影響和領導者對教育的責任與作用,認為只有社會安定,政治廉明,經濟發展,教育才能充分發揮推動社會進步的巨大作用。教育質量的高低,關鍵在於宏觀管理的科學決策與領導、中觀管理(校級領導)的有效運作與指導,這樣才能不斷推動教育管理現代化、科學化和民主化,激發廣大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全面保證和提高微觀管理乃至整個教育的質量。
劉文修先生曾任全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會、比較教育研究會和河北省教育管理研究會顧問,省比較教育研究理事長等職。在《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曾任編委兼教育管理分支主編。1984年7月出席巴黎第五屆世界比較教育大會,1987年8月在大連參加第三屆國際高等教育展望學術討論會,1988年春季應邀到美國依阿華州立大學和新墨西哥州立大學講學三個月,1993年6月在北京師大參加中美師範教育研討會。所到之處,相引為友,言行款款,氛圍融融,文辭坦誠,存異求同,真理彰顯,友誼續存。
滕大春(外國教育史泰斗)
(1909.10.13-2002.12.16),北京市通縣堰上村人。1928年在北京接受高中教育。1929年考入北京大學教育系,受到北大偉大愛國精神和嚴謹治學傳統的影響,在做人和求學的志趣上深受啓發。1932年榮獲北京大學首屆優秀生甲等獎學金,頗得師生讚譽。1933年北京大學畢業後,赴濟南山東省立第一鄉村師範學校教員兼附屬小學主任。除在師範部任課外,主要精力投入附小改革工作,把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改造”和“從做中學”的理論落之於實際。1935年春,適逢學校改組,應安徽省教育廳之邀,擔任安徽省義務教育委員會秘書,積極推行短期義務教育,成效卓著。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赴四川任國立編譯館編審,鑽研歐美教育史及歐美教育思想家的名著,着成《盧梭教育思想》。1947年赴美留學,在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學習比較教育和外國教育史,先後獲教育碩士和博士學位。新中國成立後,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召喚,1950年毅然回國,先後任河北師範學院、天津師範大學河北大學教授,併兼任南開大學教授。1986年,獲得全國外國教育史專業第一個博士學位授權點,任河北大學教育系外國教育史專業博士生導師。
滕大春先生在教育史學界享有崇高的聲譽。曾任中國教育學會理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理事,全國教育史研究會副理事長,全國比較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河北省社科聯副主席,河北省教育學會副會長,河北省高教研究會副理事長,河北省老年教授協會名譽會長等職。
滕大春先生在教育史研究領域辛勤耕耘近70載,聲名遠播,建樹非凡。在外國古代(東方)教育史、美國教育史、盧梭教育理論研究領域均有卓越成果,著述豐碩。出版了《美國教育史》《今日美國教育》《盧梭教育思想述評》等專著,《科技發達時代的大學教育》《德國教育史》等譯著;主編多部著作,主要有《外國古代教育史》《外國近代教育史》《外國教育通史》(共六卷)。此外,還曾任《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外國教育”分支主編和《教育大辭典·外國教育史》分卷主編。滕先生髮表專題論文80餘篇,1998年出版個人教育文集《外國教育史和外國教育》。滕大春先生的著作及其教育思想在國內外教育史學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其中《盧梭教育思想述評》曾獲全國首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光明日報》“全國首屆優秀教育理論著作”榮譽獎,河北省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美國教育史》一書為國家教委“七·五”重點項目,1999年獲全國第二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獲河北省第五屆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外國教育通史》獲第二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第九屆中國圖書獎,被學界公認為本學科奠基性的經典學術著作;《外國近代教育史》獲河北省第三屆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著作類一等獎。
胡士襄(心理學家)
資料不詳,《中國大百科全書》編纂者,部分其翻譯的作品請看參考資料
張述祖(心理學泰斗)
(1913年--2009年)中國心理學家、心理學教授。
張述祖山西省保德縣人。他1934至1938年在北平師範大學教育系心理學組學習,畢業後任師範學校教育學科教師三年,1941年考入前中央大學研究(生)院教育心理學部,兼任研究助理,1944年獲碩士學位;解放前歷任前國立湖北湖北師院教育系講師、副教授,前國立師範學院、前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系副教授。解放後他任前湖南大學、前河北天津師院、河北大學教育系副教授,1979年升任教授。他一向主授普通心理學,也講授過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教育統計學、現代心理學史等課。
張教授曾任《心理學譯報》常務編委、《心理科學通訊》編委,現任《心理學報》編委、中國大百科全書心理學卷編委、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心理學會普通心理學及實驗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委。
他曾參加《西方近代心理學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的編寫工作,並擔任該書的副主編。
他曾翻譯和參加翻譯幾種俄文和英文的心理學著作,主要有:《有機體進化過程中心理的發展》。(擇自俄文本,科學出版社1965年);《青年初期心理學》(合譯自俄文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西方心理學家文選》(參加翻譯,並任總審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蕭樹滋(中國教育技術學鼻祖)
漢族,河北磁縣人,1914年7月出生,2002年1月9日逝世。河北大學教育系教授,著名教育技術專家、新中國電教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蕭先生1943年畢業於西北聯大教育系,1947年4月至1949年3月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獲教育技術學碩士學位,畢業後,排除在美留居的各種誘惑和阻撓,毅然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1953年10月,他奉命支援西北,調入西北師範學院(後改為西北師大)教育系任教兼任學校電教研究室主任。
1982年,調到河北大學教育系,先後為教育系、圖書館系開設了電教必修課,為物理系開設了電教選修課。
1986年,河北大學開辦了培養高層次電教人才的碩士研究生點,成為中國當時僅有的三個電教研究生點之一。
學術兼職: 他還是華南師大電教系、東北師大電教系、河北師大電教系的兼職教授。除完成繁重的教學工作外,蕭樹滋教授從1982年起,歷任河北省電教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大部;河北大學第三、四屆學術委員會委員;《河北電教》主編等職。為推進全國電教工作的開展,他走過十八個省市,參加過近百次重大電教活動,為數萬人講過學。
胡毅 (語言心理學泰斗)
(1904—1994年),字彥仁,湖南省長沙市人,漢族,1945年參加民盟。原任河北大學副校長、教授,五屆全國政協委員,四屆中央民盟委員,河北省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河北省四屆政協副主席,河北省三屆民盟主任委員。
1924年在清華學校畢業後,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學習,
1926年在該校畢業,獲得學士學位。同年轉到芝加哥大學研究院。
1928年在該院學習畢業,先後獲得碩士及博士學位。
1929年回國。
1929—1930年任湖南大學教授;
1930—1934年任廣東中山大學教授;
1934—1941年任華中大學教授兼心理學系主任;
1941—1946年任西南聯合大學教育系教授;
1946—1950年任昆明師院英文系主任兼教務長;
1950—1951年在北京任中宣部《毛澤東選集》英譯委員會委員;
1951—1958年任天津河北師範學院教授,副院長,院長;
1958—1965年任河北省教育廳副廳長;
1963年兼河北大學副校長,教授。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沒有安排職務,在河北大學外文系擔任英語教學工作,其業務專長為心理學、教學法和英語。1978—1983年任河北大學副校長。胡毅在教育學、心理學、語言心理學等方面有較深造詣。其主要著作及譯著有《中學教學法原理》、《習慣論》、《教育統計學初步》、《中級英文讀本三冊》、《中級英文補充讀本三冊》、《教育論》、《斯賓塞論教育》(譯)、吳偉士《實驗心理學》一章(合譯)、《英語自學讀物》。
閻國華
原河北大學教育學院院長,資料不詳,現為河北大學教授
姜文閔
資料不詳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學院領導

學院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從峯
院長
閆樹濤
副院長
趙小軍
副院長
張棟科
資料來源: [3]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學科建設

類別
名稱
本科專業
教育學、學前教育學、應用心理學、教育技術學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教育學
一級學科博士點
教育學
二級學科博士點
教育史
一級學科碩士點
教育學
二級學科碩士點
比較教育學、教育史、教育技術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教育學原理、高等教育學、課程與教學論、發展心理學、學前教育學、成人教育學、職業技術教育學、特殊教育學、基礎心理學
專業碩士點
教育碩士
國家精品課程
教育技術學
省級精品課程
外國教育史、教育技術學
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
《中國學校教材史》
國家特色學科
教育學
河北省重點學科
外國教育史
河北省本科創新高地
教師教育創新高地
河北省重點建設特色專業
教育學、教育技術學 [2]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研究機構

教育科學研究所、基礎教育研究所、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國際比較教育研究所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名師介紹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馮秀琪

漢族,河北鹿泉人,生於1941年4月。河北大學教育技術學教授、碩士學位研究生導師,全國教育技術學研究會理事,河北省電教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天津師範大學等院校的兼職教授。1965年7月,馮先生畢業於河北大學物理系並留校工作,曾在電子信息工程系擔任“電子線路”和“電視原理”等課程的教學工作。1979年後兼職負責河北大學電教中心的籌建工作,蕭樹滋教授調到河北大學後,又協助蕭先生開展科研與教學工作;1987年6月到河北大學教育系從事教育技術學碩士研究生的教學工作。十幾年來,馮先生主要從事教育技術學理論、方法與應用的研究工作,尤其關注教學系統設計方法論及多媒體計算機教育應用的研究。給研究生開設的課程主要有:“教育技術學”、“教學設計”、“教學媒體開發與應用”、“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多年來,馮先生在教育技術學領域發表論文著作30多篇部,在學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吳洪成

男,1963年5月出生,浙江省金華市人。1991年7月畢業於浙江大學(原杭州大學)教育學院,獲教育學博士學位。同年分配到西南師範大學,先後在該校教育科學學院、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任教,擔任過教育學、歷史學相關學科15門課程的主講,其中有6年被評為優秀教師,作為教研室主任、教育史學科學術帶頭人主持教學改革與學位點建設,獲得教學成果獎勵,建立教育史學博士點。曾實際主編《西南教育論叢》雜誌,作為西南少數民族教育與心理研究中心重慶市文科基地的學術刊物,在全國教育學術刊物中有一定影響。由於教學及科研成果較為突出,被授予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優秀青年教師教學類二等獎、先進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2004年1月調入河北大學工作,現為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教育學會揚賢江教育思想研究會理事,河北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
主要的研究領域和方向為中國教育史、中外教育比較研究、教育學原理等。迄今為止,在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研究論文60多篇,已出版學術著作(含合著)計18部,另有4部著作已完成並即將付梓問世。已承擔省部級及其以上學術研究項目15項,大都已完成,學術論著中多項獲國家及省部級獎勵。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傅松濤

男,教授,博士導師。1957年出生與河北威縣。1983年本科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同年分配到河北大學教育系工作。1984-1987師從劉文修、滕大春先生,在職攻讀比較教育學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1987年獲碩士學位。1990年9月-1991年1月在北京大學社會學系進修,1992年破格晉升副教授,1994年評聘為比較教育學專業碩士導師,1997年晉升教授。2000年5月-2001年5月在美國加州聖何州立大學、斯坦福大學訪學一年。現為全國社會學會教育社會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全國教育學會理事。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科研成果

學院多年來致力於科研水平的提高,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尤其在教育史、比較教育學、教育技術學等學科的研究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2000年以來,學院教師在各類刊物上共發表論文近300篇,其中核心刊物200餘篇,出版或翻譯學術專著20餘部,承擔國家和省部級課題近80項,獲得國家、省部級獎勵20餘項。為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學院鼓勵和支持教師出國深造,或參加學術會議,並積極聘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來該院開展學術交流。
高水平的學術研究是學院發展的核心動力,重視提高科研水平也是教育學院長期以來一直堅持的工作方針。近年來,本院教師共出版學術著作百餘部,在教育和心理學重要期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500餘篇,榮獲省部級以上獎勵20餘項,承擔國家級課題近10項,省部級科研課題50餘項。整體科研水平在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領域居於領軍地位。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未來前瞻

教育學院充分發揮在教師教育領域的科研和教學優勢,積極開展高水平多樣化的社會服務。近年來,學院連續承擔了“國培計劃”——河北省中西部農村骨幹教師培訓、“國培計劃”河北省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河北省幼兒園骨幹教師培訓、河北省中小學特級教師高級研修培訓等多個培訓項目,受訓學員規模超過2000餘人。繼2011年我院被教育部批准為“教育部樂高——技術教育創新人才培育計劃——區域性教育教師培訓基地”後,2012年又被教育部批准為“國培計劃——示範性集中培訓項目培訓基地”,從而為學院進一步開展高水平社會服務工作提供了更為堅實的平台。
在保持既有優勢的基礎上,教育學院將秉承老一輩學者的治學傳統,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教學和教師隊伍建設為中心,以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學質量為重點”的指導思想,加快實現建成國內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學院的發展目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