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北九公

鎖定
河北九公是指金朝末期金宣宗在興定四年(1220年)詔封的九個地方豪強。
中文名
河北九公
朝    代
金朝末期
類    型
九個地方豪強
詔封時間
1220年

目錄

河北九公背景

河北九公籠絡豪強

金朝蒙古打擊,將都城南遷南京開封府以後,在河北河東山東一帶出現了許多“義軍”。這些義軍是一些“抗蒙擁金”為號召的地方武裝勢力。金宣宗對這些地方豪強以官爵籠絡,以組織他們,共同抵抗蒙古的入侵。他們控制的地區東起山東,西至河東北路金朝利用他們在黃河以北築起了一道抵禦蒙古的防線。
河北九公 河北九公

河北九公政策辯論

興定三年(1219年),金宣宗以太原不守,河北州縣不能自立,詔百官議所以為長久之利者。翰林學士承旨徙單鎬等十有六人以謂“制兵有三,一曰戰,二曰和,三曰守。今欲戰則兵力不足,欲和則彼不肯從,唯有守耳。河朔州郡既殘毀,不可一概守之,宜取願就遷徙者屯於河南、陝西,其不願者許自推其長,保聚險阻。”
刑部侍郎奧屯胡撒合三人曰:“河北於河南有輔車之勢,蒲、解於陝西有襟喉之要,盡徙其民,是撤其籓籬也。宜令諸郡,選才幹眾所推服、能糾眾遷徙者,願之河南或晉安、河中及諸險隘,量給之食,授以曠土,盡力耕稼。置僑治之官,以撫循之。擇其壯者,教之戰陣。敕晉安、河中守臣檄石、嵐、汾、霍之兵,以謀恢復,莫大之便。”
易水公靖安民 易水公靖安民
兵部尚書烏林答與等二十一人曰:“河朔諸州,親民掌兵之職,擇土人嘗居官、有材略者授之,急則走險,無事則耕種。”
宣徽使移剌光祖等三人曰:“度太原之勢,雖暫失之,頃亦可復。當募土人威望服眾者,假以方面重權。能克復一道,即以本道總管授之。能捍州郡,即以長佐授之。必能各保一方,使百姓復業。”
提點尚食局石抹穆請以高爵募民,大概同光祖議。
至此,臣工都建議對守臣贈位開府和三公以行籠絡,宣宗意未決。御史中丞完顏伯嘉進曰:“宋人以虛名致李全,遂有山東實地。苟能統眾守土,雖三公亦何惜焉。”金宣宗怕事後公府所剩無幾,完顏伯嘉認為問題可以解決,以三公鎮守地方也是可以的,金宣宗遂決心進行籠絡政策。

河北九公過程

河北九公封爵

興定四年(1220年)二月宣宗下詔,封九名地方豪強為公爵,並稱“九公”。九公皆兼宣撫使,階銀青榮祿大夫,賜號“宣力忠臣”,總帥本路兵馬,署置官吏,征斂賦税,賞罰號令得以便宜行之。
金宣宗仍賜詔曰:“乃者邊防不守,河朔失寧,卿等自總戎昭,備殫忠力,若能自效,朕復何憂。宜膺茅土之封,復賜忠臣之號。除已畫定所管州縣外,如能收得鄰近州縣者,亦聽管屬。”

河北九公九公

滄海公:滄州經略使王福河北地主武裝首領,曾領兵收復滄州,1219年九月,宣宗任王福為滄州經略使,又升為權元帥右都監,統領地區與益都張林、棣州張聚接境。1220年,封為滄海公。管領地區包括清、滄、觀州、鹽山、無棣、樂陵、東光、寧津、吳橋、將陵、阜城、蓨縣。
河間公河間路招撫使移剌眾家奴 。抗蒙積戰功,累任河間路招撫使、開州刺史、權元帥右都監。被賜姓完顏氏,封為河間公,管領獻州、蠡州、安州深州、河間、肅寧、安乎、武強、饒陽、六家莊、郎山寨等地。
恆山公:真定經略使武仙武仙原已升任知真定府事,兼經略使,權元帥右都監,又封為恆山公,管領中山、真定府、沃州、冀州、威州、鎮寧、平定州抱犢寨、欒城、南宮縣等地。
高陽公:中都東路經略使張甫 。曾投降蒙古,後為金朝涿州刺史李瘸驢招降之。1218年,苗道潤死。靖安民代領部眾。李瘸驢為中都東路經略使。張甫與賈仝相互攻擊。張甫奪取賈仝地,掠賈仝馬贈李瘸驢。賈仝再來攻,敗死,部眾均歸張甫。李瘸驢降蒙古張甫為中都東路經略使。1220年封張甫為高陽公,受領雄州、莫州、霸州、高陽、信安文安、大城、保定、靜海、寶坻、武清、安次縣等地。
易水公:中都西路經略使靖安民 。初隸苗道潤部下。苗道潤死,安民代領其部眾。1219年任中都西路經略使,統領易州以西。1220年,又權元帥左監軍,行中都西路元帥府事。封易水公。管領涿州易州、安肅、保州、君氏川、季鹿、三保河、北江、礬山寨、青白口、朝天寨、水谷、懽谷、東安寨等
晉陽:遼州從宜郭文振 。曾受命配合苗道潤收復中都。郭文振招降太原東山二百餘村,遷老幼于山寨,得壯士七千人,駐營防護秋收。1219年十月,與潞州招撫使張開合兵收復太原。1220年,封為晉陽公,管領河東北路
平陽公:平陽招撫使胡天作 。以鄉兵守禦本州,受任為管州刺史。1219年,收復平陽府,受任充便宜招撫使,1220年,封為平陽公,受領平陽府、晉安府隰州、吉州。
上黨:昭義軍節度使完顏開(原名張開,賜姓完顏) 。宣宗初年,在蒙古兵攻掠河北對結集地方武裝固守,1216年領兵收復清州。1219年,充潞州招擾使,與郭文振合兵收復太原。1220年,封為上黨公,管領澤、潞、沁三州。
東莒公山東安撫副使燕寧 。原任宮州提控,守無勝寨,與益都田琢、東平蒙古綱控制山東。曾鎮壓沂州紅襖軍王公喜,佔領沂州,招降紅襖軍叛徒胡七、胡八等人,復任為山東安撫副使。1220年,封東莒公,管領益都府路。
上述九人中除晉陽郭文振出身進士外,其餘皆為地方武裝首領。其中上黨公張開和恆山公武仙實力最強。王福後降於益都叛將張林,眾家奴不能守河間,歸高陽公張甫靖安民以不肯降元為部下所殺,金宣宗下詔追贈金紫光祿大夫。胡天作降蒙後謀歸,被殺。燕寧戰死。文振正大間寓於衞州。張開潞州失守後寓居南京,謀從哀宗出奔,為民家所殺。武仙於封公當年降蒙,正大二年,殺蒙古所任真定元帥史天倪歸金,至南京,復封恆山公,置府衞州,天興未受詔援蔡。張甫一直堅守信安一帶,到哀宗後期與朝廷失去聯繫。

河北九公評價

河北九公封建這項政治舉措,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金朝廷在河北的軍事負擔,卻暴露了金國統治的虛弱,金朝無法給“九公”以實際支持,只能以賜姓、賜號、賜詔、封爵來換取“九公”的效忠,終究也沒能挽救金朝滅亡的命運。 [1] 
參考資料
  • 1.    《金史》卷一百十八 列傳第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