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江鎮,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瑤族自治縣轄鎮,位於湖南省正南邊陲、湘桂粵三省(區)結合部,是江華瑤族自治縣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素有"神州第一瑤都"的美譽。全鎮總面積316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25273人(2018年),轄7個社區、39個行政村(2019年)。207國道南北向貫穿境內,有瑤都大道連接線通往道賀高速公路,洛湛鐵路在境內設有江華火車站。
[1-3]
2018年,沱江鎮有工業企業371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79家。
[2]
沱江鎮歷史沿革
編輯瀟水在此地納萌渚水、瀟水經此地的河段又稱沱江,鎮沿用江名。
1949年,鎮境解放。
1950年,設百家尾鄉、竹園寨鄉。
1955年,沱江鎮劃人江永縣轄,建置未變。
1958年,復歸江華瑤族自治縣,設沱江人民公社。
1961年,設百家尾公社、鯉魚井人民公社、竹園寨人民公社。
1984年,設沱江鎮、沱江鄉、竹園寨鄉、鯉魚井鄉。
1985年,江華縣人民政府從水口鎮遷回沱江鎮。
1995年,竹園寨鄉、沱江鄉、鯉魚井鄉合併到沱江鎮。
沱江鎮行政區劃
編輯2019年,沱江鎮轄7個社區、39個行政村:春曉社區、萌渚社區、陽華社區、豸山社區、橋頭鋪社區、思源社區、為人社區、老縣村、茫海洲村、陽華田村、白泉村、四聯村、茅坪村、大鹿衝村、架梘田村、鯉魚井村、山寨村、龍造窩村、棟青村、小洛坪村、雲梯山村、塘頭坪村、蓮花地社區村、鹿洞村、竹園寨社區村、雙顧村、天橋村、新城村、山口鋪社區村、沱嶺社區村、寶山社區村、海聯社區村、六聯村、先鋒村、赤衞村、車頭村、大幹村、赫洞村、木園村、消家灣村、萬石洞村、下劉家塘村、下蔣村、停路村、上宅洞村、橋頭鋪村。
[3]
鎮人民政府駐舒家山。
沱江鎮地理環境
編輯沱江鎮位置境域
沱江鎮位於湖南省正南邊陲、湘桂粵三省(區)結合部,東連務江鄉、界牌鄉、南依東田鎮、大路鋪鎮,西靠江永縣松柏瑤族鄉、北接道縣祥霖鋪鎮,東西長14千米、南北寬10千米,全鎮總面積316平方千米。
[1-2]
沱江鎮地形
沱江鎮內地勢平坦,兩面環山。
沱江鎮氣候
沱江鎮屬亞熱帶濕潤氣候,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400毫米左右,年無霜期305天。
沱江鎮水文
沱江鎮境內有沱、馮二水匯流。
沱江鎮自然資源
沱江鎮人口
編輯沱江鎮經濟
編輯2019年,沱江鎮地區生產總產值53.67億元,增長8.5%;財政總收入完成9.5億元,增長1.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4.25億元,增長10.7%;完成規模工業總值71.3億元,增長13.3%;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26.61億元,增長8.6%;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18億元,增長10.2%;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77元,增長9.5%;實現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34元,增長10.1%。
[1]
沱江鎮交通運輸
編輯沱江鎮社會事業
編輯教育事業
學校(1張)
醫療衞生
沱江鎮風景名勝
編輯綜述
沱江鎮有"江華八景"的寒亭暖谷、浪石清流、陽華巖、奇獸虛明等四景坐落在境內;有世界罕見的九龍井原始檵木林羣落;有始建於明朝萬曆四年(1576年)的豸山寺、凌雲塔等文物古蹟。
[1]
盤王殿
瑤族人民每到一地都要建立盤王殿,以紀念先祖。盤王殿坐落在平頭巖公園內,座北朝南,為混凝土仿古式建築。在寬敞的停車坪下車後即進入高8.9米的瓠聖門(由雲南省政協副主席趙廷光題寫),兩旁是瑤家的吊腳樓。而後拾級而上,則是亭閣式的後殿。整座盤王殿遠望錯落有致,紅牆琉瓦,金碧輝煌;近看雄偉、古樸、典雅,雕樑畫棟,古色古香,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堪稱中國瑤族第一殿。
[5]
豸山
豸山位於縣城沱江鎮東面,屹立於瀟水之畔,因山形似古代傳説中的獨角獸(豸獬)而得名。山頂,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凌雲塔。山下的豸山寺建於明朝萬曆四年(1576年),豸山寺有兩個獨特的地方,一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建築格局。二是其建於巖隙中,可以説是鑲嵌在豸山的山體裏面。
[6]
佛爺巖
佛爺巖位於沱江鎮山口鋪長山嶺,相傳因宋代蔣水雄辟穀好道,坐石上化去成佛,故得名。洞旁散佈着幾十棵古樹,洞口石壁高懸,灌木叢生,一年四季有泉水淙淙流出。該洞口長1500米左右,入洞後行至500米處有一洞廳,高約30米,上懸無數石鐘乳,巖壁有石花、石旗、石盾、石碑隨處可見,情態各異,有“蓮花仙梯”、 “蘑菇雲”、“ 石幔飛瀑”、“獵豹怒吼”、“福壽門”等景觀二十餘處。巖內支洞較多,構成洞上有洞、洞下有洞的奇觀。
[7]
九龍井天然檵木林
九龍井天然檵木林位於沱江鎮東北方向五千米處之蓮花地村白竹園自然村,總面積8.5畝,174株,平均胸徑24.7釐米,樹高7.6米,平均樹齡500年。其中最大胸徑48.4釐米,樹高12米,樹齡1000年以上。據考察,在湖南省內乃至全國像該羣落之結構的古檵木林羣落實屬罕見。特別是該羣落內還點綴了壹株胸徑17.8米,樹高20米,冠幅18×16平方米的千年古樟,樹幹根部湧出甜潤的清泉(九龍泉之發源處)。
[8]
陽華巖
陽華巖,湖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縣城東五千米的竹園寨村回山腳下。巖口向東敞開,洞中怪石嶙峋,巖下有清泉從石縫流出,泉水晶瑩透澈。因風景之勝,歷代文人墨客在巖壁留下詩文題刻四十多處。其中最有名的要數《陽華巖銘(有序)》石刻。這是唐朝大文學家元結於唐大曆元年(766年)任道州刺史時遊陽華巖所作,文中讚道:“吾遊處山林幾十年,所見泉石,如陽華殊異而可家者,未也。”並稱:“九疑萬峯,不如陽華”。銘文由時任江華縣令的名書法家瞿令問用隸書、小篆、大篆三種字體書寫,刻之巖壁。因景絕、詩絕、字絕,一千二百多年來傳為名跡。
[9]
沱江鎮地方特產
編輯沱江鎮著名人物
編輯沱江鎮有中共早期黨員、中共三大代表、曾任滿洲省委書記、中央文庫主要負責人的陳為人烈士、蘇翼烈士等。
[1]
沱江鎮榮譽稱號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沱江鎮概況 .江華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2020-03-09[引用日期2020-09-22]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2019中國縣域統計年鑑(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379.
- 3. 沱江鎮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09-22]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 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368頁.
- 5. 盤王殿 .永州市人民政府.2016-07-14[引用日期2020-09-26]
- 6. “四教合一”的聖地——豸山 .永州市人民政府.2003-12-03[引用日期2020-09-26]
- 7. 佛爺巖 .永州市人民政府.2020-08-08[引用日期2020-09-26]
- 8. 神奇的九龍井天然檵木林 .永州市人民政府.2003-12-03[引用日期2020-09-26]
- 9. 陽華巖《陽華巖銘》石刻 .永州市人民政府.2008-12-23[引用日期202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