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沮渠安周

鎖定
沮渠安周(?~460年),複姓沮渠,張掖臨松(今甘肅省張掖市)人,匈奴族十六國時期高昌北涼末代國君(444年~460年在位),北涼武宣王沮渠蒙遜的兒子,北涼哀王沮渠牧犍、河西王沮渠無諱的弟弟。
沮渠安周早年作為質子,進入北魏,擔任樂都太守。北魏太武帝攻破姑臧後,率眾逃往吐谷渾太平真君二年(441年),率軍進攻鄯善失利,迫使鄯善國王比龍逃亡。割據高昌地區,延續北涼政權。太平真君五年(444年),正式繼位,奪取侄子沮渠乾壽兵權。投靠宋文帝劉義隆,受封涼州刺史、河西郡王。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率軍攻取車師城。
和平元年(460年),遭到柔然部隊的攻擊,兵敗被殺,高昌北涼自此滅亡。 [1] 
所處時代
北涼
民族族羣
匈奴族
逝世日期
460年
本    名
沮渠安周
在位時間
公元444年登基(在位16年)
年    號
太平真君
籍    貫
臨松匈奴(今甘肅張掖

沮渠安周人物生平

沮渠安周早年經歷

沮渠安周是北涼武宣王沮渠蒙遜之子,北涼哀王沮渠牧犍(沮渠茂虔)、河西王沮渠無諱的弟弟。義和元年(431年)八月初七日,沮渠蒙遜派沮渠安周到北魏充當人質 [2-3] 
義和三年(433年),沮渠蒙遜去世,沮渠牧犍繼位。沮渠牧犍繼位之後,任命沮渠安周擔任樂都太守。 [4] 

沮渠安周國滅逃亡

太延五年(439年),北魏攻陷北涼都城姑臧,沮渠牧犍投降北魏,北涼政權滅亡。北魏太武帝拓跋燾鎮北將軍封沓進攻樂都,沮渠安周向南逃往吐谷渾 [5]  ,封沓掠奪樂都數千户居民而回。 [6] 
吐谷渾慕利延從沮渠安周等人處得知魏軍攻克涼州,非常懼怕,於是率眾西逃,翻越沙漠。而沮渠安周則前往敦煌與沮渠無諱等人會合。

沮渠安周進攻鄯善

太平真君二年(441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魏軍攻克酒泉,威脅敦煌。沮渠無諱因軍中缺乏糧食,亦畏懼北魏的強大兵力,打算向西渡過沙漠,於是派沮渠安周率領五千人向西進攻鄯善國
鄯善國王比龍打算投降,正巧北魏的使臣趕到,勸説比龍抵抗固守。沮渠安周連續進攻鄯善,都未能攻克下來 [7]  ,於是只得撤軍,固守已佔據的東城。 [8-9] 

沮渠安周建立高昌北涼

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四月,沮渠無諱率領一萬多家捨棄敦煌,西行與沮渠安週會合。沮渠無諱還沒有到達,比龍很害怕,便率領人馬向西逃到且末,比龍的嫡長子向沮渠安周投降。 [10]  沮渠無諱於是佔據鄯善,但他的士卒在過沙漠地區時因乾渴而死亡的人數超過一半。 [11]  同年九月,沮渠無諱佔領高昌,建立高昌北涼政權。 [12] 
此前,高昌太守闞爽唐契攻擊,聽説沮渠無諱到達鄯善,就派遣使者向沮渠無諱假裝投降,想讓沮渠無諱與唐契相互攻打。沮渠無諱留下沮渠安周住在鄯善,自己從焉耆的東北部直撲高昌。恰逢柔然殺死唐契,闞爽抗拒沮渠無諱,沮渠無諱的部將興奴作出假象誘騙闞爽,於是屠殺他們的城邑,闞爽投奔柔然。 [13] 

沮渠安周兄死繼位

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六月,沮渠無諱去世,沮渠安周繼位。 [14-15]  沮渠安周繼位後,奪取沮渠無諱兒子沮渠乾壽所統率的軍隊,焉耆部落首領車伊洛趁此機會派人前去遊説沮渠乾壽,沮渠乾壽於是率領他手下五百多户投奔北魏 [16]  同年九月十二日,南朝宋皇帝宋文帝劉義隆任命沮渠安周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涼河沙三州諸軍事、領西域戊己校尉、涼州刺史、河西王。 [17-18]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車伊洛西去襲擊焉耆,留下他的兒子車歇固守車師城。沮渠安周率領柔然兵從小路偷襲他們,攻克車師城。車歇逃到父親車伊洛所在地,父子兩人共同收集殘餘部眾,保衞焉耆鎮。 [19] 
太安五年(459年),沮渠安周向南朝宋奉獻地方土產。 [20] 

沮渠安周身死滅國

和平元年(460年),柔然攻克高昌,殺死沮渠安周,高昌北涼政權滅亡。 [1] 

沮渠安周主要成就

沮渠安周與兄長沮渠無諱一同佔據鄯善、高昌,建立高昌北涼政權,沮渠無諱去世後,沮渠安周繼位,又攻克了車師城。

沮渠安周歷史評價

宋文帝劉義隆:“才略沉到,世篤忠嶷,統承遺業,民眾歸懷。雖亡士喪師,孤立異所,而能招率殘寡,攘寇自今,宜加榮授,垂軌先烈。” [21] 

沮渠安周史籍記載

魏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 [22] 
宋書·卷九十八·列傳第五十八》 [21]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二至一百二十九 [23] 

沮渠安周家族成員

沮渠安周父親

沮渠蒙遜,北涼武宣王

沮渠安周兄弟姐妹

兄弟
沮渠菩提
沮渠牧犍,字茂虔,北涼哀王
沮渠奚念
沮渠無諱,北魏酒泉王
沮渠安周,北魏河西王
沮渠宜得,又名沮渠儀德
沮渠秉,北魏東雍州刺史
沮渠董來
姐妹
興平公主:嫁北魏太武帝拓跋燾
參考資料
  • 1.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九》:柔然攻高昌,殺沮渠安周,滅沮渠氏,以闞伯周為高昌王。
  • 2.    《魏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後蒙遜遣子安周內侍,世祖遣兼太常李順持節拜蒙遜為假節,加侍中,都督涼州、西域羌戎諸軍事,太傅,行徵西大將軍,涼州牧,涼王。
  • 3.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二》:八月,乙酉,河西王蒙遜遣子安周入待於魏。
  • 4.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三》:初,牧犍以其弟無諱為沙州刺史、都督建康以西諸軍事、領酒泉太守,宜得為秦州刺史、都督丹嶺以西諸軍事、領張掖太守,安周為樂都太守,從弟唐兒為敦煌太守。
  • 5.    《魏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初,牧犍之敗也,弟樂都太守安周南奔吐谷渾,世祖遣鎮南將軍奚眷討之。
  • 6.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三》:及姑臧破,魏主遣鎮南將軍代人奚眷擊張掖,鎮北將軍封沓擊樂都。宜得燒倉庫,西奔酒泉;安周南奔吐谷渾,封沓掠數千户而還。
  • 7.    《宋書·卷九十八·列傳第五十八》:十一月,遣弟安週五千人伐鄯善,堅守不下。
  • 8.    《魏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無諱遂謀渡流沙,遣安周西擊鄯善。鄯善王恐懼欲降,會魏使者勸令拒守。安周遂與連戰,不能克,退保東城。
  • 9.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三》:庚子,魏奚眷拔酒泉,獲天周,送平城,殺之。沮渠無諱乏食,且畏魏兵之盛,乃謀西度流沙,遣其弟安周西擊郪善。郪善王欲降,會魏使者至,勸令拒守;安周不能克,退何東城。
  • 10.    《魏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三年春,鄯善王比龍西奔且末,其世子乃從安周,鄯善大亂。
  • 11.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四》:夏,四月,沮渠無諱將萬餘家,棄敦煌西就沮渠安周。未至,鄯善王比龍畏之,將其眾奔且末,其世子降於安周。無諱遂據鄯善,其士卒經流沙,渴死者太半。
  • 12.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四》:九月,無諱將衞興奴夜襲高昌,屠其城,爽奔柔然。無諱據高昌,遣其常侍汜俊奉表詣建康。詔以無諱為都督涼、河、沙三州諸軍事、徵西大將軍、涼州刺史、河西王。
  • 13.    《魏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先是,高昌太守闞爽為李寶舅唐契所攻,聞無諱至鄯善,遣使詐降,欲令無諱與唐契相擊。無諱留安周住鄯善,從焉耆東北趣高昌。會蠕蠕殺唐契,爽拒無諱,無諱將衞興奴詐誘爽,遂屠其城,爽奔蠕蠕。
  • 14.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四》:沮渠無諱卒,弟安周代立。
  • 15.    《魏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五年夏,無諱病死,安周代立。
  • 16.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五》:無諱卒,弟安周奪其子乾壽兵,伊洛遣人説乾壽,乾壽遂帥其民五百餘家奔魏;伊洛又説李寶弟欽等五十餘人下之,皆送於魏。
  • 17.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四》:九月,甲辰,以沮渠安周為都督涼、河、沙三州諸軍事、涼州刺史、河西王。
  • 18.    《宋書·卷九十八·列傳第五十八》:無諱卒,弟安周立。二十一年,詔曰:“故徵西大將軍、河西王無諱弟安周,才略沈到,世篤忠疑,統承遺業,民眾歸懷。雖亡士喪師,孤立異所,而能招率殘寡,攘寇自今,宜加榮授,垂軌先烈。可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涼河沙三州諸軍事、領西域戊己校尉、涼州刺史、河西王。”
  • 19.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五》:伊洛西擊焉耆,留其子歇守城。沮渠安周引柔然兵間道襲之,攻拔其城。歇走就伊洛,共收餘眾,保焉耆鎮………
  • 20.    《宋書·卷九十八·列傳第五十八》:世祖大明三年,安周奉獻方物。
  • 21.    《宋書·卷九十八·列傳第五十八》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2-10]
  • 22.    《魏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2-10]
  • 23.    《資治通鑑》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5-2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