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沙縣區
- 外文名
- Shaxian District
- 行政區劃代碼
- 350405
- 行政區類別
- 市轄區
- 所屬地區
- 福建省三明市
- 地理位置
- 福建省中部、三明市中部
- 面 積
- 1815 km²
- 下轄地區
- 2個街道、6個鎮、4個鄉
- 政府駐地
- 鳳崗街道府前中路89號
- 電話區號
- 0598
- 郵政編碼
- 365050
- 氣候條件
-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人口數量
- 27.00 萬(2021年)
- 著名景點
- 沙縣小吃文化城
- 機 場
- 三明沙縣機場
- 火車站
- 三明北站
- 車牌代碼
- 閩G
- 地區生產總值
- 375.79 億元(2022年)
沙縣區歷史沿革
編輯夏、商,屬揚州。
秦,屬閩中郡。
晉太元四年(379年),改南平縣為延平縣,於南鄉沙源地置沙戍。義熙中,設沙村縣,屬建安郡。宋、齊建置、隸屬不變。隋,廢。
五代後漢乾佑元年(948年),改屬劍州。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延平路為延平府。
清,襲明制。
民國三年(1914年),沙縣屬建安道。民國十七年(1928),沙縣直屬福建省。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沙縣劃歸延建省。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沙縣屬福建省第三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沙縣改屬第二行政督察區。
1949年,沙縣解放,隸屬福建省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50年,屬福建省南平專區。
1970年,改屬福建省三明地區。
沙縣區行政區劃
編輯沙縣區區劃沿革
1999年,西霞鄉更名際口鄉。
2000年,撤銷際口鄉,併入鳳崗鎮,琅口鎮古縣村劃歸鳳崗鎮。撤銷大洛鄉,設立大洛鎮。
2002年,撤銷梨樹鄉,梨樹鄉梨樹、月邦、坡後、中堡4個村併入夏茂鎮,池科、新橋、泉水峽3個村併入高橋鎮。
沙縣區區劃詳情
截至2022年10月,沙縣區下轄2個街道、6個鎮、4個鄉:鳳崗街道、虯江街道、青州鎮、夏茂鎮、高砂鎮、高橋鎮、富口鎮、大洛鎮、南霞鄉、南陽鄉、鄭湖鄉、湖源鄉。
[2]
沙縣區人民政府駐鳳崗街道府前中路89號。
[1]
沙縣區地理環境
編輯沙縣區位置境域
沙縣區位於福建省中部,沙溪河下游,介於北緯26°6′—26°40′,東經117°32′—118°6′之間,東鄰尤溪縣、南平市,南接大田縣,西靠三明市、明溪縣,北連順昌縣、將樂縣,總面積1815平方千米。
[3]
沙縣區地質
沙縣區地質以岩漿岩發育,地層出露不全,部分缺失或斷失,以震旦系一下古生界為主,侏羅系及白堊系為次,其他地層零星分佈。巖性以酸性巖為主,變質岩分佈面廣為特徵。岩漿岩出露面積1134平方千米,佔總面積62.48%;變質岩面積368平方千米,佔總面積20.27%;沉積岩面積311平方千米,佔總面積17.13%。
[3]
沙縣區地層以震旦系—下古生界及侏羅系上統—白堊系上統大範圍出露,侵入岩以燕山期花崗岩為主,褶皺、斷裂構造多次活動,形成青州—城關、高橋—羅溪兩條北東向斷陷向斜盆地。斷層發育以北東向為主。脈岩種類繁多,礦化活動較強,礦產比較豐富。
[3]
沙縣區地形地貌
沙縣區以構造侵蝕地貌為主,侵蝕剝蝕地貌、岩溶地貌、侵蝕堆積地貌為次。境內多山,以中、低山和丘陵為主。地勢由兩側向中部傾斜,山巒起伏,溝谷縱橫,山間河谷坐落其間。地表形態分為山地、丘陵、河谷盆地三大類型。
[3]
沙縣區氣候
沙縣區屬亞熱帶大陸性氣候,氣温日際變化大,晝夜温差懸殊,冷暖不定,一年四季明顯,雨水充沛,乾濕明顯,雨量集中,雨季常有洪澇。主導風向為東風,夏季盛行行東南風,靜風頻率61%;年均降雨日174天,年日照時數1878小時,無霜期303天。
[3]
沙縣區水文
沙縣區年平均降水量1754毫米,降水總量30.51億立方米,產生徑流量15.41億立方米,人均6750立方米,客水89.75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105.16億立方米,人均46123立方米。時空分佈不均,沙溪幹流外來水量佔總來水量85%。
[3]
沙縣區土壤
沙縣區有水稻土、紅壤、黃壤、紫色土、沖積土、石灰性土和山地草甸土7個土類17個亞類47個土屬。水稻土是境內的主要耕地土壤。面積15387.667公頃,佔土地總面積9.1%,主要分佈於河谷地帶和山間谷地,海拔高度在80一1300米之間。有瀦育型、滲育型、潛育型和漂洗型4個亞類13個土屬30個土種。
[3]
沙縣區植被
2020年,沙縣區植樹造林總面積24352畝,其中,人工造林312畝,人工更新和人工促進天然更新24040畝,非規劃林地造林197畝。森林覆蓋率77.74%。商品材產量185173立方米,下降14.44%。城市建成區綠地面積1172.58公頃,綠地率40.49%,比上年提高0.1%,新增公園綠地面積0.18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7.08平方米,比上年減少1.55平方米。
沙縣區自然資源
編輯沙縣區水資源
沙縣區年平均徑流量108.2億立方米,水能藴藏量23.5萬千瓦。水資源總量15.4億立方米,人均擁有水資源量6062立方米/人。
截至2016年,沙縣區共有各類水利工程3339處,有效灌溉面積13166.67公頃,保證灌溉面積12720公頃,佔耕地面積80%,節水灌溉面積12.745萬公頃。小(2)型以上水庫59座,總庫容11866.2萬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庫3座、小(1)型水庫6座、小(2)型水庫41座、電站水庫9座。在建水庫兩座:中型水庫1座、小(一)型水庫1座,設計庫容3027.5萬立方米。大小電站153座,總裝機18.85萬千瓦,年發電量6.9億千瓦時。
[3]
沙縣區土地資源
截至2016年,沙縣區人均土地面積0.67公頃。其中,農用地166234.55公頃,耕地15979.56頃,耕地保有量15633.33公頃,基本農田13053.33公頃;建設用地6703.02公頃,自然未利用土地6531.57公頃;共有林地總面積145900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81%。林地面積135953.33公頃,森林覆蓋率75.55%,活立木總蓄積量1000萬立方米。
[3]
沙縣區生物資源
沙縣區隸屬南嶺東部山地常綠櫧類照葉林區,有植物156科917種,其中蕨類植物22科63種,裸子植物9科43種,被子植物125科-811種(包括竹類24種)。動物區系屬於東洋界的華中區和華南區交界地帶。藥用植物品種654種。動物資源有毛屬、羽屬、鱗屬、介屬、蟲屬等127種,魚類資源共13科47種,稻田天敵已發現定名天敵2綱6目24科75種,未定名10種。
[3]
沙縣區礦產資源
沙縣區已發現的礦產29種:無煙煤、泥煤、鐵、錳、銅、鉛、鋅、鎢、鉬、鈮鉭(TAN) 、稀土、鈾礦、硫鐵礦、石灰岩、高嶺土、瓷土、重晶石、粘土、水晶、硅石、珍珠岩、松脂巖、凝灰岩、建築石材。其中,石灰岩、粘土、高嶺土、無煙煤已探明儲量,水南峽粘土礦達中型規模礦牀,其他屬小型礦牀。已開發利用的礦產:無煙煤、螢石、石英石、石灰石、磚瓦黏土、花崗石、河沙石、高嶺土、鉀長石等9種,
[3]
沙縣區人口
編輯2022年,沙縣區常住人口24.90萬人,比上年減少0.1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7.65萬人,佔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70.90%,比上年提高0.48個百分點。人口出生率為4.77%,人口死亡率為6.18%。自然增長率為-1.41%。户籍人口27.00萬人,比上年減少527人。
[21]
沙縣區經濟
編輯沙縣區綜述
2022年,沙縣區地區生產總值375.79億元,比上年增長4.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3.93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219.27億元,增長4.4%;第三產業增加值122.59億元,增長3.3%;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9.0:58.4:32.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50556元,比上年增長4.4%。
[21]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沙縣區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109.93億元,比上年增長17.4%,其中房地產開發企業投資28.58億元,增長50.7%。商品房屋施工面積456.16萬平方米,增長16.4%。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88.05萬平方米,下降30.8%;商品房屋銷售面積48.78萬平方米,下降26.6%。
在建區重點項目投資148.61億元。建成或部分建成163個項目,新開工176個項目。沙縣頂創釩合金新型材料、金楊電池零部件生產項目(二期)、三仙特種紙生產、港區青州作業區1#~3#泊位建設、沙縣實驗小學分校建設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
[21]
財政
2022年,沙縣區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4.06億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後比上年下降10.1%,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58億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後增長7.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9.11億元,比上年增長6.3%。税收收入5.55億元,比上年下降36.9%。
[21]
人民生活
2022年,沙縣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26元,比上年增長5.9%。按常住地分,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83元,增長6.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512元,增長5.2%。
沙縣區第一產業
2022年,沙縣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7.33億元,比上年增長4.2%。糧食播種面積17.59萬畝,比上年增加287畝,其中稻穀播種面積145353畝,減少1166畝;煙葉種植面積19301畝,增加2901畝;油料種植面積5657畝,增加179畝;蔬菜種植面積100252畝,增加2874畝。
糧食總產量75134噸,比上年增加75噸,增長0.1%,其中稻穀產量63182噸,減少417噸,下降0.7%。肉蛋總產量36029噸,比上年增長6.0%。
2022年,沙縣區肉類總產量29276噸,比上年增長2.9%,其中豬肉21704噸,增長3.8%,禽肉6752噸,增長0.9%;禽蛋產量6752噸,增長22.0%。水產品產量8970噸,增長1.6%。
[21]
沙縣區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沙縣區全部工業增加值158.08億元,比上年增長3.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4%。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120.87億元,增長5.3%。其中,高技術產業產值141.21億元,增長20.3%;三大主導產業:硅及化工新材料產業、高端機械裝備產業、生物醫藥及食品產業分別產值269.59億元、228.53億元、102.54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53.6%。
[21]
建築業
沙縣區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2年,沙縣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9.99億元,比上年增長5.1%,其中商品零售99.47億元,增長7.9%。全年批發業銷售額82.06億元,增長16.9%。
在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額中,通過公共網絡的商品零售額增長19.9%。糧油、食品類增長20.1%;飲料類增長279.5%;煙酒類增長78.7%;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20.3%;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5.7%;汽車類增長18.9%,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長58.2%。
[21]
對外貿易
2022年,沙縣區進出口總額2.2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2%。其中,出口2.08億美元,增長11.8%;進口0.16億美元,減少36.0%。進出口順差(出口減進口)1.92億美元。批准設立外商直接投資項目5家,批准合同外資9700萬元,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4165萬元。
[21]
郵政業
金融業
沙縣區交通運輸
編輯三明沙縣機場
三明沙縣機場,佔地面積5805畝,總投資30億元;2015年12月榮獲省政府授予“2015年度省重點建設項目優勝獎”,航站樓榮獲“閩江杯”獎項。2016年2月5日中國民用航空華東地區管理局頒發《民用機場使用許可證》;2016年3月7日吉祥航空執飛A320從上海浦東至三明沙縣機場往返航班首航成功。已開通北京—武漢—三明、上海浦東—三明—深圳、廣州—三明—唐山、重慶—三明的往返航班,2018年1月至12月21日,共保障航班1982架次,旅客運輸量20.16萬人次,貨郵190.60噸,分別比2017年同期增長3.5%和18%。
[34]
2022年,沙縣區公路累計通車裏程1209.82公里,當年新增3.6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裏程115.05公里。共有171個行政村開通客運班車,佔全部建制村的100%,當年農路公路改造、硬化10.75公里,硬化路面通村率100%。公路客運週轉量1141萬人公里,下降19.7%;公路貨運週轉量70768萬噸公里,下降12.0%。
[21]
沙縣區政治
編輯區委書記: | |
區長: | 陳曉翔 |
沙縣區社會事業
編輯沙縣區教育事業
2022年,沙縣區中等職業教育招生3850人,在校生9590人,畢業生1843人。成人高等教育(秋季)招生239人,在校生924人。普通高中招生2784人,在校生7712人,畢業生1937人。初中招生4708人,在校生13503人,畢業生3755人。普通小學招生3550人,在校生23944人,畢業生4615人。學期教育在園幼兒8613人。
2022年,沙縣區初中畢業生普高升學率54.55%。小學學齡人口入學率100%。學前教育入園率99.21%。高考歷史科目組普通類585人、藝術類136人、體育類82人,物理科目組普通類1445人、藝術類33人、體育類55人,總數為2336人。
[21]
沙縣區科學技術
2022年,沙縣區申報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27項,獲上級科技部門批准立項和支持的項目21項,其中申報省級12項,立項6項。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家,總數33家。新增省級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6家,總數22家。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8家。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總數6家;新增市級企業技術中心5家,總數12家。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1家,總數5家: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家,總數7家。
截至2022年,沙縣區共有省級新型研發機構2家、市級新型研發機構4家(當年新增)、省級技術轉移機構1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家。省級及以上眾創空間3家,其中國家備案1家、省級備案2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3家、省級星創天地備案1家。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4家,省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9家,其中2022年新增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2家,省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3家。專利授權420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45件。截至年末,有效發明專利164件,比上年增長14.6%。
[21]
截至2022年,沙縣區共有“中國名牌產品”2個,“省名牌產品”23個,“中國馳名商標”3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1個。累計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34項,參與制修訂行業標準22項,參與制修訂地方標準26項。獲得三明市質量獎企業3家。
沙縣區文化事業
截至2022年,沙縣區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文物保護管理機構1個。文化系統各類藝術表演團體演出41場,觀眾3.81萬人次,劇場、影劇院演(映)出1場次。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5個。
沙縣區體育事業
2022年,沙縣區參加全國性羣體比賽25人次,獲1銀3銅;參加全省性競技比賽88人次,獲1金5銀11銅;參加全市競技比賽215人次,獲38金17銀8銅。提升改造農民體育健身點56個。成功舉辦2022年全國青年手球錦標賽、2022年福建省青少年手球錦標賽、“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題詞70週年全民健身主題活動暨2022年福建省全民健身運動會氣排球錦標賽等大型體育賽事活動22場。
[21]
沙縣區醫療衞生
截至2022年,沙縣區共有各類衞生機構262個。其中,醫院2個,鄉鎮衞生院、分院10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10個,社區衞生服務站8個,廠礦醫療衞生單位1個;民營及個體醫療機構2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婦幼保健院1個。公立醫療衞生單位共有專業衞生技術人員1646人,其中執業醫師(含助理)621人,註冊護士762人。衞生機構牀位總數1442牀。其中,區總醫院(含中醫醫院)790牀,鄉鎮衞生院341牀,民營機構251牀。村級衞生醫療所171個,村級醫生163人。
[21]
沙縣區社會保障
2022年,沙縣區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69556人,比上年增加11426人,其中在職55431人,離退休人員14125人,全部養老金按時足額髮放。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人數10627人,比上年增加91人,其中在職6537人,離退休人員4090人,全部養老金按時足額髮放。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121139人,其中60週歲以下83383人,60週歲以上37756人,全部養老金按時足額髮放。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38709人,比上年增加1407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17021人,與上年基本持平。參加失業保險企業2139家25436人,比上年增加74人,享受失業金人員達8175人(次),發放失業金約1042.49萬元。在“兩節”期間積極開展“送温暖”活動,為44名下崗失業職工、166名退休困難職工、40名企業在崗困難農民等250名困難人員合計發放慰問金12.5萬元。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居民共380户,507人;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居民2095户,3417人。城鄉特困供養對象364户,371人。
沙縣區歷史文化
編輯小吃製作技藝(沙縣小吃製作技藝)
小吃製作技藝(沙縣小吃製作技藝),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沙縣小吃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以經濟實惠、品種繁多、方便快捷為基本特徵,將遊、泡、捶、磨、踅、揉、曬、包、釀等製作工藝與蒸、煮、烤、煎、烙、燉等烹飪方式相結合,被稱為中華民族傳統飲食文化的“活化石”。製作工藝體系龐大,技藝精湛,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2007年,沙縣小吃製作工藝入選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1年5月,小吃製作技藝(沙縣小吃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Ⅷ-276。
[31]
沙縣區風景名勝
編輯羅卜巖自然保護區
羅卜巖自然保護區,位於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西北部與明溪縣東部交界處,總面積340.93公頃。1983年建立。是全國唯一以閩楠天然種源林為主要保護對象的省級自然保護區。已知有維管束植物162科433屬807種,為典型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性森林植被保存完好。
[7]
七仙洞
水美土堡羣
水美土堡羣,位於沙縣水美村,由雙吉、雙興、雙元三座防禦性土堡呈“品”字形分佈構成,土堡分別建於清道光、咸豐、同治時期,總佔地面積約13400 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 10372 平方米,是三明地區唯一的土堡聚集建造的例證,是地區多元建築文化的結合體。堡外青山環抱,洋麪開闊,堡體與周邊環境渾然一體,氣勢磅礴。2019年10月,水美土堡羣獲評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2]
孝子坊民居(陳家大厝)
孝子坊民居(陳家大厝),位於沙縣茶豐峽村大水灣。建於清道光九年(1829年),坐南朝北,佔地面積約8980平方米,平面佈局分內外院,內院由三座並列、前後三進,面闊三開間木構建築組成,懸山頂。整座建築共有100餘間房間,兩側砌有高大封火牆,並安邊門;外院兩側設護厝。是沙縣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清代古民居。2009年11月,孝子坊獲評第七批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3]
沙縣區地方特產
編輯鄭湖水柿
鄭湖水柿,福建省沙縣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鄭湖水柿以其果大、果實豔麗、風味獨特、味甜多汁、皮薄無核、口感爽美而聞名。
紅邊茶
民國17年(1928年)版《沙縣誌》記載,“沙邑茶有兩種,一名烏龍,一名紅邊。”紅邊茶製作過程須日曬,成品外形條索壯實、色澤烏砂油潤,猶如“蜻蜓頭、青蛙腹”,內質香氣濃郁芬芳,頗似蘭花。沖泡後湯色紅豔明亮,葉底柔軟,紅邊顯著,入口醇厚之餘甘爽回味。2022年,沙縣區紅邊茶製作技藝成功入選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9]
“樂子”土雞蛋
沙縣區著名人物
編輯張廷發
張廷發,福建沙縣人。1933年秋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2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曾參加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1975年任空軍政委,1977年任空軍司令員、中共中央軍委委員。是中共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和政治局委員。1985年增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987年被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988年7月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28]
鄧子基
鄧子基,1923年6月生,福建省沙縣夏茂儒元村人,中共黨員,廈門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經濟學家、財政學家和教育家。
[29]
1947年畢業於政治大學經濟系。1949年參加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1952年廈門大學經濟研究所研究生畢業。198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廈門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經濟學院副院長,中國財政學會第一、二屆常務理事。
[9]
鄧力平
鄧力平,男,漢族,1954年11月生,福建沙縣人,2010年12月加入民革,1974年3月參加工作,加拿大達爾豪西大學經濟系畢業,研究生學歷,經濟學博士學位,教授。現任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福建省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廈門國家會計學院教授。
[30]
沙縣區榮譽稱號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調整三明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 .福建省人民政府.2021-02-02[引用日期2021-04-09]
- 2. 2022年行政區劃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3-01-08]
- 3. 沙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沙縣年鑑[M].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2018.05
- 4. 縣級建置 .沙縣政府辦.2007-10-02[引用日期2021-04-09]
- 5. 區委書記 .沙縣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4-14]
- 6. 區長 .沙縣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4-14]
- 7. 三明羅卜巖省級自然保護區 .三明市人民政府.2014-04-01[引用日期2021-04-09]
- 8. 七仙洞 .沙縣人民政府.2017-01-07[引用日期2021-04-09]
- 9. 特產 .三明市沙縣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4-14]
- 10. 福建省水利廳關於公佈第二批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縣的通知 .福建省水利廳.2020-01-03[引用日期2021-04-09]
- 11. 中央文明辦公佈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和 複查確認保留榮譽稱號的前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 .銅川市新區管理委員會.2020-11-12[引用日期2021-04-09]
- 12. 農業部關於認定第三批全國農村集體 “三資”管理示範縣的通知 .農業農村部.2017-01-20[引用日期2021-04-09]
- 13. 關於印發《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暫行辦法》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2016-03-15[引用日期2021-04-09]
- 14. 全國綠化委員會關於表彰全國綠化模範單位和頒發全國綠化獎章的決定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16-03-18[引用日期2021-04-09]
- 15. 科技部關於公佈2013年全國縣市科技進步考核先進縣市先進個人和優秀組織單位名單的通知 .科技部.2013-11-21[引用日期2021-04-09]
- 16. 福建鄭湖水柿獲得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中國質量新聞網.2014-03-13[引用日期2021-04-09]
- 17.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公佈第六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上等級圖書館名單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2018-08-28[引用日期2021-04-27]
- 18. 中央宣傳部 財政部 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文物局 關於公佈《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的通知 .山西省文物局.2019-03-19[引用日期2021-06-02]
- 19. 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關於公佈 2014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 縣(市、區)名單的決定 .教育部.2015-03-30[引用日期2021-06-26]
- 20. 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擬命名一二三級文化館名單的公示 .黃平縣人民政府.2021-11-23[引用日期2022-08-10]
- 21. 2022年沙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沙縣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4-14]
- 22.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於公佈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的通知 .國家能源局.2021-09-08[引用日期2021-09-15]
- 23. 關於命名2009年國家園林城市、縣城和城鎮的通報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0-02-04[引用日期2021-09-15]
- 24. 交通運輸部關於公佈第二批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範創建縣的通知 .交通運輸部.2021-11-04[引用日期2021-11-09]
- 25. 水利部關於公佈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市、區)名單的公告 .水利部.2021-12-10[引用日期2021-12-25]
- 26.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公佈全國第六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名單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2021-12-24[引用日期2021-12-25]
- 27. 福建首次命名!這9縣(市、區)有新稱號 .東南網.2022-01-14[引用日期2022-01-14]
- 28. 張廷發 .中國政府網.2008-10-21[引用日期2022-05-06]
- 29. 鄧子基 .中國經濟網.2017-08-01[引用日期2022-05-06]
- 30. 鄧力平同志簡歷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2017-12-24[引用日期2022-05-06]
- 31. 沙縣小吃製作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三明市沙縣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4-14]
- 32. 水美土堡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明市沙縣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4-14]
- 33. 孝子坊民居(陳家大厝)--沙縣清代古建築 .三明市沙縣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4-14]
- 34. 三明沙縣機場項目入選《國家交通重大工程檔案》 .三明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5-26]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