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沙漏星雲

鎖定
沙漏星雲是一個年輕的行星狀星雲,它的形狀像一個沙漏。第一顆沙漏星雲(也稱為MyCn18)是由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Raghvendra Sahai和John Trauger在1995年7月30日發現的。
(概述圖是由哈勃太空望遠鏡上的第二代廣域和行星照相機拍攝的)
中文名
沙漏星雲
外文名
The hourglass nebula
別    名
MyCn18
距離地球
8000光年
發現者
安妮 J. 坎農和瑪格麗特W. 梅歐
發現星雲
MyCn18、IRS 4
分    類
天體
發現時間
1918年至1924年

沙漏星雲基本簡介

沙漏星雲(也稱為MyCn18)是一個年輕的行星狀星雲,位於南天的南三角座,距離地球8,000光年遠。因星雲中心有沙塵般的物質外溢,好似沙粒在沙漏中移動而得名。星雲中心好像有一隻眼睛盯着我們,氮氣使該星雲呈現紅色,氫氣使之呈現綠色,氧氣發出藍光。

沙漏星雲名稱由來

MyCn18距地球約8000光年。它是一個年輕的行星狀星雲。MyCn18,人們根據它的模樣取了個形象的名字:“沙漏星雲”,因為它很像古代記時用的沙漏。

沙漏星雲觀測發現

沙漏星雲 沙漏星雲
1995年7月30日,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安妮 J. 坎農和瑪格麗特W. 梅歐發現它的形狀像一個沙漏。沙漏星雲(MyCn18)是位於南天的南三角座,距離地球8000光的年輕行星狀星雲。因星雲中心有沙塵般的物質外溢,好似沙粒在沙漏中移動而得名。當其內部核燃料耗盡,這個如同太陽般的恆星會首先在中心冷卻,褪變成為白矮星。2009年天文學家評選出哈勃望遠鏡16年拍攝的十大最佳圖片,第五名是距地球八千光年的沙漏星雲。
IRS 4 [1] 
2015年,天文學家觀測發現一顆罕見新生恆星周圍形成超大質量的沙漏狀星雲,這是非常美麗的“發射星雲”,直徑為2光年,是由嬰兒恆星釋放的灰塵和氣體形成。這顆恆星擁有10萬年曆史,其環繞的星雲叫做“夏普利斯2-106”。這個沙漏狀星雲(IRS 4)距離地球2000光年,位於天鵝星座,該星雲可通過雙筒望遠鏡或者家用望遠鏡進行觀測。 [1] 

沙漏星雲研究歷程

1918年到1924年間,安妮J.坎農(AnnieJumpCannon)和瑪格麗特W.梅歐(MargaretWMayall)在擴充恆星百科全書“亨利-德雷珀目錄”的過程中發現了“沙漏星雲”MyCn18。當時只簡單的標示是一個行星狀星雲。直到望遠鏡和影像處理的技術獲得改進之後,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Raghvendra Sahai和John Trauger才在1995年7月30日發現它的形狀像一個沙漏。猜想MyCn18成為沙漏形狀的原因是在低速膨脹的雲氣之內有高速膨脹的星風,而云氣在赤道的密度又比兩極高。
2009年,天文學家利用哈勃望遠鏡,對這類行星狀星雲拍攝了一系列影。在影像中,可以看見發出紅色輝光的氮氣、綠色的氫氣和綠色輝光的氧氣,而這些多彩氣體組成沙漏壁上的細緻環狀結構。經由這些高解析度影像,天文學家得以一窺這類星雲產生過程的驚人細節,對了解和解開行星狀星雲的多樣性、複雜形狀和對稱性的問題,可能會有很大的幫助。

沙漏星雲能源耗盡

(HST)對產生這個行星狀星雲的恆星來説,它的來日的確是不多了。當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用完它中心的核燃料後,會經過這種短暫但很美麗生命終結階段,在它拋出外層的氣殼後,它的核心成為一顆逐漸冷卻和慢慢變暗的白矮星(white dwarf)。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