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沙洲家園

鎖定
《沙洲家園》是2005年上映的劇情片,由安德魯卡·瓦丁頓執導,費爾南德·蒙特納哥、João Acaiabe主演。
該片講述了母親頓明白自主生活的重要,意決留在世界邊沿一輩子,也不願回到以前被剝削權利的文明環境的故事。
中文名
沙洲家園
外文名
Casa de Areia
其他譯名
沙屋
類    型
劇情
製片地區
巴西
拍攝地點
巴西
導    演
Andrucha Waddington
主    演
費爾南德·蒙特納哥、João Acaiabe
片    長
115 分鐘
上映時間
2005年5月13日
對白語言
葡萄牙語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tt0373747

沙洲家園劇情簡介

1910年,在巴西的馬臘尼昂,心智有些“走火入魔的”瓦斯科買下了遠方的一大片荒漠,他希望過上遠離文明社會的生活,終生與沙丘作伴。在瓦斯科的一味堅持下,尚在懷孕的妻子阿麗婭和阿麗婭的母親瑪麗亞也不得不跟隨搬遷到那片人煙稀少的荒漠。
生活剛剛安頓下來,一羣黑人便造訪了這裏,他們打算搶劫瓦斯科,瓦斯科只好用自己的部分家當打發他們。生活開始每況愈下,工人們紛紛離去,而瓦斯科後來也悲慘的死去,只剩下兩個孤苦無依的女人和命運未卜的胎兒。
在一位前黑奴後裔馬蘇的幫助下,母女倆終於找到了謀生的渠道。隨着女兒瑪麗亞的出生,阿麗婭的苦難生活仍在延續,她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到城市,而這希望也在日復一日的煎熬中越發渺茫,以至最終變為隨遇而安。
一次,阿麗婭發現遠處有座外國科學家進行天文學研究的營地,在那裏她與路易茲邂逅,兩人共度一夜。而當第二天阿麗婭回去尋找母親和女兒時,卻發現流沙毀掉了住處,母親不幸遇難。
善良的黑人馬蘇早就愛上了阿麗婭,只是遠遠的關注着母女的一切。多年後,瑪麗亞長大成人,她見到了返回此地的路易茲,也知道了他同母親的關係,阿麗婭要女兒同路易茲一同回到文明世界,而她已經不再向往,因為半生的風蝕已經讓她無法理解遙遠的文明…… [1] 

沙洲家園演職員表

沙洲家園演員表

    • 費爾蘭德·蒙特納哥 飾 Dona Maria / Áurea / Maria
      配音  -
    • 費爾南達·托里斯 飾 Áurea / Maria
      配音  -
    • João Acaiabe 飾 Pai de Massu
      配音  -
    • Haroldo Costa 飾 Capataz
      配音  -
    • Enrique Díaz 飾 Luiz (young)
      配音  -
    • Camilla Facundes 飾 Maria (child)
      配音  -
    • Stênio Garcia 飾 Luiz
      配音  -
    • Ruy Guerra 飾 Vasco de Sá
      配音  -
    • Jorge Mautner 飾 Cientista
      配音  -
    • Seu Jorge 飾 Massu (young)
      配音  -
    • Luiz Melodia 飾 Massu
      配音  -

沙洲家園職員表

導演 Andrucha Waddington

沙洲家園幕後製作

《沙漠家園》的構思是由一張照片引起的,照片取景於巴西東北部沙地上的一所被遺棄的房屋。本片製片人路易茲·卡洛斯·巴雷託將照片拿給導演安德魯卡·瓦丁頓(Andrucha Waddington),鼓勵他拍攝一部與此相關的電影。“事實上,我從未看過那張照片,路易茲向我講述照片中房屋的故事,建議我拍攝一部講述住在房屋中的女子終生與沙漠相抗爭的電影,那天夜裏,我夢到了那個景象,第二天,我們開始構思《沙洲家園》。”瓦丁頓如是説。
隨後,導演瓦丁頓找到了編劇埃琳娜·索亞雷茲,不過從最初的構思到最終定稿,經歷了長達兩年的漫長時間。後來,本片劇本獲得了2002年的聖丹斯/NHK國際影人獎。
全片在生態保護區進行拍攝,於馬蘭農沙丘國家公園取景,這座佔地155000公頃的國家公園位於巴西的馬臘尼昂州,涵蓋了巴赫西亞斯、温貝多平原和布里梅拉庫魯斯三個地區,沙漠深入地下50公里,在地表更是蔓延70公里。公園中的自然景觀包括40米的沙丘,以及在6月至9月的豐水期時湖水幽藍、而枯水期長達8個月的鹹水湖。
在影片拍攝前,劇組僅尋找外景地就用去兩年時間,規劃用去一年,而在開拍前建造小村莊又耗時三個月。“在每個季節中我們都要去國家公園一次,一共去了11次,以獲取氣候、地形和道路的情況並認知公園的規則,”導演瓦丁頓回憶道。最後,劇組被巴西環境和可再生自然資源協會(Ibama)授權,在國家公園的緩衝地帶開始建造外景,主要包括12棟房屋,全由當地的傳統工藝修建,而運送工人和建材更是費盡周折。劇組興建的村莊在影片拍攝後仍被保留下來,以當作旅遊景觀。
本片參加了2005年的多倫多電影節和2006年的聖丹斯電影節,榮獲聖丹斯電影節的Alfred P. Sloan(前通用公司總裁)電影獎,該獎項於2003年開始設立,旨在表彰講述科學、技術以及相關人物故事的優秀影片。
片中的兩個主要角色是導演安德魯卡·瓦丁頓為自己的妻子和岳母所寫。

沙洲家園影片評價

影片大致的內容是1910年奧芮亞的丈夫瓦斯科在巴西西部諾馬良洲買了一塊地,並帶着妻子以及岳母經過一個多月的跋涉來到這塊“不毛之地”。丈夫到來不久之後就精神崩潰,不久以後就死了。而奧芮亞在懷有身孕的情況下一直努力的想回到“文明”世界中。每天都在期盼有外人經過此地把他們救走。影片花了很長的篇幅來描寫奧芮亞在一次又一次的等待與失望中度過。最後過了很多年以後還是沒有成功走出沙洲。看到這裏是讓我幾次想到了卡夫卡的《城堡》,唯一不同的是城堡的K一直想走進城堡。而奧芮亞是一直想走出沙漠!看過本片使人相信環境與時間最終會完全改變一個人!當多年之後奧和女兒有機會回到“文明世界”時,奧芮亞卻放棄了,讓把女兒一人帶走。導演對結尾的處理令人深思,很多年後奧芮亞的女而來探望年老的母親,個人感覺晚上母女之間對於人類登上月球的對話就是對文明與愚昧的最好註解!
所有的畫面都是實景拍攝,外景地是巴西著名的“馬拉尼昂被單”國家公園,不僅有柔軟“沙軀”讓人深陷其中,更令人驚奇的是在各式各樣的沙丘內,竟然還隱藏着如海一般湛藍的大湖泊。看到其中一個沙與湖各佔1/2藍白分隔的場景時,才知道敦煌的“月牙泉”實在是不值一提。一半是沙漠,一半是海水,兩種都是可温柔萬種又可霎時風雲變色的兩面體,不和諧的共處更有特別的魅力。影片每一個畫面都不用雕琢便已成美景,大量的全景、航拍和長鏡頭,似乎是在單調的重複,但卻始終看不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