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沙河鋪鎮

(遼寧省瀋陽市蘇家屯區下轄鎮)

鎖定
沙河鋪鎮位於遼寧省瀋陽市蘇家屯區區境東南部,距蘇家屯區區府8公里。距瀋陽市市中心23公里,北接渾南區白塔鋪鎮,南接蘇家屯區十里河鎮,區位優越。
中文名
沙河鋪鎮
外文名
Shahe Pu Zhen
行政區類別
瀋陽市郊小鎮
所屬地區
中國東北
地理位置
瀋陽市南郊
下轄地區
10個行政村,22個自然村
人口數量
2.1萬(2009)

沙河鋪鎮鎮情概況

沙河鋪鎮面積58.5平方公里,第五次人口普查總人口19796 人。沈丹鐵路過境,通公路。鄉鎮企業有紅磚、採石、製鞋、電器等廠。農業主產水稻。

沙河鋪鎮行政區劃

沙河鋪鎮政府駐沙河鋪,轄沙河鋪、官屯、高力屯、韓城堡、吳家屯、鮑家窪、後桑欄子、佟古家子、前桑欄子、河北、前長嶺子、後長嶺子、新立、於家窪子、東大房身、後黃花甸、後崗子、趙家甸子、河沿、魏家、大孤家子21個村委會。

沙河鋪鎮經濟發展

沙河鋪鎮結合區位優勢和產業特點,全鎮形成中北部運輸業、東部鋼管產業、南部種植養殖業競相發展的產業格局,其中瀋陽沙河鋼管產業集羣是全市21個重點產業集羣之一,並以此為核心組建了瀋陽沙河金屬加工經濟區,規劃面積擴大到26平方公里。2007年全鎮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實現50億元,同比增長65%,財政收入560萬元,同比增長40%,固定資產投資14億元,同比增長73%,引進外資35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500元,同比增長16%。

沙河鋪鎮工業迅猛發展

大力實施“工業興鎮”發展戰略,工業園區迅速擴張,由村級的鮑家工業園,發展到市級的鋼管產業集羣,並以此為核心組建了瀋陽沙河金屬加工經濟區,規劃面積擴大到26平方公里。蘇桃公路兩側經濟帶已顯露雛形,工業的主導地位進一步強化。全鎮已有工業企業97家,其中鋼管企業14家,其他金屬加工類企業15家,規模以上企業達到26家。2007年全鎮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實現50億元,鋼管產量實現70萬噸,新開工項目達到30個,其中投資3000萬元以上項目開工15個,投資超億元的項目2個。二產業貢獻率佔到財政收入的95%以上。

沙河鋪鎮“三農”工作取得新成效

農業結構調整取得實效,全鎮落實農作物播種面積達5.3萬畝,糧食總產量達到3.2萬噸。發展訂單農業,六年中實現訂單總面積2萬畝,銷售綠色水稻、甜菜等農產品5種,共計2.1萬噸,產值達1250萬元。積極引導農民大力發展養殖業,累計禽類養殖500萬隻,生豬飼養量18萬頭,牛羊生產量6.5萬頭(只)。水產養殖面積260畝,累計產量1250噸。全鎮已建成各類種植養殖小區6個,2007年完成黑木耳栽培基地和新品種草莓繁種基地兩個種植小區,建成肉雞和水貂兩個養殖小區。

沙河鋪鎮第三產業穩步提升

到2007年,全鎮有大小商業網點205個,比2001年增加60個,平均每千人擁有商業網點10個。2007年全鎮有運輸專業户690户,大中型運輸車輛510台,2007年實現運輸收入5.7億元,比2001年增長2.4倍。全鎮第三產業從業人員3610人,佔全鎮勞動力總數的27%。2007年三產增加值預計將達到2.4億元,是2001年的2.8倍 [1] 

沙河鋪鎮社會事業

沙河鋪鎮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籌措資金800餘萬元,建成7855平方米的沙河九年一貫制學校,教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鞏固“普九”成果,中學輟學率控制在2%以下,小學輟學率為0。廣泛開展全民文化體育活動,積極參與區舉辦的文化廣場活動,組織參加區第七屆運動會和區首屆農民運動會,均取得鄉鎮組第二名的好成績。東明鋼管廠籃球隊代表沙河鎮取得了遼寧省第五屆農民運動會籃球賽亞軍。2005年該鎮被評為省體育先進單位,2006年、2007年連續被瀋陽市評為羣眾體育先進單位。
衞生工作不斷加強。2005年鎮政府成立了預防保健站。使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應對能力得到增強。民政工作再上新台階,2002年對敬老院進行了整體改造,2004年完成了與林盛鎮敬老院的合併工作,通過了市級驗收,並達到省二級標準。投資新建了鎮政府辦公樓,改善了鎮機關的辦公條件。國防教育、徵兵工作圓滿完成,廣播電視、婦女兒童、計劃生育等各項事業不斷髮展。

沙河鋪鎮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果

截至2007年,該鎮建文化廣場4處、村級圖書室4個、農村現代遠程教育接收站點5個,評選文明之星3次;開展了文明鎮、文明村、文明企業、“十面紅旗新風户”創建活動,2005年被瀋陽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文明鄉鎮;鮑家窪子村被評為省級文明村標兵;3個村、4家企業被評為區級文明單位。2006年評出新風户5490户,佔農户總數的85%,社會風氣明顯好轉。

沙河鋪鎮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

堅持依法治鎮、依法治村,完成了第八屆、第九屆村委會換屆選舉,村民自治和幹部培訓工作得到加強,10個行政村的辦公場所都得到了較好落實。其中吳家、東大、長嶺子、新立和韓城五個村新建了村委會,改善了辦公條件。
深入開展“四無”創建和全民普法活動,全鎮廣大幹部羣眾的法律素質明顯提高。認真處理人民羣眾來信、來訪,六年共處理羣眾信訪案件320件,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層。
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開展了創建和諧沙河活動,在非公有制企業建立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組建了聯防隊,加強巡邏,刑事發案率明顯下降,切實維護了社會穩定。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工作,對轄區內的企業和工商業户進行全方位安全隱患排查,並建立了基礎檔案,杜絕了重大責任事故發生。

沙河鋪鎮農民得到的實惠更多

農村税費改革紮實推進。先後取消了鄉鎮統籌費、農村教育基金、屠宰税、農業税和農業特產税,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田的積極性。全鎮農民累計獲得糧食綜合直補和良種補貼453萬元,農機補貼21萬元。新型合作醫療全面鋪開。醫保覆蓋面達到92%,農民共報銷醫療費近百萬元。學生“兩免一補”政策得到落實。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2007年向123户農村低保家庭共計259人發放了最低生活保障金11.7萬元,保障水平逐年提高。採煤沉陷區村民生活得到改善,完成了4萬平方米的高力屯新村建設,460餘户村民喜遷新居,完成了官屯村危房户的合同簽訂和拆建工作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