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沙延孝

鎖定
沙延孝(1914~1940),字露庭,回族,共產黨員。山東省冠縣梁堂鄉申閻村人,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3月,沙延孝與宋秋潭、王晉亭三人組織成立了中共館陶縣特別支部,任宣傳委員。抗戰爆發後,沙延孝被派到範築先收編的五支隊工作,並建立了五支隊黨總支。1938年4月,任五支隊第一團政治處主任,被授予中校軍銜。1940年春,沙延孝到由築先縱隊三團改編的三營任教導員,10月7日,在戰鬥中不幸中彈犧牲。 [1-3] 
2020年9月2日,入選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羣體名錄。 [4] 
概述圖來源: [1] 
中文名
沙延孝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回族
籍    貫
山東冠縣
出生日期
1914年
逝世日期
1940年

沙延孝投身抗日

沙延孝出生在冠縣梁堂鄉申閆村一個回民家庭裏,後遷至冠縣城南街定居。沙延孝幼年家貧,父親沙月義以開中藥鋪維持全家生計。沙延孝9歲時入小學讀書,雖然他秉性聰慧,勤奮好學,但因生活窘迫,不得不半工半讀。所以直至14歲,才就讀於冠縣一高。
九一八事變後,由於國民黨蔣介石政府採取不抵抗政策,致使東北三省在短短三個月內就全部為日軍攻佔。這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激烈反對,迅速掀起了一個抗日反蔣的高潮。冠縣一高學生沙延孝、王維羣等人,積極發動和組織同學走上街頭,宣傳抗日,要求國民黨政府槍口對外、團結抗日,號召羣眾抵制日貨、以雪國恥。從此以後,沙延孝、王維羣、馮幹才、朱冠富等進步青年,經常聚集在沙延孝家裏,學習進步書刊,談論國家大事。在議論中,他們對國民黨政府投降媚外、壓制民主、爭權奪利、貪污腐敗的現實尤為不滿,這更加堅定了他們救國救民的政治抱負。
1932年,沙延孝高小畢業後,考人壽張省立第八鄉村師範學校。1934年初,濟南第一鄉師範學生、共產黨員趙健民回冠縣度寒假。這期間,他發展沙延孝,馮幹才、錢洪勳三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沙延孝和馮幹才一起,在八鄉師廣泛宣傳黨的抗日主張,傳播各地工人、學生抗日救亡的消息。同時,他們在校內外廣交朋友,組織“讀書會”,學習《大眾哲學》《政治經濟學批判》《辯證唯物主義》和列寧,高爾基等人的著作和文章,以及《世界知識》《新生活》等新書刊。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他們團結了大批進步學生和社會青年,從中發展黨員,壯大了黨的力量。
1936年春,沙延孝隨同山東省八個鄉村師範的應屆畢業生一起到濟寧受訓,歷時一年。1937年3月,沙延孝被分到館陶縣房爾寨鄉農學校,擔任教務主任。不久,根據上級黨組織的決定,宋秋譚、沙延孝、王晉亭三人組成中共館陶縣特支,沙延孝任宣傳委員。 [1]  [2]  [3] 

沙延孝棄筆從戎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以後,沙延孝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立即着手發展黨的抗日武裝。同年12月,冠縣境內石洪典領導的綠林武裝“北杆”和韓春河領導的“南杆”,被範築先將軍收編為第五、六支隊。五支隊時轄三個團,共三千餘人,石洪典任司令,荊維德任副司令,原冠縣縣委代理書記郭芳臣任參謀長。為了改造這支隊伍,魯西北特委書記趙健民直接領導的中共冠縣臨時工委決定,派沙延孝、孫洪等人到五支隊工作,並在五支隊建立了黨總支,盛北光任書記,沙延孝、孫洪為委員。
1938年三四月間,日軍進犯魯西北地區,佔領了濮、範兩縣。範築先將軍調集五,六、二十一、二十二等四支隊,並親率保安一營、衞隊營參加濮範戰役。4月,為了進一步加強黨對五支隊的領導,黨總支召開會議,決定對五支隊內黨員幹部進行調整,並經郭芳臣向石洪典,荊維德建議,得到批准。調整後,沙延孝出任第一團政治處主任。五六月間,五支隊在陽穀、壽張整頓時,範築先將軍親自前去檢閲,按照國民政府軍隊的軍銜制,沙延孝被授予中校軍銜。
1938年11月15日,日軍攻陷聊城,範築先將軍壯烈殉國。此後,範築先的各個支隊相繼分化,有的另立山頭,獨霸一方;有的投靠日偽,認賊作父。而五支隊則由於黨的工作基礎較好,黨員較多,因此很快拉回冠縣,向我黨直接組建和領導的十支隊,八路軍一二九師先遣縱隊靠攏,不久即被編入八路軍一二九師先遣縱隊第二團。部隊改編後,沙延孝轉入地方工作。
1939年2月,由十一支隊剛剛改編的築先縱隊第三團在冠縣城南與日軍遭遇,損失較大。4月,部隊在冠縣斜店一帶整編,整編後的築先縱隊三團改編為第三營,趙健民任營長。1940年春,黨組織派沙延孝到三營任教導員。這時,三營各連普遍建立了黨支部,配備了指導員,各排也建立了黨小組。從此,三營在趙健民和沙延孝的率領下,揮戈請纓,馳騁疆場,橫掃敵陣,屢建奇功,廣大羣眾稱之為“趙三營”,其威名在廣袤的魯西北平原上家喻户曉,廣為傳頌。這支抗日勁旅成為鞏固和發展魯西北抗日根據地的重要力量。 [1]  [2]  [3] 

沙延孝壯烈犧牲

1940年初,在我黨的領導下,冠縣境內相繼建立了八個區委和七個區政府。這時,冠縣北部的六、八區仍被韓鏡鑲、劉祖榮、湯福階等人所控制。他們抗糧抗税,拒絕抗日軍隊進駐,處處設障,阻礙抗日工作的開展。同年夏初,趙健民和沙延孝研究決定,攻打六區地主武裝控制的大柳邵和邢柳邵兩個村莊。根據戰鬥部署,趙健民率一、三連進攻大柳邵,沙延孝率二、四連進攻邢柳邵。經過激烈戰鬥,我軍佔領了大柳邵和邢柳邵,繳槍一百餘支。這次戰鬥,沉重打擊了六區封頑勢力,鞏固了六區抗日政權。
1940年6月,築先縱隊和先遣縱隊正式合編為八路軍一二九師新編第八旅,轄二十二團、二十三團、二十四團,沙延孝所在的築先縱隊三營編為新八旅二十二團第三營。隨後,部隊奉劉鄧首長命令,開赴衞河以西,在冀南地區堅持敵後抗日鬥爭。同年10月上旬,新八旅二十二團轉戰於河北省曲周、永年一帶。
10月7日,駐曲周縣城的日軍糾集了一個大隊的兵力,突然向駐紮在曲周縣城東南10公里大連寨村的二十二團二營襲擊。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敵人很快佔領了大連寨村西頭的陣地。在這緊急情況下,新八旅副旅長王近山命令三營火速增援二營,趙健民和沙延孝率部急行到大連寨,迅速投入戰鬥。激戰中,沙延孝機智沉着,鼓舞士氣,協助趙健民指揮部隊打退敵人一次又一次瘋狂的正面進攻。敵人幾次敗陣,傷亡慘重,慌忙丟下一百多具屍體,向縣城狼狽逃竄。趙健民和沙延孝率隊追殲殘敵時,發現敵人丟下一門一三式山炮,便越過敵屍,向山炮奔去。沙延孝邊衝邊喊“同志們衝呀,看哪個連得到山炮”,當接近山炮時,隱藏在山炮附近幾個墳堆後面的日軍突然開槍射擊,沙延孝不幸中彈倒地。趙健民和通訊員對準敵人一陣猛射,消滅了頑抗的日軍。當他們疾步趕到沙延孝身邊時,發現他已經停止了呼吸。戰士們怒不可遏,隨着“為教導員報仇”的陣陣呼喊,猛虎似的撲向殘敵……
戰鬥結束了,戰士們懷着萬分悲痛的心情,抬着他們敬愛的教導員和其他犧牲的戰友的遺體,向大連寨東南方向轉移。部隊為沙延孝等烈士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新八旅政治委員肖永智、二十二團政治委員於笑虹參加了追悼會。他們高度讚揚了沙延孝等為黨為人民英勇獻身的精神,號召廣大指戰員,化悲痛為力量,以烈士為榜樣,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國。 [1]  [2]  [3] 
2020年9月2日,沙延孝入選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羣體名錄。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