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沙塵天氣

鎖定
沙塵天氣,是指強風從地面捲起大量塵沙,使空氣混濁,水平能見度明顯下降的一種天氣現象。 [2]  一般而言,沙塵暴是指攜帶大量塵沙的風暴,多發生在沙漠或半乾旱地區。但科學意義上的沙塵暴卻有嚴格的指標。氣象上一般以能見度來區分沙塵與沙塵暴:能見度小於1公里的為沙塵暴,能見度在1公里以上的為沙塵或揚沙天氣。
中文名
沙塵天氣
定    義
攜帶大量塵沙的風暴
發生地區
沙漠或半乾旱地區
指    標
能見度

沙塵天氣形成原因

沙塵天氣的形成及其大小,直接取決於風力、氣温、降水及與其相關的土壤表層狀況。氣温高、降雨少、大風多是形成沙塵天氣的主要原因,生態環境和城市建設中的問題也是重要原因。 [3] 

沙塵天氣衡量指標

中國環境檢測總站的專家們則以空氣中懸浮顆粒物的濃度作為衡量指標。最近北京沙塵天氣時懸浮顆粒物濃度每立方米一般不超過1000微克,而沙塵暴時的濃度是要遠遠超過這個指標的。

沙塵天氣天氣分類

沙塵天氣是指強風從地面捲起大量塵沙,使空氣混濁,水平能見度明顯下降的一種天氣現象。沙塵天氣分為浮塵、揚沙、沙塵暴、強沙塵暴和特強沙塵暴五類。 [3] 
1、浮塵:當天氣條件為無風或平均風速≤3米/秒時,塵沙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0公里的天氣現象。 [3] 
2、揚沙:風將地面塵沙吹起,使空氣相當混濁,水平能見度在1公里至10公里以內的天氣現象。 [3] 
3、沙塵暴:強風將地面塵沙吹起,使空氣很混濁,水平能見度小於1公里的天氣現象。 [3] 
4、強沙塵暴:大風將地面塵沙吹起,使空氣非常混濁,水平能見度小於500米的天氣現象。 [3] 
沙塵暴 (sand duststorm) 是沙暴 (sandstorm) 和塵暴 (duststorm) 兩者兼有的總稱,是指強風把地面大量沙塵物質吹起並捲入空中,使空氣特別混濁,水平能見度小於 1千米的嚴重風沙天氣現象。其中沙暴係指大風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層所形成的挾沙風暴;塵暴則是大風把大量塵埃及其它細粒物質捲入高空所形成的風暴。 [3] 
5、特強沙塵暴:狂風將地面塵沙吹起,使空氣特別混濁,水平能見度小於50米的天氣現象。 [3] 
也有將特強沙塵暴稱為黑風暴的説法,黑風暴是指瞬時風速≥25米/秒(10級)、能見度<50米的特強沙塵暴天氣,是春季發生在中國西北和內蒙古西部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一種危害極大的災害性天氣。具有突發性強、影響範圍廣、破壞力大的特點。生命史很短,從發生發展到消失不到12個小時。 [2-3] 

沙塵天氣温帶氣旋

氣旋指佔有三度空間的、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氣壓低於四周的大尺度渦旋。根據氣旋形成和活動的主要地理區域,可分為温帶氣旋和熱帶氣旋兩類。
圖中,紅色箭頭所指位置即氣旋頭部,可見灰黃色的沙塵 圖中,紅色箭頭所指位置即氣旋頭部,可見灰黃色的沙塵 [1]
從結構上看,温帶氣旋是一種冷性系統,具有斜壓性。由於冷暖空氣的交匯,温帶氣旋通常伴隨有鋒面而出現,故又稱“鋒面氣旋”。温帶氣旋帶來的天氣比較豐富,除了常見的狂風暴雨,還有霧、沙塵、強對流和暴風雪等。

沙塵天氣沙塵暴過程

風雲衞星眼中的沙塵天氣 [1] 
2021年3月15日,我國出現了近10年以來最強沙塵暴過程,即圖中偏黃色區域。
沙塵天氣 沙塵天氣 [1]
2021年4月15日,內蒙古中部出現沙塵天氣
沙塵天氣 沙塵天氣
2022年4月19日至21日,我國北方地區出現入春以來最大範圍大風沙塵天氣。 [1] 
圖為4月21日FY-4A監測的沙塵情況 圖為4月21日FY-4A監測的沙塵情況 [1]

沙塵天氣衞星預告

沙塵天氣 沙塵天氣 [1]
從2022年4月20日上午開始,蒙古國南部和內蒙古西部最先出現沙塵天氣。隨後,沙塵區向東南方向擴展。內蒙古中部和東南部、寧夏中北部、陝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北京等地先後出現沙塵天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