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沙塢村

鎖定
沙塢村是隸屬北京市密雲縣河南寨鎮的一個村,距縣城10公里,村域面積2.48平方公里。
中文名
沙塢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北京市密雲縣河南寨鎮
面    積
2.48 km²
人口數量
830人

沙塢村村莊概況

現有村民304,830人。村裏主導產業為玉米、小麥等傳統農作物種植和特色種植,包括片林加栽桑樹350畝,蘆筍800畝。村名的由來沙塢村原名沙霧村,因村子地處潮白河東岸沙灘地帶,歷來冬春多風沙,形成沙包,風起時漫天風沙如霧一般,故得名沙霧。從2007年開始,沙塢村投資金,新建48畝的養殖小區,從根本上解決了人畜混居的局面;村主街道兩旁綠化美化栽植銀杏100株,黃羊球80餘株,硬化街道20000平方米,道路兩旁澆鑄水泥排水溝並鋪上蓋板,整體提升了村莊的環境質量;建設了550平方米的數字影院、老年活動中心,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為老人提供了休閒場所;新打水井兩眼,為村民飲水和糧田灌溉提供了保障;在村口修建仿古式大理石牌樓一座,打造沙塢新形象。沙塢村也先後獲得了市級文明生態村、體育先進村、衞生村、文明村和首都綠化美化花園式單位等多項榮譽。

沙塢村歷史人文

沙塢村 沙塢村
沙塢村在建國前曾屬順義縣管轄,與唐指山相隔不遠。相傳唐王(唐太宗李世民)東征時,途經唐指山,見這裏山清水秀,不禁問跟隨的大臣這裏叫什麼名字,眾大臣不得而知,於是便隨口答道:唐指山。意思是唐王指的山。再往北走,一陣風來,忽見沙塵四起,唐王以為是契丹來襲,趕快命士卒去打探,回報不是敵兵,乃是沙霧,唐王這才鬆了一口氣。這裏也就留下了“沙霧”的地名。沙塢村在隋唐兩代時並無居民,據史料記載,這一帶原是隋唐兩朝和契丹征戰的地區。沙塢村於明代成村,建國前屬解放區順義縣第八區,1950年6月劃歸密雲縣第三區。七聖廟與“洪洞槐” 沙塢村中曾建有一座廟宇,與別處不同的是,這座廟宇供了七位神聖,分別是觀音菩薩、關公、龍王、青苗神、閻王、二郎神和土地神,因此得名七聖廟。據村裏老人講,這座廟建於明代,即該村先民在明代初年從山西洪洞遷至現址時建造的,但沒有記載。89歲的村民石餘説,他在小的時候,在廟中見過一座碑,碑文記載清道光三年(1823年),村內的鄉紳名士石平捐資鑄鐘一口,懸掛在寺內。後七聖廟於解放前夕被拆除。在七聖廟遺址處,現有古槐一棵,雖歷經無數滄桑歲月,樹皮斑駁,但依然茂盛不衰。相傳這棵古槐是村裏的先民從山西遷居時帶來的,七聖廟建成時栽種於廟中,以寄託村民思鄉之情,故有“洪洞槐”之稱。據河南寨鎮林業站的王俊忠介紹,此樹品種為國槐,樹圍1.5米,樹冠25平方米,屬二級古樹,樹齡在500年以上。在古槐百米處另有側柏一棵,亦屬二級古樹。

沙塢村風士人情

演習 演習
石姓村民源出於望族在沙塢村,建國前村民均為石姓,改革開放後,才有其他姓氏村民逐漸搬到村裏。石姓,源出於望族,據唐《元和姓纂》和宋《路史》記載,石姓始祖為春秋時衞國大夫石碏。當時衞國的位置是現在的河南和河北一帶,《左傳》雲:石氏世代顯達於衞國。秦漢以前,石氏主要在北方發展繁衍,同時有部分人徙居江南。魏晉南北朝時,石姓昌盛為渤海、平原兩大郡望,即顯貴的家族後有北方少數民族遷居中原改為石姓,一為南北朝時鮮卑族複姓,即烏石蘭氏,還有冉氏和婁氏均改為石姓,後發展成為河南望族;另一石姓為十六國時羯族人石勒後裔,成為武威、上黨郡望。宋元之間,中原的漢族石姓多遷至江南,留在黃河流域的石姓,在明初洪武年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山東、河北、河南、北京、天津、陝西、甘肅等地,由此推斷,沙塢村的石姓村民應為古時鮮卑或羯族人後代。在沙塢村歷史上,曾經出過一位名人,名叫石現伶,16歲參加八路軍,後隨順義三區便衣隊長王亞東(建國後任福州軍分區司令員)南下,建國後擔任了東海艦隊的艦長。現在,沙塢村的村民以務農和出外打工為生。近年來,隨着密雲的發展,沙塢村村民也過上了幸福和諧的生活,村裏相繼成立了業餘評劇團、秧歌隊、舞蹈隊、大鼓隊,逢年過節,自娛自樂,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