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沙井村

(廣東省東莞市樟木頭鎮柏地社區下轄村)

鎖定
沙井村,位於樟木頭鎮東北部,距鎮政府0.5千米。該村坐落於山間谷地,村邊有禾碧山,海拔165米;官倉河流經村東南。與柏新村、塘子坑村、柏西村、官倉村、三社村相鄰。始建於清末,因村中有沙底的水井,而取名為沙井村。
中文名
沙井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東莞市樟木頭鎮柏地社區
地理位置
樟木頭鎮東北部
清末,屬東莞縣戎廳。民國時期,屬第四區石馬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先後屬新三區樟石鄉、第七區石官鄉;1958年10月,屬樟木頭人民公社柏地生產大隊;1983年,屬樟木頭區柏地鄉;1987年,屬東莞市樟木頭鎮柏地管理區;1999年,屬樟木頭鎮柏地行政村;2005年,屬樟木頭鎮柏地社區。
世居村民皆為蔡姓,其先祖於明崇禎五年(1632年)從揭西河婆尖田尾遷至東莞樟木頭官倉,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遷至沙井,清末遷至當地。
2015年末,户籍人口261人,其中男性125人,女性136人;80歲以上3人,最年長者91歲(女);歸僑1人。外來暫住人口1236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3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8人,主要分佈在蘇里南。村民均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東莞樟木頭話。
傳統生產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的農作物有水稻、花生、番薯、芋頭等,以及荔枝、黃皮等果樹。1992年後隨着工業化的推進,傳統農業逐漸衰退。現時,村集體經營以廠房、商鋪出租為主。2015年村集體總收入93萬元,總支出81萬元,純收入12萬元,淨資產800多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房屋出租、商業經營、集體經濟分紅等。特色農產品有雞心黃皮、糯米餈荔枝、桂味荔枝。傳統節慶食品有餈粑、艾粄、粽子、蘿蔔粄、刀麻切、客家燜豬肉、蒸鵝。
省道S357線經過村境。20世紀60年代通電,80年代通電話、通自來水,2000年通互聯網,2005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
村內有客家傳統民居58座,總佔地面積2500平方米。保存基本完好,有人居住。
村有揭西縣河婆蔡氏族譜編委會編印的《蔡氏族譜》和蔡子培、蔡子祺、蔡品中等人於1990年12月編修的《續編蔡氏族譜》。
每年正月初一,由村麒麟隊逐户參拜家門,祈禱新的一年平安。麒麟舞形成於清朝,每逢春節或重要場合均舉行活動。正月初一,麒麟隊按先左再右後中順序,由年長者捧錦盒帶路,到每家每户登門拜年。户主要出門放鞭炮相迎,並將新年食品、紅包放在錦盒中。麒麟隊將收集的食品分派給全村小孩以祈求平安大吉,豐衣足食。麒麟舞有尋青、驚青、聞青、試青、採青、吃青、吐青、吞青等情節,展示麒麟甦醒後,模仿貓狗吻腳、吻尾、互相吻頭、吻身等動作,表現其喜、怒、哀、樂等情緒。
每年正月十四,村民有熬燈茶習俗。正月初八村民舉辦“點燈”禮。凡上年新生男嬰的父親每天要為油燈加燈油,保證油燈不滅,直至元宵節後結燈。這樣,孩子才能獲得祖先的承認及庇佑。
嬰兒出生滿月稱彌月,親戚朋友購備新衣、新帽、新揹帶、玩具等前去祝賀。主人在酒樓或家中設宴招待來賓。
每年清明節,各家都到先祖墓地祭祖,客家人稱“拜山”。每一位家中成員都於清明節前回到家中,並製作艾粄,購買紙錢、香燭等進行祭祖。
村裏於每年農曆十月前組織60週歲以上老人到社區大院廣場參加每年一度的敬老宴。
1951年2月,柏地(含沙井村)開始進行土地改革。
1962年8月,第6213號颱風以10—11級風速從柏地(含沙井村)掠過,農作物遭受嚴重損失。
1963年,柏地組織羣眾修築一條從漲下壩至蔗布、牛皮湖、蔗橫頭的大堤,長2500米,高4米,以阻擋河水上漲衝入柏地(含沙井村)。
該村代表性人物:
蔡火才(1916—1945),中共地下工作者,於1945年7月受黨組織派遣回樟木頭石馬圩收集情報,被石馬鄉公所人員發現並抓捕,後被押至石馬昌棧路邊殺害。
蔡鳳嬌(1924—1999),抗戰期間參加工作。曾任東莞縣婦女聯合會副主任,東莞縣計生辦副主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