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沔陽秋收起義

鎖定
沔陽秋收起義,即戴家場暴動。1927年黨的“八七”會議後,中共湖北省委派王平章、肖仁鵠、劉紹南於八月下旬到新堤組建中共鄂中特委,領導鄂中地區的秋收起義。9月10日,“洪湖五子”之一的劉紹南利用中秋節在家鄉戴家場土地溝舉行暴動,擊斃罪大惡極的豪紳“塗老虎”,剷除全縣一霸,打響了鄂中秋收起義的第一槍。為賀龍、周逸羣等領導創建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和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軍團奠定了基礎。 [1] 
中文名
沔陽秋收起義
別    名
戴家場暴動
發生時間
1927年9月10日
發生地點
湖北沔陽戴家場
主要人物
劉紹南

沔陽秋收起義事件背景

1927年,蔣介石發動了震驚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血的教訓警示:沒有軍隊,只能任人宰割。於是,中國共產黨於8月7日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研究對策。會上,毛澤東發表了“槍桿子裏面出政權”的著名論述,得到大家認同,大會統一了思想,制定了以革命武裝反抗國民黨反革命武裝的指導方針,通過了《兩湖暴動計劃決議案》,為全國武裝暴動、建立軍隊指明瞭方向。 [2] 

沔陽秋收起義事件經過

1927年8月,中共湖北省委為貫徹八七會議精神,組織秋收起義,將全省劃分為鄂中等7個起義區,鄂中區指揮中心設在沔陽。隨後,省委為便於分片領導,又將鄂中區分為南北兩部,其中南部特委管轄沔陽、監利、潛江3縣和新堤市,由肖仁鵠任特委書記,並指示鄂中南部特委集中力量於沔西地區,組織農民向監利發展,鉗制長江水路交通。據此,中共沔陽縣委召開了黨員代表大會,改組縣委,選舉劉金山任書記,下轄東、南、西、北4個區委,分別由姜宗望、劉紹南胡幼松、陳師負責。新縣委成立後,研究了武裝暴動計劃,要求各區從組織小股游擊隊入手,三五成羣地懲處土豪劣紳,在鬥爭中恢復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衞軍,進而發動全縣總暴動,建立革命政權。 [3] 
9月上旬,中共湖北省委要求鄂中區於10日發動起義,配合鄂南暴動。鄂中南部特委分析了國民黨軍在沔陽兵力分散的情況,決定以沔南區委書記劉紹南的家鄉戴家場作為首暴地點,拿人稱“塗老虎”的大惡霸地主塗老五開刀。 [3] 
1927年9月9日,中共鄂中南部特委從沔陽各區挑選農軍骨幹數十人組成暴動隊。 [3]  9月10日,恰好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也是“團丁”聚餐喝酒放鬆警惕的有利時機,暴動領導小組提前來到戴家場西邊陳垸的長樂寺,制定了周密的暴動計劃,挖出了埋在地下的槍支彈藥,通知了各路人馬秘密集結,進行了充分的戰前準備。午夜時分,劉紹南率領300多名由共產黨員、農協會員組成的暴動隊,突然包圍了塗家大院。首先,劉紹南指揮隊伍放起熊熊大火,又將點燃的鞭炮放進鐵皮桶裏,造成機關槍掃射的強大聲勢;接着,彭國材帶頭撞開大門,帶領暴動隊一擁而入。塗老五從夢中驚醒,見火光沖天,槍聲四起,慌忙跳窗逃命。説時遲,那時快,神槍手董錦堂手起一槍,塗老五應聲滾落牆外,只被接應的親信救起,連夜逃到新堤,後因傷勢過重,旬日斃命。團丁們因過中秋節一個個喝得醺醺大醉,東倒西歪。暴動隊迅速全殲塗老五的“團防”武裝,繳獲了許多武器彈藥,沒收了塗老五的不義之財,救出了被塗老五搶來的良家婦女郭鳳珍。 [2] 
9月11日,沔南區委在戴家場王爺廟召開了有4000多人蔘加的慶祝大會,成立了戴家場農民協會,選舉塗位云為農民協會委員長;成立了農民自衞團,任命彭國才為團長。正式宣佈戴家場秋收暴動取得全面勝利。 [2] 

沔陽秋收起義事件意義

戴家場秋收暴動的勝利,有四大歷史意義:
第一、打響了鄂中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拉開了洪湖地區秋收起義的序幕。在其影響之下,湖區農民、漁民紛紛揭杆而起,先後發動了大小80餘次武裝起義,為掀起革命高潮起到了推動作用。 [2] 
第二、戴家場農民協會,是洪湖地區第一個具有蘇維埃性質的紅色政權,為地方紅色政權建設起到了樣板作用。 [2] 
第三、戴家場農民自衞團的成立,是共產黨建軍的一次大膽嘗試與具體實踐,為創建工農武裝起到了示範作用。 [2] 
第四、戴家場秋收暴動過程中,鍛煉出劉紹南、彭國才、董錦堂、賀闖、塗位雲等一批智勇雙全的軍事人才,被譽為洪湖的“紅五子”。後來,劉紹南擔任了湘鄂西黨委書記兼武裝總指揮,彭國才擔任了湘鄂西省政府保衞局長兼遊擊大隊長。這為賀龍、周逸羣建立以瞿家灣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在思想上、輿論上、物質上、組織上、人才上起到了奠基作用。 [2] 

沔陽秋收起義後世紀念

洪湖市人民政府於1985年在戴家場鎮修復了由徐向前元帥題寫的碑名“洪湖戴家場秋收暴動紀念碑”;1992年戴家場秋收暴動紀念地和紀念碑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公佈為第三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