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沒有航標的河流

(1983年吳天明執導的電影)

鎖定
《沒有航標的河流》是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片,由吳天明執導,李緯陶玉玲主演,於1983年上映片。
該片根據葉蔚林的中篇小説《在沒有航標的河流上》改編,講述“十年動亂”時期,放排人盤老五見義勇為,救助落難的老幹部,成全青年人自由戀愛,在逆境中抗爭的故事 [1] 
中文名
沒有航標的河流
類    型
劇情
出品公司
西安電影製片廠
製片地區
中國
導    演
吳天明
編    劇
葉蔚林
主    演
李緯
陶玉玲
片    長
84 分鐘
上映時間
1983年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色    彩
彩色

沒有航標的河流劇情簡介

盤老五、石牯和趙良是三個普通的放排人。在十年動亂中,他們帶着浩劫創傷,漂流在蕭水上。煩惱、苦悶與不平纏繞着他們,無法解脱,只好無聊地吵嘴,發泄地毆鬥,苦悶地酗酒。夜晚,木排停靠在荒野,石牯上岸去找他那被區革委會主任李家棟逼迫出嫁的未婚妻改秀,遇到了被監督勞動、已經奄奄一息的老區長陳鳴鶴,趕來尋找石牯的盤老五毅然決定,把老區長轉移到一個安全的地方。改秀雖然被迫出嫁,但一直是抗婚不從。她聞訊逃出,在河邊等到木排,與石牯團聚。改秀上木排後,膽小怕事的趙良擔心李家棟追查,盤老五又見義勇為,同意承擔起一切後果,這樣,才把改秀留到了木排上,跟他們一起漂流。石牯和改秀這對年輕人的遭遇,不禁勾起了盤老五對自己年輕時愛情悲劇的回憶:三十多年前,他與純真的少女吳愛花有着一段甜美的愛情。但是,他因為散了排而背上了磨盤債,他不忍讓吳愛花跟着自己受苦,就主動離散了。他與吳愛花的愛情,成為一段幸福而痛苦的記憶,永遠銘刻在盤老五的心中。木排漂流到雙河街,盤老五為了急救生命垂危的徐區長,要去買人蔘,但偏偏錢又不夠。平時非常小氣的趙良,竟然慷慨解囊,把給女兒辦嫁妝的錢掏了出來。在面鋪,盤老五突然遇到了吳愛花,誰能想到,這時的吳愛花已經淪為一個討飯婆子。30年的滄桑變遷,在兩個人中間隔起了一道無形的屏障,使他們變得生疏了、冷漠了。可是,舊時有愛情,今天的苦難,卻又像一根無形的鏈條把他們的心緊緊連在一起。吳愛花述説了自己的不幸身世,盤老五向她解釋了當年離去的原因,他用誠摯的熱情和力量,喚起了愛花生活的信念。吳愛花接受了盤老五給徐區長送人蔘的委託,可人蔘又被李家棟一夥劫去。盤老五冒着生命危險奪回人蔘。大雨如注,山洪暴發,木排在洪流中狂奔。盤老五發現洪水中的浮木,他把夥伴們推下木排逃生,自己駕排向前衝去。清晨,石牯、改秀、趙良在河灘上尋找着,呼喊着盤老五。 [1] 
沒有航標的河流劇照

沒有航標的河流演職員表

沒有航標的河流演員表

    • 宋寶森 飾 盤老五(青年)
    • 陳慧芬 飾 吳愛花(青年)
    • 吳玉昆 飾 老魏頭
    • 潘芃 飾 陳秘書
    • 程森林 飾 李家棟
    • 璽馥麗 飾 婦女主任
    • 穆牧 飾 王桂芝
    • 曉月 飾 沈部長
    • 馬惠瑛 飾 售貨員
    • 徐曼 飾 服務員

沒有航標的河流職員表

製作人 米百超(製片主任)
原著 葉蔚林
導演 吳天明
副導演(助理) 陳生
編劇 葉蔚林
攝影 劉昌煦、朱孔陽
配樂 許友夫
剪輯 鍾芙蓉
道具 姚福錄
美術設計 盧廣才
造型設計 孫偉
服裝設計 劉建中
燈光 挑卓璽、劉邁
錄音 陳於旦
佈景師 王三安
展開
旁白
責任編輯
韓俊峯
擬音
楊明文
煙火
曾天養
特技指導
姜亦素
特技設計
鄭偉松
特技攝影
趙子丕、楊仲文
演奏
陝西樂團
指揮
仇明德
獨唱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2] 

沒有航標的河流角色介紹

  • 盤老五
    演員 李緯、宋寶森(青年)

    見多識廣的放排工。他雖然有酗酒的惡習,有點粗野、愛罵人,但是粗獷豪放、愛憎分明、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見義勇為、堅強、樂觀。老幹部有難,他仗義相救;年輕放排工石牯有了難處,他傾心相救。年輕時他與吳愛花相愛,因為欠了債,不忍心愛花受苦,忍痛離開了她。

  • 吳愛花
    演員 陶玉玲、陳慧芬(青年)

    雙河街的洗衣婦,盤老五年輕時的戀人。她苦等八九年,但盤老五卻杳無音訊。解放後,翻了身的她與別人結婚生兒育女,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但仍深切地懷念着盤老五。在“史無前例”動亂中,她也在劫難逃,丈夫、兒子相繼去世,自己一身病痛,淪為討飯婆。

  • 石牯
    演員 胡榮華

    與盤老五一起放排的青年放排工,健壯、善良。他與改秀真心相愛,卻區革委會主任李家棟強行拆散。他痛苦不堪、憤憤不平卻無可奈何,只能藉着與盤老五吵架鬥毆來發泄。

  • 趙良
    演員 唐清明

    老實巴交、膽小怕事的農民,一連生了七個女兒卻還是想要一個兒子,而七個女兒的嫁妝則成了他沉重的經濟負擔。為多賺錢他當了放排工,慳吝得連半個鹽蛋也不捨得給人吃。可是,為了救落難的徐區長,他可以從裏三層外三層的紙包包裏掏出一大把錢來。

  • 改秀
    演員 黎舒蘭

    年輕、美麗的農村姑娘,放排工石牯的戀人。她對愛情忠貞不二,雖然在區革委會主任李家棟威逼下被迫出嫁,但過門後仍是一直抗婚不從,更偷偷逃跑,與石牯團聚。在盤老五幫助下,她得以留在排上。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1]  [3]  [4]  [5-7]  [8] 

沒有航標的河流音樂原聲

類型
曲名
作曲
作詞
主題歌
《瀟水彎彎瀟水長》 [9] 
許友夫
葉蔚林
插曲
《夫妻識字》
馬可
-

沒有航標的河流幕後花絮

  • 陶玉玲在《小説月報》上看到了中篇小説《在沒有航標的河流上》,越看越着迷,特別是反揣摩吳愛花這個人物。西影的演員許還山得知後,告訴她該廠正在投拍這部小説,還寫信向廠裏推薦了陶玉玲 [10] 
  • 在外景地,劇組住在當地一個冰棍廠,因為機器每天轟轟隆隆,演員們只好每天晚上跑到天台上去研究劇本 [10] 
  • 該片的男演員大多來自城市,本來皮膚較白,經過兩三個月的放排訓練後,他們全曬爆皮了,黑得像泥鰍。但有一個湖南演員就是曬不黑,只好比別人多曬好幾倍的時間,身上曬出了一個個水泡 [10] 

沒有航標的河流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獲獎獎項
獲獎方
結果
1984年
第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1] 
最佳男主角
李緯
提名
1983年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12] 
優秀故事片二等獎
《沒有航標的河流》
獲獎
1985年
第四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 [13] 
伊斯曼柯達獎
《沒有航標的河流》
獲獎
東西方中心電影獎
《沒有航標的河流》
獲獎

沒有航標的河流幕後製作

投拍過程
吳天明在讀了葉蔚林的中篇小説《在沒有航標的河流上》時,被作品的泥土氣息所吸引,產生了強烈的創作衝動。讀完小説的第二天,他就從西安飛抵北京,找到正在參加全國優秀中篇小説授獎大會的葉蔚林。經過交流,吳天明獲得了葉蔚林已改編好的電影文學劇本《沒有航標的河流》。西影廠審看劇本後決定投產,此時距離吳天明看到小説不過十四天。但是,很快有流言稱劇本有政治問題,説劇情給社會主義農村抹黑。吳天明和葉蔚林等人不得不在儘量保持原貌的基礎上反覆修改劇本。1982年3月,西影廠終於最後決定劇本上馬 [3] 
導演構想
正式投拍後,如何處理影片的主題思想,成為擺在導演吳天明面前的一道難題。原作在主題上富有多義性,如果對劇本主題缺乏總體的把握,很容易使影片落入公式化、概念化的窠臼。吳天明認為,劇本是一出具有濃郁悲劇色彩的正劇,沒有貫穿始終的情節線索,看一起鬆散,實則經過周密推敲,所以,凝重、雋永、含而不露,應該是影片追求的風格。而影片的表現形式必須劇像本中的人物一樣樸實,任何浮華的手法都會破壞影片的真實性。基於此,他決定在影片的蒙太奇結構、場面調度、畫面造型、光色處理和聲音構成等方面,都運用樸素的手法,以求形式與內容的統一。為了追求影片的真實性,吳天明決定運用大量細節描寫充實影片的容量。例如,在盤老用在晨霧中尋找石牯的戲中,吳天明給一羣疲憊的婦女安排了用手指梳頭、捧着草飯包吃飯等生活細節,以展示環境的真實感,濃化影片的生活氣息 [3] 
攝影風格
為了表現環境的縱深感,該片的攝影師大量運用廣角鏡頭;為保持畫面樸素的效果,儘量採用常人視角拍攝;用光方面,在力求自然的同時,注意製造渲染人物情緒的人工光 [3] 
外景選擇
劇本中的故事發生在湘南山區的瀟水兩岸,由於時代變遷,當劇組的主創人員去察看外景地時,由於時代變遷,瀟水被腰斬成許多長短不一的河段,大部分河道根本無法拍攝。但是,在瀟水中游的沱江鎮,他們找到了劇本中雙河街的理想外景地。沱江鎮的外觀變化不大,很能適應影片在不同時代的環境需要。在確定沱江鎮為雙河街的外景地後,為了找到更適合拍攝的河流,劇組放棄了全部在瀟水實地拍攝的打算,經反覆比較,確定分別在廣東的連江、湖南的瀟水、福建的閩江拍攝上、中、下游河道 [14] 
美術佈景
該片故事發生在住有少數民族的山區,雖然劇本沒點明人物民族屬性,但劇組瞭解到盤老五的姓實際上是一個瑤族姓氏。在現實生活中,除了山區和圩日之外,一般瑤族人民很少穿民族服裝。劇本也沒有提供具有民族特點的環境。但是為了加強影片的真實感和鄉土味,美術師在人物的服飾方面做了一些強調,比如盤老五的繡花腰帶、煙盒等道具,又在慶祝合作化的遊行隊伍旁邊案排了瑤族同胞。在內景方面,為了保證環境的真實感,劇組也沒有掉以輕心,排上窩棚就在木排上實地搭建,涼亭就在碼頭邊就地製作,飯鋪、雜貨鋪、中藥鋪、老魏頭家都採用實景加工,儘量使其與外景環境統一 [14] 
演員選擇
吳天明選擇以演反派居多的李緯扮演正面角色盤老五,是因為覺得他在內在氣質上比較接近角色。選定後,吳天明與李緯到湖南江華林區深入生活二十多天,還在排上住了三天,體驗放排生活 [7] 
表演風格
為了克服電影表演的虛假現象,吳天明除了要求演員不化妝,女演員只在面部打點底色,還要求演員體驗真切、感覺準確而表露念蓄,在鏡頭面前要像在生活中一樣以平常的調子動作和講話 [3]  [7] 

沒有航標的河流影片評價

該片基本上保持了原小説的特色,又根據電影的規律做了一些適當的剪裁、濃縮和修改,這種再創造的努力值得稱讚。影片刻畫了幾個個性鮮明的具有一定深度的人物形象。編導善於把人物放在矛盾中,讓他們的個性在碰撞的衝突中放出光彩,形成了有利於深化主題的戲劇性場面。該片也有一些缺陷,一是藝術風格上還不夠統一,總的看來,這部影片像一首含有辛酸而優美的散文詩,它的思想傾向是通過人物命運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可是雙河鎮演“樣板戲”的場面卻像散文詩中插入了一段活報劇,使人感到彆扭。二是影片對原小説的某些重要情節的改動不盡妥當 [4]  (原《文藝報》副主編、中國作協影視文學委員會委員鍾藝兵評)
該片以淡淡的筆觸描風情,描意境,描情緒,筆鋒灑脱,看來漫不以心,實則深藏涵義。它沒有特意去表現時代,卻使自己的人物活動在時代之中;它沒有直接去點明主題,卻自然流露出作者的傾向性,同時征服了觀眾。影片既追求了風格上的淡雅含量蓄,又照顧了一般觀眾的欣賞習慣,在雅與俗之間搭起了一座橋。它在敍事上的探索是成功的,總體上深沉、平淡、含蓄,但在具體的敍述時又生動有趣,用一些小曲折、小懸念,激起人們的情感波瀾,令人回味無窮 [8]  (《電影文化》評)
參考資料
  • 1.    新人電影節成名導演處女作:沒有航標的河流  .搜狐[引用日期2018-09-13]
  • 2.    電影《沒有航標的河流》(騰訊視頻/1984)片頭字幕00:11-02:09片尾字幕84:14-84:54  .騰訊視頻[引用日期2018-09-13]
  • 3.    吳天明、湯曉丹等.電影導演的探索4:中國電影出版社,1986:104-112
  • 4.    鍾藝兵.鍾藝兵藝術評論選:中國戲劇出版社,1998:396-399
  • 5.    範達明.水上勞工命運的悲與歡:看電影《沒有航標的河流》[J]文學界(專輯版),2007(4):66
  • 6.    李軍,畢盛.一個令人激動的銀幕形象——談《沒有航標的河流》中的盤老五[J]電影評介,1983(7):5
  • 7.    浦人.寧失之於拙 不失之於華——訪吳天明談《沒有航標的河流》[J]電影評介,1983(8):6-7
  • 8.    澍笙.緩流的河,時而揚波——影片《沒有航標的河流》的敍事特色[J]電影文化,1983(5):51-53
  • 9.    湖南人民出版社編.電影新歌9: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25
  • 10.    沙丹.陶玉玲:收穫在“沒有航標的河流”[J]大眾電影,2006(6):44
  • 11.    中國電影金雞獎歷屆獲獎及提名名單  .中國電影家協會
  • 12.    1983年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電影數字節目管理中心[引用日期2019-02-13]
  • 13.    《沒有航標的河流》在夏威夷國際電影節獲獎[J]. 電影, 1985(1):31
  • 14.    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局《電影通訊》編輯室,中國電影出版社中國電影藝術編輯室編.電影美術創作研究集:中國電出版社,1987.07:124-12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