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沈體蘭

鎖定
沈體蘭(1899-1976),江蘇崑山周莊鎮。1918年進蘇州東吳大學深造。“五四”愛國運動中,被推選為蘇州學生聯合會會長。1922年獲理學士學位。畢業後,在上海基督教青年協會學校組擔任幹事,創導進步的基督教學生運動。1928年留學英國牛津大學,攻讀教育學研究生。回國後,在上海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全國協會任幹事。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發起組織時事座談會、時社,主張抗日。是年起,任麥倫中學代理校長、校長,宣傳愛國、民主、進步思想。1932年,參加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一二·九”運動中,與劉湛恩劉良模等基督教界人士聯合發表《對時局的宣言》,支持愛國運動。1937年“八·一三”事變後,擔任上海戰時普及教育服務團理事,參加發起組織保衞中國同盟,並參加中國工業合作協會國際委員會,任副主席。1941年,到廣東韶關任東吳大學文學院院長、代理校長,後隨校遷重慶。1944年到成都,任燕京大學教授。1946年返滬,重任麥倫中學校長,兼聖約翰大學教授等職。內戰爆發後,投入愛國民主運動,掩護進步學生和中共地下黨員。1946年與張志讓等發起組織上海大學教授聯誼會,推動高等教育界的民主運動。 [2]  1949年5月去北京參加第一屆青年大會任主席團副主席。9月作為教育界代表,參加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任大會副秘書長。歷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至四屆委員,上海市政協第二至四屆委員、副主席。曾任華東教育部副部長、上海市體育運動委員會副主任。 [1] 
別    名
沈流芳
出生日期
1899年
逝世日期
1976年
本    名
沈體蘭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江蘇崑山
信    仰
基督教
性    別
畢業院校
東吳大學
牛津大學

目錄

沈體蘭人物生平

沈體蘭,原名流芳,字體蘭,1899年出生於周莊。當時的周莊屬吳江縣。沈家為書香世家,遷居周莊後,父親沈根黃出資創建沈氏義莊小學並自任校長,專為鎮上貧困家庭學生開辦義務教育。 [3] 
1913年夏天,沈體蘭考入蘇州東吳大學附中,1922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獲理學學士學位;1928年赴英國牛津大學深造,獲文學碩士學位;1929年任全國青年協會學生部幹事。 [3] 
1931年,沈體蘭應聘任上海英國教會學校麥倫中學校長,提出“建設高尚思想,養成社會意識,練習集體意識,實行公眾服務”的新辦學方針,培養學生有“科學頭腦、勞動身手、生產知識、革命精神”的目標。建立民主管理治校制度,聘請進步人士任教。廢除宗教課,開設時事形勢課,建立週會制,邀請海內外學者名人演講。還創辦民眾學校、補習學校和義務學校,招收工人、店員和失學兒童入學。 [3] 
沈體蘭 沈體蘭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沈體蘭赴南京參加國民政府召開的校長會議,在會議上反對當局的不抵抗政策,呼籲抗日救國。回滬後,又活躍於上海文化教育界的知名人士之間,與愛國人士陳已生、吳耀宗發起組織時事座談會;與沈鈞儒閻寶航發起組織東北社,與李公樸章乃器發起組織時社。還經常邀請知名人士封校舉行形勢報告,向師生宣傳抗日救亡,組織部署抵制日貨運動和備戰工作。 [2] 
1935年“一二·九”運動爆發後,沈體蘭與吳耀宗、劉湛恩、劉良模等人共同發表宣言,支持學生的愛國運動,並於12月19日帶領麥倫學生參加請願遊行。和陶行知發起組織國難教育社,擬訂《國難教育方案》。 [2] 
1937年“八·一三”戰事後,沈體蘭積極靠攏當時在上海的黨組織機構——中共駐滬辦事處,邀請美國作者斯諾向上海愛國民主人士介紹西北蘇區之行的見聞,並籌款出版了《西行漫記》。 [2] 
1938年加入了由宋慶齡女士發起組織的“保衞中國大同盟”。1938年冬至次年夏,作為其代表赴印度、英、美等國,在印度與尼赫魯進行座談,在英國倫敦多次參加“人民之友”社的座談,並在牛津大學作了《中國教育之改造》的演講,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舉行的中國留學生夏令營開營典禮會上發表抗日救國的演講,並會見美共人士,爭取國際的同情和支持。歸國後,和吳耀宗組織在滬國際進步友人座談會,討論國際國內形勢。 [2] 
1942年春,沈體蘭在韶關任東吳大學文學院院長,並代理校長,以後隨校遷重慶,經中共黨員龔澎的介紹,到曾家巖中共辦事處晤見周恩來,被周恩來譽為“大學校長中第一個來看望我們的”。 [2] 
沈體蘭故居 沈體蘭故居
抗戰勝利後,沈體蘭在成都與張友漁、吳耀宗及加拿大友人文幼章等人組織大學教授聯合會,指導成都學生的民主運動。1946年夏回到上海,繼續擔任麥倫中學校長,併兼任聖約翰大學教授。和周谷城、張志讓、馬寅初楚圖南葉聖陶等人在中共上海局的領導下,組織發起成立“上海大學教授聯誼會”。1947年3月,他又與馬寅初、孫起孟發起組織“上海市教育者人權保障會”,聯合28位民主教授發表意見書,提出反對內戰、反對逮捕愛國師生等6項抗議。5月,與張志讓等9位教授會見市長吳國禎,要求釋放因反對美國扶植日本軍國主義而被捕的學生。美國特使魏德邁到上海召開所謂“民意調查”座談會,沈體蘭在座談會上仗義執言,批駁了魏德邁的謬論,美駐華大使司徒雷登來滬演講時,他不畏強權,質詢了美國當時的對華政策。 [2] 
1949年初,應中共之邀,離滬經香港赴北平,參加新政協籌備工作。9月,出席人民政協第一次全體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副部長。1951年,由胡愈之沈志遠介紹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任民盟中央委員。1953年,任華東體育運動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是年,由馬敍倫介紹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任民進上海市委常務理事。上海市第二至四屆政協副主席、第二至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等。 [2] 
1976年6月24日,沈體蘭在上海病逝。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