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沈聯濤

鎖定
沈聯濤,男,祖籍重慶忠縣 [1]  。特許會計師,肄業於英國布里斯托大學香港大學亞洲全球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香港證監會原主席。
中文名
沈聯濤
國    籍
馬來西亞
畢業院校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
主要成就
香港證監會原主席
祖    籍
忠縣(屬現重慶市)
職    務
香港證監會原主席

沈聯濤人物經歷

1976~1989年,出任馬來西亞中央銀行不同職位,包括首席經濟師及主管銀行與保險業監管工作的助理行長。
1989~1993年被借調到世界銀行,出任金融界別發展部高級經理,專責金融市場和支付系統的工作。
1993~1998年出任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掌管儲備管理部及外事經研部。
1998年10月1日~2005年9月30日,連任3屆香港證監會主席。
2006年6月2日受聘為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兼職教授。擔任中國銀行業管理監督委員會首席顧問,中國銀監會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和召集人,同時也是中國證監會國際事務顧問。 [4] 
2011年8,任香港成立的新智庫經綸國際經濟研究院(Fung Global Institute),研究院院長(總裁) [5] 

沈聯濤所獲榮譽

曾被《財經時報》評為“2003年百位經濟風雲人物”。1998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銀紫荊星章(SBS);1999年獲香港太平紳士(JP)勳銜。 [3] 
2009年榮獲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年度金融思想家”稱號。 [4] 

沈聯濤人物觀點

2019年7月1日,沈聯濤發表署名文章:最想説服特朗普的,其實是美國企業。
美國跨國公司也許喜歡這種主意,即強迫中國改變它的政策和做法,包括補貼國有企業,和要求外企分享專利技術以換取進入中國市場,因為這使它們處於競爭劣勢。2018年美國貿易逆差超過6220億美元,其中中國佔了大約3780億美元。但這種簡單的跨境貿易逆差指標存在嚴重的問題,尤其是它沒有考慮進在外國境內開展的業務。2016年(最近的有可用數據的年份),美國跨國公司(包括它們在外國的子公司)在國外創造了5.8萬億美元的銷售額。
2016年,美國跨國公司的銷售額為3453億美元,對華投資額為973億美元。這意味着銷售與對外直接投資之比從2009年的267%上升到驚人的355%。(歐洲這一比率要低得多,2009年為123%,2016年為85%,反映出下降的趨勢。)與美國公司在中國的銷售相比,中國公司在美國的銷售是小巫見大巫。2016年,中國公司在美國的銷售僅為350億美元。事實上,按這個標準衡量,美國存在3100億美元的“盈餘”,比美國對華貿易逆差還多出20億美元。也就是説,把跨境貿易和海外銷售放在一起考慮的話,中美兩國的地位大致是平衡的。與此同時,美國跨國公司繼續在中國獲取着鉅額利潤,而且這種利潤會繼續增加,除非受到不明智的干預。特朗普的貿易戰恰恰就是“不明智的干預”。如果貿易戰繼續升級,美國跨國公司倒有可能成為特朗普所説的“最大輸家”。 [2] 

沈聯濤家庭生活

沈聯濤的父親是沈芷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