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沈照理

鎖定
沈照理(1932年5月-2020年4月4日),男,漢族,上海人,中共黨員。195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地質系,1957年-1961年於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攻讀研究生,並獲前蘇副博士學位,1983年晉升為教授,1985年晉升博導。曾任原武漢地質學院水文及工程地質系副主任、主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校長。
2020年4月4日19時04分,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著名水文地質學家、教育家,中國水文地球化學學科奠基人之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原副校長,水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沈照理,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88歲。 [1] 
中文名
沈照理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上海
出生日期
1932年5月
逝世日期
2020年4月4日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地質系
出生地
上海
性    別

沈照理人物生平

沈照理學術兼職

現任中國環境地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水文地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地學評議組成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環科評議組成員、全國博士後管委會專家組成員。

沈照理人物貢獻

自1952年以來,他培養了大批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和環境工程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教學與科研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性研究,特別注重引導學生了解國際最新學術動態,大膽進入國際學科前沿。已經培養的博士生和碩士生40餘名,其中相當一部分已經成為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不少學生成為教學、科研單位和部位管理部門的骨幹,有的成為國內和國際知名學者。
沈照理教授是我國水文地球化學學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積極倡導拓寬學科領域。他於20世紀80年代初在國內高校率先開設環境地質學講座課程,在他的組織和指導下,中國地質大學於2000年獲得環境過程博士學位授權點,為學科發展開闢了新的空間。
他一貫重視教材建設,20世紀50年代初期,組織和譯校了奧弗琴尼柯夫的《普通水文地質》、卡明斯基的《地下水普查與勘探》、博哥莫洛夫的《水文地質學基礎》、蘇林的《天然水系統中的油田水》及託卡列夫的《放射性水文地質學》等前蘇聯教材;1979年,獨譯了E.A.巴斯科夫的《成礦規律研究中的古水文地質分析》(科學出版社出版,1981年)。這些中譯本的出版,對推動當時的教學、科研和生產部門的工作均起到重要的作用。1962年,他主編出版的《專門水文地質學(水文地球化學部分)》,是我國第一部通用的水文地球化學教材;198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了他主編的128萬字的《水文地質學》;1986年主編出版《水文地球化學基礎》,1993年重編再版,是有關高校中選用率很高的教材。
沈照理教授數拾年如一日,獻身於我國的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與環境工程教育和科學事業。

沈照理人物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著名水文地質學家、教育家,中國水文地球化學學科奠基人之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原副校長,水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沈照理,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4月4日19時04分與世長辭,享年88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