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沈昌健

鎖定
沈昌健,男,漢族,1967年11月生,臨澧縣四新崗鎮白雲村人,無黨派人士,常德“油菜大王”。 [4-5]  [7] 
1978年,沈昌健的父親沈克泉偶然發現的3株奇特的野生油菜,從那時起,父子兩人從零開始,用40多年時間,接力追尋高產油菜育種夢。產油量從過去的畝產十幾斤,發展到瞭如今的畝產過百斤。2020年6月,沈昌健與父親接力培育的“沈雜油1號”通過農業農村部備案登記,成為中國首個獲得國家認證的,由農民培育的雜交油菜新品種。 [6] 
中文名
沈昌健
外文名
Shen Changjian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7年11月
職    業
科學家、農民
主要成就
中國2013年度十大人物
出生地
湖南常德臨澧縣

沈昌健人物經歷

1978年,沈昌健的父親沈克泉在貴州養蜂,採集到路邊3株野生油菜,想為養蜂場提供新的蜜源。沈克泉如獲至寶,立即興致勃勃帶回家鄉播種,為家鄉解決吃油難的問題。沈克泉發現的正是難得的不育系種質材料,後取名“貴野A”不育系。一開始,鄉親們嘲笑他“泥腿子想當科學家”。直到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沈克泉培育出了優質油菜種,得到了鄉親們的認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由於沈克泉的油菜品種未經國家審定,當地部門對沈克泉進行了罰款、拘留。但他仍刻苦自學有關油菜遺傳育種和生產栽培的知識。在沒有專業分析、沒有專業儀器的情況下,父子倆用肉眼觀察,憑記錄總結規律。
1996年,家裏為搞油菜研究欠債不少。沈昌健賣掉中巴,帶着賣車款回家投入油菜研發。
2001年,沈克泉帶着種子來到農業部油料檢測中心申請檢測,轉優趨勢明顯。
2004年,再次對新育的10個品種進行檢測:2個達到了雙低標準,另4個品種達到單低,這一年,沈克泉父子繁育的“貴野A”不育系材料油菜新組合獲國家發明專利證書。
2007年,沈克泉帶着自己培育的巨型油菜“獨闖”在武漢召開的第12屆國際油菜大會,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2009年,沈昌健的父親沈克泉不幸去世,終年70歲。沈昌健依然是堅持着油菜育種。家人將沈克泉葬在離試驗地不遠的山坡上。家人知道,這些油菜是老人最後的心願和牽掛。
如今,沈昌健的“沈油雜”202、819已進入區域試驗環節,五畝送檢試驗田裏有300個單株樣本,每個樣本送檢一次就是200元;300畝的示範片裏還欠着兩萬多的工錢,馬上要施肥又是兩萬的肥料錢。對於已經35年沒有主業收入的沈昌健一家而言,“吃飯靠田,科研靠借”.幾十年來,沈克泉、沈昌健父子自籌資金150多萬元,這幾年政府也常有資助,可沈家裏欠下了不少債,“幾乎所有親戚都借遍了。”家裏最值錢的是兩台用來貯藏油菜種子的冰箱。
2009年,牽頭成立縣油菜研究協會,多年來子承父業為雜交油菜的夢想而堅定執着的奮鬥着,成為新一代的農民科學家。 [5] 

沈昌健擔任職務

第十三、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2-3]  [8] 

沈昌健所獲榮譽

2014年2月10日,沈昌健及其父親榮獲感動中國2013年度十大人物。 [1] 

沈昌健人物評價

【頒獎詞】 父親留戀那油菜花開的芬芳,兒子就把他葬在不遠的山上。三十年花開花謝,兩代人春來秋往,一家人不分晝夜,守護最微弱的希 望。一粒種子,藴含着世代相傳的夢想。(感動中國2013年度十大人物 頒獎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