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沈攸之

鎖定
沈攸之(?~478年),字仲達,吳興郡武康縣(今浙江省德清縣)人,南北朝時期宋朝名將,司空沈慶之從子。 [1] 
少年喪父,隨堂叔沈慶之徵戰,隨軍討伐劉劭,助宋孝武帝登基,討伐劉誕叛亂。前廢帝劉子業即位,協助誅殺沈慶之等王公大臣。前廢帝死後,投靠宋明帝,討伐劉子勳叛亂,抵抗北魏於彭城,拜鎮軍將軍、郢州刺史,封貞陽縣公,選為顧命大臣。後廢帝即位,拜散騎常侍、荊州刺史,發兵助討劉休範和劉景素叛亂。
升明元年(477年),蕭道成弒殺後廢帝,擁立宋順帝。沈攸之作為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忠於宋室,起兵於荊州,反抗蕭道成,失利於郢城。升明二年(478年),敗還江陵,自縊而死,傳首京師。
本    名
沈攸之
仲達
所處時代
南朝宋
出生地
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清)
逝世日期
478年3月
主要作品
《遺蕭道成書》等
主要成就
討伐叛蠻、討伐元兇助孝武帝登基、助討劉誕叛亂、討平劉子勳叛亂

沈攸之人物生平

沈攸之隨叔征戰

沈攸之少年喪父,家境貧窮。450年(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南侵,宋文帝為此徵發三吳壯丁。沈攸之也被選入,沈攸之來到京師,拜見領軍將軍劉遵考,請求任白丁隊主,但劉遵考拒絕,於是沈攸之跟隨堂叔沈慶之征戰。 [2] 
452年(元嘉二十九年),沈攸之隨沈慶之徵討西陽五水蠻,沈攸之才升為隊主。453年(元嘉三十年),劉駿在巴陵起兵討伐劉劭,以沈攸之為南中郎府長史,兼行參軍。新亭之戰,沈攸之身被重創,平定劉劭後,沈攸之為太尉行參軍,封平洛縣五等侯。隨府轉大司馬行參軍。同年五月,劉劭被殺,沈攸之因功被封為太尉行參軍、平洛縣五等侯,後又改任大司馬行參軍。 [3] 
456年(孝建三年),孝武帝恢復已被廢置的都部從事,命沈攸之管理長江北岸刑事,孔璨管理南岸刑事。後來,孝武帝再次廢除都部從事職務,任命沈攸之為員外散騎侍郎。 [4] 
459年(大明三年),沈攸之隨沈慶之徵討在廣陵叛亂的劉誕(今江蘇揚州),屢戰有功,還被叛軍的箭射破骨頭,孝武帝因其善戰,賜予他仇池步槊。同年七月,廣陵城破,劉誕被殺,孝武帝本欲對沈攸之厚加賞賜,但在沈慶之的勸阻下作罷,改任沈攸之為太子旅賁中郎。從此,沈攸之對沈慶之非常痛恨。 [5] 
463年(大明七年),沈攸之因母親去世,回家守孝,期滿後被起復為龍驤將軍、武康縣令。 [6] 

沈攸之值守宮廷

465年(景和元年),沈攸之被任命為豫章王劉子尚的車騎中兵參軍,併到宮中值守,與宗越譚金等人深受前廢帝劉子業寵信。前廢帝誅殺王公大臣,沈攸之都參與其中,還親自殺死沈慶之。不久,沈攸之封東興縣侯,食邑五百户。不久又遷右軍將軍,增邑百户。 [7-8] 
同年十二月,湘東王劉彧繼位,是為宋明帝,沈攸之依例被削去封爵。不久,宗越、譚金等密謀造反,沈攸之告發有功,再次到宮中值守,又出任東海太守。 [9-10] 

沈攸之討平子勳

466年(泰始二年),四方藩鎮不服明帝,紛紛起兵反叛,晉安王劉子勳率軍逼近京城。宋明帝命建安王劉休仁王玄謨率軍征討,尚未赴任的沈攸之被改任為寧朔將軍、尋陽太守,率軍出鎮虎檻。當時,王玄謨尚未出兵,前鋒十支軍隊已經相繼趕到虎檻,互不統屬。沈攸之認為這會導致潰敗,於是統一各軍號令。 [11-12] 
當時,殷孝祖擔任前鋒都督,不得將士擁戴,而沈攸之對內安撫士兵,對外聯合眾將,深得軍心。不久,敵將鍾衝之、薛常寶佔據赭圻(今安徽繁昌西北長江南岸),殷孝祖在作戰時中箭而死,軍主範潛投降叛軍,官軍驚駭,都推舉沈攸之代替殷孝祖為統帥。 [13] 
劉休仁正屯兵虎檻,聞知殷孝祖死訊,便派寧朔將軍江方興、龍驤將軍劉靈遺各率三千人赴赭圻支援。沈攸之認為殷孝祖一死,明天如不再次發動進攻,則示敵以弱,而江方興和自己名位不相上下,必不願意服從自己,如軍令不一,則此戰必敗,於是率眾軍主拜見江方興,道:“四方藩鎮同時反叛,朝廷控制的地方,不過只有方圓百里。兩軍剛剛交鋒,殷孝祖便戰死,以致士氣受挫,朝廷憂心。如果明天不能打勝,那麼大事便難以成功。今早,大家都認為我應該當統帥,但我為人膽小,本領遠不如你,現在便推選你當統帥,我們應該相互合作努力奮鬥。”江方興非常高興。 [14]  沈攸之出來後,面對眾軍主的埋怨,道:“你們忘了廉頗藺相如寇恂賈復的故事了嗎?我只是要拯救國家,怎能計較官位的高低?況且我能向他讓步,他必定不能向我讓步。如今為的是共同解救當前的危機,怎麼能自己樹立異端呢?”次日,官軍進軍赭圻城外大敗叛軍,一直追擊到姥山(今安徽繁昌東北),又分遣水軍乘勢進擊,擊破叛軍的水軍,攻取胡白二城。
不久,沈攸之便被任命為假節、輔國將軍,代替殷孝祖為都督前鋒諸軍事。 [15] 
薛常寶在赭圻糧盡,屯兵濃湖(今安徽繁昌縣)的叛軍大將劉胡便將米裝在布袋裏,然後牢牢捆綁在船艙中,再把船掀翻,讓船順風流下,把米載到赭圻。沈攸之懷疑這些船隻有問題,讓人把船翻過來查看,於是得到了許多糧食。沈攸之的從子沈懷寶,也是叛軍的將領,他派親信楊公贊攜帶密信招誘沈攸之。沈攸之將楊公贊斬首,把沈懷寶的書信呈給明帝。不久,沈攸之攻克了赭圻,因功升為使持節、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諸軍事、冠軍將軍、寧蠻校尉、雍州刺史。 [16] 
同年六月,袁顗率軍進駐鵲尾(今安徽廬江縣境內)。軍主張興世越過鵲尾,佔據上游的錢溪(今安徽貴池東梅根港)。劉胡攻擊佔據錢溪的張興世時,沈攸之便率眾將進攻濃湖。當時,袁顗命人傳話説叛軍已經攻破錢溪,眾將都很驚慌。沈攸之道:“如果錢溪已被攻取,一定會有幾人逃回來,這一定是他們進攻不利,傳播假消息來恐嚇我們。”勒令軍中不許亂動。不久,錢溪果然有人傳信,説是擊敗了叛軍。沈攸之便將從錢溪送來的叛軍被割掉的耳鼻,送給袁顗,袁顗駭懼馬上追回劉胡。 [17] 
沈攸之又率眾軍全力攻擊袁顗,官軍斬獲眾多,天黑才退軍。鵲尾叛軍糧盡,派一千多人到南陵運米,被官軍打敗,糧食物資都被燒燬。劉胡見勢不妙,率先逃跑,袁顗也逃跑了。沈攸之率軍追趕,袁顗於途中被殺。 [18-19] 
當時,赭圻、濃湖城破,叛軍丟下大量物資,官軍各部紛紛搶奪,只有沈攸之與張興世約束部隊。不久,沈攸之攻入尋陽,擒斬劉子勳,因功封為臨郢州諸軍事、前將軍、郢州刺史,持節如故。沈攸之不接受任命,又遷中領軍,封貞陽縣公,食邑二千户。 [20-21] 

沈攸之兵敗彭城

同年十月,原響應劉子勳的徐州刺史薛安都遣使請降。宋明帝任命沈攸之為假節、前將軍,並命他和鎮軍將軍張永率五萬兵馬迎接薛安都。薛安都驚懼之下,轉而投降北魏,並求北魏的援兵。十二月,沈攸之進逼彭城(今江蘇徐州),駐軍於下礚,又派部將王穆之到武原守護輜重。結果,王穆之被魏軍擊敗,糧車被毀,沈攸之被迫退兵,被魏軍追擊,又遇上風雪,損失慘重。 [22-23] 
467年(泰始三年)正月,沈攸之留長水校尉王玄載駐守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積射將軍沈韶駐守宿豫(今江蘇宿遷東南),並在睢陵、淮陽設置戍堡,沈攸之自己則返回淮陰。隨即,沈攸之被罷去官職,只以縣公的身份統領兵馬。不久,沈攸之請求北伐,宋明帝不聽,沈攸之又入朝面陳北伐計劃,宋明帝仍不批准,沈攸之又返回淮陰。同年六月,沈攸之親自率軍送糧草到下邳,並在城外挖掘深壕,同時將下邳百姓遷往淮陰。 [24] 
當時,軍主陳顯達正要率領一千兵馬來駐守下邳,沈攸之就在下邳等陳顯達到來,此時魏軍派人到下邳,詐稱道:“薛安都打算投降,你快派人來迎接。”沈攸之的副將吳喜相信了,建議派人前去迎接。後來,來報信的人越來越多,吳喜就更加相信了。沈攸之將那些來報信的人召集起來,對他們道:“薛安都早應回到朝廷,現在想回來,也還來得及,他只要派一個子弟來,我一定就會派大軍迎接。你們如果能和薛家子弟一同來,就能讓回到本鄉縣當長官,這都由你們決定。如果不能,就不用徒勞往返了。”從此,這些人一去再不回來。 [25] 
467年七月,宋明帝命沈攸之進攻彭城。沈攸之以水道乾涸糧運不便,前後七次提出不宜出兵。宋明帝大怒,下詔道:“你春天請求出兵,我怕士兵疲勞,況且去年剛敗,士氣低落,沒有允許。現在你就不肯出兵了,你若不去不做,讓吳喜獨自去好了。”沈攸之只好出兵。 [26]  沈攸之剛剛行到遲墟,宋明帝卻又後悔了,讓沈攸之撤軍。沈攸之只好退回下邳,而陳顯達在睢口被魏軍擊破,龍驤將軍姜產之、司徒參軍高遵世戰死。魏軍緊追沈攸之不捨,沈攸之與魏軍交戰,結果被敵人的槊刺傷,沈攸之趁夜進入陳顯達的軍營。當夜,宋軍潰散,沈攸之丟下軍隊逃回淮陰,暫代冠軍將軍,並代理南兗州刺史。 [27] 
沈攸之回到淮陰後,明帝任授持節、假冠軍將軍、行南兗州刺史。 [74] 

沈攸之擔任顧命

468年(泰始四年),宋明帝任命沈攸之為吳興太守。沈攸之推辭不受,於是被改任為左衞將軍、太子中庶子。469年(泰始五年),沈攸之出任持節、監郢州諸軍、郢州刺史。此時沈攸之到了夏口,便有開始異志。470年(泰始六年),沈攸之又進監豫州之西陽、司州之義陽二郡軍事,進號鎮軍將軍。 [28] 
472年(泰豫元年),宋明帝駕崩,其子劉昱繼位,是為後廢帝。沈攸之身在外蕃,被任命為顧命大臣,進封安西將軍、散騎常侍。還沒接受官職,巴西百姓李承明造反,擒獲太守張澹,蜀地動亂,而前任荊州刺史建平王劉景素已離職,新任刺史蔡興宗尚未到任,後廢帝遂命沈攸之暫管荊州事務。沈攸之到任後,李承明已被平定,於是被正式任命為荊、湘、雍、益、梁、寧、南北秦都督八州諸軍事、鎮西將軍、荊州刺史,持節、常侍如故。 [29] 

沈攸之盤踞荊州

沈攸之自認為才略過人,當初在郢州時,便暗藏反意,現在調任荊州,把郢州的精兵也帶去了。沈攸之到荊州後,以討伐蠻族為名,徵發民力,召集士卒,部署軍務,彷彿敵軍將至,又徵收重税,修繕兵甲,養馬兩千餘匹,造船近千艘。此外,沈攸之還截留過境士子、商旅,藏匿亡命之徒,引起朝廷的猜疑、忌憚。 [30] 
後來,沈攸之驕橫之心更是明顯,對朝廷制度,從不遵奉,富貴程度不亞王公,夜晚所有廂房走廊燈火通明,通宵不滅。後房妓妾達數百人,都是一時絕色。 [31]  [75] 
474年(元徽二年),江州刺史桂陽王劉休範密謀起兵叛亂,命道士陳公昭送信給沈攸之,稱其為“沈丞相”。沈攸之不拆信,並將陳公昭交付朝廷。同年,劉休範起兵襲擊京城。沈攸之對僚佐道:“桂陽王如今造反,必定聲稱與我一同起兵。我若不趕快勤王,一定會引起懷疑。”於是派部將孫同、沈懷奧率兵東下,受郢州刺史晉熙王劉燮的指揮。孫同剛過夏口(今湖北漢口),劉休範已被平定,便返回荊州。七月,朝廷進封沈攸之為徵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但是,沈攸之推掉了開府之職。 [32] 
當時,沈攸之統兵在外,朝廷懷疑他多次想召他回朝,但是擔心他不聽詔令,只好作罷。後來,眾大臣以皇太后的名義派中使去荊州,探查他的意圖。中使問沈攸之道:“你一直在外辛苦,應該回到京城,然而你的職位特別地重要,換人非常困難,是回去還是留下,都由你做主。”沈攸之回答道:“我蒙受國家的大恩,才能做到這麼大的官職。我能力平庸,本來不配當朝廷大官,如今防守邊疆,討伐反叛的蠻族,還能勉強勝任。雖然皇太后想我回去,我怎麼敢自定去留,這事情我完全聽從朝廷的旨意。”從此,朝廷更加忌憚沈攸之,調他回朝之事從此作罷。 [33] 
476年(元徽四年),建平王劉景素京口(今江蘇鎮江)起兵叛亂。沈攸之再次響應朝廷。協助平定劉景素之亂。 [34] 
起初在元嘉年間,巴東建平蠻反叛,沈攸之派兵討伐。等到劉景素起兵叛亂,沈攸之便追回這支軍隊。然而巴東太守劉攘兵與建平太守劉道欣都懷疑沈攸之有野心,便截斷巫峽的歸路,不讓荊州軍隊回去。當時,劉攘兵的長子劉天賜是荊州西曹,沈攸之便派他勸説劉攘兵。劉攘兵得知確實是劉景素造反,便解除武裝,向沈攸之謝罪,沈攸之一如既往地對待劉攘兵。但是,劉道欣仍堅守建平,不聽劉攘兵勸説。劉攘兵便與荊州伐蠻軍一起奪取建平,斬殺劉道欣。 [35] 

沈攸之起兵叛亂

477年(升明元年),後廢帝劉昱被殺,蕭道成立劉昱之弟劉準為帝,是為宋順帝。沈攸之進封為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並獲賜班劍武士二十人。 [36] 
當初,沈攸之在荊州時與直閣將軍高道慶關係不和睦,後來高道慶回朝,稱沈攸之造反,請求襲擊荊州,蕭道成等人都沒有同意。楊運長等人也與沈攸之不和,便與高道慶合謀,派刺客刺殺,結果沒有成功。這時,後廢帝被殺,主簿宗儼之、功曹臧寅便勸沈攸之起兵。沈攸之因為長子沈元琰還在京城,便沒有答應。 [37] 
不久,蕭道成派沈元琰將後廢帝剖人斬人的工具帶給沈攸之看。沈攸之認為蕭道成名望地位一直都不如自己,如今卻掌握朝政,心中非常不滿,對沈元琰道:“我寧可像王凌一樣死去,也不願像賈充一樣活着。”但是,由於他的親信有不同意見,因此仍然沒有起兵。 [38-39] 
同年十一月,沈攸之傳檄四方,自稱得太后密旨,邀雍州刺史張敬兒、豫州刺史劉懷珍、梁州刺史範柏年、司州刺史姚道和、湘州行事庾佩玉、巴陵內史王文和一同起兵。結果,張敬兒、劉懷珍、王文和斬殺使者,表奏朝廷,範柏年、姚道和、庾佩玉則首鼠兩端。 [40]  沈攸之多年來招兵買馬,軍糧裝備豐實,有戰士十萬,騎兵二千。 [76] 
蕭道成得報,命侍中蕭嶷代鎮東府,撫軍行參軍蕭映鎮京口,又命右衞將軍黃回為郢州刺史,總督前鋒諸軍討伐沈攸之。 [41] 

沈攸之兵敗自縊

十二日,沈攸之命部將孫同、劉攘兵、王靈秀等人相繼東進。二十四日,沈攸之親自率武茂宗、沈韶等人到達夏口。沈攸之自恃兵力強大,認為郢城弱小,不值一攻。柳世隆據守郢城,派人到西渚(今武漢鸚鵡洲之西)挑戰,前軍中兵參軍焦度也在城樓上肆意辱罵。沈攸之被激怒,改變了預定長驅東下的計劃,命諸軍登岸點火燒其外城,築建長圍,晝夜攻戰。柳世隆盡力防守,沈攸之不能破城。 [42]  [77] 
沈攸之又派中兵參軍公孫方平率三千兵馬攻武昌,武昌太守臧渙棄郡投奔西陽太守王毓,二人又奔往盆口,公孫方平於是佔據西陽。建寧太守張謨率軍進攻公孫方平,公孫方平被擊敗退走。由於沈攸之長時間攻不破郢城,手下將士也喪失了信心。478年(升明二年),劉攘兵燒燬軍營,向官軍投降,其他各路部隊紛紛動搖,沈攸之再也控制不住亂勢。次日,沈攸之將劉攘兵的兒子劉天賜斬首,率領殘部渡江。到達魯山(今湖北漢陽東北隅)時,殘兵紛紛逃散,沈攸之只得返回江陵(今湖北荊州)。 [43] 
當初,張敬兒斬殺沈攸之的使者,趁沈攸之東進便出兵偷襲江陵。留守江陵的江乂、傅宣出逃,沈元琰被殺,張敬兒又將沈攸之的子孫誅殺。 [44] 
沈攸之快到江陵時,得知江陵陷落,只好和兒子沈文和逃到華容境內,在櫟林自縊而死。不久,當地村民將他父子的首級砍下,送到江陵。張敬兒把沈攸之的首級放到盾牌上,用青布傘覆蓋蓋,到各集市上展覽,然後送到建康。 [45]  [78] 

沈攸之主要影響

沈攸之是南朝宋名將,跟從堂叔沈慶之討伐叛蠻、助討劉誕叛亂、又討伐元兇助孝武帝登基、討平劉子勳叛亂,立下顯赫的戰功。

沈攸之歷史評價

蕭道成:攸之狡猾用數,圖全賣禍,既殺從父,又害良朋。雖呂布販君,酈寄賣友,方之斯人,未足為酷。 [51] 
江淹:攸之志鋭而器小,一敗也。有威而無恩,二敗也。士卒解體,三敗也。撍紳不懷,四敗也。懸兵數千裏,而無同惡相濟,五敗也。故豺狼十萬,而終為我獲焉。 [52] 
沈約:攸之伺隙西郢,年逾十載,擅命專威,無君已積。及天厭宋道,鼎運將離,不識代德之紀,獨迷樂推之數,公休既覆其族,攸之亦屠厥身。夫以釁亂自終,固異代如一也。 [51] 
李延壽:攸之地處上流,聲稱義舉,專威擅命,年且逾十。終從諸葛之夢,代德其有數乎? [53] 
司馬光:為政刻暴,或鞭撻士大夫;上佐以下,面加詈辱。然吏事精明,人不敢欺,境內盜賊屏息,夜户不閉。 [54] 
鄭樵:《齊史》黨齊而不有宋,凡忠於宋者,目為逆黨,袁粲、劉秉、沈攸之之徒,含冤九原。 [55] 
王應麟:“寧為袁粲死,不作褚淵生”,宋石頭城之謠也。“寧為王凌死,不為賈充生”,宋沈攸之之言也。“悲君感義死,不作負恩生”,陳魯廣達之留名也。“與其含恥而存,孰若蹈道而死”,秦郭質之移檄也。“與其屈辱而生,不若守節而死”,燕賈堅之固守也。“寧為南鬼,不為北臣”,則有齊新野之劉思忌。“寧為趙鬼,不為賊臣”,則有趙仇池之田崧。“寧為國家鬼,不為賊將”,則有魏樊城之龐德。“寧為國家鬼,不為羌賊臣”,則有晉河南之辛恭靖。之人也,英風勁氣,如嚴霜烈日,千載如生。其視叛臣要利者,猶犬彘也。 [56] 
王夫之:蒼梧之昏虐,安成之巽愞,皆道成所不以置諸目中者,所與爭天下者,攸之而已。攸之又豈有劉氏之子孫在其意中乎?攸之之慾為道成也,非一日也。兵已順流直下,而道成授首於內,則攸之歌舞而入,挾重兵,居大功,握安成於股掌,二子欲與異而固不能。委社稷於攸之,擲宗祊於道成,有以異乎? [57] 
李慈銘:沈攸之人不足數,然其起兵實忠於宋。……攸之起兵,與魏之毌丘儉、諸葛誕情事正同,而檄文起處,適引儉誕為比,可發一噱。 [58] 
蔡東藩:沈攸之不速赴建康,反頓兵郢城,就令軍無貳志,亦與討賊之志不合,南轅北轍,不死奚為! [59] 

沈攸之軼事典故

沈攸之不堪為隊主

沈攸之剛從軍時,到京城求見領軍將軍劉遵考,請求擔任隊長。劉遵考道:“你相貌醜陋,不能當隊長。”沈攸之嘆道:“從前孟嘗君身高六尺都能當上齊國宰相,如今選個隊長還要挑好看的嗎?” [46-47] 
後來,沈攸之因平定劉子勳有功,被封為貞陽縣公。當時,劉遵考擔任光祿大夫,沈攸之便故意在宋明帝面前問他道:“貌醜之人如今怎樣?”宋明帝問是怎麼回事,沈攸之便將往事相告,明帝大笑不已。 [48] 

沈攸之矯情收人心

沈攸之曾召才納士,隨郡雙泰真很有才幹,但是不肯前來。後來,雙泰真到江陵做生意,沈攸之得知後將他留下,讓他補任隊副,給他優厚的待遇。雙泰真仍不肯留下,沒幾天便逃走了。沈攸之派二十人追討,雙泰真殺掉好幾個追兵,餘人都不敢近前。雙泰真打算回家帶上母親逃走,但由事情緊急,便一人逃到蠻地。追捕的人抓不到他,便把他的母親帶走,雙泰真聽到消息,立即回來自首。沈攸之沒有問罪,對眾人説:“這是個孝子。”賜給他一萬錢,讓他擔任隊主。 [49] 

沈攸之十年讀書

沈攸之晚年愛好讀書,經常手不釋卷,對《史記》、《漢書》中的許多史事都能記住,常嘆道:“早知貴賤貧富是命中註定,恨不得讀它十年書。” [50] 

沈攸之為政刻暴

沈攸之在郢州刺史任上時,為政刻暴,有時鞭打士大夫,部下有忤意的,就當面責罵又侮辱。將吏有一人亡叛的,同籍符伍充代者十餘人。但通曉事務,永不懈怠,士民都敬畏他,沒人敢欺騙他。 [80] 

沈攸之善於獵虎

沈攸之每次聽聞有老虎出沒,都親自圍捕,每次出獵都有收穫,一日能獵到兩三頭老虎。若是到了天黑還沒捕獵到,則通曉等候,等天明老虎出現再捕獵。 [79] 

沈攸之主要作品

全宋文》收錄有其文四篇:《答皇太后令問》、《與武陵王贊箋》、《遺蕭道成書》、《宣令軍中》 [60] 

沈攸之人際關係

  • 父親
沈叔仁,曾任徵西長史、行參軍。 [61] 
  • 兄弟
沈登之,曾任新安太守,後被沈文季斬殺。 [62] 
沈雍之,異母弟,曾任鄱陽太守,早死。 [63] 
沈榮之,曾任尚書庫部郎,早死。 [64] 
  • 妻妾
崔氏,妾室,沈攸之起兵時,曾進行勸諫。 [65] 
許氏,妾室,沈攸之起兵時,曾進行勸諫。 [65] 
  • 兒子
沈元琰,長子,曾任司徒左長史,沈攸之起兵後留守江陵,城破後投奔寵洲,被殺。 [39]  [44] 
沈懿,次子,曾任太子洗馬,早死。 [66] 
沈文和,第三子,娶蕭道成之女(即後來的義興公主),曾任中書侍郎,與沈攸之一同自縊而死。 [67-68] 
沈幼和,第五子,被張敬兒誅殺。 [69] 
沈靈和,被張敬兒誅殺。 [69] 

沈攸之史料索引

《宋書·卷七十四·列傳第三十四》 [51] 
《南史·卷三十七·列傳第二十七》 [53] 
《資治通鑑·卷一百三十·宋紀十二》 [70] 
《資治通鑑·卷一百三十一·宋紀十三》 [71] 
《資治通鑑·卷一百三十二·宋紀十四》 [72] 
《資治通鑑·卷一百三十三·宋紀十五》 [54] 
《資治通鑑·卷一百三十四·宋紀十六》 [73] 
參考資料
  • 1.    《宋書·沈攸之傳》:沈攸之,字仲達,吳興武康人,司空慶之從父兄子也。
  • 2.    《宋書·沈攸之傳》:攸之少孤貧,元嘉二十七年,索虜南寇,發三吳民丁,攸之亦被髮。因隨慶之徵討。
  • 3.    《宋書·沈攸之傳》:二十九年,徵西陽蠻,始補隊主。巴口建義,南中郎府板長史,兼行參軍。事寧,為太尉行參軍,封平洛縣五等侯。隨府轉大司馬行參軍。
  • 4.    《宋書·沈攸之傳》:晉世京邑二岸,揚州舊置都部從事,分掌二縣非違,永初以後罷省,孝建三年,復置其職。攸之掌北岸,會稽孔璨掌南岸,後又罷。攸之遷員外散騎侍郎。
  • 5.    《宋書·沈攸之傳》:又隨慶之徵廣陵,屢有功,被箭破骨。世祖以其善戰,配以仇池步槊。事平,當加厚賞,為慶之所抑,遷太子旅賁中郎,攸之甚恨之。
  • 6.    《宋書·沈攸之傳》:七年,遭母憂,葬畢,起為龍驤將軍、武康令。
  • 7.    《宋書·沈攸之傳》:前廢帝景和元年,除豫章王子尚車騎中兵參軍,直閣,與宗越、譚金等併為廢帝所寵,誅戮羣公,攸之等皆為之用命。封東興縣侯,食邑五百户。尋遷右軍將軍,增邑百户。
  • 8.    《資治通鑑·宋紀十二》:帝乃使慶之從父兄子直閣將軍攸之賜慶之藥。慶之不肯飲,攸之以被掩殺之,時年八十。
  • 9.    《宋書·沈攸之傳》:太宗即位,以例削封。宗越、譚金等謀反,攸之復召入直閣,除東海太守。
  • 10.    《資治通鑑·宋紀十二》:宗越、譚金、童太一等雖為上所撫接,內不自安;上亦不欲使居中,從容謂曰:“卿等遭罹暴朝,勤勞日久,應得自養之地;兵馬大郡,隨卿等所擇。”越等素已自疑,聞之,皆相顧失色,因謀作亂;以告沈攸之,攸之以聞。上收越等,下獄死。攸之復入直閣。
  • 11.    《宋書·沈攸之傳》:未拜,會四方反叛,南賊已次近道,以攸之為寧朔將軍、尋陽太守,率軍據虎檻。時王玄謨為大統,未發。前鋒有五軍在虎檻,五軍後又絡驛繼至,每夜各立姓號,不相稟受。攸之謂軍吏曰:“今眾軍姓號不同,若有耕夫漁父,夜相呵叱,便致駭亂,取敗之道也。”乃就一軍請號,眾鹹從之。
  • 12.    《資治通鑑·宋紀十三》:以司徒建安王休仁都督征討諸軍事,車騎將軍、江州刺史王玄謨副之。休仁軍於南州,以沈攸之為尋陽太守,將兵屯虎檻。時玄謨未發,前鋒凡十軍,絡繹繼至。每夜各立姓號,不相稟受。攸之謂諸將曰:“今眾軍姓號不同,若有耕夫、漁父夜相呵叱,便致駭亂,取敗之道也。請就一軍取號。”眾鹹從之。
  • 13.    《宋書·沈攸之傳》:殷孝祖為前鋒都督,而大失人情,攸之內撫將士,外諧羣帥,眾並倚賴之。時南賊前鋒鍾衝之、薛常寶等屯據赭圻,殷孝祖率眾軍攻之,為流矢所中死,軍主範潛率五百人投賊,人情震駭,並謂攸之宜代孝祖為統。
  • 14.    《宋書·沈攸之傳》:時建安王休仁屯虎檻,總統眾軍,聞孝祖死,遣寧朔將軍江方興、龍驤將軍劉靈遺各率三千人赴赭圻。攸之以為孝祖既死,賊有乘勝之心,明日若不更攻,則示之以弱。方興名位相亞,必不為己下,軍政不一,致敗之由。乃率諸軍主詣方興,謂之曰:“四方並反,國家所保,無復百里之地。唯有殷孝祖為朝廷所委賴,鋒鏑裁交,輿尸而反,文武喪氣,朝野危心。事之濟否,唯在明旦一戰,戰若不捷,則大事去矣。詰朝之事,諸人鹹謂吾應統之,自卜懦薄,幹略不辦及卿,今輒相推為統。但當相與戮力爾。”方興甚悦。
  • 15.    《宋書·沈攸之傳》:攸之既出,諸軍主並尤之,攸之曰:“卿忘廉、藺、寇、賈之事邪?吾本以濟國活家,豈計彼此之升降。且我能下彼,彼必不能下我,共濟艱難,豈可自厝同異!”明旦進戰,自寅訖午,大破賊於赭圻城外,追奔至姥山,分遣水軍乘勢進討;又破其水軍,拔胡白二城。尋假攸之節,進號輔國將軍,代孝祖督前鋒諸軍事。
  • 16.    《宋書·沈攸之傳》:薛常寶在赭圻食盡,南賊大帥劉胡屯濃湖,以囊盛米系流查及船腹,陽覆船,順風流下,以餉赭圻。攸之疑其有異,遣人取船及流查,大得囊米。攸之從子懷寶,為賊將帥,在赭圻,遣親人楊公贊齎密書招誘攸之,攸之斬公贊,封懷寶書呈太宗。尋克赭圻,遷使持節、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諸軍事、冠軍將軍、領寧蠻校尉、雍州刺史。
  • 17.    《宋書·沈攸之傳》:袁顗復率大眾來入鵲尾,相持既久,軍主張興世越鵲尾上據錢溪,劉胡自攻之。攸之率諸將攻濃湖,顗遣人傳唱錢溪已平,眾並懼。攸之曰:“不然。若錢溪實敗,萬人中應有逃亡得還者。必是彼戰失利,唱空聲以惑眾耳。”勒軍中不得妄動。錢溪信尋至,果大破賊。攸之悉以錢溪所送胡軍耳鼻示之,顗駭懼,急追胡還。
  • 18.    《宋書·沈攸之傳》:攸之諸軍悉力進攻,多所斬獲,日暮引歸。鵲尾食盡,遣千人往南陵迎米,為台軍所破,燒其資實,胡於是棄眾而奔,顗亦叛走。
  • 19.    《資治通鑑·宋紀十三》:庚辰,建安王休仁勒兵入覬營,納降卒十萬,遣沈攸之等追顗。顗走至鵲頭,與戍主薛伯珍並所領數千人偕去,欲向尋陽。夜,止山間,殺馬以勞將士,顧謂伯珍曰:“我非不能死;且欲一至尋陽,謝罪主上,然後自刎耳。”因慷慨叱左右索節,無復應者。及旦,伯珍請屏人言事,遂斬顗首,詣錢溪馬軍主襄陽俞湛之。
  • 20.    《宋書·沈攸之傳》:赭圻、濃湖之平也,賊軍委棄資財,珍貨殷積,諸軍各競收斂,以強弱為少多。唯攸之、張興世約勒所部,不犯秋毫,諸將以此多之。攸之進平尋陽,徙臨郢州諸軍事、前將軍、郢州刺史,持節如故。不拜,遷中領軍,封貞陽縣公,食邑二千户。
  • 21.    《資治通鑑·宋紀十三》:沈攸之等諸軍至尋陽,斬晉安王子勳,傳首建康,時年十一。
  • 22.    《宋書·沈攸之傳》:時四方皆已平定,徐州刺史薛安都據彭城請降,上雖相酬許,而辭旨簡略。攸之前將軍,置佐吏,假節,與鎮軍將軍張永以重兵徵安都。安都懼,要引索虜;索虜引大眾援之。攸之等米船在呂梁,又遣軍主王穆之上民口。穆之為虜攻覆米船,又破運車於武原,攸之等引退,為虜所乘,又值寒雪,士眾墮指十二三。
  • 23.    《資治通鑑·宋紀十三》:張永、沈攸之進兵逼彭城,軍於下礚,分遣羽林監王穆之將卒五千守輜重於武原。
  • 24.    《宋書·沈攸之傳》:留長水校尉王玄載守下邳,積射將軍沈韶守宿豫,睢陵、淮陽亦置戍,攸之還淮陰。免官,以公領職。復求進討,上不聽,入朝面陳,又不許,復歸淮陰。三年六月,自率運送米下邳,並鑿四周深塹,遣龍驤將軍垣護之領民口還淮陰。
  • 25.    《宋書·沈攸之傳》:時軍主陳顯達當領千兵守下邳,攸之留待顯達至,虜遣清泗間人詐告攸之雲:“安都欲降,求軍迎接。”攸之副吳喜納其説,鹹謂宜遣千人蔘之,既而來者轉多,喜所執彌固。攸之乃集來者告之,語曰:“薛徐州早宜還朝,今能爾,深副本望。但遣子弟一人來,便當遣大軍相接。君諸人既有志心,若能與薛子弟俱來者,皆即假君以本鄉縣,唯意所欲;如其不爾,無為空勞往還。”自此一去不反。
  • 26.    《宋書·沈攸之傳》:其年秋,太宗復令攸之進圍彭城。攸之以清泗既幹,糧運不繼,固執以為非宜,往反者七。上大怒,詔攸之曰:“卿春中求伐彭城,吾恐軍士疲勞,且去冬奔散,人心未宜複用,不許卿所啓。今便不肯為吾行邪?卿若不行,便可使吳喜獨去。”攸之懼,乃奉旨進軍。
  • 27.    《宋書·沈攸之傳》:行至遲墟,上悔,追軍令反。攸之還至下邳,而陳顯達於睢口為虜所破,龍驤將軍姜產之、司徒參軍高遵世戰沒。虜追攸之甚急,因交戰,被槊創,會暮,引軍入顯達壘,夕眾散,八月十八日也。攸之棄眾南奔。……攸之之還淮陰,以為持節、假冠軍將軍、行南兗州刺史。
  • 28.    《宋書·沈攸之傳》:四年,徵攸之為吳興太守,辭不拜。乃除左衞將軍,領太子中庶子。五年,出為持節、監郢州諸軍、郢州刺史...自至夏口,便有異圖。六年,進監豫州之西陽、司州之義陽二郡軍事,進號鎮軍將軍。
  • 29.    《宋書·沈攸之傳》:泰豫元年,太宗崩,攸之與蔡興宗在外蕃,同豫顧命,進號安西將軍,加散騎常侍,給鼓吹一部。未拜,會巴西民李承明反,執太守張澹,蜀土騷擾。時荊州刺史建平王景素被徵,新除荊州刺史蔡興宗未之鎮,乃遣攸之權行荊州事。攸之既至,會承明已平,乃以攸之都督荊、湘、雍、益、梁、寧、南北秦八州諸軍事、鎮西將軍、荊州刺史,持節、常侍如故。
  • 30.    《資治通鑑·宋紀十五》:沈攸之自以才略過人,自至夏口以來,陰蓄異志;及徙荊州,擇郢州士馬、器仗精者,多以自隨。到官,以討蠻為名,大發兵力,招聚才勇,部勒嚴整,常如敵至。重賦斂以繕器甲,舊應供台者皆割留之,養馬至二千餘匹,治戰艦近千艘,倉廩、府庫莫不充積。士子、商旅過荊州者,多為所羈留;四方亡命歸之者,皆蔽匿擁護,朝廷疑而憚之。
  • 31.    《南史·沈攸之傳》:漸懷不臣之心,朝廷制度無所遵奉。富貴擬於王者,夜中諸廂廊然燭達旦,後房服珠玉者數百人,皆一時絕貌。
  • 32.    《宋書·沈攸之傳》:江州刺史桂陽王休範密有異志,以微旨動攸之,使道士陳公昭作天公書一函,題雲“沈丞相”,送付攸之門者;攸之不開書,推得公昭,送之朝廷。後廢帝元徽二年,休範舉兵襲京邑,攸之謂僚佐曰:“桂陽今反朝廷,必聲雲與攸之同。若不顛沛勤王,必增朝野之惑。”於是遣軍主孫同、沈懷奧興軍馳下,受郢州刺史晉熙王燮節度。同等始過夏口,會休範平,還。進攸之號徵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固讓開府。
  • 33.    《宋書·沈攸之傳》:攸之自擅閫外,朝廷疑憚之,累欲徵入,慮不受命,乃止。羣公稱皇太后令,遣中使問攸之曰:“久勞於外,宜還京輦,然任寄之重,換代殊為未易,還止之宜,一以相委。”欲以觀察其意。攸之答曰:“荷國重恩,名器至此,自惟凡陋,本無廊廟之姿。至如戍防一蕃,撲討蠻、蜒,可強充斯任。雖自上如此,豈敢厝心去留,歸還之事,伏聽朝旨。”朝廷逾懾憚,徵議遂息。
  • 34.    《宋書·沈攸之傳》:四年,建平王景素據京城反,攸之復應朝廷;景素尋平。
  • 35.    《資治通鑑·宋紀十六》:初,巴東建平蠻反,沈攸之遣軍討之。及景素反,攸之急追峽中軍以赴建康。巴東太守劉攘兵、建平太守劉道欣疑攸之有異謀,勒兵斷峽,不聽軍下。攘兵子天賜為荊州西曹,攸之遣天賜往諭之。攘兵知景素實反,乃釋甲謝愆,攸之待之如故。劉道欣堅守建平,攘兵譬説不回,乃與伐蠻軍攻斬之。
  • 36.    《宋書·沈攸之傳》:帝既殞,順帝即位,進攸之號東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班劍二十人。
  • 37.    《資治通鑑·宋紀十六》:攸之在荊州,直閣將軍高道慶,家在華容,假還,過江陵,與攸之爭戲槊。馳還建康。言攸之反狀已成,請以三千人襲之。執政皆以為不可,道成仍保證其不然。楊運長等惡攸之,密與道慶謀遣刺客殺攸之,不克。會蒼梧王遇弒,主簿宗儼之、功曹臧寅勸攸之因此起兵。攸之以其長子元琰在建康為司徒左長史,故未發。
  • 38.    《資治通鑑·宋紀十六》:蕭道成遣元琰以蒼梧王刳斫之具示攸之。攸之以道成名位素出己下,一旦專制朝權,心不平,謂元琰曰:“吾寧為王凌死,不為賈充生。”然亦未暇舉兵。
  • 39.    《宋書·沈攸之傳》:遣攸之長子司徒左長史元琰齎廢帝刳剒之具以示攸之。元琰既至江陵,攸之便有異志,腹心議有不同,故其事不果。
  • 40.    《資治通鑑·宋紀十六》:且稱太后使至,賜攸之燭,割之,得太后手令雲:“社稷之事,一以委公。”於是勒兵移檄,遣使邀張敬兒及豫州刺史劉懷珍、梁州刺史梓潼範柏年、司州刺史姚道和、湘州行事庾佩玉、巴陵內史王文和同舉兵。敬兒、懷珍、文和並斬其使,馳表以聞;柏年、道和、佩玉皆懷兩端。
  • 41.    《資治通鑑·宋紀十六》:丁卯,道成入守朝堂,命侍中蕭嶷代鎮東府,撫軍行參軍蕭映鎮京口。映,嶷之弟也。戊辰,內外纂嚴。己巳,以郢州刺史武陵王贊為荊州刺史。庚午,以右衞將軍黃回為郢州刺史,督前鋒諸軍以討攸之。
  • 42.    《資治通鑑·宋紀十六》:沈攸之遣中兵參軍孫同等五將以三萬人為前驅,司馬劉攘兵等五將以二萬人次之;又遣中兵參軍王靈秀等四將分兵出夏口,據魯山。癸巳,攸之至夏口,自恃兵強,有驕色。以郢城弱小,不足攻,……攸之從其計,欲留偏師守郢城,自將大眾東下。乙未,將發,柳世隆遣人於西渚挑戰,前軍中兵參軍焦度於城樓上肆言罵攸之,且穢辱之。攸之怒,改計攻城,令諸軍登岸燒郭邑,築長圍,晝夜攻戰。世隆隨宜拒應,攸之不能克。
  • 43.    《宋書·沈攸之傳》:攸之攻郢城久不決,眾心離沮。升明二年正月十九日夜,劉攘兵燒營入降郢城,眾於是離散,不可複製。將曉,攸之斬劉天賜,率大眾過江,至魯山,諸軍因此散走。還向江陵。
  • 44.    《資治通鑑·宋紀十六》:張敬兒既斬攸之使者,即勒兵;偵攸之下,遂襲江陵。攸之使子元琰與兼長史江乂、別駕傅宣共守江陵城。敬兒至沙橋,觀望未進。城中夜聞鶴唳,謂為軍來,乂、宣開門出走,吏民崩潰。元琰奔寵洲,為人所殺。敬兒至江陵,誅攸之二子、四孫。
  • 45.    《資治通鑑·宋紀十六》:攸之將至江陵百餘裏,聞城已為敬兒所據,士卒隨之者皆散。攸之無所歸,與其子文和走至華容界,皆縊於櫟林;己巳,村民斬首送江陵。敬兒擎之以楯,覆以青絲,徇諸市郭,乃送建康。
  • 46.    《宋書·沈攸之傳》:既至京都,詣領軍將軍劉遵考,求補白丁隊主。遵考謂之曰:“君形陋,不堪隊主。”
  • 47.    《南史·沈攸之傳》:及至建鄴,詣領軍將軍劉遵考求補白丁隊主。遵孝以為形陋不堪,攸之嘆曰:“昔孟嘗君身長六尺為齊相,今求士取肥大者哉!”
  • 48.    《南史·沈攸之傳》:攸之進平尋陽,遷中領軍,封貞陽縣公。時劉遵考為光祿大夫,攸之在御坐謂遵考曰:“形陋之人今何如?”帝問之,攸之依實對,帝大笑。
  • 49.    《宋書·沈攸之傳》:初,攸之招集才力之士,隨郡人雙泰真有幹力,召不肯來。後泰真至江陵賣買,有以告攸之者,攸之因留之,補隊副,厚加料理。泰真無停志,少日叛走,攸之遣二十人被甲追之,逐討甚急。泰真殺數人,餘者不敢近。欲過家將母去,事迫不獲,單身走入蠻;追者既失之,錄其母而去。泰真既失母,乃出自歸,攸之不罪,曰:“此孝子也。”賜錢一萬,轉補隊主,其矯情任算皆如此。
  • 50.    《宋書·沈攸之傳》:攸之晚好讀書,手不釋卷,《史》、《漢》事多所諳憶,常嘆曰:“早知窮達有命,恨不十年讀書。”
  • 51.    宋書:沈攸之傳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2-07]
  • 52.    《自序傳》  .中國古曲網[引用日期2014-06-09]
  • 53.    南史:沈攸之傳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2-07]
  • 54.    資治通鑑:宋紀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2-07]
  • 55.    序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序  .古籍文獻網[引用日期2014-02-07]
  • 56.    《困學紀聞·考史》   .藏書網[引用日期2014-06-09]
  • 57.    讀通鑑論:卷十五 順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2-07]
  • 58.    越縵堂讀書記  .古籍文獻網[引用日期2014-02-07]
  • 59.    南北史演義:第二十五回 討權臣石頭殉節 失鎮地櫟林喪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2-07]
  • 60.    全宋文:卷四十一  .中國古曲網[引用日期2014-02-07]
  • 61.    《宋書·沈攸之傳》:父叔仁,為衡陽王義季徵西長史,兼行參軍,領隊,又隨義季鎮彭城,度徵北府。
  • 62.    《宋書·沈攸之傳》:攸之弟登之,新安太守,去職在家,為吳興太守沈文季所收斬。
  • 63.    《宋書·沈攸之傳》:登之弟雍之,鄱陽太守,先攸之卒。雍之與攸之異生,諸弟中最和謹,尤見親愛。
  • 64.    《宋書·沈攸之傳》:雍之弟榮之,尚書庫部郎,亦先攸之卒。
  • 65.    《南史·沈攸之傳》:其妾崔氏、許氏諫曰:“官年已老,那不為百口作計?”
  • 66.    《宋書·沈攸之傳》:攸之第二子懿,太子洗馬,先攸之卒。
  • 67.    《宋書·沈攸之傳》:初,文和尚齊王女義興憲公主,公主早薨,有二女,至是齊王迎還第內。
  • 68.    《南史·沈攸之傳》:無所歸,乃與第三子中書侍郎文和至華容之頭林,……攸之於櫟林與文和俱自經死,村人斬首送之都。
  • 69.    《宋書·沈攸之傳》:第五子幼和、幼和弟靈和、元琰子法先、懿子囗囗、文和子法徵、幼和子法茂,併為敬兒所禽,伏誅。
  • 70.    資治通鑑:宋紀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2-07]
  • 71.    資治通鑑:宋紀十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2-07]
  • 72.    資治通鑑:宋紀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2-07]
  • 73.    資治通鑑:宋紀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2-07]
  • 74.    《宋書 沈攸之傳》攸之之還淮陰,以為持節、假冠軍將軍、行南兗州刺史。
  • 75.    《宋書 沈悠之傳》至荊州,政治如在夏口,營造舟甲,常如敵至。時幼主在位,羣公當朝,攸之漸懷不臣之跡,朝廷制度,無所遵奉。
  • 76.    《宋書 沈攸之傳》其年十一月,乃發兵反叛。攸之素蓄士馬,資用豐積,至是戰士十萬,鐵馬二千。遣使要雍州刺史張敬兒、梁州刺史範伯年、司州刺史姚道和、湘州行事庾佩玉、巴陵內史王文和等。敬兒、文和斬其使,馳表以聞;伯年、道和、佩玉懷兩端,密相應和。
  • 77.    《宋書 沈攸之傳》十二月十二日,攸之遣其輔國將軍、中兵參軍、督前鋒軍事孫同,率寧朔將軍中兵參軍武寶、龍驤將軍騎兵參軍朱君拔、寧朔將軍沈慧真、龍驤將軍中兵參軍王道起;又遣司馬、冠軍將軍劉攘兵,率寧朔將軍外兵參軍公孫方平、龍驤將軍騎兵參軍朱靈寶、龍驤將軍騎兵參軍沈僧敬、龍驤將軍高茂;又遣輔國將軍中兵參軍王靈秀、輔國將軍中兵參軍丁珍東,率寧朔將軍中兵參軍王珍之、寧朔將軍外兵參軍楊景穆,相繼俱下。攸之自率輔國將軍錄事參軍兼司馬武茂宗、輔國將軍中兵參軍沈韶、寧朔將軍中兵參軍皇甫賢、寧朔將軍中兵參軍胡欽之、龍驤將軍中兵參軍東門道順,閏十二月四日至夏口...既登岸,郢城出軍擊之。攸之聞齊王世子據盆口,震懾不敢下,因攻郢城...攸之盡鋭攻郢州,行事柳世隆隨宜距應,屢摧破之。
  • 78.    《宋書 沈攸之傳》攸之遣中兵參軍公孫方平馬步三千向武昌,太守臧渙棄郡投西陽太守王毓,奔於盆口,方平因據西陽。建寧太守張謨率二守千人攻之,方平破走。攸之攻郢城久不決,眾心離沮。升明二年正月十九日夜,劉攘兵燒營入降郢城,眾於是離散,不可複製。將曉,攸之斬劉天賜,率大眾過江,至魯山,諸軍因此散走。還向江陵,未百餘里,聞城已為雍州刺史張敬兒所據,無所歸,乃與第三子中書侍郎文和至華容界,為封人所斬送。
  • 79.    《宋書 沈攸之傳》:聞有虎,輒自圍捕,往無不得,一日或得兩三。若逼暮不獲禽,則宿昔圍守,須曉自出。
  • 80.    《宋書 沈悠之傳》為政刻暴,或鞭士大夫,上佐以下有忤意,輒面加詈辱。將吏一人亡叛,同籍符伍充代者十餘人。而曉達吏事,自強不息,士民畏憚,人莫敢欺。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