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沈家大屋

鎖定
沈家大屋,位於瀏陽市龍伏鎮,被市文物保護部門列入了長沙市文物保護範疇。經省市文物專家科考發現的沈家大屋,是一部鐫刻着中國百年興衰歷史的生動畫卷,是古城長沙歷經戰火塗炭後留下的彌足珍貴的晚清江南民居標本。9月10日與其他4個村落同時被湖南推薦上傳統村落評選。
中文名
沈家大屋
地理位置
瀏陽市龍伏鎮
佔地面積
1萬餘平方米
高    度
9米

沈家大屋大屋簡介

沈家大屋 沈家大屋
沈家大屋坐落在龍伏鎮新開村的東北隅。西距永社省道750米,距撈刀河223米;北距106國道3000米,鄰春田村的新庵坳。民居主體部分為新開村沈氏家族彬安房的五福堂主人沈摶九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建。光緒年間,他的六個兒子續建三壽堂、師竹堂、德潤堂、筠竹堂和崇基堂等。現存建築佔地面積為7153平方米,建築使用面積為13551平方米;17間廳,30多條巷道和長短迴廊將20多棟屋、200餘間房組成一個龐大的建築羣體。 [1] 
佔地1萬餘平方米的沈家大屋素面朝天,沒有大宅院的金碧輝煌,17間廳屋、30多條長廊和短廊將20多棟樓屋、200多間民房連成一體。走進沈家大屋,猶如走進一座迷宮——屋屋相疊、巷道迴環、庭院錯落,令人莫辨東西。
專家經系統考察後,確定了其在建築和近代歷史遺存等方面的價值。沈家大屋佔地1萬餘平方米,有17間廳屋、30多條長廊和短廊將20多棟樓屋、200多間民房連成一體。沈家族譜記載,大屋先主為清朝乾隆年間的沈摶九。

沈家大屋建築特色

沈家大屋高大寬敞

正廳高二丈七尺(9米),其它房屋也多在二丈五尺以上,這是現存古老民宅(包括許多名人故居)中少見的高度。屋內正廳、橫廳、十字廳、巷道、長廊等所佔面積的比重很大,公共場所空間大,給人以空闊舒暢之感,宜於演戲、聚會等公眾活動,更好辦“紅白喜事”。據傳,屋內曾一次宴客300桌,昔日走兵時,官長説:“足足可駐一個團”。

沈家大屋對稱性

正廳兩側的天井、十字廳、格子門、過廳、橫廳以及廳屋兩側的斗拱、房間等都是一一對稱,並配以蝙蝠、佛手等民族傳統圖案雕刻,給人一種對稱美感。

沈家大屋完整性

昔日,為防止竊盜,整個屋場可通過槽門、大門、巷門、後門等層層門障而完整關閉、除非有內應,一般資 是很難在此得逞的。從排水效果也可看出,整個屋場由天井、魚池、四通八陰溝、環屋石砌明溝和池塘組成一個完整的排水體系。除1998年特大洪災時因一些陰溝塑料製品堵塞而出現排水故障外,百餘年中,很少出現排水不暢現象。

沈家大屋藝術性

(1)蘇州園林風格
屋場依地勢,續建部分主要向北延伸,幽深曲折的巷道,使幾個宅院既互相聯通,又各為建築單元,通過照壁、矮房的阻隔,令人在迴環的庭院深深中不難想象到“柳暗花明”、“另有洞天”的蘇州園林之奇。難怪遠近不少人都説:“發八(土音)寺大屋只曉得進,不曉得出”。
(2)精緻的鏤刻雕花
大屋內所有的廳屋原來都有格子門窗裝飾,雖然多數已遭破壞,但從倖存的幾處仍可看出,雕刻工藝細膩,造型優美,有的上有天堂天神,下有花草蟲魚,中有形形色色的人物造型,如趙雲張飛躍馬橫刀的戰鬥形象等。有的格欞中還嵌有彩色玻璃。各種民間傳説,如《年年發財》、《麒麟送子》、《吉祥如意》、《廣福崇來》、《龍鳳呈祥》、《和氣致祥》等等裝飾着深閨宅院中的鏤刻門窗,羅斯旦評價説,這裏的宅院和古文學中描述的閨房一樣。
(3)匠心獨到的照牆浮雕壁畫
老屋中原有4處宅院中建有照牆。照壁上均有彩色浮雕和壁畫:或為村落、行人、牧童、學校等自然景物:或為“定軍山”、“黃鶴樓”、“十三福”等傳統戲劇;或為“松下問童子”、“獨釣寒江雪”之類的詩畫配。雖然“破四舊”時嚴重受損,有一處藝術價值最高的被拆毀,但人們仍能從中欣賞到晚清時期的繁縟、慎密、細膩、層次豐富的照壁浮雕藝術美

沈家大屋結構佈局

沈家大屋正廳高9米,其他房屋也多高達8米以上,為現存古老民宅中少見的高度。屋內正廳、橫廳、十字廳、巷道、長廊等所佔面積的比重很大,公共場所空間大,給人以空曠舒暢之感。
沈家大屋 沈家大屋
正廳兩側的天井、十字廳、格子門、過廳、橫廳以及廳屋內兩側的斗拱、房間都是一一對稱;房屋依地勢而建,幽深曲折的巷道,使幾個宅院既互相通連,又各為建築單位。通過照壁、矮房的阻隔,令人在迴環的深深庭院中有“柳暗花明”、別有洞天之感。從倖存的格柵門窗裝飾和四處照壁等建築可看出當時的雕刻工藝,欣賞到晚清時期江南的民間繪畫藝術。這些雕刻、繪畫的構造、圖案、工藝、已經融入了不少西方藝術風格。沈家大屋整個建築羣,由天井、魚池、四通八達的陰溝、環屋石砌池塘組成的完整的排水體系,至今仍保存完整,很少出現排水不暢現象。
永慶堂為大屋的主體建築。據大屋老人們回憶,永慶堂廳堂內原懸掛很多匾額,其中有時任湖北巡撫譚繼洵書寫的“桐第安榮”等,翰林院進士鄒建農、任貴正書寫的“家國重光”等,曾經給大屋平添了不少古文化色彩。但是由於當地村民缺少文物保護意識,導致這些較為珍貴的誥軸、誥匾(奉政大夫)和出自名家之手的墨寶匾額等均遭人為損毀或遺失,不復存在。

沈家大屋歷史意義

沈家大屋 沈家大屋
沈家大屋在中國近代革命史上具有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據記載:“八七”會議後,毛澤東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回到湖南,組織領導湘贛邊界的秋收起義。1927年8月18日,在長沙市郊沈家大屋召開改組後的湖南省委第一次會議,討論制定秋收起義的計劃,成立秋收起義領導機關——前敵委員會。9月初,毛澤東在安源張家灣召開軍事會議,討論秋收起義具體部署,將原武昌國民政府警衞團,平江瀏陽的農軍和安源的工人武裝等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盧德銘任總指揮,毛澤東任前敵委員會書記。下轄第一、二、三團。起義前又收編一部分原黔軍武裝為第四團。9月9日,爆發了在近代中國革命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秋收起義。
沈家大屋的建築佈局、結構、迴廊、照壁、雕塑、壁畫等融匯了晚清江南農村民居的建築風格和建築藝術,是一處典型的晚清江南民居標本。

沈家大屋文物保護

沈家大屋 沈家大屋
2002年,長沙市的政協會議上,圍繞這座土木結構而有着近140年曆史的古宅一事,有8位長沙市政協委員提出了《關於保護髮源寺沈家大屋的提案》,呼籲有關部門儘快將發源寺沈家大屋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加以保護和開發利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