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沈其韓

鎖定
沈其韓(1922年4月27日-2022年11月27日),出生於江蘇淮陰。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博士導師 [2] 
沈其韓長期從事早前寒武紀地質、變質岩石學等研究 [7]  。1946年,從重慶大學地質系畢業後進入南京中央地質調查所工作,擔任實習員和技術員;1949年至1952年擔任南京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技術員;1953年至1956年擔任湖北大冶地質部429隊工程師、地質組長、分隊技術負責;1956年至1978年擔任北京地質部和地質礦產部、地質研究所和地質礦產研究所高工、副主任工程師,青海研究隊隊長,鐵銅隊副隊長,第一鐵礦隊副隊長等;1978年至1983年擔任地礦部地質研究所所行政領導小組成員、研究員;1983年3至1986年擔任地礦部地質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導師;1986年擔任地質礦產部、國土資源部及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博士導師 [6]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5] 
2022年11月27日,沈其韓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 [13-14] 
中文名
沈其韓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江蘇省淮陰縣
出生日期
1922年4月27日
逝世日期
2022年11月27日
畢業院校
重慶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中國早前寒武紀麻粒巖》
《中國變質地質圖 1:5000000》
主要成就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祖    籍
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

沈其韓人物生平

1922年4月27日,沈其韓出生於江蘇省淮陰縣(現淮安市),祖籍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
沈其韓
沈其韓(5張)
中學時,沈其韓對地理學產生了興趣,希望有機會考察祖國錦繡河山。但彼時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他中學畢業那年家鄉江蘇已全省淪陷,各類學校停辦,求學無門。1941年,他在堂兄資助下與人結伴,從上海轉赴浙西,衝破日軍封鎖線,歷盡艱辛,抵達重慶,在當地參加短期進修班後參加大學入學考試。次年,20歲的他考入重慶大學地質系。 [12] 
1946年,從重慶大學地質系畢業 [3] 
1946年4月—1949年4月,擔任南京中央地質調查所實習員和技術員。
1949年4月—1952年12月,擔任南京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技術員。
1953年1月—1956年10月,擔任湖北大冶地質部429隊工程師、地質組長、分隊技術負責;在山西垣曲華北地質局214隊任工程師、地質科副科長。
1956年10月—1978年9月,擔任北京地質部和地質礦產部、地質研究所和地質礦產研究所高工、副主任工程師,青海研究隊隊長,鐵銅隊副隊長,第一鐵礦隊副隊長等 [8] 
1978年9月—1983年3月,擔任地礦部地質研究所所行政領導小組成員、研究員。
1983年3月—1986年5月,擔任地礦部地質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導師,中國地質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所技術職稱評定委員會主任,所學術委員會主任。
1986年5月,擔任地質礦產部、國土資源部及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博士導師 [8]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7] 
2022年11月27日,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沈其韓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 [13] 
沈其韓院士 沈其韓院士

沈其韓主要成就

沈其韓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沈其韓於20世紀50年代從事鐵、銅詳勘;參與中國前寒武系首次總結和1:300萬前寒武紀地質圖編制。20世紀60年代致力於早前寒武紀地質,同位素年代學和變質岩區方法研究。20世紀70年代在青海、陝西進行鐵銅礦產調查。20世紀80年代在華北地台對深變質岩和重大地質事件進行深入研究,參與主編1/400萬中國變質地質圖及其總結。20世紀90年代對早前寒武紀麻粒巖和地層(構造)年代格架進行系統研究。研究小組多次發現最古老陸塊 [1] 
沈其韓的重要學術觀點與貢獻:1.認為變質作用的發生、發展和演化,是各種地質作用綜合控制的結果,但深部熱流在動態條件下的活動起到了主導作用。2.變質反應不是簡單地固相礦物之間的相互反應,含水礦物的脱水熔融以及熔體的參與反應過程起到了重要作用。3.認為前寒武紀至少在新太古代已存在板塊,新太古地體是由不同微板塊拼貼而成,但與顯生宙以後的板塊具有明顯不同的特徵。4.太古宙下地殼主要由20-25%的基性麻粒巖和75-80%的深成紫蘇花崗質岩石組成,總化學成分相當於中性成分 [1] 
  • 學術論著
根據2021年6月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網站顯示,沈其韓先後正式發表專著15種(包括圖一種)論文120餘篇 [2] 
出版日期
名稱
作者
出版社
1963.09
《變質岩的一些基本問題和工作方法》
沈其韓,程裕淇等著
北京:中國工業出版社
1982.12
《山東太古代雁翎變質火山沉積岩》
程裕淇,沈其韓,王澤九著
北京:地質出版社
1987.04
《中國變質地質圖編制與研究論文集 第1輯》
董申保,沈其韓主編
北京:地質出版社
1988.03
《中國變質地質圖編制與研究論文集 第2輯》
董申保,沈其韓主編
北京:地質出版社
1992.07
《中國早前寒武紀麻粒巖》
沈其韓,徐惠芬等著
北京:地質出版社
1996.08
《中國地層典 太古宇》
沈其韓等編著
北京:地質出版社
1998.03
《華北地台早前寒武紀地質研究論文集》
沈其韓,程裕淇主編
北京:地質出版社
1998.03
《中朝古大陸太古宙地質特徵及構造演化》
伍家善,耿元生,沈其韓,等
北京:地質出版社
2000.06
《山東沂水雜巖的組成與地質演化》
沈其韓等著
北京:地質出版社
2008.08
《沈其韓文集》
沈其韓著
北京:地質出版社
2016.04
《中國變質地質圖 1:5000000》
沈其韓,耿元生,劉福來主編
北京:地質出版社 [4] 
  • 科研成果獎勵
根據2021年6月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網站顯示,沈其韓先後獲得部級科研成果一等獎一項(同時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二等獎三項;三等獎一項 [2]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1988年

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獎一等獎
1989年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 
1993年
內蒙古中南部太古宙變質岩
國家科技成果獎(第一完成人) [9] 

沈其韓人才培養

  • 教育思想
沈其韓尤其注重科研工作的創新與發展,他認為:“社會的發展是由前一階段到後一階段,不斷推向前進的。科技工作者需要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髮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回憶一生的科研事業,他認為,年輕的時候什麼工作都要做一點,現在年輕科技工作者學歷很高,在某一個專業領域鑽研得很深,但是也應該具有戰略性的長遠的思維,應該做到“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10] 

沈其韓榮譽表彰

1991年,沈其韓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7] 

沈其韓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79年—1988年
中國地質學會32、33屆理事
1986年5月—2006年
中國地質科學院學位委員會委員
1986年
2000年—2005年
中國地質學會37屆常務理事
2002年
北京離子探針中心科技委員會主任
2004年
中國科學》編輯委員會地質科學顧問
2004年—2006年
國土資源部“大陸動力學重點實驗室”專家委員會委員
2004年—2007年
國土資源部“同位素地質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2007年9月

中國地質學會岩石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變質岩專業委員會主任

地礦部變質動力學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地球學報》主編

前寒武紀》副主編

《科學通報》《中國科學》《岩石學報》《中國區域地質》等編委 [1] 

沈其韓人物評價

沈其韓在早前寒武紀地質、變質岩石學和早前寒武紀同位素年代學以及鐵銅礦產研究的應用研究和基礎研究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4]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評)
沈其韓是著名的地質學家,他對前寒武紀地質、變質地質學和礦產勘查研究工作做出了重大貢獻。他的學問、學識、學養廣為業界所讚譽。他雖已過鮐背之年有六,仍勤於工作,筆耕不綴,不斷有諸多重要成果問世,其成就令人敬仰,其精神令人敬佩 [11] (中國科學院院士翟明國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