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沈之嶽

鎖定
沈之嶽(1913年2月18日—1994年2月14日),南京中央軍校第八期第二總隊交通科畢業。浙江仙居人。中央警官學校特訓班、台灣陸軍參謀大學、國防大學聯戰班第三期、防研究院畢業。抗日戰爭爆發後,加入軍統局,任安徽辦事處情報股長副主任,宜昌站副站長,芷江通訊總站中校副站長,中美合作所上校視察官,四川省保安司令部少將調查室主任。1949年任設於大陳島的“浙江省政府”秘書長,第二區(大陳島)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50年秋到台灣,歷任司法行政部門調查局督察室主任、副局長,防務部門情報局副司長,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二組副主任,調查局局長,中央社工會主任,國民黨第九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十一屆中央委員。1988年退休,聘任台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政策顧問。1981年起聘任第十二至十四屆中央評議委員會評議委員等。 [4] 
中文名
沈之嶽
別    名
沈輝
李國棟
孫子超
性    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浙江省仙居縣
出生日期
1913年2月18日
逝世日期
1994年2月14日
畢業院校
中央軍校
復旦大學
政    黨
國民黨

沈之嶽人物生平

沈之嶽 沈之嶽
沈之嶽,1913年2月18日生於浙江省仙居縣;1930年5月進入南京中央軍校第八期第二總隊交通科學習;1933年,進入上海復旦大學就讀。 [1] 
曾混入新四軍從事特務活動,歷任政治教官、政治指導室主任、特種技術顧問等。1941年任軍統局特偵站東南分站站長,1943年調任軍統局本部“特種問題研究所”科長。1944年任“忠義救國軍”淞滬指揮部政治部主任。1946年任保密局二處科副科長。1948年任保密局上校科長。1949年3月任上海市警察局督察處指導科科長。後曾任舟山防衞司令部高參。1950年5月任台灣當局防務部門海上行動總隊長,後任江浙胡宗南總部政治部主任、“浙江省政府”委員兼政務處長。1952年兼任江浙日報社社長。1953年任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二組大陳聯絡站站長、“反共救國軍”大陳支隊隊長。1954年9月兼任“浙江省大陳行政區”督察專員。1955年任台灣當局司法行政部門調查局督察室主任。1957年12月任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二組南方工作組組長。1958年4月兼任香港“協調督導小組”督導。同年12月升任台灣司法行政部門調查局副局長。1961年任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二組副主任,兼台灣防務部門“情報局”副局長。
沈之嶽與蔣經國 沈之嶽與蔣經國 [5]
1964年6月, [3]  沈之嶽在蔣經國的極力推薦下,出任調查局局長,一手建立了調查局的制度,並培育了大量有別於軍統、中統的高素質新時代特務,規定調查局幹員必須有大專以上學歷、最好能通一、二種外語等等。同時沈之嶽也一手建立了預決算外的調查局小財庫,在戒嚴時期透過兩岸貿易(如中藥材等)及炒股票,替調查局開闢了預算外的工作經費來源,而他本人一介不取、明哲保身,以示“兩袖清風”。 [5] 
沈之嶽 沈之嶽 [6]
1970年被聘為台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政策顧問。1978年任民黨中央委員會社會工作會主任。1963年當選國民黨第九屆候補中央委員,1969年、1976年當選為國民黨第十、十一屆中央委員,1981年、1988年被聘為國民黨第十二、十三屆中央評議委員。 [3] 
沈之嶽1990年因患腎病曾到北京治療,並來過杭州。 [2]  1994年2月14日,沈之嶽在台北病逝。 [3] 

沈之嶽人物爭議

關於沈之嶽的出生年月,一説為1913年2月18日; [1]  一説為1914年2月18日。 [3] 

沈之嶽人物事蹟

潛入延安
進入上海復旦大學就讀後,沈之嶽受共產黨同學影響,開始積極參與工人運動。之後,作為罷工運動的帶頭者,他被國民黨當局拘捕。
被捕後,沈之嶽搬出某個國民黨大員臨時作自己的親戚,因此免受了各種酷刑。這件事傳到戴笠那裏,戴素好奇才,頗生好感,遂幾次與之深談,成功説服他加入國民黨特務系統。戴笠將沈之嶽送入自己控制的浙江警校學習。其間沈之嶽加入國民黨。
1937年,戴笠命令沈之嶽深入延安,一則潛伏到共產黨組織的心臟蒐集情報,二則相機謀殺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
據原公安部部長王芳回憶:1938年4月,沈之嶽化名沈輝,隨一個教授訪問團來到延安,30天后,訪問團離開延安,沈輝卻堅決要求就地參加革命。邊區保衞處按照規定對其實行嚴格的政審,周興處長、王範副處長多次與沈輝談話,他應對得當。
在抗日軍政大學,沈之嶽表現突出。中共中央社會部部長康生認為他很出色,當着羅瑞卿教育長的面表揚沈之嶽,要求同志們改變對來自國統區進步青年存在的偏見,幫助和培養他們。大約是康生的賞識起了作用,沈之嶽加入了共產黨。
“沈輝”或是“李國棟”
沈之嶽潛入延安的刺殺計劃為何沒有實施?一則因延安加強了對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的保衞工作,使他難以下手;二則因沈之嶽在延安潛伏時間短,前後不到一年;三則因沈是戰略特務,不是泛泛之輩,他審時度勢,不急於一時之功。
某日,沈之嶽在自己住的窯洞前的老榆樹下發現有同夥來找過他的標記,這是他潛入延安前與毛人鳳定下的標記。他發現了一張摺疊起來的煙盒紙,紙上用暗語寫着兩行字,約他次日中午去甘泉縣杜甫祠堂一晤。他考慮再三,還是沒去。
1938年,陝甘寧邊區保安處發現,在延安寶塔山下面的古寺裏有一位僧人形跡可疑。保安處立即實施了抓捕。原來這名僧人是中統派往延安的特務,名叫孟知荃,已經在延安秘密潛伏了兩年。邊區保安處一舉將和孟知荃接頭的同夥抓捕歸案。其中一名特務供述説,軍統已派了一個特務潛入延安,任務是刺殺在延安的中共最高領導人。延安發動羣眾展開地毯式搜索,然而一年多過去了,始終沒有絲毫線索。
沈之嶽為何離開延安?王芳説,主要是沈之嶽引起了毛澤東的懷疑,因而在1939年派他到浙江白區。而沈之嶽1983年1月10日在接受台灣媒體專訪時表示,他長期潛伏在中共地區,不僅沒有受到懷疑,而且備受信任,毛澤東派他協助收編新四軍。
1941年1月5日,“皖南事變”爆發。台灣知名學者徐宗懋説:“一些史學家認為,‘皖南事變’中就是沈之嶽將新四軍動向的情報傳遞給戴笠的。”
沈之嶽與蔣介石 沈之嶽與蔣介石 [7]
據推測,沈之嶽很可能曾在延安和新四軍之間擔任過聯絡員之類的工作。也就是説,1939年他離開延安時,可能並沒有暴露身份,照舊“為黨工作”,途經國民黨控制區,就是他和軍統交換情報的機會。只是,在共產黨面前,他是抗大二期畢業生“沈輝”;而在國民黨面前,他是軍統特務“李國棟”。沒人知道這是同一個人。
身份之迷
之後,由於沈之嶽推薦的特務人員不慎暴露了身份,他被迫返回重慶,1941年被任命為軍統局第一處科長。這是沈之嶽在國民黨軍統系統中第一個見光的職銜。1943年,軍統成立東南特偵站,沈當站長,併兼任軍事委員會忠義救國軍淞滬指揮部政治部主任。共產黨方面至此才得知他已經為國民黨工作,從此視之為叛徒。
陪同蔣介石視察特工培訓 陪同蔣介石視察特工培訓 [5]
沈之嶽從1933年被戴笠説服成為國民黨地下工作者、打入中共駐上海組織,到1941年冬天回到重慶,深入中共組織及中央核心,歷時9年。
曾與沈之嶽共事的張愛萍將軍,對沈之嶽有過如下評述:“沈之嶽9年共產黨員資歷當中,7年是模範黨員。”
令蔣介石、蔣經國印象深刻的是,浙江解放後,他們十分擔心共產黨會對他們毀家挖墳。沈之嶽心有靈犀,給兩蔣送來一份特別的禮物,竟是蔣氏故鄉奉化溪口的最新照片。“潛行溪口拍照”到底是誰幹的,説法不一。台灣方面的史料稱,是沈之嶽策劃了此事,派人前往大陸拍照。這一説法得到王芳的證實。不過,王芳還有另一種説法,沈之嶽曾經親自化裝成教師,跑到溪口給蔣介石拍照片送回去。蔣介石極是安慰,沈的飛黃騰達自此而始。直到蔣經國去世,沈之嶽始終是國民黨當局最受倚重的特務系統元老。
沈之嶽培訓女特工 沈之嶽培訓女特工 [5]
但沈之嶽的直接下屬、後來成為台灣大陸問題權威的曾永賢,在《從左到右六十年——曾永賢先生訪談錄》一書中,則直指沈之嶽是中共派到國民黨的情報人員。據稱他去世時,張愛萍將軍對沈的評語是“智勇雙全,治國有方,一事二主,兩邊無傷”。但“一事二主,兩邊無傷”之説既可以解釋為他效忠國共兩黨,也可以解釋為他臣事蔣家兩代。沈之嶽究竟是“軍統特工”還是“紅色特工”?仍是一個謎。 [1] 

沈之嶽親屬關係

沈之嶽夫人邵達鎮因病,進入花甲之年就不幸辭世。1976年冬季,沈之嶽與台灣京劇名旦徐露女士在加拿大喜結連理。 [5] 
參考資料